Workflow
功率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瑞能半导上半年营收4.41亿元,同比增长17.8%
巨潮资讯· 2025-08-20 08:57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增长17.8% [2][3]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32.48万元,同比减少10.05% [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93.4万元,同比增长43.19% [2][3] - 毛利率为27.77%,较上年同期的31.55%有所下降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为1.92%,上年同期为2.16%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为1.77%,上年同期为1.26% [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上年同期为0.09元 [3]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设计的一体化经营能力 [4] - 主要产品包括晶闸管、功率二极管及碳化硅二极管,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制造、新能源及汽车等领域 [4][5]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自主生产晶闸管、部分功率二极管和高压晶体管的晶圆,并向上游供应商采购硅片、光刻板、特种气体等原材料 [5] - 掌握碳化硅二极管、碳化硅 Mosfet、肖特基二极管、IGBT等器件研发技术,向合格供应商采购相应晶圆 [5] - 根据下游需求预判和上游原材料供给情况,动态调整原材料和外购晶圆的库存数量,以应对供应和价格波动 [5] - 子公司微恩上海运营后,模块产品等先进封测由公司内部完成,加速新产品释放和客户反应速度 [5] - 大部分器件封测采用外协加工模式,与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汕华电等知名封测厂商保持稳定合作 [5] - 公司聚焦于芯片设计和晶圆制造等核心环节,委托封测厂商进行加工 [5]
“技术差距仅剩1-3年,中国挑战日本功率半导体主导权”
观察者网· 2025-08-20 01:15
行业竞争格局 - 日本功率半导体行业长期占据优势但面临中国企业快速追赶和价格竞争 [1] - 中国企业在硅和碳化硅基板制造建立完整生产能力 利用低廉能源成本和庞大市场快速成长 [1] - 日本五大功率芯片厂商(三菱电机/富士电机/东芝/罗姆/电装)全球市场份额均不足5% [3][9] 技术差距分析 - 日本与中国企业在硅芯片技术差距约1-2年 碳化硅技术差距不超过3年 [1][14] - 中国企业逐步积累复杂产品生产能力 能用常规单晶硅制造完整功率芯片器件 [8] - 中国新兴芯片厂商拥有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支撑 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并利用客户数据改善质量 [8] 企业合作动态 - 罗姆与东芝2023年底达成合作制造功率器件协议 分别对碳化硅和硅功率器件进行增效投资 [1] - 除共同制造项目外 双方深化合作讨论2024年初陷入停滞 [2][3] - 电装收购约5%罗姆股份寻求更深入合作 双方5月宣布推进"更广泛合作讨论" [12] 财务表现与经营压力 - 罗姆截至2025年3月财年录得500亿日元净亏损 为12年来首次全年亏损 [5] - 罗姆截至6月季度净利润29亿日元 同比下降14% [5] - 瑞萨电子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753亿日元 创同期最大亏损纪录 [6] 市场环境变化 - 电动车市场增长乏力导致碳化硅芯片盈利困难 中国新兴企业竞争侵蚀利润 [5][6] - 中国能源成本占基板制造总成本30%-40% 低成本能源带来价格竞争优势 [8] - 日本能源进口依赖度达90% 先进功率芯片对提高能效至关重要 [5] 产业模式变革 - 中国企业挑战垂直整合模式 按流程组织生产提高特定环节效率 [8] - 碳化硅基板市场基本被中国企业主导 导致垂直整合模式面临重大问题 [8] - 日本企业高估本土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和自身全球竞争力 [1][7] 重组障碍与政府支持 - 日本功率芯片厂商产品线广泛难以协调 且不愿向客户透露完整产品规格 [11] - 日本政府向富士电机和电装联盟提供705亿日元 向罗姆与东芝合作提供1294亿日元资金支持 [11] - 各厂商市占率接近且优势各异 缺乏明确行业领军者导致大规模整合困难 [11][14]
捷捷微电: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09: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16.00亿元,同比增长26.77%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6亿元,同比增长46.57%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1亿元,同比增长30.17% [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股,同比增长3.45% [5] - 总资产达到83.9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22% [5] 主营业务结构 - 功率半导体芯片业务收入4.92亿元,功率半导体器件业务收入10.74亿元 [37] - 功率器件封测业务收入662万元,毛利率43.09% [37] - 国内业务毛利率34.39%,国外业务毛利率39.61% [37] - 自销模式毛利率35.39% [37]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报告期内新增多项专利,包括静电保护器件、芯片制造方法、氮化镓电子器件等核心技术 [29][30]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09件,其中发明专利105项 [34] - 研发投入1.04亿元,同比下降22.05% [36] - 采用IDM模式为主、Fabless+封测为辅的业务模式,具备完整的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能力 [8][2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主要产品包括晶闸管、防护器件、二极管、MOSFET、IGBT、碳化硅器件等功率半导体产品 [7][19] - 碳化硅器件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 [3] - 氮化镓器件应用于LED、服务器电源、车载充电、光伏逆变器等高端领域 [3] - 具备为客户定制化设计能力,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23][24] 生产与质量管理 - 通过IATF16949、ISO9001、UL安全认证等多项国际体系认证 [8][16] - 采用IDM模式确保对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的全流程控制 [8][18] -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FMEA、APQP、PPAP等质量工具应用 [17] - 委外代工业务由供应商质量部直接监控,确保产品一致性 [17] 市场与客户发展 - 产品出口至韩国、日本、西班牙等电子元器件技术发达地区 [26][27] - 客户结构向大型化、国际化发展,包括海尔集团、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 [28] - 在保持家电、工业市场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汽车电子、航天、IT产品等新兴市场 [19][28] 资产与投资活动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6亿元,主要因支付设备款增加及结构性存款到期现金流入减少 [3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0亿元,主要因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 [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20亿元,同比下降526.20% [37]
4亿元!芯导科技拟收购瞬雷科技,加速功率半导体领域扩张
仪器信息网· 2025-08-19 03:58
交易概述 - 芯导科技拟以4.026亿元收购吉瞬科技100%股权及瞬雷科技17.15%股权,实现对瞬雷科技100%控股 [1][2] - 交易形式为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3] - 交易标的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 [3] 交易标的 - 瞬雷科技主营功率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军工、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 [6] - 吉瞬科技为瞬雷科技持股主体,直接持有瞬雷科技82.85%股权 [3] 收购动机 - 公司旨在完善产品矩阵并加快下游领域扩张,双方业务协同性高 [8] - 瞬雷科技的TVS、ESD保护器件等产品与公司现有功率器件业务形成互补 [8] - 公司2024年TVS产品收入占比达56.23%,收购可强化市场竞争力 [8] 市场反应 - 交易预案披露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15.59%,远超科创50指数(5.28%)和半导体行业指数(4.80%)涨幅 [8] 公司背景 - 芯导科技成立于2009年,专注模拟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产品应用于移动终端、汽车电子等领域 [4] - 公司为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客户包括亚马逊、小米等终端品牌 [4]
芯朋微(688508):工业市场营收同比大幅提升
中邮证券· 2025-08-19 02:56
股票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40.32%,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106.02% [1] - 工业市场营收同比增长57%,综合毛利率37.33%,同比提升0.85个百分点 [2] - Q2单季度营收3.35亿元,环比增长11.01%,归母净利润0.49亿元,环比增长20.32%,毛利率37.91% [2] - 非AC-DC品类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3% [3] 业务发展亮点 - 全面覆盖智能家电、电力能源、智能终端、工业控制和AI计算五大重点市场,持续扩大TOP客户市占率 [2] - 研发费用投入1.25亿元,占营收比例19.69%,多款新品量产包括数字控制集成芯片、车规主驱芯片等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12.5/14.8/17.2亿元,归母净利润1.8/2.4/2.9亿元 [4] - 2025年预测EPS 1.35元/股,市盈率46.37倍,市净率3.11倍 [6] - 2025年预测毛利率37.4%,净利率14.3%,ROE 6.7% [11]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最新收盘价62.82元,总市值82亿元,52周股价区间29.19-62.82元 [9] - 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股价累计涨幅达87% [8]
新产品门类持续增长 芯朋微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6.02%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1: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40.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49.35万元,同比增长106.02% [1] - 非AC-DC品类营业收入同比大幅提升73% [1] - 工业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大幅提升57% [1] 业务战略 - 新产品门类增长驱动业绩,"功率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战略有效落地 [1] - DC-DC、Driver、Discrete、PowerModule等产品线新品持续推出 [1] - 新市场有力拓展,工业应用领域取得突破 [1] - 开发近1800个型号产品,高低压集成半导体技术行业领先 [2] 产品与技术 - 设有六个产品线:ACDC电源、DCDC电源、Digital PMIC电源、驱动、功率器件和功率模块 [2] - 高耐压高可靠AC-DC在工业客户取得大面积突破和量产 [1] - 推出48V输入数模混合高集成电源芯片系列、内置算法数模混合电机驱动芯片、超大电流EFUSE芯片、超大功率理想二极管芯片等大功率工控芯片 [1] - 累计获得341项知识产权有效授权,2025年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7项,新增集成电路布图登记8项 [2] - 新增知识产权中,新器件工艺封装技术类占比44%,驱动技术类占比13%,电源技术类占比43% [2]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费用投入1.25亿元,占营收比例19.69% [2] - 研发人员272人,占公司员工比例71.77% [2] 未来展望 - 多项新技术领域和新市场取得关键突破和丰硕成果 [2] - 未来两年应用于新能源、机器人和AI计算新兴领域的新产品将推动公司实现阶梯式显著增长 [2]
芯朋微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049万元 同比增长106%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4: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40.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49.35万元,同比增长106.02% [1] - 非AC-DC品类营业收入同比大幅提升73% [1] - 工业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大幅提升57% [1] 产品与战略 - 公司实施"功率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相关多元化战略,推出DC-DC、Driver、Discrete、Power Module等新品 [1] - 主要产品包括ACDC、DCDC、Digital PMIC、驱动、功率器件和功率模块六大类,有效产品型号近1800款 [2] - 在"AC-DC switching regulators(integrated FET)"大类中位列全球第四名 [2] - 产品覆盖智能家电、充电器适配器、光伏/储能/充电桩、智能电网、工业电机、AI计算等领域 [2] 研发与市场拓展 - 上半年研发费用投入12524.4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9.69% [3] - 在新能源、机器人和AI计算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未来两年新产品将推动阶梯式增长 [3] - 从"Chipown AC-DC Inside"向"Power System Total Solution"转型,提升新品推广效率 [3] - 工业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推出48V输入电源芯片、电机驱动芯片、EFUSE芯片、理想二极管芯片等大功率工控芯片 [1]
友阿股份: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湖南友谊阿波罗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25
交易方案概述 - 湖南友谊阿波罗商业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尚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作价确定为15.8亿元,其中现金支付5.06亿元,股份支付10.74亿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5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费用 [9][10][11] - 标的公司尚阳通专注于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设计及销售,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存在协同效应,本次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及关联交易 [4][9] - 交易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综合考虑不同交易对方初始投资成本及支付方式选择,最终定价低于评估值17.57亿元,未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9][10] 评估与作价 - 评估机构采用市场法和资产基础法对标的资产进行评估,最终选取市场法评估结果作为定价依据,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评估值为17.57亿元,增值率84.6% [9] - 交易价格经协商确定为15.8亿元,对应100%股权,未采用收益法评估,交易对方未设置业绩承诺及减值补偿承诺 [9][19] 股份发行安排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部分定价基准日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发行价格为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拟发行4.69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17% [10] - 募集配套资金部分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锁定期6个月 [10][11][12] - 核心管理层(蒋容、肖胜安等)及员工持股平台(子鼠咨询、青鼠投资)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其他交易对方锁定期为12个月 [10] 财务影响分析 -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总资产预计增长12.49%至168.88亿元,营业收入增长47.22%至18.8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提升,基本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均有所改善,不存在每股收益摊薄情况 [14][15] - 标的公司2023年及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123.52万元和7,149.54万元,累计1.43亿元,研发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23][24] 研发与创新承诺 - 管理层股东承诺交易完成后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费用不低于1.65亿元,年均新增发明专利申请不少于15件,研发人员占比不低于25% [20][21][22] - 上述承诺基于标的公司报告期研发投入强度及研发成果设定,2023年及2024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为29件和41件,研发人员占比分别为40.28%和51.54%,均高于承诺标准 [22] 公司治理与控制权 -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友阿控股,实际控制人仍为胡子敬先生,社会公众持股比例满足上市条件,控制权未发生变更 [14] - 核心管理层承诺自资产交割日起36个月内持续在职,现金对价采取分期支付安排,保障业务 continuity [26][27] 行业与业务协同 - 标的公司主营半导体功率器件,产品包括MOSFET、IGBT、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控制等领域,客户包括比亚迪、中兴通讯等行业头部企业 [5][6][7][8] - 上市公司原主营百货零售业务,受宏观经济及线上零售冲击业绩下滑,本次交易实现向半导体领域战略转型,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3]
皇庭国际宣布参投固态电池企业 系A股商管巨头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2:32
公司战略转型 - 皇庭国际与尊光固态电池签署增资扩股协议 重点布局储能等细分方向新材料领域 进一步完善公司围绕功率半导体+投资和发展逻辑构建的产业新生态 [1] - 公司提出123转型发展战略规划 目标成为以高新科技+商业管理双主业为核心的规模化现代化集团化企业 [2] - 深度参与尊光固态电池公司治理 在材料研发 场景应用 融资规划等领域形成战略协同 积极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和多场景应用 [1] 投资标的业务 - 尊光固态电池主要从事固态电解质与固态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自主研发第三代碳材料碳量子点材料 覆盖动力电池 储能系统 消费电子等3大应用市场 [1] - 尊光固态电池成立于2024年3月 注册资本1000万元 由俯仰纳米 惟几科技 中科超能 尊光科技分别持股50% 30% 12.5% 7.5% [1] - 俯仰科技拥有碳量子点材料和高熵合金两大前沿核心材料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新能源 节能环保 医学成像技术等领域 研发中心和中试车间设在坂田 拥有江西芦溪工业园180亩生产基地 [2] 合作背景与产业协同 - 皇庭国际2024年1月与安徽蚌埠淮上区领导及华智达新能源就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市场潜力与应用前景进行深入交流 双方战略规划高度契合 [3] - 皇庭国际功率半导体业务以子公司意发功率为载体 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及销售 拥有年产36万片6寸功率晶圆能力 [2] - 商业管理业务主要包括商业不动产运营管理 资产管理和配套服务及物业管理 [2]
华源证券给予新洁能增持评级,功率半导体积累深厚,拓展高端应用接力成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5:4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专注于MOSFET、IGBT等半导体芯片、功率器件和功率模块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2] - 积极拓展高端应用市场,子公司建设协同发力 [2] 经营业绩与市场表现 - 去库存周期结束,经营业绩有望持续回暖 [2] - 最新股价为32 64元 [2] 应用领域与市场拓展 - 汽车电子&服务器等多应用齐发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