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流通

搜索文档
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持股情况变动的报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9 01:32
公司股权变动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287,997,067股 每股面值1.00元 发行价格为6.82元/股 [1] - 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1,696,964,131股增加至1,984,961,198股 增幅约16.97% [1]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未参与本次发行 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 [1] 高管持股情况 - 副总裁薛彤持股19,500股 发行前后持股比例由0.0011%被动稀释至0.0010% [1] - 监事刘昕清持股12,300股 持股比例由0.0007%降至0.0006% [1] - 监事叶琴持股1,000股 持股比例维持0.0001%不变 [1] 信息披露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及相关文件于2025年9月2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2] - 公司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1][2]
专访深农集团副总裁:扫码查产地、采摘时间 科技创新破解传统农业痛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8:36
行业转型背景 - 国家推动"生产—加工—流通"全链条标准化建设 解决生产端缺标准 流通端效率低 消费端信任难问题 [1][2]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以"一个标准供湾区"为核心原则 构建现代化农产品供应体系 [1][2] - 农业从重产量单一模式向重品质 重品牌 重协同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1] 战略布局逻辑 - 布局围绕行业转型痛点和国家战略落点 零散种植和粗放流通无法满足高品质需求和产业增值 [2] - 选择怀集因其农业基础优势及靠近大湾区消费市场 可快速响应深港保供需求 [3] - 建设"一基地+一中心+一园区"样板 实现种植 分拣 冷链 销售全流程标准化 [3] 模式创新与差异化 - 采用稻蔬轮作模式 早造种水稻 晚造种蔬菜 符合南方农业规律且解决土地闲置 [3] - 双轮驱动战略:产业升级与民生保供共生 从土地整改到设施建设全流程标准化 [3] - 土地利用率提升50% 化肥农药用量减少30% 带动周边农户探索生态循环农业 [4] 科技应用成效 - 自动巡航播种机日播种80亩 效率高于传统机械 人工和种子成本降低近70% [6] - 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药和测土配方施肥提升水稻产量 [6] - 冷链溯源系统通过数据解决行业信任缺失问题 消费者可扫码查看产地和检测报告 [6] 品牌建设与联农带农 - 品牌逻辑为先做标准再树品牌最后带农户 主品牌核心为国企品质+科技赋能+保供惠民 [7] - 怀集子品牌通过标准化赋能和品牌化突围 大米价格增长约41.67% [8] - 直接或间接提供1000个长期就业岗位 10000人次短期岗位 联农带农5000户 [8] 未来推广计划 - 5年内带动怀集周边标准化种植面积达5万亩 复制标准化体系+冷链服务+联农机制 [8] - 深化数字化应用 升级冷链集配中心运营 实现全流程数据透明化 [8]
农 产 品(000061) - 000061农产品2025年9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5 08:3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89年并于1997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1] - 在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投资建设35家实体农产品物流园项目 [1] - 近三年旗下批发市场年均交易量超3300万吨,年均交易额超2500亿元 [1] - 业务涵盖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种植、冷链加工集配、批发市场运营、城市食材配送、单品品牌销售及进出口贸易全产业链 [1][2] 收入与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4.91亿元,同比增长44.98% [6]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进出口、食材配送及单品贸易等全产业链业务量快速增长 [6] - 合同负债金额6.38亿元,同比增长29.95% [7] - 合同负债增长主要因成都公司、长沙公司及天津海吉星预收租金和商品销售货款 [7] 业务模式与战略 - 批发市场收入结构包括租金、佣金、管理费及停车费等 [2] - 采用市场化定价模式,综合考虑档位租期、经营状况及地区经济水平 [2] - 战略定位为"现代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资源提供商和服务商" [2][6] - 通过全产业链业务赋能商户,形成市场与商户共生共融格局 [6] 数字化建设进展 - 深农聚合支付系统上半年累计交易金额超225亿元 [5] - 全面试点应用标准转运载具,构建农产品全流程追溯体系 [5] - 上线"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采集与发布平台"及"深农价格"微信小程序 [5] - 推进门禁无人化管理及档位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升级项目 [5] 行业竞争与定位 - 实体农批市场与线上新零售业态呈互补共存关系 [4] - 批发市场在应急保障中发挥关键作用,主渠道地位未改变 [4] - 公司定位为销地批发市场,具备集货、配货及集约化加工配送优势 [4]
农产品: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1亿元,同比增长44.98%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09:4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4.91亿元 同比增长44.98% [1] - 增长主要源于进出口、食材配送及单品贸易等全产业链业务量快速增长 [1] 战略定位 - 公司定位为现代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资源提供商和服务商 [1] - 通过全产业链赋能持续提供上游优质货源与下游渠道支持 [1] - 形成市场与商户共生共融共同发展的经营格局 [1]
农产品:公司深耕农产品流通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09:45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深耕农产品流通领域 从农批市场延伸至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1] - 整合全球伙伴商户资源 深挖产业链价值[1] - 构建以国内批发市场为主体 国内国际业务和资源相互联动的新发展格局[1] 供应链服务 - 提供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供应链一站式服务[1] - 服务内容包括基地认证与冷链集配加工 批发交易场地服务 食品安全检测[1] - 涵盖品牌培育与销售 集约化加工配送 优质特色农产品推介 产销对接 农产品进出口等环节[1]
农产品:公司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已于2024年11月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完成全部股票购买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9 09:36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情况 - 公司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已于2024年11月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完成全部股票购买 [1] - 计划实施体现股东、公司和管理层及核心骨干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1] - 该举措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动公司转型升级 助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
农 产 品(000061) - 000061农产品2025年9月16日至9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04:10
公司基本情况与业务规模 - 公司成立于1989年,1997年深交所主板上市,在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投资建设35家实体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形成国内最大规模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 [1] - 近三年旗下批发市场年均交易量超3300万吨,年均交易额超2500亿元 [1] - 业务范围涵盖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种植、冷链加工集配、批发市场运营、城市食材配送、单品品牌打造及销售、进出口贸易等全产业链环节 [1][2] 财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上半年营业收入34.91亿元,同比增长44.98%,主要因进出口、食材配送、单品贸易等全产业链业务量快速增长 [4] - 深农聚合支付系统上半年累计交易金额超225亿元 [7] 战略定位与核心优势 - 战略定位为"现代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资源提供商和服务商",以"数字菜篮子"为战略目标 [3] - 构建覆盖基地端至消费端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提供基地认证、冷链集配、批发交易、食品安全检测、品牌培育、产销对接、进出口等供应链一站式服务 [5] - 通过"全国一张网"布局优质种植基地,推进批发市场组网联营,促进市场与产业链融合发展 [2] 业务板块进展 **进出口业务** - 巩固与泰国、越南、巴西核心客户合作,南美牛肉、泰国鸡副产品、东南亚榴莲等核心品类稳健增长 [8] - 新开拓印尼、阿曼、委内瑞拉、阿根廷、秘鲁渠道,引进阿根廷冻虾、印尼冻鸢乌贼、俄罗斯帝王蟹、挪威三文鱼、委内瑞拉冻带鱼及全国首柜阿曼野生冷冻带鱼等新品 [8][9] **品牌与单品运营** - 通过"深农甄选"品牌从安全、品质、风味多维度检测把控产品 [9] - 成功培育四川耙耙柑、儋州贝贝南瓜、樟树港辣椒、猫山王冰皮榴莲月饼、库尔勒香梨等数十种优质单品 [9] **数字化建设** - 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大力推进深农聚合交易支付系统 [7] 行业竞争与协同 - 线上连锁新零售业态与实体农批市场形成互补共存关系,实体批发市场在应急保障和集货配货方面保持主渠道地位 [6] - 公司批发市场具备集货、配货与集约化加工配送功能,能快速满足市民多样化生鲜需求 [6] 治理与激励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已于2024年11月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完成全部股票购买,体现发展信心并激励核心骨干 [9]
一亩田发布上市后首封内部信 亮出国际化与AI两张牌
新京报· 2025-09-17 19:24
公司战略升级 - 一亩田APP作为服务产地经纪人的基础业务全面开启ALL In AI战略 在用户发布、内容生成、用户浏览、算法排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造 [1] - 公司从原来的信息撮合平台升级为"内容+撮合"平台 以进一步提升用户服务效率 [1] - 全面开启国际化业务 将APP、沃来采、沃众田3个业务复制到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全球更多地区 [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1年 总部位于北京 成立至今已有14年历史 [1] - 以数字平台切入农产品流通领域 围绕解决农民"卖货"问题提供交易撮合服务 [1] - 于2025年8月19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 此次为上市后首封内部信 [1]
一亩田发布上市后首封内部信,亮出国际化与AI两张牌
新京报· 2025-09-17 15:00
公司战略方向 - 一亩田APP作为服务产地经纪人的基础业务全面开启ALL In AI战略 在用户发布、内容生成、用户浏览、算法排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造 [1] - 平台从原来的信息撮合升级为"内容+撮合"模式 以提升用户服务效率 [1] - 公司全面开启国际化业务 计划将APP、沃来采、沃众田三个业务复制到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全球更多地区 [1] 公司发展历程 - 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 总部位于北京 成立至今14年 [1] - 公司以数字平台切入农产品流通领域 专注于解决农民"卖货"问题 [1] - 公司于2025年8月19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 此次为上市后首封内部信 [1] 业务模式 - 公司为农产品经纪人及城市端批发商提供交易撮合服务 [1] - 业务覆盖农产品流通全链条服务 [1]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黄金三角”如何撬动低空经济“腾飞”
新浪财经· 2025-09-17 02:33
浙江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 浙江省首支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完成备案 总规模30亿元 首期10亿元 采用双GP双国资管理模式 由浙江空港私募基金和浙江富浙私募基金联合管理 台州国资共同参与 形成省级统筹加市级支撑加区级落地的资本协同网络 [1] 长三角低空经济政策协同 - 长三角沪苏浙皖形成互补支撑制度创新矩阵 四地出台2027至2035年低空经济发展方案 [2] - 上海锚定2027年500亿元核心产业规模 实施三区联动战略 试点上海浦东至嘉兴南湖省际载人航线 [2] - 江苏推动2030年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高地 重点改革空域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 [2] - 浙江明确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低空经济高地 台州设立多支产业基金聚焦航空航天核心技术 [2] - 安徽将2027年定为全国领先节点 合肥布局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 探索无人机即时物流和应急投送应用 [2]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与应用场景 - 长三角加速形成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3] - 上海金山开通海岛物流专线 瑞金医院贯通跨区域低空医疗救援通道 浦东至南湖至金鸡湖低空载人网络从蓝图走向现实 [3] 产业链与资本协同 - 省级基金投资高价值环节 如浙江低空基金投资蜂巢无人机台州基地 形成年产500套产能 [5] - 市级资本和专项债嵌入产业链末梢 安徽专项债支持合肥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苏州设立超200亿元低空经济基金群覆盖适航检测航电系统等短板领域 [5] - 形成上海研发与总装中心 苏浙皖分工配套的2小时供应链生态圈 [5] - 宁德时代对峰飞航空数亿美元投资聚焦固态电池研发 提升eVTOL适航安全阈值 [6] - 上海苏州嘉兴芜湖统一规划起降点航线与空域资源 形成覆盖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低空航线网络 [6] 融资与资本运作 - 2024年长三角低空经济融资结构性复苏 市场资本加政策基金双轮驱动 [7] - 上海eVTOL企业融资额14.7亿元位列全国首位 浙江台州蜂巢无人机产业集群和江苏低空基建项目吸引大量社会资本 [7] - 政府基金破解早期融资难题 浙江双GP双国资模式兼具产业资源调度和专业资本运作能力 苏州超200亿元基金集群锁定适航检测航电系统等关键领域 [7][8] - 沪苏浙皖探索反哺机制 将部分基金收益再投入低空科创项目 形成资本自循环良性闭环 [8] 低空经济发展模式 - 基金具备资本配置功能 投后打通适航认证供应链订单等关键资源 实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9] - 专项债和公共投资建设起降场通信网络监测平台 降低企业试点和运营门槛 [9] - 长三角探索跨省空域统筹与适航结果互认 提升企业取证效率 突破行政壁垒 [9] - 统一技术路线跨省监管协同长期资本供给支撑打造万亿级低空产业带 [10] 其他区域经济动态 - 长三角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在杭州举办 汇聚150多家供应商展示千余种优质农产品 [11] - 上海沃橙新能源落地闵行 专注于智慧储能解决方案 自主研发星曜石地埋式储能系统 [12] - 傅利叶智能发布人形机器人GR-3并开启预售 浦东智元机器人启动智元A计划 目标三年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浦东集聚超100家机器人企业 核心产值超百亿元 [12] - 宁波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揭牌 提供测试服务并建立产业数据中心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 汇聚近40家产业链企业及院校 [13] - 耐世特投资10亿元在苏州建设亚太总部及研发智能制造基地 2026年投产后园区年产值破百亿元 [13] - 圣奥科技投入1.26亿元启动五年系统性变革项目 目标年复合增长率30% [14] - 钱塘医药港元成里商业办公综合体启动招商 总体量20万平方米 含3万平方米商业和17万平方米办公空间 [14] - 合肥电网首次用无人机空运80斤避雷器上山 5分钟完成山地抢修 [14] - 合肥生物医药全产业链营收破千亿元 集聚超千家企业 打造全球影响力创新先导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