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率

搜索文档
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2%
证券日报· 2025-08-17 16:44
银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467.34万亿元,同比增长7.9% [1]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9%,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 [1] - 行业整体呈现规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稳定、资产质量持续向好特征 [1] 净息差表现 - 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1.42%,较一季度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2] - 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1.31%下降0.02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1.55%下降0.01个百分点,民营银行3.91%下降0.04个百分点 [2] - 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37%、1.58%、1.35%,与一季度末持平 [2] - 商业银行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发展中间业务等方式应对息差收窄压力 [2] 资产质量 - 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减少24亿元 [3] - 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1%,股份制银行1.22%,城市商业银行1.76%,民营银行1.75%,农村商业银行2.77%,均较一季度末下降 [3] -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11.97%,较上季度末上升3.84个百分点 [4] 银行资产规模 - 二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204.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城市商业银行64.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5] - 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占比分别提升0.4和0.1个百分点至43%和14% [5] - 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75.73万亿元同比增长5.0%,农村金融机构60.16万亿元同比增长5.5% [5] 行业格局演变 - 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占比从2023年6月末41.5%持续提升至2025年6月末43% [6] - 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占比从2023年6月末13.4%增至14.0% [6] - 行业形成"大型银行引领、中型银行特色发展、小型银行差异化竞争"的多层次格局 [7] - 大型商业银行凭借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在支持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7]
金融监管总局: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超467万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万亿元
中证网· 2025-08-16 07:15
银行业资产规模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67.3万亿元 同比增长7.9% [1] - 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204.2万亿元 同比增长10.4% [1] - 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75.7万亿元 同比增长5% [1] 普惠金融服务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 同比增长12.3% [1]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 [1] -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6.2万亿元 股份制商业银行5.2万亿元 城市商业银行4.6万亿元 农村金融机构9.3万亿元 [2] -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5.2万亿元 股份制商业银行0.4万亿元 城市商业银行1.0万亿元 农村金融机构7.2万亿元 [2]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 [3] - 平均资本利润率8.19% 平均资产利润率0.63% [3] - 商业银行净息差1.42% 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 [3] - 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1.31% 股份制商业银行1.55% 城市商业银行1.37% 民营银行3.91% 农村商业银行1.58% 外资银行1.35% [3]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御能力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 较上季末减少24亿元 [4] - 不良贷款率1.49% 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4] - 正常贷款余额226.8万亿元 其中正常类贷款221.8万亿元 关注类贷款5万亿元 [4] - 贷款损失准备余额7.3万亿元 较上季末增加1269亿元 [4] - 拨备覆盖率211.97% 较上季末上升3.84个百分点 [4] - 资本充足率15.58% 一级资本充足率12.46%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93% 均较上季末上升 [4]
最新监管数据发布:银行业经营质效提升 总资产增近8%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2:34
银行业总资产与运行态势 - 截至上半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4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达20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1] - 行业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主要指标总体平稳,呈现较强韧性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1]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 [2] -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16万亿元,占全行业比重较上年末提高2.34个百分点,新增增速13.84%位居行业首位 [2] - 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较2024年末分别增长2.93%、4.71%、3.87% [2] 经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为30.2%,较上年全年下降5.3个百分点,非利息收入占比达25.75%,较去年末提高3.33个百分点 [3] - 净息差1.42%,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降幅收窄 [3] 信贷资产质量与风险抵补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减少24亿元,不良贷款率1.49%,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4] - 上半年银行业新计提拨备1.1万亿元,同比多计提579亿元,处置不良资产1.5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236亿元 [4]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58%,一级资本充足率12.4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93%,分别较一季度末上升0.30、0.28、0.24个百分点 [4] 资本补充与融资活动 -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发行总额超1万亿元 [5] - 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TLAC非资本债发行总额度分别为800亿元、800亿元、700亿元 [5]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49%
北京商报· 2025-08-15 11:03
银行业资产规模 - 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467.3万亿元 同比增长7.9% [1] - 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204.2万亿元 同比增长10.4% 占行业总量43.7% [1] - 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75.7万亿元 同比增长5% 占行业总量16.2% [1] 专项贷款余额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 同比增长12.3% [1]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 [1] 资产质量指标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 较上季末减少24亿元 [1] - 不良贷款率1.49% 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 - 正常贷款余额226.8万亿元 其中正常类贷款221.8万亿元 关注类贷款5万亿元 [1]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 [2] - 平均资本利润率8.19% 平均资产利润率0.63% [2] 风险抵御能力 - 贷款损失准备余额7.3万亿元 较上季末增加1269亿元 [2] - 拨备覆盖率211.97% 较上季末上升3.84个百分点 [2] - 贷款拨备率3.16% 较上季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2] 资本充足水平 - 资本充足率15.58% 较上季末上升0.30个百分点 [2] - 一级资本充足率12.46% 较上季末上升0.28个百分点 [2]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93% 较上季末上升0.24个百分点 [2] 流动性状况 - 流动性覆盖率149.25% 较上季末上升3.05个百分点 [2] - 净稳定资金比例127.59% 较上季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2] - 流动性比例79.90% 较上季末上升3.75个百分点 [2] - 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1.53% 较上季末上升0.33个百分点 [2] - 存贷款比例80.34% 较上季末上升0.33个百分点 [2]
常熟银行(601128):公司简评报告:非息收入保持强劲增长,现金分红比例提升
东海证券· 2025-08-13 11: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10.10%),归母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13.51%) [2] - 总资产规模达4012.27亿元(同比+9.24%),不良贷款率0.76%(环比持平),拨备覆盖率489.53%(环比-0.03个百分点) [2] - Q2单季度净息差2.55%(同比-20BPs,降幅较Q1收窄2BPs) [2] 业务结构分析 - **贷款业务**:Q2个贷新增规模弱于近年同期,对公一般贷款放缓,票据贴现强于季节性 [4] - **金融投资**:Q2增速随行业提升,政府债发行力度加大驱动规模增长 [4] - **存款结构**:高成本存款控制显效,三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占比显著下降 [4] 盈利能力 - **息差表现**:Q2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58BPs至4.21%,负债成本同比-37BPs至1.88% [4] - **非息收入**:Q2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46亿元(同比+10.5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0.71亿元(同比+869%) [4] 资产质量与处置 - 关注类贷款与逾期贷款占比上升,Q2资产减值损失9.24亿元(同比+9.54%) [4] - 上半年不良贷款核销比例36.33%(年化),已核销收回比例171.56%(年化)创近年新高 [4] 股东回报与资本管理 - 现金分红比例由20%提升至25%,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5] - 社保基金、利安人寿等机构投资者增持,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2025E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23%) [4][34]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营业收入至119.66/132.14/145.51亿元,归母净利润至43.26/49.34/55.98亿元 [6][8] - 2025年预测ROE 14.35%,每股净资产9.54元,对应PB 0.83倍 [6][34] 行业与公司优势 - 在银行业息差承压背景下,非息业务高增长支撑业绩持续性 [8] - 资产质量稳定性优于行业,拨备覆盖率维持高位(2025E 474.24%) [6][34]
12家A股银行上半年业绩快报出炉:净利增幅均超10%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业绩表现 - 12家A股上市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多家银行同比增长超30% [1] - 江苏银行 南京银行 杭州银行营收超百亿元 分别为351.07亿元 235.32亿元 172.95亿元 [2] - 江苏银行 南京银行净利润超百亿元 分别为133.8亿元 101.5亿元 同比增长31.81亿元 16.96亿元 [2] - 6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20% 江苏银行 无锡银行 杭州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 [2] - 江阴银行营业收入20.36亿元 同比增幅25.96%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22.18% [2] 资产质量 - 12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基本在1%左右浮动 绝大多数维持在1%以下 杭州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79% [6] - 所有银行不良贷款率同比均下降 江阴银行不良率0.98%同比减少0.5个百分点 厦门银行不良率0.9%同比减少0.02个百分点 [7] - 商业银行整体不良率从2020年末1.84%降至2022年一季度末1.69% [7] - 5家银行拨备覆盖率超过500% 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达581.6% 两家银行拨备覆盖率低于300%但远高于150% [7] 经营韧性 - 二季度受散发疫情冲击背景下 银行利润增长超过10%显示经营和盈利具有韧性 [3] - 韧性来源于宏观经济持续复苏及逆周期调节政策支持 信贷扩张明显 [4] - 净息差从2021年末2.08%降至2022年一季度末1.97% 降低0.11个百分点 但通过以量补价维持盈利 [5] 行业展望 - 上半年出台政策效果将在下半年显现 对银行下半年经营整体保持乐观 [1][7] - 企业恢复加快 市场主体经营稳定 生产生活加快恢复 [4] - 货币政策支持增强企业自我恢复能力 [5]
经营区域分散,不良上升,息差下降,厦门国际银行需要一场“改革”
数说者· 2025-08-10 23:30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2013年改制为中资城市商业银行[2] - 第一大股东为福建省福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1.82%),前十大股东中福建省国企合计持股比例达31.62%[3] - 公司在香港和澳门分别控股澳门国际银行(持股56.2%)和集友银行(持股64.31%),形成"以内地为主体、以港澳为两翼"的战略布局[3][4]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合并总资产1.14万亿元,本部总资产7,984.84亿元,但增速显著放缓至1.84%和4.93%[5][6] - 2024年合并营收155.79亿元(本部120.18亿元),净利润15.04亿元(本部23.61亿元),澳门国际银行亏损7.91亿元[5] - 近五年合并报表有2年营收负增长(2023年下降26.95%),3年净利润负增长(2023年下降81.39%)[10][14] 业务结构 - 净息差跌破1%至0.90%,利息净收入占比仅42%(本部37.65%),低于投资净收益[15][17] - 呈现"主业不主"特征,在万亿级城商行中较为罕见[20]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至2.12%,拨备覆盖率降至105.47%接近监管红线[21] - 逾期贷款率3.29%和关注贷款率4.99%均高于不良率且呈上升趋势[23][24] 区域分布 - 合并口径福建地区贷款占比仅31.27%(本部41.15%),低于典型城商行水平[23][26] - 贷款区域分散覆盖港澳台(18.01%)、广东(17.46%)、江浙沪(14.12%)等七大区域[25] - 经营区域分散导致成本收入比高达46.71%(合并)和38.45%(本部)[26]
常熟银行(601128):业绩增长亮眼,资产质量稳健
天风证券· 2025-08-08 13:14
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8] - 当前价格为7.8元[8] - 行业分类为银行/农商行Ⅱ[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10.10%[1][2]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51%[1][2] - 净利息收入46亿元(YoY+0.83%),占总营收76.5%[2][13] - 非息净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57.30%,占比提升1.5pct至23.5%[2][13] - 拨备前利润25H1增速+12.10%[2][13] 息差与资产负债 - 净息差2.58%,较25Q1下行3bp[2][15] - 生息资产收益率4.42%,较2024年下行35bp[2][15] - 计息负债成本率1.98%,较2024年压降25bp[2][15] - 生息资产总计393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9.6%[3][22] - 贷款占比生息资产61.8%,较2024年末下滑[3][22] - 存款同比增长9.9%,活期存款占比提升0.9pct至20.9%[25][26]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76%,环比持平[4][27] - 拨备覆盖率489.5%,维持行业高位[1][4] - 对公贷款不良率改善9bp至0.56%,制造业改善7bp[4][27] - 零售不良率上升8bp至1.02%,信用卡不良大幅改善134bp[4][27] 业务结构 - 对公贷款同比增长7.8%,基建类环比增长11.2%[22][23] - 零售贷款同比增速0.1%,个人住房贷款增长4.7%[22][23] - 金融投资收益率下行47bp至2.78%[3][1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2亿元,YoY+638%[21]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45%/11.10%/10.42%[5][31] - 对应BPS预测:9.57/10.84/12.21元[5][31] - 2025E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7.21%[31]
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处于健康区间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2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业 总资产保持增长,金融服务持续增强。截至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58.3万亿 元,同比增长6.7%。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普惠型涉 农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7955亿元。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均较上季度末有所上升。截至一季度 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574亿元;不良贷款率1.51%,较上季末上升0.01 个百分点。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不良贷款反 弹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恢复节奏仍有波动,部分行业和区域企业经营压力犹存;信用风险出清 持续推进,不良认定和暴露更加彻底;叠加普惠小微、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扩张,风险管理压力加大。 另外,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资本充足率为15.28%,一级资 本充足率为12.1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0%,均处在合理区间,比上季末有所下降。曾刚认 为,资本充 ...
A股农商行首季不良率:青农商行1年1期连续居第一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07:23
不良贷款率整体表现 - 10家A股上市农商行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率披露完毕,最高为青农商行1.77%,最低为常熟银行0.76% [1] - 青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居首但呈改善趋势,从2024年末1.79%下降0.02个百分点至2025年3月末1.77% [1][2] - 常熟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且持续改善,从2024年末0.77%下降0.01个百分点至2025年3月末0.76% [1][2] 银行个体表现差异 - 7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紫金银行1.24%、瑞丰银行0.97%、沪农商行0.97%、张家港行0.94%、苏农银行0.90%、江阴银行0.86%、无锡银行0.78%均与2024年末持平 [2] - 渝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从2024年末1.18%下降0.01个百分点至2025年3月末1.17% [2] - 不良贷款率变动仅出现在三家银行:青农商行下降0.02个百分点、渝农商行下降0.01个百分点、常熟银行下降0.01个百分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