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

搜索文档
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比上年增长14.2%
科技日报· 2025-08-28 02:26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增长 - 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达136.0,同比增长14.2% [1] - 网络经济和创新驱动对总指数增长贡献较大 [1] 经济活力表现 - 2024年经济活力指数为130.9,同比增长14.5% [1] - 全年新设经营主体2737万户,日均新设企业2.4万户 [1]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0%,快于全部投资4.8个百分点 [1]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0%,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0.2% [1] - 快递业务收入达14034亿元 [1] 创新驱动发展 - 2024年创新驱动指数138.5,同比增长13.2% [2] -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3.6万亿元,增长8.3% [2] - 基础研究经费2497亿元,增长10.5% [2]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4件,同比增加2.2件 [2] -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8354亿元,增长11.2% [2] -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2] 网络经济引领作用 - 2024年网络经济指数达142.4,同比增长16.2% [2] -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3376亿GB,增长11.6% [2] - 全国5G基站42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33.6% [2] - 全国网上零售额15.2万亿元,增长7.2% [2] - 跨境电商出口额2.15万亿元,增长16.9% [2] 制造业转型升级 - 2024年转型升级指数127.8,同比增长12.5% [3]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6.3% [3] -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3] - 电动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 [3] - 锂电池出口量超过39亿个,创历史新高 [3] - 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3] - 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发展势头强劲 [3]
张帅:科技赋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构建产业新生态
人民网· 2025-08-27 06:29
行业发展趋势 -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 科技和互联网型经纪公司正通过专业化服务在数据产业生态中发挥关键桥梁作用[1] - 科技经纪公司聚焦特色产业数字化 通过数据赋能农业 文旅等传统产业 实现就业与税收双增长 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抓手[1] - 在平台公司端 这类企业扮演资源激活者角色 通过搭建产业数据服务平台将区域内土地 人才 设施等要素资源数字化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1] 公司业务模式 - 面向品牌方提供数据加媒体整合服务 依托国家级媒体矩阵公信力 结合用户行为数据分析 帮助企业实现精准营销与渠道拓展[1] - 作为新媒体零售平台 通过整合各类优质商品资源构建丰富多元商品货源[1] - 打造从商品引入 运营 销售到售后全程可控 高效便捷新媒体购物服务平台[1] 具体应用案例 - 在农产品领域通过消费数据分析指导生产种植 利用媒体资源打通产销链路 助力区域特色品牌建设[1]
湖北上云工业企业超5.8万家
长江商报· 2025-08-26 23:33
产业数字化政策推进 - 湖北省将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湖北建设关键抓手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1] - 通过分类施策推进三产数字化 第一产业建设2个北斗智慧农场和18个智能农机示范基地 应用规模居中部位居全国前列[2] - 第二产业两化融合3A级企业达113家 较十四五初期净增超100家 排名全国第二 5G工厂入选55家 智能工厂13家 均排全国第四[2] - 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0.7% 较十四五初期提升17个百分点 排名全国第六[2] - 第三产业搭建重点领域供应链平台 累计服务20多万家中小企业 成交额超2000亿元[2] 专项行动实施成效 - 农业领域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村级服务网点动态全覆盖 22个试点县农村电商覆盖90%以上行政村[3] - 工业领域5个地市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排名全国第四 省级试点实现地级市州全覆盖[3] - 连续5年举办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 每年发放5000万元上云服务券 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3] - 全省上云工业企业超5.8万家 占工业企业数量近60% 较十四五初期新增2万家以上[3] - 服务领域实施数商强基等五大行动 获批5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 建成20家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集聚近千家生态链企业[3] - 2024年发放5.5亿元消费券 直接拉动消费超120亿元[3] 标杆案例示范效应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武汉大学建设水稻智脑 覆盖约30万亩稻田[4] - 武钢有限研发5G+铁钢界面智慧管控平台 铁水运输效率提升10% 运输环节年直接经济效益超4000万元[4] - 速卖通在武汉设立华中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 带动本地企业年销售额超30亿元 其中年交易额超100万元企业超1000家[4]
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20:40
公司核心业务板块 - 汽车零部件业务包括钢板采购及加工配送、模具设计生产、车身及内饰结构件总成等产品类别 [8] - 移动信息服务业务主要提供联信通、银信通、云MAS及5G融合消息服务等产品 [16] - 第三方支付服务业务通过子公司联动商务开展全国性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及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 [21] 汽车零部件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 同比增长12.45%和11.43% [6]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增长41.4%和40.3% 渗透率达44.3% [6] - 汽车出口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6] 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汽车销量前50名厂商中中国车企占据23席 销量份额26.54% 同比上升3.34个百分点 [7] -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仅17家进入全球百强 2024年合计营收1,104亿元 占全球百强比重11.7% [7] - 行业呈现头部聚集效应增强、精细化管理重要性提升、营运资本承压等特点 [7] 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优势 - 仪表板横梁年产能约800万台/套 细分领域市占率约20% 最高材料等级达Steel-1500MPa [10] - 防撞梁年产能约200万套 自主研发1500MPa超高强钢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10] - 热成型双门环产品实现一体式热冲压成型 强度达1500MPa 获国内知名厂商认可 [11] 移动信息服务业发展 - 2025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完成9,055亿元 同比增长1% 移动短信业务量同比增长22.3% [14] - 5G消息产业升级为三信协同解决方案 目标2027年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 [15] - 内容服务提供商向智能化生态融合消息平台转型 集成多种消息发送渠道 [15] 公司移动信息服务竞争力 - 自主研发"融信通5G融合消息智能平台"入选"中国数据街"数据企业能力清单 [19] - 荣获2025年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TOP100企业 在金融细分赛道保持领先地位 [19] - 子公司联动科技入选北京市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 体现数据安全合规优势 [20] 公司经营模式特征 - 汽车零部件采购采取"以产定采"模式 与鞍本、宝武等钢铁集团建立长期合作 [12] - 生产布局近40家工厂 按单生产并采用租赁外协方式 销售以直销模式为主 [12][13] - 移动信息业务与三大运营商合作 承担技术开发及第三方平台成本费用 [17] 公司治理动态 - 2025年第二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77.39万元 减少归母净利润1,383.75万元 [45][49] - 拟转让子公司联动商务100%股权 交易尚需中国人民银行核准 [21] - 聘任崔振为证券事务代表 具备CFA及CICPA资格 曾任职普华永道及中金公司 [54][57]
深圳华强上半年实现营收110.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3.45%
巨潮资讯· 2025-08-26 10:1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10.47亿元 同比增长6.42%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亿元 同比增长33.45% [1][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6亿元 同比增长41.68% [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1亿元 同比下降32.57% [1] - 基本每股收益0.2253元/股 同比增长33.47% [1] - 总资产163.30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6.95%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37% 同比提升0.93个百分点 [1] 战略布局与技术合作 - 获得昇腾APN"金牌部件伙伴"认证 启动昇腾应用方案研发 [1] - 重点拓展昇腾AI在工业检测、智能色选、AMR及低空飞行器等端侧应用 [1] - 与国内头部ODM厂商深化服务器及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供应合作 [1] - 服务器领域合作规模显著增长 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电源及光模块需求持续提升 [1] 业务创新与市场拓展 - 华强电子世界打造"华强时尚数智中心" 聚焦VR眼镜、智能穿戴、AI翻译机等新兴品类 [2] - 电子专业市场出租率接近100% 单日客流量峰值突破5万人次 [2] - 通过API接口与ERP软件供应商合作 推出"华强电子网"定制版服务 [2] - 新服务上线1个月内为网站带来超100万访问量 未来将接入更多第三方ERP系统 [2]
科技创新赋能文化发展 山西发布15个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案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6 07:18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案例 - 山西发布15个文化科技融合典型案例 涵盖考古发掘和数字文博等领域 包括10大典型案例和5个入围案例 [1] - 典型案例包括垣曲北白鹅墓地方舱考古 云冈石窟微生物矿化加固技术修复 大同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 山西文旅云 AIGC全流程动画电影《团圆令》等项目 [1] - 入围案例包括晋阳古城中子成像技术 陶寺遗址科技考古 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保护项目 [1] 数字技术应用成果 - 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体现在文化生产 消费 传播 保护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1] - 大同花木兰数字人智能体融合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 已应用于城市文旅宣传 [2] - 项目采用3D超写实数字人技术 展现数字化手段在文化传播中的创新应用 [1][2] 产业发展方向 - 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 加强文物保护与传承 升级传统业态并培育新兴业态 [2] - 构建多元文化生态 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文化发展 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趋势 [2] - 利用现代科技和前沿技术 全方位展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最新成就 [1]
云浮郁南:“媒体+”延链强链补链,无核黄皮冲刺百亿产值
南方农村报· 2025-08-25 16:03
产业规模与目标 - 郁南无核黄皮产业从两棵百年母树发展到近20万亩种植面积和80亿元综合产值 [2] - 2025年种植面积达19.7万亩(占全球黄皮四分之三),预计产量1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80亿元 [26][27] - 目标2027年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0亿元 [5][28][67] 政策支持体系 - 出台《郁南县黄皮发展规划(2021-2030年)》提供宏观指引 [9] - 配套产业园建设规划、特色小镇规划及地方标准制定 [10][11] - 2024年实施特色农林产业奖补方案:连片新种植50亩及以上奖励5-10万元,省市级龙头企业认定奖励10-20万元 [16][17] 产业体系布局 - 形成"两园一院一街一带"产业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园、世界黄皮公园、科技小院、黄皮街、乡村振兴示范带 [19][20] - 建立"一网一中心"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互联网+三农大数据服务中心) [21] - 培育7家龙头企业、220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创建23个"星级果园"共1820亩 [24][25] 技术创新应用 - 与京东物流合作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 [41] - 广东省黄皮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提供全周期气象保障 [42] -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合作推进"黄皮产业数字化项目"应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 [43] 保鲜技术突破 - "休眠舱"保鲜技术通过高分子改性保鲜袋降低呼吸作用防止腐烂 [46][47] - 可实现八至九成熟黄皮采摘运输,配合3.1万立方米冷库和97个镇村电商物流网点 [48][49] - 建立3天直达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短链直供物流体系 [50] 品牌营销策略 - 以"初夏赏花、盛夏品果、全年深加工"理念打造主题系列活动 [54] - 连续24年举办无核黄皮专场推介活动 [56][57] - 开发黄皮紫苏酱、黄皮辣椒酱、黄皮饼、黄皮果汁等深加工产品 [59][60] 市场拓展举措 - 实施"媒体+科技+垂直领域"模式促进消费、外贸、文旅五大目标 [65][66] - 在上海徐汇区开设黄小希旗舰店经营黄皮果茶系列产品 [61] - 2025年联合央视拍摄乡村振兴短剧《黄皮树下"郁"见你》串联文旅资源 [69][70] 地理标志保护 - 2024年发现地理标志存在使用不规范、农资管理混乱等四类问题 [77][78] - 构建"地理标志+商标+二维码+检测单"溯源体系实现产品可追溯 [80][81] - 建立覆盖"生产-出品-销售"全产业链的保护协作机制 [84][87][89] 国际化发展 - "全球点亮计划"将产品影像投射至纽约、吉隆坡等国际地标 [93] - 目标2030年辐射周边地区种植黄皮达100万亩 [92]
浙江嘉善:上半年工业产值破千亿 县域制造攀高向“新”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7:43
核心观点 - 嘉善县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 展现国家战略叠加效应和高质量发展逻辑 [1] 传统产业升级 - 木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转型升级 64家规上木业家具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3] - 开发新型碳材料制备技术 解决木材剩余料循环利用 并拓展至农业秸秆剩余物利用 [3] - 2025年上半年新签约本土企业投资项目50个 总投资248亿元 [3] 新能源产业集群 - 锂电池企业嘉善基地三期项目新建15条生产线 建成后形成年产45GWh锂离子电池及模组产能 基地总产能规模达77GWh [4] - 该企业落户五年累计产值超169亿元 聚集研发人员超600人(硕博占比50%) 带动落地上下游企业16家 [4] - 新能源产业规模从2021年2.2亿元突破至2024年61亿元 汇聚超30家核心环节企业 [5] 装备制造与泛机器人产业 - 装备制造业是嘉善首个破千亿元产业集群 依托此基础积极布局泛机器人产业 [7] - 企业通过纳米级铜粉分散技术 新产品极限载荷提升至普通轴承3倍 寿命延长至2万小时 [7] - 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9项 完成省级新产品验收项目110个 [7]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引进浙大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等四大创新载体 入选国家级平台8个 省级平台20个 实现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全覆盖 [8]
上半年企业销售收入平稳增长
人民日报· 2025-08-19 22:46
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长 - 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平稳增长 [1] - 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 [1] 制造业细分领域表现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9% [1] - 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9% [1]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 [1] 数字经济发展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1% [1] - 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9% [1] -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 [1] 消费品市场表现 -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同比增长45.3% [1]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增长56.6%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1]
上半年企业销售收入平稳增长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
人民日报· 2025-08-19 22:14
全国企业销售收入 - 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平稳增长 [1] 制造业表现 - 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9% [1] - 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9% [1] 高技术产业与数字经济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1% [1] - 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9% [1] 消费品零售 -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同比增长45.3% [1]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增长56.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