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德州市陵城区:“十六连冠”背后的粮安基石与产业跃升
中国发展网· 2025-09-24 05:04
抓产业,提升链群能级。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方向,以中粮面粉(德州)有限公司、谷神集团 等龙头企业为牵引,延伸小麦、大豆等深加工产业链,打造特色粮食产业集群。依托"智选陵城"区域公 用品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优质粮食产品,通过电商、直播等新渠道拓展市场,全年向京 津冀地区供应农产品98.4万吨,有效保障"米袋子""菜篮子"。2025年5月底,中粮面粉(德州)有限公司一 期正式投产,建成4条生产线,日处理小麦3000吨,年加工能力90万吨;二期扩建后将达150万吨,成为 亚洲单体最大面粉加工基地,有效解决农民卖粮问题。推广"企业+订单+农户"模式,引导标准化、规 模化种植,带动农民增收,夯实种粮积极性。 抓生产,提升粮食产能。以"吨半粮"创建为核心,分区分类推进亩产1500公斤以上高标准粮田建设。持 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沟、渠、路、林、桥、涵、闸综合治理,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全面实 现"旱能浇、涝能排",夯实稳产保供根基。依托与中国种子集团、山东鲁研种业等企业的合作优势,加 快建设现代化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多抗专用品种,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经省、市 专家实打测产,"吨半粮 ...
黄、红、青、蓝,五彩斑斓!科技赋能点缀神州大地多彩“丰”景
央视网· 2025-09-24 03:56
央视网消息:"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9月23日是秋分,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时下,稻谷金黄、瓜果飘香,神州大地满 是收获的幸福。 金黄:科技赋能稻谷香 说起秋天的颜色,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水稻的金黄。在粮食主产区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超1200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达到94.7%。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三和农场,大型全喂入式收割机有序驶入金色的稻田,收割、脱粒、分离一气呵成。 在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万亩金黄色的稻谷爬满山坡。2025年,当地采用无人机高效运输作业,仅需3分钟就能将一袋重达40公斤的稻 谷,从田埂运至村民家中,改变了千年梯田的秋收景象。 火红:诉说丰收的喜悦 秋日的江西新余仙女湖是青色的。这里的渔民采用"巨网捕鱼"的方式,将鱼儿从四面八方逐渐聚拢。当渔网被缓缓拉起,一条条鱼 儿也跃出水面。2025年,当地秋捕预计将达到500万斤。 深蓝:科技助力"海鲜自由" 五彩斑斓:晒秋画卷迎客来 火红的辣椒构成了秋日里的另一番景色。这两天,青海海东循化县的2.5万亩线辣椒迎来第二茬采摘季。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晾晒 着一串串红彤彤的辣椒,构成一幅火红的秋日丰收图景。 红彤彤的蔓越莓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
“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人民日报· 2025-09-24 02:04
斗柄西指、虫鸣渐歇,从云贵梯田到秦岭山区,从黄淮海平原到东北黑土地,水稻、玉米等秋粮作物籽 粒渐丰。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习近 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念兹在兹。 "十四五"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始终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今 年,夏粮创下历史第二高产纪录;早稻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作物长势正常偏 好,夺取新一季丰收有基础、有条件。 岁稔年丰,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充足底气。走进金秋的田野,感受丰收中国的斑斓色彩、大国 粮仓的殷实稳固。 品丰收味道 丰收是什么味道? "中原粮仓"河南,种粮大户崔立伍剥开玉米苞叶,清甜扑鼻而来。 漯河市临颍县三家店镇崔庄村,站在自家地头,看着即将"定格"的丰收景象,崔立伍感慨:"这甜是拼 出来的!" 看丰收成色 黑龙江省宝清县,黑土地上稻浪翻涌。南元村的宋喜超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近年秋收,他每亩都能 多收好几十斤。高产秘诀是啥? 将近200亩地,一季麦子、一季玉米,今年崔立伍一直和旱情"赛跑"。 种夏粮,持续的高温少雨导致小麦灌浆期缩短,成熟期提前。 ...
齐鲁银行潍坊昌邑支行:“粮食贷”助力昌城新崛起
齐鲁晚报· 2025-09-24 01:53
公司业务发展 - 齐鲁银行潍坊昌邑支行为粮食收购户发放100万元粮食贷款 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问题并扩大收购规模 [1] - 该行将"惠农贷"与"农户e贷"产品有机结合 凭借审批方便和放款及时等优势获得粮食收购户青睐 [3] - 支行去年荣获昌邑市2024年度支持地方发展先进单位 计划进一步加大惠农业务拓展力度并探索银企合作新形式 [3] 行业运营环境 - 昌邑粮食收购户数量众多 但多数受限于成立时间短、规模小和抵押物不足等因素 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常遇到困难 [3] - 粮食收购已形成集运输、烘干、仓储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规模扩围导致资金需求日益增多 [3] - 昌邑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良种培育推广和技术应用 全链条探索稳粮增收新路径 [1] 资金支持成效 - 贷款资金为粮食收购经营注入新活力 减轻经济压力并支持收购规模扩大 [1] - 资金问题的解决为当地粮食种植和收购发展注入活水 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3] - 资金支持助力区域实现农业强基、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3]
深度关注丨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透过"中国农民丰收节"问候,感悟总书记深情厚望 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今年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通过农民丰收巡游、农耕技艺体验、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同 享秋收喜悦,感受中国乡土的蓬勃生机。图为农民在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景区进行晒丰收巡游。新华社记者 万 象 摄 "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奔向 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 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透过连续八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问候,可以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情厚望。这 些殷殷关切、深深期望,蕴含着温暖和力量,激励大家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关心—— 总书记亲自推动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为农民设立的一个节日。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犹记得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 ...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农民丰收的故事
新华网· 2025-09-23 23:37
【学习进行时】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 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 心系农民丰收的故事。 2018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抵达黑龙江省开始考察。这是习近平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 理局了解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新华社记者燕雁 摄 "非常鼓舞信心、鼓舞斗志"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第一个节日。 "秋分时节,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彰显了"三 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2018年9月25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飞抵东北,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走进大田,察看 秋收。 龙江大地,金风送爽,稻浪滚滚。建三江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丰收在望,10台收割机一 ...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粮食安全犯罪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33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4日 13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黑土地资源等犯罪案件4600余起,制售假劣 种子等农资犯罪案件200余起;公安部挂牌督办大要案件13起,切实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守牢耕地保护 红线,服务保障粮食生产供应,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据介绍,公安机关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聚焦非法占用、毁坏耕地,盗采滥挖黑土,种子侵 权假冒、私繁滥制,农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化肥营养成分不足等突出问题,对侵害农民群众和农资生 产企业合法权益、危害粮食安全犯罪,"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斩断犯罪利益链,集中侦破了一批大 要案件;坚持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和数智研 判平台;会同行政主管部门强化行刑衔接,持续完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检验鉴定等机 制,指导涉粮食产销、种子繁育、农资集散等重点省区建立健全"公安+行政"农资打假区域协同作战机 制,联动联防联打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如发现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黑土地资源及制售假劣农资等犯罪行为,请及时 通过公 ...
“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18
岁稔年丰,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充足底气。走进金秋的田野,感受丰收中国的斑斓色彩、大国 粮仓的殷实稳固。 品丰收味道 丰收是什么味道? 斗柄西指、虫鸣渐歇,从云贵梯田到秦岭山区,从黄淮海平原到东北黑土地,水稻、玉米等秋粮作物籽 粒渐丰。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习近 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念兹在兹。 "十四五"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始终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今 年,夏粮创下历史第二高产纪录;早稻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作物长势正常偏 好,夺取新一季丰收有基础、有条件。 政策更硬核——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党政同责考核持续发挥"指 挥棒"作用,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精准投向防灾救灾、促进稳产等领域……从 顶层设计到制度约束,政策举措集中发力,"米袋子"愈发牢靠。 "十四五"以来,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粮食播种面积连年保持增长,2024年31个 省(区、市)有26个省份增产,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74 ...
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12
斗柄西指、虫鸣渐歇,从云贵梯田到秦岭山区,从黄淮海平原到东北黑土地,水稻、玉米等秋粮作物籽 粒渐丰。 岁稔年丰,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充足底气。走进金秋的田野,感受丰收中国的斑斓色彩、大国 粮仓的殷实稳固。 品丰收味道 丰收是什么味道? "中原粮仓"河南,种粮大户崔立伍剥开玉米苞叶,清甜扑鼻而来。 漯河市临颍县三家店镇崔庄村,站在自家地头,看着即将"定格"的丰收景象,崔立伍感慨:"这甜是拼 出来的!" 将近200亩地,一季麦子、一季玉米,今年崔立伍一直和旱情"赛跑"。 种夏粮,持续的高温少雨导致小麦灌浆期缩短,成熟期提前。"麦收不等人,光靠人工根本收不过 来。"崔立伍说,多亏镇里协调了10多台联合收割机"抢收","效率比往年高出一大截"。 种秋粮,旱情持续,正当崔立伍为玉米叶片因高温发黄打蔫忧心,河南打响"夺粮保卫战":农田里喷灌 设备昼夜不息;水库调水,把水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崔立伍地里的庄稼,"喝"上附近五里河抽上来的 水。玉米灌浆后期,田间布设滴管,细细水流带着可溶性肥料,把养分精准送到玉米根部。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习近 平总书记 ...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粮食安全犯罪 今年共立案侦办相关案件4800余起
人民日报· 2025-09-23 21:59
据介绍,公安机关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聚焦非法占用、毁坏耕地,盗采滥挖黑土,种子侵 权假冒、私繁滥制,农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化肥营养成分不足等突出问题,对侵害农民群众和农资生 产企业合法权益、危害粮食安全犯罪,"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斩断犯罪利益链,集中侦破了一批大 要案件;坚持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和数智研 判平台;会同行政主管部门强化行刑衔接,持续完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检验鉴定等机 制,指导涉粮食产销、种子繁育、农资集散等重点省区建立健全"公安+行政"农资打假区域协同作战机 制,联动联防联打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如发现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黑土地资源及制售假劣农资等犯罪行为,请及时 通过公安部"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进行举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张天培)记者从公安部获悉:近年来,按照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各地公安 机关持续组织开展"昆仑"专项工作,"金风"行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区打击破坏黑土地 资源犯罪区域会战,会同相关部门全力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