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八大信号 事关财政、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5:31
经济形势与政策导向 - 上半年GDP同比增速达5.3% 超出市场预期 显示经济韧性 [2] - 当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 物价低位运行 贸易冲突等深层次挑战 [2] - 宏观政策强调连续性稳定性 同时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3] - 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 上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超2.2万亿 达年度目标49% [5] - 货币政策侧重结构性支持 重点倾斜科技创新 小微企业 外贸等领域 [5] 消费与内需提振 - 服务消费被定位为扩内需重要抓手 具有高附加值和强就业带动效应 [6] - 差异化服务供给扩大可推动价格上升 形成就业-收入-消费正向循环 [6] - 民生政策密集落地 包括育儿补贴 托育服务等 旨在释放消费潜力 [6] 产业与市场治理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传统产业严控新增产能 新兴产业支持技术创新 [7]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整治地方保护 低价倾销等不公平竞争行为 [7] - 水泥行业落实错峰生产 钢铁行业鼓励自愿减产 [7] 外贸与外资稳定 - 强化外贸企业融资支持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 建设高水平自贸区 [8] - 支持企业开拓非美海外市场 打通优质商品出口转内销渠道 [9] - 对受冲击外贸行业提供直接补贴 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8] 地方债务与资本市场 -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多省份将"不新增隐债"作为铁律 [10] - 融资平台出清需实现市场化转型 强调有力有序有效 [10]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 改善投资回报预期 提高投融资便利性 [11] -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 [11]
中信建投: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可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5:09
政策方向 - 十五五规划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关键时期 [1] - 政策取向保持宽松同时留足弹性 若三季度数据超预期走弱四季度或启动增量工具 [1]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且注重落细 财政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货币保持流动性充裕 [1] 经济措施 - 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可能 [1] - 政府投资基金精准投向战略领域 [1] - 着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1] 市场发展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 [1] - 鼓励企业家以创新与优质产品抢占竞争主动 [1]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宏观调控重心在于提振名义经济增长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14:59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表示,从长期供需结构来看,过去一段时间,中国供给能力持续跃 升,基础设施、新兴产业与高端制造等领域实现阶段性突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协同发力 的优势,但供给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将长期隐藏的需求不足问题暴露出来。 为此,我国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力度。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3000亿元专项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 新助推社零提振。市场预计,此举对社零增速可以实现约0.7至0.8个百分点的提升作用。 《报告》提到,从国际比较来看,2024年中国的服务消费占比达到46%,基本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的水 平,但是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消费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当前扩大服务消费应 建立'消费—物价—工资'良性循环,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婧建 议。 展望未来,《报告》认为,宏观调控重心在于促进经济供需平衡和物价合理回升,提振名义经济增长。 一是提高名义财政赤字率,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推动资源更多向中低收入群体、服务消费和 民营科创企业倾斜。二是房地产政策应出尽出,尽快稳定房价预期,化解头部房企流动性风险。三是促 增收、减负担、保休假,释 ...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4:38
对比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相关表述来看,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和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定调并未改变,但7月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且更加强调"落实落细",并要"充分释放政策效 应"。财政政策方面,本次会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货币政策方面,未 提及"适时降准降息",而是要"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并强调要"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 具"。 会议还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 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 效投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日前在《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宏观金融分析报告》中表示,不同于一般商品 符合同质化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的供需规律,服务消费呈现差异化供给扩大价格上升的定价逻辑。具体 而言,服务消费需求增加激励企业扩大差异化、个性化服务供给,价格上涨带动企业盈利改善和就业岗 位增加,有助于稳定就业并提高居民收入,进一步提振服务消费,推动物价循环上行。 落实"存量"也要储备"增量"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 ...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4: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 北京报道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 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货币政策要保 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 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对比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相关表述来看,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和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定调并未改变,但7月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且更加强调"落实落细",并要"充分释放政策效 应"。财政政策方面,本次会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货币政策方面,未 提及"适时降准降息",而是要"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并强调要"用好各项 ...
5.1%!深圳交出半年成绩单!
证券时报· 2025-07-30 11:38
深圳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22.26亿元,同比增长5.1%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增长2.8%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6505.56亿元,增长3.3%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增长6.1% [1] 工业与制造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1] -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制造业增长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8% [1] -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1%,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2% [1]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民用无人机增长59.0%,工业机器人增长38.0%,3D打印设备增长35.8% [1] 服务业与消费 - 服务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2] - 金融业增长10.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1%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2] - 商品零售增长3.6%,餐饮收入增长1.7% [2] - 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0.7%,粮油食品类增长9.1%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5.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2.9%,通讯器材类增长6.0% [2] - 网上零售额增长19.4% [2] 投资与进出口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7.1% [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7.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2.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7% [3] - 进出口总额21675.45亿元,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7个百分点 [3] - 出口13086.81亿元,下降7.0%,进口8588.64亿元,增长9.5% [3] 经济展望与建议 - 深圳经济保持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3] - 外部不稳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3] - 建议依托科创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工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挖掘内需潜力,优化消费环境 [3]
7月政治局会议传递的信号:长期问题重于短期问题
浙商证券· 2025-07-30 11:16
长期规划 - 7月政治局会议研究“十五五规划”建议,预计成10月四中全会核心主题,新质生产力是核心议题[1][2] 经济形势 - 上半年GDP实际增长5.3%,预计全年名义GDP规模达140万亿元左右,全年GDP实现5%左右目标难度不大[3] 财政政策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截至6月底,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超2.2万亿,达目标49% [4] 货币政策 - 下半年结构性工具向小微企业倾斜,维持年内央行1次50BP降准和20BP降息判断[4][6] 内需消费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贡献率52%,服务贸易零售额同比增5.3%,预计2025年入境退税政策对社零拉动0.1 - 0.2个百分点[7] 产能治理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新能源汽车和光伏或为先行者,规范地方招商引资防新增产能[8] 外贸情况 - 上半年对美出口增速从3月5.6%降至6月 - 9.9%,整体出口累计增速7.2%,下半年政策以纾困为主[10] 资本市场 - 截至7月底上证指数年内涨超7.8%,增强包容性和吸引力,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12]
政治局会议定调促消费:扩大商品消费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48
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同时扩大有效投资 [1]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大力提振消费 提高投资效益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1] - 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 强调深挖潜力提振消费 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 激发服务消费潜力 [1] 服务消费 - 商务部指出当前优质服务供给短缺 将采取对外开放(扩大医疗等领域试点)和对内放开(出台支持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1+N"政策)措施 [3] - 商务部计划开展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聚焦健康 养老 家政等细分领域 减少限制性措施以丰富供给 [3] - 银河证券认为服务消费是未来支撑消费增长的重要领域 但当前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下半年可能提高支持力度 [3] 政策工具 - 国务院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将"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列为重点工作 [1] - 银河证券建议将家政服务 文旅消费 教育培训等服务领域纳入补贴体系 以刺激需求并优化供给 [3] - 政策推动以旧换新提质扩围 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的消费刺激格局 [3]
热点思考 | 反内卷,破局的“妙招”有哪些?(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7-30 07:46
一问:"内卷"背后的行业失衡 - 制造业就业人数较潜在水平偏高0.2亿人,就业占比超潜在水平6.2%,营收占GDP比重超潜在水平5.8%,反映内卷突出[2][9] - 服务业就业人数较潜在水平缺口达0.4亿人,就业占比低于潜在水平3.8%,增加值占比修复但就业恢复弱于需求[2][9] - 制造业投资与营收背离,2022年后产能利用率下行但投资冲高,服务业投资缺口达1.5万亿[2][18] - 商品消费潜在缺口6400亿元(人均458元),服务消费缺口达3万亿元(人均2093元),教文娱、医疗保健消费缺口分别达15.4%和16.8%[3][27] 二问:破局"内卷"的长期方向 - 全球经验显示人均GDP 1-3万美元阶段服务消费占比年均提升0.6pct,城镇化率70%时服务消费占比同步提升0.6pct[4][35] - 老龄化率每提升1pct服务消费占比上行1.3pct,中国未来10年生活性服务业需求群体年均增长0.3%[45][46] - 家庭小型化(中国户均2.8人)推动享受型服务需求,日本单身家庭文娱支出占比11.8%高于多人家庭9.9%[52][55] - 美国服务业投资占GDP变化与增加值同步,日本60-90年代服务业固定资产占比提升19.5pct[67][69][70] - 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占比过去十年提升4pct,但居民服务、文体娱等领域仍存在供给缺口[5][73] 三问:当下政策积极引导 - 2025年法定休假延长2天,10余省市推2.5天休假,五一假期社零增速回升至6.3%[6][80] - 2025年生活性服务业投资增速达15.3%,教育、文体娱民间投资增速超4%,财政支出增长5.8%[7][91][92] - 2025年一季度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138%,2024年入境游拉动GDP 0.1pct,对比海外有10倍增长空间[7][97][98]
“苏超”带热消费 新动能提速跑
新华日报· 2025-07-30 06:05
赛事流量撬动消费增量 □ 本报记者 王建朋 7月28日,省税务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销售收 入增幅由一季度的2%提升至2.8%,创近4个季度新高,经济向新向好态势凸显。"苏超"赛事引爆消费热 潮,拉动体育、文旅、零售等领域增长,"苏超"流量快速形成消费增量;先进制造、新能源等新动能持 续发力,双轮驱动彰显经济韧性。 "走,去看'苏超'球赛!"随着"苏超"赛事的火热进行,一场关于足球的狂欢正点燃江苏"赛事经济"引 擎。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6月"苏超"的火爆带动省体育产业集团及相关足球俱乐部销售收入合计增加超 4200万元,拉升全省体育业销售增幅5个百分点。 文旅消费明显增长,6月全省铁路旅客运输、航空旅客运输行业销售收入增幅快速攀升至90.7%、 46.5%,艺术表演场馆增长85.1%、文化活动增长109.3%。 商品消费同步走高,6月全省零售业销售收入增长5.8%,其中,日用家电(28.3%)、计算机设备 (19.5%)、超级市场(18.5%)等细分行业增速较快。 镇江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周静告诉记者,"截至第五轮赛事结束,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已累 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