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侧AI

搜索文档
奥海科技(002993):端侧AI带动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电源共筑长期增量
华创证券· 2025-05-13 08: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1][6][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端侧AI带动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电源共筑长期增量 [1][8] - 奥海科技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充储龙头,手机充电器全球份额第一,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控、数字能源两大增量赛道 [6][10] - 消费电子业务有望受益于国补及端侧AI带动的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以及PC、IoT以及后装市场的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控及数字能源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6][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奥海科技:全球手机充储龙头,拓展新能源汽车及数字能源两大增量赛道 - 深耕消费电子充储领域,创立于2004年,2020年在深交所上市,专注充储电产品,通过外延并购与内部研发拓展业务,制定“一三三战略”聚焦三大百亿赛道 [14][15][16] - 股权结构稳定,董事长刘昊和董事刘蕾夫妇为实际控制人,核心高管经验丰富推动不同市场发展 [20][21] - 公司营收高速成长,2024年营收64.23亿元,归母净利润4.65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4.42亿元,归母净利润1.247亿元;毛利率/净利率趋于稳定,研发费用率维持稳定;充电器及适配器贡献主要营收,数字能源储能业务增长快且毛利率提升 [25][27][32] 二、消费电子:端侧AI带动手机充电器量价齐升,积极布局手机后装市场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 - 端侧AI大势所趋,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049亿台,中国0.72亿部,AI手机渗透率攀升,端侧AI推动充电功率和电池容量提升,有望带动充电器单价提高 [33][36][49] - 无线充电市场持续增长,2016 - 2021年中国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32.12%,预计2024年达286.77亿元,全球2022 - 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6%以上,手机领域贡献巨大 [50] - 奥海科技充电器全球市占率第一,2024年近18%,深度绑定头部客户,完成20W - 200W主流功率段布局,无线充电多领域产品领航,完善全球化“研产供销”体系;后装市场为安克创新代工,打造自主品牌“AOHI”及“移速”,与前装市场差异化布局 [58][61][71] 三、新能源汽车电控:汽车智能化趋势凸显,奥海力争跻身国际电控前列 - 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2013 - 2024年出货量从1.8万辆增至1286.6万辆,2024年销量占比41.00%,智能化趋势凸显,电控是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高,国产新能源车企崛起 [76][81][86] - 奥海科技收购智新控制,背靠东风集团,收购后业绩上扬,2024年营业收入5.53亿元,毛利1.11亿元;核心业务为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产品,出货份额持续提升,客户广泛,力争跻身国际前列,完成三大关键升级,构建“汽车电子+”产业生态 [93][98][109] 四、数字能源:服务器电源在研功率高达8000W,全面布局充电桩/逆变器等多项业务 - 服务器电源:AI推动服务器需求,预计2024年全球服务器整机出货量约1365.4万台,2029年全球服务器电源市场规模将达11.8亿美元,奥海量产及在研功率覆盖550 - 8000W [110] - 其他:收购飞优雀布局充电桩领域,开发7KW/11KW/22KW国际化交流充电桩;布局欧洲逆变器市场,2024年实现三大突破,推动新能源业务增长 [117][118] 五、盈利预测及估值 - 关键假设为消费电子业务受益于国补及端侧AI量价齐升,拓展IoT和PC有望放量,后装市场代工与布局自有品牌;新能源汽车电控业务产品向高端升级;便携储能及其他业务有望受益AI浪潮 [120]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4.31亿、103.11亿、121.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7亿、8.01亿、9.61亿元,给予2025年22X PE,目标股价48.35元 [2][10][123]
炬芯科技:炬力前行,用芯聆听
中邮证券· 2025-05-13 0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是专业无线音频IC企业,瞄准全球高端消费音频和专业音频,服务国际国内品牌,深化2.4G私有通信协议产品研发升级,端侧AI助力音频新未来,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8.8/11.5/14.9亿元,归母净利润1.6/2.3/3.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3][4] 各目录总结 深耕智能音频SOC,引领音频技术革新 - 公司自2014年起推出系列蓝牙解决方案及芯片产品,进入众多知名厂商供应链,2024年基于三核异构核心架构研发成功,拓展无线连接技术布局 [10] - 公司前十大股东包括珠海瑞昇投资合伙企业等,还控股合肥炬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 [11][1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2亿元,同比+25.34%;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63.83%,持续加大与国内外一线品牌合作深度,优化产品结构 [15] - 2024年公司毛利率达48.22%,同比提升4.49pct;2025年Q1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49.82%,同比增加4.4pct,产品和客户结构优化,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提升 [18]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达33%,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投入2.15亿元,同比增长30.06%,聚焦端侧AI处理器及低功耗高算力芯片研发 [2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人员266人,占总人数73.08%,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推进股权激励计划 [22] - 介绍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包括董事长、系统研发部总监等的工作经历 [23] 音箱:便携式,家用市场加速拓展 - 中国蓝牙音箱市场处于存量替换稳定阶段,2024年全渠道销量2488万台,同比增长5.0%;销额72.0亿元,同比增长8.4%,线上渠道占主导;全球蓝牙音频流设备出货量预计2024 - 2028年增长1.38倍,年复合增长率7% [27] - 国际品牌主导高端市场,哈曼卡顿销额份额居线上市场第一,国产漫步者巩固国内品牌领先地位 [28] - 哈曼国际旗下JBL发布JBL FLIP7便携蓝牙音箱,具备多种先进功能 [31] - 报告公司是全球蓝牙音频SoC芯片重要供应商,蓝牙音箱芯片是主力产品,已进入众多终端耳机品牌供应链,还耕耘耳机细分市场 [36] - 报告公司蓝牙音频SoC产品有超10年蓝牙音频芯片经验,支持多种技术和功能,有优质客户群体 [40] - 蓝牙低功耗音频是新一代技术标准,Auracast广播音频面向非连接音频应用 [45] 私有协议:无线麦克风,Soundbar市占率逐步提升 - 传统音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无线化、低延迟、高音质、音乐分享和多连接需求提高、便携化和低功耗 [47] - 无线麦克风消费群体从流媒体场景扩展至会议等活动场景,罗德Wireless Micro内置报告公司ATS3031芯片,该芯片有高音质、低延迟等优势 [50][52] - 报告公司低延迟高音质无线音频SoC芯片覆盖多个细分市场,进入多家品牌供应链,基于私有无线技术升级将带来更好体验 [55][56] - 报告公司相关产品支持蓝牙和2.4G私有协议双模式运行,有超低延迟体验,适用于多种典型应用 [57] 端侧AI:助力音频新未来 - 端侧大型语言模型自2023年起迅猛发展,新模型不断推出,在性能和多模态能力上有进步 [61] - 传统文本大型语言模型从Transformer架构发展而来,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可处理多种模态,在资源有限设备上部署采用协作和分层模型方法及经典训练方法 [64] - 评估端侧大语言模型性能考虑延迟、推理速度、内存使用、存储和能耗等指标,硬件技术影响其部署和性能 [65] - 将大型语言模型部署在端侧设备可解决云端部署的问题,端侧A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152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1436亿美元 [67][69] - DeepSeek刺激智能耳机、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设备智能化,AI耳机增长潜力大,智能家居行业2025年将成为关键转折点 [72] - 智能手机SoC利用NPU改善体验,生成式AI用例面临计算需求和硬件部署挑战,异构计算架构可发挥各处理器优势 [73] - NPU专为低功耗加速AI推理打造,随AI发展不断演进,不同阶段适应不同AI用例和模型 [78] - 存内计算将数据存储与计算集成在同一芯片,突破冯诺依曼架构限制,具有高性能、低延迟、节能优势 [79][81] - 3D堆叠技术缓解数据搬移开销问题,但未根本改变现状,存内计算潜力更大 [83] - 存内计算存储介质分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不同类型有不同特性和优缺点 [84][85][87] - 报告公司选择模数混合SRAM存内计算,在性能、能效、量产和扩展性上平衡最佳 [90] - 报告公司推出基于该技术的新一代端侧AI音频芯片,采用三核异构架构,能效优势显著 [93] - 报告公司端侧AI处理器芯片先落地音频产品,满足终端设备智能化需求,AI模型在音频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95] - 基于端侧AI处理器的音频处理SoC芯片解决方案有多种,基于CIM的NPU技术有超高功效等亮点 [98] 其他产品:手表眼镜多元化发展 - 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234万台,预计2025年达550万台,增长135.04%,更多品牌加入推动市场扩大 [100] - 介绍CES 2025智能眼镜主要品牌展出产品的机型、类型和亮点 [103][104] - Halliday智能眼镜投影方式独特,基于报告公司芯片的解决方案升级迭代,公司布局新一代芯片规格升级 [107] - 2024年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1.9亿台,同比下滑1.4%,中国出货量6116万台,同比增长19.3%,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109] - 全球腕戴设备市场竞争格局多元化,各品牌在不同细分市场和区域有优势 [109] - 报告公司推动智能穿戴SoC芯片迭代升级,应用于多款手表、手环产品,产品有快速迭代、双模蓝牙等特点 [110][112] 盈利预测 - 蓝牙音频SoC芯片业务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增速32%/30%/30%,毛利率50%/51%/51% [114] - 便携式音频SoC芯片业务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增速 - 8%/-5%/-5%,毛利率48%/47%/46% [114] - 处理器芯片业务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增速90%/55%/40%,毛利率45%/47%/49% [114]
炬芯科技(688049):炬力前行,用芯聆听
中邮证券· 2025-05-13 02: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是专业无线音频IC企业,产品应用广泛,在智能音频SoC芯片领域地位重要,已实现国产替代 [2] - 服务国内外一二线终端品牌,提供差异化芯片组合,获业界认可,持续提升品牌渗透率 [2] - 深化2.4G私有通信协议产品研发升级,技术先进,未来将在低延迟高音质领域保持领先 [2] - 端侧AI处理器芯片结合音频与AI,满足低功耗端侧设备AI应用需求 [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8.8/11.5/14.9亿元,归母净利润1.6/2.3/3.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深耕智能音频SOC,引领音频技术革新 - 公司发展历程丰富,2014 - 2024年推出多种芯片及解决方案,进入众多知名厂商供应链 [9] - 持续与国内外一线品牌合作,产品多矩阵布局并优化结构,2024年营收6.52亿元,归母净利润1.07亿元 [14] - 产品和客户结构优化,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2024年毛利率48.22%,2025年Q1达49.82% [17] - 2024年研发费用率33%,投入2.15亿元,聚焦端侧AI及低功耗高算力芯片研发 [21] - 截至2024年底研发人员266人,占比73.08%,优化人力资源体系,推进股权激励计划 [21] - 介绍多位核心技术人员工作经历及职位 [22] 音箱:便携式,家用市场加速拓展 - 中国蓝牙音箱市场处于存量替换阶段,2024年销量2488万台,销额72亿元,线上渠道主导 [26] - 全球蓝牙音频市场稳定增长,预计2024 - 2028年出货量增长1.38倍,年复合增长率7% [26] - 国际品牌主导高端市场,本土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和技术创新在中低端市场提升份额 [27] - 公司是全球蓝牙音频SoC芯片重要供应商,蓝牙音箱芯片是主力产品,已进入众多终端品牌供应链 [35] - 公司蓝牙音频SoC产品经验丰富,支持多种技术和功能,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39] - 介绍蓝牙低功耗音频和Auracast广播音频技术及应用 [44] 私有协议:无线麦克风,Soundbar市占率逐步提升 - 传统音频行业向无线化、低延迟、高音质、音乐分享多连接、便携低功耗方向发展 [46] - 无线麦克风消费群体扩张,基于2.4G私有协议产品受青睐,应用场景增多 [49] - 罗德Wireless Micro无线麦克风内置公司ATS3031芯片,该芯片性能优势显著 [51] - 公司低延迟高音质无线音频SoC芯片覆盖多个细分市场,进入众多品牌供应链 [54] - 基于2.4G等私有无线技术升级,将带来更好体验 [55] - 公司相关产品支持双模式运行,音质高、延迟低,有多种典型应用 [56] 端侧AI:助力音频新未来 - 端侧大型语言模型发展迅速,2023 - 2024年新模型不断涌现,应用前景广泛 [60] - 介绍传统文本和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架构及训练方法,解决部署挑战的策略 [63] - 评估端侧大语言模型性能指标包括延迟、推理速度等,硬件技术影响其部署和性能 [64] - 端侧A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152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1436亿美元 [68] - DeepSeek刺激智能耳机等设备智能化,AI耳机、智能家居市场增长潜力大 [71] - NPU专为加速AI推理设计,随AI发展演进,异构计算架构发挥各处理器优势 [72] - 存内计算集成数据存储与计算,突破冯诺依曼架构限制,有高性能等优势 [78] - 对比不同存储介质用于存内计算的特性、优势和劣势 [83] - 公司选择模数混合SRAM存内计算,在多方面实现平衡 [89] - 公司推出新一代端侧AI音频芯片,采用三核异构架构,能效优势显著 [92] - 公司端侧AI处理器芯片先落地音频应用,满足终端智能化需求,有广阔市场前景 [94] - 介绍基于CIM的NPU技术亮点及音频处理SoC芯片解决方案 [97] 其他产品:手表眼镜多元化发展 - 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234万台,预计2025年达550万台,市场规模扩大 [99] - 介绍CES 2025多家品牌智能眼镜展出产品的机型、类型和亮点 [102][103] - Halliday智能眼镜投影方式独特,基于公司芯片的解决方案升级,公司布局新一代芯片 [106] - 2024年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1.9亿台,中国出货6116万台,成最大市场 [108] - 全球腕戴设备市场竞争多元化,各品牌在不同细分市场和区域有优势 [108] - 公司基于双模蓝牙的智能手表SoC芯片应用于多款产品,产品有多种优势 [109][111] 盈利预测 - 蓝牙音频SoC芯片业务有望量价齐升,假设2025 - 2027年营收增速32%/30%/30%,毛利率50%/51%/51% [113] - 便携式音频SoC芯片业务需求被替代,假设2025 - 2027年营收增速 - 8%/-5%/-5%,毛利率48%/47%/46% [113] - 处理器芯片业务出货量和收入增长,假设2025 - 2027年营收增速90%/55%/40%,毛利率45%/47%/49% [113]
中原证券:半导体行业25Q1稳健增长 端侧AI助力SoC厂商高速成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07:54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推动端侧AIoT增长 - 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 AI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开源化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大模型训练及推理极高性价比 为端侧AI应用发展带来颠覆性变革 [1] - 端侧AI开发门槛显著降低 端侧AIoT迎来快速发展期 25Q1国内SoC厂商瑞芯微、炬芯科技、恒玄科技、全志科技、乐鑫科技等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高速增长 [1][3] - 2024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达188万部 预计2025年将同比增长265%至686万部 预计2028年将进一步增长至2650万部 [1] - 25Q1 AI耳机在中国传统主流电商渠道的销量为38.2万副 同比增长960.4% 预计2025年AI耳机在中国传统主流电商渠道的总销量可达152.7万副 同比增长超过3倍 [1] 半导体行业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国内半导体行业(中信)上涨0.48% 同期沪深300下跌3.00% 其中集成电路上涨0.51% 分立器件下跌0.93% 半导体材料下跌2.93% 半导体设备上涨2.16% [2] - 半导体行业(中信)年初至今上涨4.30% 2025年4月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0.94% 同期纳斯达克100上涨1.52% 费城半导体指数年初至今下跌15.06% [2] 半导体行业财务表现 - 半导体行业(中信)25Q1营业收入为1436.56亿元 同比增长12.99% 25Q1归母净利润为85.54亿元 同比增长33.22% [3] - 半导体行业25Q1毛利率同环比持续回升 SoC厂商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高速增长 [3] 全球半导体销售与需求趋势 - 2025年3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8.8% 连续17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环比增长1.8% 预计2025年将同比增长12.5% [4]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5Q1同比增长0.2% 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25Q1同比增长5% 预计2025年AI手机渗透率将快速提升至32% [4] - 全球PC出货量25Q1同比增长9.4% 预计2025年AIPC渗透率将达35% 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2024年同比增长4% [4] - 全球TWS耳机出货量2024年同比增长13% 预计2025年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出货量将同比增长近10% [4] 半导体产业链状况 - 国内部分芯片厂商25Q1库存水位环比有所提升 库存有望逐步改善 全球部分晶圆厂产能利用率25Q1环比有所分化 [5] - 2025年4月DRAM与NANDFlash月度现货价格环比继续回升 TrendForce预计25H2 NANDFlash价格有望回升 [5] - 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4Q4同比增长20% 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4Q4同比下降2% 2025年3月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18.2% 环比增长5% [5] - SEMI预计2025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将同比增长2% 全球硅片出货量25Q1同比增长2.2% 环比下降9% 预计复苏将持续到2025年 25H2将有更强劲的改善 [5]
小米集团-W(01810):手机中国出货量重回第一,汽车业务迎来关键节点
天风证券· 2025-05-11 14: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资讯科技业/资讯科技器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51.35港元,目标价格76.88港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新端侧AI时代小米卡位优势凸显,看好其未来在品牌向上趋势和AIOT及出海加速延续手机份额提升,手机主营业务带动AIOT和互联网收入加速,汽车业务延续SU7热销趋势并在全球化路径下加速出海 [4] - 上调预测小米2025 - 2026年总收入至4718/6797亿元,电动车和创新业务收入965/2506亿元,归母调后净利润429/855亿元 [4] - 给予小米2026年估值21X,对应目标市值17955亿元(19296亿港币),目标价71.53元(76.88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5] 各业务情况总结 手机业务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7090万部,同比增长5%,小米集团手机出货量达1330万部,同比增长40%,时隔十年重回第一,市场份额19% [1] - 预计25Q1小米手机业务同比增长8%至504.2亿元,毛利率稳健提升至12.5% [1] 家电业务 - 小米空调完成全产品线布局和全栈自研,小米空调智能制造工厂年内投产,总体工程量完成度已达80%,预计提前两个月以上交付使用 [2] -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是第3座智能工厂,规划产能600万台,初期300万产能 [2] - 预计25Q1 AIoT收入同比增长52%至309.25亿元,毛利率延续上升趋势至24.1% [2] 汽车业务 - 小米YU7新增835公里续航版本,预计6 - 7月正式发布,作为SUV车型或延续SU7热度 [2] - 北京二期工厂进展迅速,或年中投产,两座工厂有望提供30万辆额定产能,后续产能拓展计划或从武汉展开,2026年多地汽车工厂产能仍有提升空间 [3] - 1Q25小米SU7交付量达7.6万台,预计对应收入188亿元,毛利率环比提升至22.5%,上调预测2025年小米汽车出货量为40万台 [3]
复旦微电:经营趋势向好,持续看好高可靠放量-20250511
中泰证券· 2025-05-11 13: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经营趋势向好,持续看好高可靠放量 [1] - 考虑下游需求,下修公司2025/2026/2027年净利润为8.06/11.06/13.36(此前25 - 26年为9.99/12.11)亿元,对应PE为46/33/28倍,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状况 - 总股本821.43百万股,流通股本821.43百万股,市价48.21元,市值39,601.01百万元,流通市值39,601.01百万元 [3]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36亿元、35.90亿元、41.49亿元、50.11亿元、60.1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0%、2%、16%、21%、20% [2]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7.19亿元、5.73亿元、8.06亿元、11.06亿元、1.33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3%、 - 20%、41%、37%、21% [2]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8元、0.70元、0.98元、1.35元、1.63元 [2]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6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0.87亿元、17.19亿元、19.97亿元等多项资产负债数据 [4] 利润表 - 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90亿元、41.49亿元、50.11亿元等多项利润表数据 [4]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7.32亿元、17.45亿元、2.38亿元等多项现金流量数据 [4][6] 经营情况 2024年年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 2024年实现收入35.90亿元,同比增长1.53%,归母净利润5.73亿元,同比下降20.42%,扣非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下降18.92% [3] - 25Q1实现收入8.88亿元,同比下降0.54%,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15.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降14.21% [3] 24Q4情况 - 营收9.07亿元,yoy + 13.57%,qoq + 1.91%,归母净利润1.45亿元,yoy + 109.59%,qoq + 83.65%,扣非归母净利润0.79亿元,yoy + 356.24%,qoq + 4.81% [3] - 毛利率58.60%,yoy + 8.93pct,qoq + 6.45pct,全年毛利率55.95%,yoy - 5.26pct;研发费用10.31亿元,研发费用率28.7%,yoy + 0.1pct [3] 全年分业务情况 - 安全与识别芯片实现收入7.91亿元,yoy - 8.31%,安全芯片是首家获WPC认证的国内供应商,无线充安全模块销量攀升,车载SE进入车企Tier1 [3] - 非挥发存储器实现收入11.36亿元,yoy + 5.94%,下游电表、白电、显示器等终端需求回暖,高可靠稳定上量 [3] - 智能电表芯片实现收入3.97亿元,yoy + 44.90%,智能电表MCU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国网、南网电表招标带动销量增长 [3] - FPGA及其他芯片实现收入11.34亿元,yoy - 0.51%,FPGA产品在通信、工控、高可靠等领域广泛应用,积极推进新一代FPGA和智能化可重构SoC产品研发 [3] 2025年第一季度分产品线收入情况 - 安全与识别芯片收入约为2.03亿元,yoy + 1.20% [3] - 非挥发存储器收入约为2.37亿元,yoy + 18.82% [3] - 智能电表芯片约为1.03亿元,yoy + 11.26% [3] - FPGA及其他产品约为3.13亿元,yoy + 11.57% [3] 业务发展趋势 - 端侧AI有望催化FPGA新需求,公司FPGA定位特种高可靠下游,“CPU + FPGA + GPU”新架构是端侧推理计算新方向,公司处于发展初期,后续随中高端出货提升,有望进入业绩快速发展期 [3]
复旦微电(688385):经营趋势向好,持续看好高可靠放量
中泰证券· 2025-05-11 12: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经营趋势向好,持续看好高可靠放量 [1] - 考虑下游需求,下修公司2025/2026/2027年净利润为8.06/11.06/13.36(此前25 - 26年为9.99/12.11)亿元,对应PE为46/33/28倍,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状况 - 总股本821.43百万股,流通股本821.43百万股,市价48.21元,市值39,601.01百万元,流通市值39,601.01百万元 [3]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36亿元、35.90亿元、41.49亿元、50.11亿元、60.1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0%、2%、16%、21%、20% [2]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7.19亿元、5.73亿元、8.06亿元、11.06亿元、13.3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3%、 - 20%、41%、37%、21% [2]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8元、0.70元、0.98元、1.35元、1.63元 [2]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6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0.87亿元、17.19亿元、19.97亿元等多项资产负债数据 [4] 利润表 - 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90亿元、41.49亿元、60.15亿元等多项利润表数据 [4]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7.32亿元、17.45亿元、2.38亿元等多项现金流量数据 [4][6] 主要财务比率 - 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5%、15.6%、20.0%等多项财务比率数据 [4][6] 业绩情况 2024年年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 2024年实现收入35.90亿元,同比增长1.53%,归母净利润5.73亿元,同比下降20.42%,扣非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下降18.92% [3] - 25Q1实现收入8.88亿元,同比下降0.54%,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15.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降14.21% [3] 24Q4情况 - 24Q4营收9.07亿元,yoy + 13.57%,qoq + 1.91%,归母净利润1.45亿元,yoy + 109.59%,qoq + 83.65%,扣非归母净利润0.79亿元,yoy + 356.24%,qoq + 4.81% [3] 全年毛利率及研发费用 - 全年毛利率55.95%,yoy - 5.26pct;研发费用10.31亿元,研发费用率28.7%,yoy + 0.1pct [3] 全年分业务情况 - 安全与识别芯片实现收入7.91亿元,yoy - 8.31%,无线充安全模块销量逐步攀升,车载SE进入车企Tier1 [3] - 非挥发存储器实现收入11.36亿元,yoy + 5.94%,下游终端需求回暖,高可靠稳定上量 [3] - 智能电表芯片实现收入3.97亿元,yoy + 44.90%,智能电表MCU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电表招标带动销量增长 [3] - FPGA及其他芯片实现收入11.34亿元,yoy - 0.51%,FPGA产品在多领域广泛应用,积极推进新产品研发 [3] 2025年第一季度分产品线收入 - 安全与识别芯片收入约为2.03亿元,yoy + 1.20% [3] - 非挥发存储器收入约为2.37亿元,yoy + 18.82% [3] - 智能电表芯片约为1.03亿元,yoy + 11.26% [3] - FPGA及其他产品约为3.13亿元,yoy + 11.57% [3] 业务发展趋势 - 端侧AI有望催化FPGA新需求,公司FPGA定位特种高可靠下游,“CPU + FPGA + GPU”新架构是端侧推理计算新方向,公司后续有望进入业绩快速发展期 [3]
苹果(AAPL):美国关税政策短期影响有限
浦银国际· 2025-05-09 03: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苹果“买入”评级,调整目标价至 236.3 美元,潜在升幅 19%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苹果受美国关税影响有限,二季度成本预计上涨约 9 亿美元;中长期持续扩大在美投资,计划投入 5000 亿美元;当前市盈率估值较年初最高点下降,市场对关税风险有充分预期;考虑中国国补推动和端侧 AI 发展趋势,对长期基本面保持乐观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引 - FY2Q25 收入 9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环比下降 23%,符合公司指引略低于市场预期,是历史最高财报二季度收入,受益于 iPhone 16e 推动;毛利率 47.1%,同比增长 0.5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0.2 个百分点,处于指引中位数略低于市场预期,受产品组合和汇率影响;净利润 248 亿美元,同比增长 5%,环比下降 32%,符合市场一致预期 [2] - 公司指引 FY3Q25 收入同比增长中低单位数,毛利率中位数 46%,预期受美国关税影响成本约 9 亿美元 [2]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一季度终端零售需求和渠道库存受关税影响小 [3] - 二季度美国销售的大部分 iPhone 来自印度,几乎所有 iPad、Mac、Apple Watch、Airpods 等来自越南,中国是除美国外其他地区产品销售主要产能来源 [3] - 二季度受关税影响成本预计增加约 9 亿美元,仍受益于制造采购减少 [3] 估值 - 采用 DCF 估值方法,假设 FY2030 - FY2034 增长率为 7%,永久增长率为 3%,WACC 为 7.9%,调整目标价至 236.3 美元,潜在升幅 19%,对应 FY2025 市盈率为 32.2x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FY2023|FY2024|FY2025E|FY2026E|FY2027E| |----|----|----|----|----|----| |营业收入净额(百万美元)|383,285|391,035|410,799|442,956|469,877| |总收入同比增速|-3%|2%|5%|8%|6%| |净利润(百万美元)|96,995|93,736|109,736|119,906|129,890| |净利润同比增速|-3%|-3%|17%|9%|8%| |目标 PE(x)|37.0|38.2|32.2|28.7|25.7|[4]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和主要财务比率呈现不同指标在 FY2023 - FY2027E 的数据及变化情况,如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等指标有相应的增速变化 [8] 业绩详情 |指标|FY2Q25|FY2Q24|同比|FY1Q25|环比|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95,359|90,753|5%|124,300|-23%| |毛利润(百万美元)|44,867|42,271|6%|58,275|-23%| |营业利润(百万美元)|29,589|27,900|6%|42,832|-31%| |净利润(百万美元)|24,780|23,636|5%|36,330|-32%| |基本每股盈利(美元)|1.65|1.53|8%|2.41|-31%| |毛利率|47.1%|46.6%|0.5 个百分点|46.9%|0.2 个百分点| |营业费用率|16.0%|15.8%|0.2 个百分点|12.4%|3.6 个百分点| |营业利润率|31.0%|30.7%|0.3 个百分点|34.5%|-3.4 个百分点| |净利润率|26.0%|26.0%|-0.1 个百分点|29.2%|-3.2 个百分点|[11] 新预测 vs 前预测 |指标|FY2025E 新预测|FY2025E 前预测|差异|FY2026E 新预测|FY2026E 前预测|差异|FY2027E 新预测| |----|----|----|----|----|----|----|----| |收入(百万美元)|410,799|421,561|-3%|442,956|450,491|-2%|469,877| |毛利润(百万美元)|191,766|195,585|-2%|209,487|212,365|-1%|225,572| |经营利润(百万美元)|130,811|133,528|-2%|143,760|146,041|-2%|155,844| |净利润(百万美元)|109,736|112,022|-2%|119,906|122,494|-2%|129,890| |基本每股收益(美元)|7.34|7.37|0%|8.24|8.06|2%|9.18| |毛利率|46.7%|46.4%|0.3 个百分点|47.3%|47.1%|0.2 个百分点|48.0%| |费用率|14.8%|14.7%|0.1 个百分点|14.8%|14.7%|0.1 个百分点|14.8%| |经营利润率|31.8%|31.7%|0.2 个百分点|32.5%|32.4%|0.0 个百分点|33.2%| |净利率|26.7%|26.6%|0.1 个百分点|27.1%|27.2%|-0.1 个百分点|27.6%|[12] 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 258.0 美元(概率 20%),AI 手机拉动换机周期,出货量增长强劲,AI 用户体验改善明显,ASP 提升显著,全球关税政策对终端需求和供应链影响较弱,毛利率维持强劲 [24] - 悲观情景:目标价 162.8 美元(概率 15%),智能手机需求走弱,出货量不及预期,AI 发布持续后延,用户体验改善不及预期,ASP 趋势疲软,全球关税政策影响终端需求和供应链,毛利率承压 [24] 行业覆盖公司 - 浦银国际对多个科技行业公司给出评级和目标价,如小米集团 - W、传音控股、苹果等,多数公司评级为“买入” [25]
业绩维持健康稳定,深化端侧AI战略布局
国信证券· 2025-05-09 0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总体稳定,2025Q1实现改善,费用管控持续深化,高研发投入布局未来 [1] - 智能物联网业务回暖,智能汽车业务放缓 [2] - 深化端侧智能战略布局,构建“技术融合 + 生态协同”差异化竞争力 [3] - 考虑竞争格局加剧、AI研发投入等影响下调盈利预测,但核心业务营收整体稳定,AIPC、整车操作系统前景可期 [4][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主营收入53.85亿元,同比上升2.72%;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下降12.6%;扣非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8.49% [1][9] - 2025年Q1主营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24.69%;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2.48%;扣非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2.48% [1][9]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3.71%/8.88%/19.10%,同比+0.4%/-2.86%/+8.16% [1] - 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3.54%/9.37%/19.20%,同比-0.76%/-0.25%/-2.17% [1] 业务情况 - 2024年智能手机业务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0.49%;智能汽车业务收入24.16亿元,同比增长3.42%;智能物联网业务收入15.45亿元,同比增长3.73% [2][9] - 智能物联网业务扭转2023年下滑态势,得益于构建“端 - 边 - 云”一体化平台;智能汽车业务增长率较2023年大幅放缓,因行业调整期主机厂延长验收周期、部分车企新车型交付量不及预期 [2] 战略布局 - 在智能汽车领域,自主研发滴水OS成核心技术底座,与大众CARIAD联合研发加速本土化智驾方案落地 [3] - 在消费电子领域,基于边缘AI引擎打造创新终端,联合高通、微软构建端侧生成式AI开发平台,推动AIPC生态商业化进程 [3] - 在机器人方向,依托RSP操作系统与AMR硬件系统耦合,形成工业自动化闭环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3] 盈利预测 - 预测中科创达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5/6.41/8.96亿元(前值2025 - 2026年分别为6.68/11.17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50/39/28倍 [4][11]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242|5,385|6,286|7,530|9,036| |(+/-%)|-3.7%|2.7%|16.7%|19.8%|2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66|407|505|641|896| |每股收益(元)|1.01|0.89|1.10|1.39|1.95| |EBIT Margin|5.3%|2.2%|6.7%|7.9%|9.6%| |净资产收益率(ROE)|4.9%|4.2%|5.0%|6.1%|8.0%| |市盈率(PE)|54.7|62.5|50.5|39.7|28.4| |EV/EBITDA|50.8|61.8|49.8|37.4|27.3| |市净率(PB)|2.66|2.61|2.52|2.41|2.27| [5][8]
立讯精密20250508
2025-05-08 15: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立讯精密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布局拓展**:立讯精密自2010年上市后通过横向和纵向整合,从消费电子拓展到汽车和通信领域,消费电子开拓新老客户及产品,同时发展汽车和通信第二成长曲线实现多元化[3] - **消费电子业务** - **举措**:深度绑定北美大客户,从连接器等切入合作推动业绩增长,2025年3月收购稳泰ODM业务拓宽安卓客户资源;看好端侧AI赋能驱动换机需求,全球AI手机渗透率2024年16%预计2028年增至54%以上,中国市场2024年22%预计2025年突破40%,苹果AI功能上线将刺激换机需求,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将受益[4][5][15] - **业绩**:2024年营收2688亿元同比增长16%,毛利率因智能穿戴产品亏损和产能短缺下降,2025年一季度回升;研发投入85.6亿元同比增长4.5%,资本开支121.1亿元用于海外扩建厂房基建[13] - **通信业务** - **布局**:在AI服务器和互联方案长远布局,收购汇聚科技完善互联产品战略,协同头部芯片厂商为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厂商定制800G/1.6T下一代高速连接标准[6] - **业绩**:2024年营收183.6亿元同比增长26%,电连接224G高速线缆已量产,光连接800G硅光模块量产,热管理产品预计2025年营收翻倍,电源三次电源产品通过北美核心客户认证并量产[17] - **汽车业务** - **布局**:2008年开始布局,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与速腾聚创围绕激光雷达协同,与奇瑞合作整车ODM,2024年收购莱尼完成线束业务大规模布局,目标成为全球汽车Tier 1核心领导厂商[7] - **业绩**:2024年营收137亿元同比增长50%,汽车线束占60%份额,高压连接器为头部车厂供货,智能控制营收增长,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2025年底批量供货,车载无线充电全球覆盖广并扩展市场份额[18] - **收购扩展**:2011 - 2025年通过一系列收购扩展消费电子、通信和汽车领域业务,如收购博硕、昆山联涛、苏州美特、汇聚科技、莱尼等[9] - **业务板块占比**:消费电子占比83%,通信占比6.8%,汽车占比5%,公司夯实消费电子基本盘,借助通信和汽车成长曲线推动多元化发展[2][10] - **股权结构**:截至2025年第1季度,母公司立迅有限公司持有37.7%股权,董事长王来春与副董事长王来胜分别持有50%股权,王来春有丰富连接器行业经验[11] - **业绩表现与目标**:过去几年业绩高速成长,2019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34%,归母净利复合增长率23%,2022年底股权激励计划对应考核目标2023 - 2024年均超额达成[12] - **盈利预测和估值**:预计2025年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26.6%,对应当前股价PE为13倍,估值较低,关税影响不大,应关注估值修复机会[4][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苹果在2024年6月WWDC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Apple Intelligence并持续迭代其AI功能,iOS 18.6系统将在大陆启用部分功能,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将作为国行版iPhone核心云端智能引擎[4] - 公司与北美大客户合作从MacBook内部连接线业务延伸至iPhone等产品,通过收购获得iPhone代工业务并完善结构件布局,未来将稳定量产大客户产品线,拓展其他客户产品并进入大客户XR产品领域[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