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

搜索文档
4连板后均瑶健康今日股价大幅震荡,益生菌收入已占半数
第一财经· 2025-05-30 02:53
公司股价表现 - 均瑶健康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后,5月29日股价大幅震荡,开盘冲高至10.2元(上涨9.56%)后回落至8.96元(下跌3.76%),最终收于9.42元(上涨1.18%) [1] - 公司公告称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且无未披露事项,但股价异常波动 [1] - 益生菌相关上市公司科拓生物2025年4月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2%,贝因美年初以来涨幅超50% [3] 财务业绩 - 2024年总营收14.6亿元(同比减少10.8%),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减少150.6%) [1] - 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4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减少58.3%) [1] - 2023年乳酸菌饮品收入5.8亿元(同比减少10.9%) [2] - 2024年益生菌饮品(含乳酸菌)收入6亿元(同比减少2.7%),益生菌食品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26.8%) [2] - 2025年一季度益生菌食品收入8581.8万元(同比增长139.2%) [2] 业务转型 - 2023年整合均瑶润盈后确立益生菌为第二主业 [2] - 2024年益生菌业务收入占比超50%,均瑶润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 [2] - 公司通过益生菌业务缓解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竞争加剧问题 [2] 行业前景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益生菌消费市场 [2] - 中国益生菌类功能食品市场预计以11%-12%增速扩大 [2] - 2025年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2] - 消费者对低脂、低糖、高钙、富含益生菌等功能性产品需求增加 [3] 行业竞争 - 杜邦和科汉森等跨国公司占据国内益生菌原料市场超80%份额 [3] - 国产菌种市场份额有待提高 [3] - 益生菌行业存在乱象丛生问题待解 [3]
均瑶健康股价三连板 一季度电商渠道销售激增1173%
长江商报· 2025-05-28 23:47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在5月26日至2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33.23% [1][2] - 公司公告称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2] - 公司创立于1994年,2020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以常温乳酸菌饮品为主体,功能性益生菌为核心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58亿元,同比下降10.8%,归母净利润亏损2912万元,同比下降150.6%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1090.71万元,同比下降58.29% [1][3] - 2024年益生菌饮品及食品收入7.92亿元,占总营收54.3%,2025年一季度益生菌食品收入同比增长139.19% [3] 业务发展 - 公司10余年前开始布局益生菌业务,2021年与江南大学合作获得功能性菌株独家授权 [2] - 2022年8月重整润盈生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业务协同效应 [2] - 电商渠道2024年销售同比增长177.49%,2025年一季度激增1173.33% [4] - 推出"每日博士"、"体轻松"等益生菌品牌,提升线上渠道竞争力 [4] 供应链与海外市场 - 通过泛缘供应链构建"原料—产品—渠道"一体化生态链模型 [4] - 2024年新增东方购物、拼多多等电商渠道,拓展南汇区域业务和高端红酒业务 [4] - 2024年海外市场营业收入8460万元,同比增长24.54%,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77.43% [4] 未来战略 - 持续做强饮料主业,加速低温活性益生菌饮品布局 [5] - 拓展益生菌健康产品,以"益生菌+"模式开发功能性饮料 [5] - 加大原料出口力度,益生菌原料出口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经常吃发酵食物,大脑、消化系统都变好了
央视新闻· 2025-05-25 11:23
发酵食品的健康益处 - 发酵食品如酸奶和奶酪富含益生菌,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免疫功能,其中双歧杆菌能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抑制脑萎缩[1] -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发酵食品尤其是酸奶可减少体内炎症并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2] - 发酵过程能增加维生素含量并改善消化功能[3] 乳品发酵的营养升级 - 酸奶发酵过程中乳糖分解为乳酸,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7] - 牛奶蛋白质和脂肪被水解为游离氨基酸和肽,更易消化吸收[7] - 发酵后B族维生素含量更丰富,钙镁等矿物质吸收率提高[7] 豆类发酵的生物活性提升 - 黄豆酱和酱油发酵后去除豆腥味和抗营养物质,提高蛋白质和矿物质利用率[8] - 发酵产生维生素K和B12,大豆异黄酮转为游离状态增强生物活性[8] - 大豆异黄酮具有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11] 粮食发酵的消化优势 - 馒头面包等面食经酵母发酵后蛋白质和淀粉更易消化吸收[9] - 醋发酵产生醋酸外还生成肽、氨基酸和核苷酸,增强鲜味[9] 水果发酵的抗氧化特性 - 葡萄酒等果酒及果醋通过发酵将糖类转为有机酸,促进消化并增加风味[10] - 果醋兼具水果和食醋的营养保健功能[10] 发酵食品的适用人群限制 - 高血脂和肥胖人群应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奶酪[13] - 高血压患者需控制高钠黄豆酱摄入,肠胀气患者少食发酵豆制品[14] - 痛风急性期避免发酵主食,缓解期可适量食用[15] - 胃酸分泌过多者需限制果醋摄入[16]
倍加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11:5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增长21.78%,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31.6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21.43亿元,较年初增长6.36%,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9.95亿元,较年初降低20.35% [15] - 2024年度公司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主要因净利润为负且需保障资金需求 [3][22][23] 行业市场分析 口腔清洁护理行业 - 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388亿元增至2023年491.5亿元,预计2023-2028年CAGR为3.75%,进入平稳增长期 [4] - 牙膏和牙刷为两大主导品类,2024年电商平台零售额占比分别为51%和31%,合计达82% [5] - 电动牙刷和口喷等新兴品类增长显著,2024年电动牙刷市场份额达19.6%,口喷零售额同比增长3% [7] 湿巾行业 - 全球湿巾市场规模2023年为178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226亿美元,北美和西欧为主力市场 [8] - 中国湿巾市场规模从2017年67.44亿元增至2023年116亿元,CAGR为9.46%,预计2028年达146亿元 [8] - 婴儿湿巾是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细分品类,受益于新一代父母卫生意识提升 [9] 益生菌行业 - 中国益生菌行业规模从2019年760.75亿元增至2023年1188.47亿元,CAGR为11.8%,预计2030年达2032.77亿元 [10] - 国内益生菌产品多依赖进口菌种,但本土菌种因更适配中国人肠道特点,未来有望逐步替代进口 [11] 公司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包括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牙刷、牙膏等)、一次性卫生用品(湿巾)及益生菌制品(原料菌粉和终端消费品) [13] - 2024年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刷丝采购均价同比下降10.77%,塑料粒子上涨1.74%,无纺布下降0.74% [17][18][20] 公司治理与规划 - 2025年拟申请不超过9.85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并为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6.2亿元担保额度 [50] - 计划使用不超过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有效期12个月 [63] - 制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制度》并修订多项内控制度,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32]
均瑶健康2024年益生菌业务营收达7.92亿元 已占整体营收“半壁江山”
证券日报网· 2025-04-30 07:4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58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01亿元 [1] - 2024年益生菌饮品及食品收入7.92亿元,2025年一季度益生菌食品板块收入同比大涨139.19% [2] - 2025年一季度电商渠道收入同比激增1173.33% [2] - 2024年国际市场营业收入8460万元,同比增长24.54%,2025年一季度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大涨77.43% [5] 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构建以益生菌为抓手的大健康支柱品类,开辟低温活性益生菌饮品新赛道并布局益生菌食品 [1] - 益生菌业务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1] - 公司孵化"每日博士"、"体轻松"等益生菌品牌 [2] - 新拓展东方购物、拼多多等电商渠道,与OLE、开市客、华住等重要客户完成战略签约 [4] - 联合推动低温益生菌饮品上市,加速产品从研发到市场的转化效率 [4]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整合均瑶润盈,构建"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链一体化闭环体系 [2] - 均瑶润盈是中国首家参与制定《食品加工用乳酸菌》标准的企业,拥有30000余株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菌种资源库 [3] - 公司与江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形成"基础研究—应用转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条 [3] - 公司实现益生菌原材料的掌握,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以缓解产能压力 [3] 市场与行业 - 2018年至2022年国内益生菌市场规模从647.7亿元增长至1093.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14% [2] - 预计2025年全球益生菌产业产值将超过77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将超过25% [2] - 2025年国家层面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推动全民健身和减肥 [6] - 健康产业在政策红利下加速扩张 [6] 国际化布局 - 均瑶润盈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益生菌出口第一大企业 [5] - 公司益生菌全球化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渐成为新的增长极 [5] - 与国外大厂相比,均瑶润盈具备价格优势和供应链稳定性 [5] 供应链管理 - 公司建立"原料-产品-渠道"一体化生态链模型 [3] - 2024年新引进4家友商选择泛缘供应链作为城配运营商 [4] - 优化仓配成本,依托强大的统仓统配实力 [4]
均瑶健康2024年报:益生菌营收破7.92亿元,抢占万亿健康赛道先机
新浪财经· 2025-04-30 03:52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拉开万亿级健康产业赛道,均瑶健康作为“常温乳酸菌第一股”,凭借在传统领域的龙头优势、益生菌业务的发展、全产业链布局及全球化战略,展现出强劲增长韧性与发展潜力,有望在大健康产业持续领航,实现业绩长期稳健增长 [1][9][10] 行业情况 - 2025 - 203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从13.4万亿元增长至29.1万亿元 [2] - 2018 - 2022年国内益生菌市场规模从647.7亿元增长至约1093.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4%,预计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产业产值将超77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超25% [5] - 国内益生菌行业在高端菌株研发、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方面存在问题 [6]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在夯实常温乳酸菌品牌地位基础上,拓展至低温活性益生菌饮品,开发四大健康功能饮品系列,多元化布局健康食品细分领域 [2] - 公司构建“研发 - 生产 - 销售”产业链一体化闭环体系,在研发端有自主知识产权菌种库,与高校合作创新;上游掌握原材料,推进募投项目;下游建立一体化生态链模型,拓展渠道 [6][7][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4.58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4.01亿元营收,2024年味动力毛利率达38.39%,提升1.98% [3] - 2024年益生菌饮品及食品业务收入7.92亿元,2025年一季度益生菌食品板块收入同比大涨139.19%,一季度电商渠道收入同比激增1173.33% [4] 公司海外业务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在国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约8460万元,同比增长24.54%;2025年一季度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大涨77.43% [9] - 均瑶润盈是亚洲大型益生菌生产基地之一,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价格、供应链和制造成本优势 [9]
Cell子刊:我国学者利用“后生元”破解便秘难题,效果超越益生菌
生物世界· 2025-04-29 07:28
慢性便秘治疗新突破 -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胃肠道疾病,常伴有肠道炎症,传统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排便习惯教育和非处方泻药,但近半数患者对泻药引起的肠胃不适表示不满 [2] - 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研究,揭示后生元制剂Probio-Eco通过调控"肠道菌群-代谢物"双通路显著改善慢性便秘 [2] - 这项历时2年、覆盖110人的临床试验可能改写全球6亿便秘人群的治疗方式 [2] 后生元技术优势 - 后生元是益生菌发酵后的代谢产物,无需活菌即可起效,含有琥珀酸、5-羟色氨酸等30多种活性成分 [6] - 相比传统益生菌,后生元具有耐储存、见效快、可绕过抗生素干扰等优势 [6] - 后生元制剂可常温保存18个月,比需要冷藏的益生菌更具商业应用潜力 [14] 临床试验结果 - 研究采用9周交叉试验设计,纳入110名符合罗马IV诊断标准的慢性便秘患者 [8] - 后生元治疗组完全自发排便频率提升19%,排便费力评分降低32% [10] - 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腹胀烦恼减少27%,身体不适感下降26% [10] -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安慰剂组更低(5例vs7例) [10] 作用机制解析 - 通过琥珀酸-短链脂肪酸轴显著提升丙酸、丁酸等"肠道润滑剂",刺激肠壁分泌保护性粘蛋白MUC2,效果比直接补充益生菌高3倍 [12] - 色氨酸双通路:5-羟色氨酸转化为血清素激活肠道动力,3-吲哚丙烯酸激活AhR受体减少肠道炎症 [12] - 小鼠实验中粪便含水量恢复86%,碳末排出时间缩短40%,肠屏障基因Claudin-1表达提升2.3倍,炎症因子IL-6下降58% [13] 产业化前景 - 研究首次实现"临床-动物-多组学"三维验证,Probio-Eco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14] - 该技术不仅适用于慢性便秘治疗,还为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疾病提供新思路 [14] - 相比传统益生菌,后生元制剂具有更长的保质期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