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核建(601611):核建景气持续上行,工民建业务承压
长江证券· 2025-09-07 08: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观点 - 核建业务景气持续上行,工民建业务承压,公司上半年营收534.72亿元同比减少2.11%,归属净利润7.98亿元同比减少16.48% [1][5] - 核电建设受益于政策支持,连续4年核准10台以上机组,新核准10台机组投资总额超2000亿元,带来近400亿元核电建设市场 [12] - 公司核建业务新签合同308.90亿元同比增长34.67%,营收177.54亿元同比增长17.71%,而工民建业务新签合同535.85亿元同比下降0.21%,营收303.76亿元同比下降14.92% [12] 财务表现 - 单二季度营收239.22亿元同比减少6.52%,归属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减少38.13% [5] - 上半年综合毛利率9.81%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二季度毛利率10.89%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 [12] - 期间费用率上升,上半年6.80%同比提升0.61个百分点,二季度7.81%同比提升1.21个百分点 [12] - 资产+信用减值合计1.75亿元,同比收窄1.81亿元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34.85亿元,同比多流出5.84亿元 [12] 业务分析 - 核建业务保持高增长态势,新签合同额和营收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12] - 工民建业务面临压力,新签合同额基本持平但营收显著下滑 [12] - 公司加大核电等重点施工领域研发投入 [12] 行业前景 - 核电建设行业保持高景气度,2022年以来连续四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 [12] - 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投资约200亿元,新核准机组总投资超2000亿元 [12] - 核电建设市场空间近400亿元,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深度受益 [1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098.80亿元,2026年1119.43亿元,2027年1205.47亿元 [17] - 预计2025年归属净利润18.32亿元,2026年21.66亿元,2027年22.17亿元 [17] - 预计每股收益2025年0.61元,2026年0.72元,2027年0.74元 [17]
远景能源携手土耳其能源巨头,共筑东欧中亚清洁能源标杆
中国能源网· 2025-09-07 02:15
合作项目 - 公司与土耳其Yildizlar集团合作开发232MW风电场 该项目是公司在土耳其的首个风电项目[1][3] - 公司与土耳其Mensis Enerji达成战略合作 以232MW项目为起点在超过4.5GW风电项目中开展广泛合作[2][6] - 合作内容包括市场拓展 技术协作及政策推动等方面 旨在构建土耳其绿色能源生态体系[2][4] 战略意义 - 土耳其是连接东欧和中亚的重要能源枢纽 正快速崛起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重要市场[4] - 合作将公司全球领先技术与合作伙伴本地经验结合 提升项目执行效率并加速清洁能源转型[4] - 合作将助力土耳其实现2035年可再生能源目标 并为区域能源多元化树立典范[4] 市场前景 - 土耳其风电市场潜力到2035年有望达到30GW 过去十年装机量增长率达177%[4] - 截至2025年5月土耳其风电装机量超13GW 满足全国逾11%电力需求[4] - 未来几年土耳其预计有近18GW风储一体化项目并网[4]
三升一降!四大发电央企上半年赚了214亿元,大唐发电净利润增长逾47%
华夏时报· 2025-09-02 13:59
核心观点 - 四大发电央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总额超214亿元 业绩表现分化 华能国际 大唐发电 华电国际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国电电力净利润同比下滑45.11% [1] - 煤炭价格回落 电价政策支持及新能源装机增长推动行业盈利环境改善 但企业个体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较大 [1][4] - 行业面临能源结构调整 电力市场改革 新能源项目开发难度增加等挑战 企业通过成本管控 火电转型 清洁能源扩张等措施应对 [8][9] 业绩表现 - 华能国际净利润92.62亿元 同比增长24.26% 营业收入1120亿元 同比下降5.70% 营业成本900.75亿元 同比下降10.20% [1][3] - 大唐发电净利润45.79亿元 同比增长47.35% 营业收入571.93亿元 同比下降1.93% 经营业绩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1][2] - 华电国际净利润39.04亿元 同比增长13.15% 营业收入599.53亿元 同比减少8.98% 连续3年上涨 [1][3] - 国电电力净利润36.87亿元 同比下降45.11% 营业收入776.55亿元 同比下降9.52% 但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6.12% [1][5] 盈利驱动因素 - 煤炭价格回落显著降低燃料成本 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均价同比下降22.94% 燃料成本占火电企业成本结构60%-70% [4][8] - 市场化交易电价上涨及部分省份电价上浮带来额外盈利空间 [4] - 新能源补贴落地助推清洁能源业务盈利增长 [4] - 企业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 风电 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 [4][8] 公司具体举措 - 大唐发电推进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上半年新增清洁能源装机1117.45兆瓦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0.87% [8] - 华能国际把握燃料价格下行窗口 降低燃料成本 火电板块利润同比增长 新能源规模有序扩增 光伏板块利润稳中有增 [3] - 国电电力加强燃料成本管控 推进火电转型 通过"三改联动"提升机组调峰能力 获取较高电量和容量电价收入 [9] 行业挑战 - 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优质项目资源日益稀缺 电网消纳能力不足 用地需求增长 生态保护要求提高等因素增加开发难度 [9] - 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上网电价不确定性带来项目收益风险 [9] - 煤炭价格反弹 电力需求波动以及政策调整带来潜在风险 [9] 分红情况 - 大唐发电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5元 预计分红金额约10.18亿元 [2] - 国电电力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 预计分红金额17.84亿元 占上半年净利润48.38% 并发布未来三年现金分红规划 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净利润60% [6]
三升一降!四大发电央企上半年赚了214亿元 大唐发电净利润增长逾47%
华夏时报· 2025-09-02 13:47
核心观点 - 四大发电央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总额超214亿元 业绩表现分化 其中三家实现正增长 一家出现下滑 [1] - 行业盈利改善主要受益于煤炭价格回落 电价政策支持及新能源装机增长 [1][3][8] - 企业个体表现受装机结构 区域布局 成本控制及政策因素影响较大 [1][4][6] 业绩表现 - 华能国际净利润92.62亿元 同比增长24.26% 营收1120亿元同比下降5.70% 火电体量大且燃料成本控制有效 [1][3] - 大唐发电净利润45.79亿元 同比增长47.35% 营收571.93亿元同比下降1.93% 经营业绩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1][2] - 华电国际净利润39.04亿元 同比增长13.15% 营收599.53亿元同比下降8.98% 发电量1206.2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41% [1][2] - 国电电力净利润36.87亿元 同比下降45.11% 营收776.55亿元同比下降9.52% 但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6.12% [1][6] 盈利驱动因素 - 煤炭价格显著回落 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均价同比下降22.94% 降低火电企业60%-70%的燃料成本 [3][8] - 市场化交易电价上涨及部分省份电价上浮带来额外盈利空间 [3] - 新能源补贴落地助推清洁能源业务盈利增长 [3] - 企业通过燃料成本管控 提升机组调峰能力获取辅助服务收入 [9] 新能源转型进展 - 大唐发电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0.87% 较2024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 上半年新增清洁能源装机1117.45兆瓦 [8] - 华能国际新能源规模有序扩增 光伏板块利润稳中有增 [3] - 行业面临电网消纳能力不足 用地需求增长 生态保护要求提高等开发挑战 [9] 分红政策 - 大唐发电拟每股派现0.055元 预计分红金额约10.18亿元 [2] - 国电电力拟每股派现0.10元 预计分红17.84亿元 占净利润48.38% 并承诺未来三年分红比例不低于60% [6][7]
山煤国际:应收账款激增82%,20亿坏账悬顶,业务转型成“空谈”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2:17
市场行情与行业表现 - A股市场上证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5.11% 截至9月2日收盘 通信 有色金属 综合 电子 机械设备行业年内涨幅均超30% 煤炭行业年内累计下跌9.15% [1] - 煤炭行业上半年经济偏弱运行 价格中枢回落 上市公司业绩承压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滑占比超九成 净利润亏损或同比下滑占比亦超九成 [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28%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9.25% 下滑幅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吨煤成本上升叠加销量下降13.19% 导致煤炭生产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9.59% 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 - 煤炭贸易业务量价齐跌 上半年贸易量同比下降15.43% 第二季度售价环比下降16.93% 毛利率仅1.25%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69亿元 较2024年同期下降28.5亿元 与净利润严重背离 [2] - 二季度末负债合计214.05亿元 是A股市值的1.1倍 [2] 资产质量与运营效率 - 应收账款5.48亿元 较去年底激增82.67% 存货13.14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132.57% 预付款项2.92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58.7% [2] - 应收账款中单项计提坏账准备金额达20.09亿元 涉及14家客户全额计提 反映销售回款能力退化和库存积压 [2] 业务转型与研发投入 - 业务转型停滞 半年报未提及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布局 光伏设备制造等新业务收入未单独披露 [3]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8%至1.71亿元 在行业清洁能源转型背景下呈现收缩态势 [3] 新业态模式成效 - 提出煤炭超市及送煤到家新业态模式 但煤炭贸易业务收入来源 结构及毛利率未发生显著变化 创新业务贡献度未单独体现 [4]
顺发恒业证券简称变更为顺发恒能
北京商报· 2025-09-01 02:51
公司证券简称变更 - 证券简称由"顺发恒业"变更为"顺发恒能" 证券代码000631及公司全称保持不变 新简称于9月1日正式启用 [1] - 变更原因为原证券简称与公司全称"顺发恒能股份公司"不匹配 未能充分体现主营业务 根据监管规则需保持简称与全称一致性 [1]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公司为加快转型速度扩展清洁能源领域业务 已逐步涉及风电、气电及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类业务 [1] - 清洁能源业务已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变更证券简称符合业务实质并与发展战略相匹配 [1] - 通过清洁能源业务构筑低碳、高质、可持续的综合发展能力 进一步落实产业布局及战略发展目标 [1] 品牌与市场定位 - 变更证券简称为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司定位的准确认知 使简称更符合公司主营业务特征 [1]
英媒:中国清洁能源项目在印尼蓬勃发展
环球网· 2025-09-01 01:02
西方JETP计划执行情况 - 发达国家提出的"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承诺提供200亿美元资金 但仅12亿美元资金到位[1] - 美国作为早期推动者在2023年3月宣布退出该计划[1] - JETP融资部分属于优惠贷款 可能增加印尼债务负担[2] - 印尼政府关键部门对JETP越来越不感兴趣[2] 中国在印尼能源领域投资进展 - 2022至2023年中国对东南亚发展融资增长16亿美元至49亿美元 大部分流向印尼和马来西亚高铁项目[2] - 中国承诺的基础设施投资总额在2023年达到近100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近3倍[2] - 中国企业扩大参与绿色能源价值链 包括太阳能 水电和电动汽车组装项目[1] - 比亚迪和上汽通用五菱等中国车企在印尼发展电动汽车制造业务[2] 印尼政府态度与合作倾向 - 印尼能矿部长重申支持中国企业参与项目 提供包括婆罗洲1.3万兆瓦水电项目在内的绿色投资机会[2] - 印尼总统特使批评JETP为"失败的计划" 指出美国未支付任何资金[2] - 印尼政府更倾向于选择中国合作 因为中国行动速度远快于JETP的官僚程序[2][3] - 印尼设定2030年年产6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 中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2] 项目规模与行业影响 - 中国对东南亚官方发展融资在2023年达到近100亿美元[2] - 婆罗洲水电项目规模达1.3万兆瓦[2] - 西方国家对东南亚官方发展融资预计缩减逾20亿美元[2] - 中国企业投资项目获得国家融资和快速推进计划支持[1]
A股半年报“交卷”:近八成公司盈利 人工智能引领增势
证券时报· 2025-08-30 01:11
整体业绩概况 - A股5299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其中4085家实现盈利 占比77.09% 接近八成 [1] - 净利润同比增速超100%的公司达643家 [1] - 营业总收入合计32.25万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净利润合计2.63万亿元 同比微增 [3] - 2839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 [3] 行业表现 - 农林牧渔、钢铁、计算机、电子、有色金属等行业净利增速靠前 [1] - 汽车、生物医药、基础化工等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1] - AI算力需求推动高科技企业业绩兑现 [1] 营收规模分布 - 营收超1000亿元公司49家 超500亿元101家 超100亿元448家 超10亿元2411家 超1亿元5054家 [3] - 营收前十企业:中国石油(1.45万亿元)、中国石化(1.41万亿元)、中国建筑(1.11万亿元)、中国移动(0.54万亿元)、中国中铁(0.51万亿元)、中国平安(0.50万亿元)、中国铁建(0.49万亿元)、工商银行(0.43万亿元)、建设银行(0.39万亿元)、农业银行(0.37万亿元) [3] 盈利规模分布 - 净利润超100亿元公司41家 超10亿元313家 超1亿元1754家 [3] - 万辰集团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增长超500倍 市值约400亿元 [4] 龙头企业表现 - 中国移动、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电信、工业富联等归母净利润均超百亿元 [6] - 贵州茅台净利润454.03亿元 领跑消费板块 [6] - 宁德时代营收1788.86亿元(同比+7.27%) 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33.33%) 储能电池需求快速增长 [7] - 牧原股份营收同比增长超34% 净利润同比增长11倍 重返100亿元以上 [7] - 高德红外营收19.34亿元(同比+68.24%) 净利润1.81亿元(同比+906.85%) [7] 行业景气度回升 - 北方稀土营收188.7亿元(同比+45.24%) 净利润9.3亿元(同比+1951.52%) 扣非净利润8.97亿元(同比+5644.93%) [9] - 三一重工营收445.34亿元(同比+14.96%) 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46.00%) 工程机械行业延续复苏 [9] - 巨化股份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146.97%) 已超去年全年 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阳光等氟化工企业业绩同比倍增 [10] AI引领增长 - 立讯精密营收1245.03亿元(同比+20.18%) 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23.13%) 提供AI算力基础设施一体化解决方案 [12] - 工业富联营收3607.6亿元(同比+35.6%) 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38.6%) 创同期历史新高 其中Q2单季营收首超2000亿元 [13] - 中兴通讯营收715.5亿元(同比+14.5%) 算力和终端业务营收同比大增近100% 占比超35% [13] - 科大讯飞营收109.11亿元(同比+17.01%) 首次突破百亿 研发投入23.92亿元 占营收21.92% [13] - 瑞芯微营收20.46亿元(同比+63.85%) AIoT产品线高速增长 汽车电子、工业应用等领域持续扩张 [14] 相关ETF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2.51% 市盈率21.23倍 份额增加9750万份 [16]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3.36% 市盈率44.76倍 份额增加9600万份 [16]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0.73% 份额增加1600万份 [16]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6.58% 市盈率128.37倍 份额减少200万份 [17]
碳酸锂日报-20250827
光大期货· 2025-08-27 05: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昨日碳酸锂期货2511合约跌0.75%至79020元/吨,电池级碳酸锂等现货价格均下跌,仓单库存增加1060吨至26690吨 [3] - 津巴布韦2025年上半年锂出口量激增30%,达到586,197吨锂辉石精矿,凸显其在全球供应链影响力 [3] - 供应端生产小幅放缓,后续锂辉石提锂有望增加,矿价高位对碳酸锂价格有支撑;需求端8月需求环比增加6%,9月旺季下游排产景气、备货意愿强;库存呈两周小幅去库,下游采购增加 [3] - 已知资源项目生产问题落地,上周价格快速上涨后短期回调,关注锂矿成交价格,中期关注9月30日前项目报告编制报送进度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二、日度数据监测 - 2025年8月26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79020元/吨,较前一日跌360元/吨;连续合约收盘价79260元/吨,较前一日跌320元/吨 [5] - 锂矿、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多数产品价格下跌,如锂辉石精矿跌5美元/吨,电池级碳酸锂跌800元/吨等;部分产品价格持平,如磷锂铝石、三元前驱体等 [5] - 部分价差有变化,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价差较前一日增加550元/吨;部分价差持平,如电池级碳酸锂与工业级碳酸锂价差 [5] 三、图表分析 3.1 矿石价格 - 展示锂辉石精矿、锂云母、磷锂铝石等矿石价格在2024 - 2025年的走势图表 [6][8] 3.2 锂及锂盐价格 - 展示金属锂、电池级碳酸锂、工业级碳酸锂等锂及锂盐价格在2024 - 2025年的走势图表 [11][13][15] 3.3 价差 - 展示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价差、电池级碳酸锂与工业级碳酸锂价差等多种价差在2024 - 2025年的走势图表 [19][20][21] 3.4 前驱体&正极材料 - 展示三元前驱体、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等前驱体和正极材料价格在2024 - 2025年的走势图表 [25][27][29] 3.5 锂电池价格 - 展示523方形三元电芯、方形磷酸铁锂电芯、钴酸锂电芯等锂电池价格在2024 - 2025年的走势图表 [31][34] 3.6 库存 - 展示下游、冶炼厂、其他环节碳酸锂库存2025年1 - 8月的走势图表 [38][40] 3.7 生产成本 - 展示碳酸锂不同生产方式利润在2024 - 2025年的走势图表 [44]
“英”明投资|行业计划发布加速英国清洁能源发展
中国能源网· 2025-08-26 09:31
英国现代产业战略核心框架 - 英国发布十年发展计划现代产业战略 旨在依托开放稳定全球互联经济体系克服增长障碍 使英国成为全球投资和发展首选之地 [1] - 计划到2035年每年投资300亿英镑于清洁能源产业 [6][14] - 成为首个将净零排放纳入法律义务主要经济体 目标2050年前实现 [1] 清洁能源重点发展领域 - 聚焦七个世界领先前沿领域:海上风电 陆上风电 核聚变 核裂变 CCUS 氢能 热泵 [1] - 海上风电领域依托英国制造风力涡轮机开发沿海电力 引领世界发展 [10] - 核裂变领域政府承诺142亿英镑建设Sizewell C核电站 目标70%合同价值分配给英国供应商 [19] - 核聚变领域投入25亿英镑研发 支持诺丁汉郡West Burton旗舰项目STEP 目标2040年建成原型聚变电站 [20] - 氢能领域计划2026年启动氢能分配轮次3 2028年启动轮次4 引入新氢能发电商业模式 [21] - CCUS领域英国地质条件可安全储存780亿吨二氧化碳 为设备制造商创造2030年高达22亿英镑出口市场 [22] - 热泵领域本届议会期间已分配132亿英镑用于温暖家庭计划 包括新热泵投资加速器竞赛 [23] 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 - 政府通过大英能源公司供应链基金投入10亿英镑 国家财富基金至少投入58亿英镑用于CCUS 低碳氢能 超级工厂 港口和绿色钢铁 [15] - 到2029年提供100亿英镑清洁增长融资 并将清洁产业奖金提高至5.44亿英镑 [15] - 改革差价合约机制以提供市场确定性 [18] - 海上风电供应链获得10亿英镑投资 包括大英能源公司3亿英镑 英国皇家财产局4亿英镑 产业界3亿英镑 [18] 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 - 三年内投入1亿英镑支持英格兰工程技能 2025年发布新清洁能源劳动力战略 [8][16] - 在阿伯丁 柴郡 林肯郡和彭布罗克郡启动区域技能试点 [16] - 领导全球清洁电力联盟 推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 [17] 中国市场合作机遇 - 英国现代产业战略为寻求高质量国际合作中国企业提供清洁能源转型机遇 [26] - 海上风电领域英国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中国企业可探索项目开发 供应链整合和技术交流合作 [28] - 储能领域中国企业可在电池创新和系统集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9] - 氢能领域具备电解槽制造 氢气运输和燃料电池技术能力中国企业可参与试点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 [30] - CCUS领域有经验中国企业可参与商业规模部署和知识共享 [31] 产业协同发展领域 - 生命科学领域医疗创新与研究 [33] - 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和资本池 [33] - 超级工厂和电动汽车制造设计与供应链 [34] - 数字技术消费电子和游戏技术 [35] - 清洁能源和绿色基础设施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