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

搜索文档
港交所推“科企专线”加码“抢筹” 70家已上市18A公司去年超九成实现正向营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07:39
香港资本市场改革 - 香港推出"科企专线"服务机制,支持特专科技公司与生物科技公司通过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标志着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制度体系实现纵深突破 [1] - 港交所自2018年推出"18A""18C"等创新上市规则以来,已构建起服务科技企业的多层次制度框架 [1] - 目前有17家拟上市公司通过18A规则递交申请,3家通过18C规则进入审核流程,另有3家"同股不同权"架构的拟上市公司排队候审 [1] 18A与18C公司表现 - 70家18A生物科技公司和3家18C特专科技企业在经营业绩、现金流储备、估值水平等核心维度展现出成长动能 [1] - 64家18A公司在2024年取得营业收入,其中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等10家头部企业年度营收突破10亿元 [3] - 2024年9家18A公司实现盈利,较2021年的2家、2022年的1家、2023年的4家明显增长 [5] 头部公司财务数据 - 信达生物、复宏汉霖、百济神州和康方生物2024年营收分别为94.22亿元、57.24亿元、272.14亿元和21.24亿元,较2021年显著增长 [3] - 百济神州现金及等价物、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合计达188.87亿元,头部18A公司中有10家相关数值超过20亿元 [6] - 截至2025年5月7日,18A公司中有56家企业最近一年内股价涨幅为正,9家企业实现股价翻倍 [6] 上市吸引力与趋势 - 港交所新经济公司募资额占比从2018年的49%上升至2023年的72%,总市值占比从2.7%大幅上升至24% [12] - 去年以来至少4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拟上市港交所计划,2家A股公司拟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上述42家公司A股总市值达3.46万亿元 [8] - 港交所今年一季度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177亿元,同比增长269%,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27亿元,同比增长144% [14] 行业与公司动态 - 晶泰控股、黑芝麻智能、越疆3家硬科技企业通过18C规则登陆港交所,另有3家企业正排队候审 [8] - 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同股不同权"架构企业已递表,展现对新经济企业上市机制的认可 [8] - 赤峰黄金、南山铝业已成功登陆或分拆至港交所,推动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形成创新要素循环生态 [10]
稳市场举措持续加码 资本市场后续改革值得期待
证券时报· 2025-05-08 18:10
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日在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重要着力点,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抓紧发布新 修订的上市公司重组管理办法,稳步推出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这一系列即将出台的改革举措,既回应了资本 市场如何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诉求,又前瞻性地布局了资本市场的改革路径,是对"稳定和活跃 资本市场"的落实,能够在强化市场信心的同时,实现资本市场本身功能的拓展,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 发展。 在市场运行上体现"稳" 风平浪静好行船。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是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国务院新 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部门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全力支持中央汇 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拓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等方式,给市场带来真金白银的支持,向投 资者注入实实在在的信心。 这是自去年9月24日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形成的聚合力稳定资本市场的默契,中央汇金公司在前增持指 数基金+央行在后提供流动性支持,这一搭配模式在过往多次被验证是应对资本 ...
澳大利亚交易所拟简化IPO流程以提振资本市场
快讯· 2025-05-08 10:13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集团5月8日发布一系列改革提案,包括简化IPO流程、降低新上市公司所需的最 低"自由流通股"水平,旨在增强澳大利亚资本市场的全球吸引力。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中国证券报· 2025-05-07 21:05
市场稳定与发展 - 中国证监会坚持"两强两严"政策,强调市场运行稳定与激发市场活力并重 [1] - A股市场经历初期波动后持续反弹,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2] - 证监会将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研判,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配合人民银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 [2] 科创板与创业板改革 - 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的政策措施,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2] - 重点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行改革,并推动典型案例落地 [2] - 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优化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 [2] 对外开放举措 - 持续扩大机构开放,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服务,扩大投资范围 [4] - 支持外资机构申请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资格,鼓励境外投资机构设立人民币基金 [4] - 推进期货期权向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深化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标的 [4] 上市公司支持政策 - 对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在股权质押、再融资等方面增强监管包容度 [6] - 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配套措施 [6] - 鼓励上市公司利用股、债、REITs等工具开展直接融资,支持境内企业依法赴境外上市 [6] 新质生产力发展 - 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发行注册流程 [2] - 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产品和服务支持,提升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6]
越是艰险越向前 中国资本市场破浪前行
证券日报· 2025-05-07 15:46
监管层表态与政策支持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中国资产配置价值和吸引力持续提升 强调中国股市具备稳定健康发展的条件、信心和能力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4月25日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延续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稳市态度 [1] - 新"国九条"政策体系落地 完善稳市机制和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持续推进 [1] - 4月以来证监会协同多部门推出稳市"组合拳" 包括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国资委等政策支持 中央汇金等机构积极入市 [2] 市场表现与韧性 - 4月A股强势反弹 5月延续向好态势 5月6日上证指数涨逾1%站上3300点 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涨幅近2% [2] - 2024年A股5392家上市公司合计营收70.46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5.21万亿元 逾4000家盈利 逾2500家净利润增长 [3] - 沪深300市盈率仅12.3 显著低于标普500等全球主要指数 显示A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3] 上市公司发展与科技转型 - 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年年报显示科技叙事下的业绩兑现 [2] - A股上市公司近九成收入来自国内 超大内需市场提供发展底气 [3] - 外资机构积极配置中国资产 科技叙事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3]
国泰海通 · 晨报0508|宏观、策略、基金评价、电新、政策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07 15:01
宏观货币政策 - 央行推出三大类10项货币政策组合,包括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10bp/25bp,释放"适度宽松"信号以稳增长、稳市场 [1]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针对性支持消费与科技领域 [4][5] - 财政政策或加快债券发行节奏,房地产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出口支持政策加码 [1] - 4月出口数据或受抢出口支撑,但5-6月关税冲击将显现,需关注地产企稳与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进度 [1] 资本市场策略 - 政策密集度与力度超预期,推动股市贴现率进入系统性下移走廊,A/H股无风险利率降低 [3] - 央行互换便利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合并使用,保险资金入市试点扩大,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 [5] - 推荐配置方向:金融与高分红(券商/保险/银行)、新兴科技成长(港股互联网/国产算力)、顺周期(地产链/有色/汽车) [6] 公募基金改革 - 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将超额收益纳入基金经理考核,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8] - 推行长周期考核机制,降低短期业绩波动风险,重塑评价评奖业态导向 [9] - 提升权益类基金监管权重,2017-2025年主动权益基金跑输基准10%以上的比例曾达64%,新规有望改善稳定性 [10]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 - 产品分类涵盖医疗康复、工业负重、消费助行等场景,国产消费级产品价格下探至2500-6900元区间 [12][15]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11省市将外骨骼纳入医保,患者支付成本降低60%以上 [14] - 国产品牌推出轻量化产品,如程天科技碳纤维外骨骼(2500元)、傲鲨智能上肢外骨骼(2.1公斤) [15] 上海产业发展 - 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形成集群效应,集成电路上市公司数量与市值全国第一 [17][18]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43.6%,新能源车累计推广规模全国第一 [18][19] - 需突破研发投入强度不足(5%以下)、高端人才缺口、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瓶颈 [19]
国泰海通|策略:明确政策立场:贴现率降低,股市中国红——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发布会点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07 15:01
政策立场与市场影响 - 一揽子金融政策密集发布,政策力度强、覆盖面宽,包括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资产价格,表明决策层锚定经济发展目标和稳定资本市场的明确立场 [1] - 政策举措形成连贯可预期的前景,降低股市风险溢价,中国股市贴现率进入系统性下移的走廊 [1] - 积极的金融政策推动股市无风险利率降低,投资中国股市的机会成本快速下降,增量资金有望入市 [1]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支持 - 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政策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下调10bp和25bp [2]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降低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 [2]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有望扩大流动性投放并降低融资成本 [2] 资本市场改革与资金入市 - 央行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合并使用,政策工具便利性提高 [3]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扩大,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保险资金入市力度将明显扩大 [3] - 证监会表态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明确市场稳定底线 [3] 行业配置建议 - 金融与高分红板块受益于无风险利率下降和增量入市,推荐券商、保险、银行 [3] - 新兴科技成长板块关注具备产业趋势且外需敞口较低的港股互联网、传媒游戏、国产算力、医药 [3] - 顺周期板块关注国内供需偏紧的地产链、有色、化工、汽车、化妆品 [4]
楼市、A股齐迎利好!
第一财经· 2025-05-07 13:12
货币政策 - 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2][4] - 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推动房贷利率降低 [2][4]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从1.75%降至1.5%,PSL利率从2.25%降至2% [2][4]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5] - 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阶段性下调至0% [4]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 [2] - 金融监管总局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再批复600亿元 [12] - 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股票投资 [12] - 央行合并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再贷款额度合计8000亿元 [12] - 支持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12] 房地产政策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从2.85%降至2.6%,降幅25个基点 [8] - 房地产"白名单"贷款审批金额增至6.7万亿元,较年初多增1.7万亿元 [8] - 金融监管总局将完善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等贷款管理办法 [9] - 组合贷款(100万元商业+100万元公积金)30年月供累计减少6.76万元 [8] 市场影响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成交额突破1.5万亿元 [2] - 政策密集出台超出市场预期,为实体经济注入动力 [2][6] - 资本市场对全球投资者吸引力提升,股市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13]
楼市、A股齐迎利好,三部门万亿级政策红利超预期稳经济
第一财经· 2025-05-07 12:27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成交额突破1.5万亿元,市场信心显著提振 [1] 货币政策 - 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1][3] - 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推动房贷利率降低 [1][3]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从1.75%降至1.5%,PSL利率从2.25%降至2% [1][3] - 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阶段性下调至0% [3]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4] - 增加3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 [4] 房地产政策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从2.85%降至2.6% [6] - 以组合贷款为例,借款人30年累计月供减少6.76万元 [6] - 房地产白名单贷款审批金额增至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约1.7万亿元 [6] - 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 [6]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完善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等贷款管理办法 [7]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 [1] - 金融监管总局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 [8] - 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8] - 央行合并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再贷款额度合计8000亿元 [8] - 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支持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8] 政策影响分析 - 政策密集且力度超预期,为实体经济注入动力并奠定资本市场稳定基础 [2] - 结构性政策工具覆盖经济金融关键环节,综合效应显著 [4] - 价格型政策力度适中,为后续美联储降息预留操作空间 [4] - 政策有效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推动供需平衡 [7] - 流动性支持政策逐步落地,股市有望保持平稳增长,科技叙事逻辑清晰 [9]
非银行金融行业研究: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利好频出,看好券商与金融科技板块
国金证券· 2025-05-07 1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看好券商及金融科技板块,因券商板块高盈利能力与当前较低估值错配,且政策与并购主题有望成催化剂,高市场活跃度下金融科技板块有望成贝塔放大器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况 2025年5月7日上午9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1] 事件点评 - 资金面迎利好: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证监会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额度合并为8000亿元,为资本市场创造良好流动性环境,提升市场情绪 [1] - 改革端有深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利于提升业绩长期稳定性,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基金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者回报 [2] - 板块端有驱动:25Q1 42家上市券商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83%,4月IPO单月上会数量超一季度总数,一、二级市场回暖;年初多家公司宣布收并购进展,收并购主题热度不减;年初以来券商板块跑输主要指数及其他金融子板块,当前PB估值1.2倍,位于十年18%分位,存在补涨空间 [3] 投资建议 看好券商及金融科技板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