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技术

搜索文档
中国共享电单车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8-17 00:04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为共享电单车提供统一市场准入标准[1] - 多地政府积极探索共享电单车发展,构建"地铁+公交+共享出行"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10][12] - 新国标GB17761-2024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标准,明确通信和定位要求,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16][17] - 2024年居民交通通信消费同比增长8.9%,近五年复合增长率6.7%,高于整体消费增速[7] 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覆盖31省700+城市,投放量达713万辆,形成青桔/美团/哈啰/松果四大全国性品牌[27] - 行业进入差异化竞争阶段,头部品牌在用户规模/营收/城市覆盖/车辆投放方面优势明显[2] - 2024年中国两轮电动车社会保有量超4亿辆,年销量约5000万辆,新国标实施带来新增长动力[13] - 共享电单车单次骑行平均距离2.91公里,时间13.1分钟,花费2.4元,主要场景为通勤和休闲[60][64][67] 用户特征与需求 - 用户以16-34岁为主(占60%),集中在华东/西南/华中/华南的中低线城市[46] - 傍晚17-19点为使用高峰,50%用户每日骑行≥2次,最关注价格/投放便利性/安全性[53][70] - 骑行满意度达8.5分,扫码/骑行/支付环节体验较好,找车还车环节仍需优化[3][72] - 用户痛点包括停车点布局不合理(42.3%)、车辆卫生差(38.7%)、价格设置不合理(36.5%)[78] 企业竞争要素 - 竞争力评估模型显示业务拓展能力(13%)/城市运营能力(13%)/盈利水平(13%)为三大核心指标[34] - 头部企业采用不同供应链模式:松果自建5G智能工厂,青桔/美团采用自主设计+代工[35] - 技术研发聚焦AI视觉停车、NFC开锁、HDC随坡缓降等创新功能[39][40] - 运营规模直接体现竞争力,头部企业快速覆盖市场提升渗透率[42][43] 未来发展趋势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预测更多城市将开放共享电单车准入机制[79] - 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重点转向产品迭代和精细化运营[82] - 无人驾驶技术有望解决车辆调度和停放问题,重塑行业格局[6][88] - 企业将加强舒适性创新(座垫/减震)和智能功能开发应对用户需求升级[84][86]
2025 英佛国际汽车创新技术周(上海)在沪开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4 07:02
展会概况 - 2025年8月13日IATW 2025/CIAIE 2025上海国际汽车创新技术周开幕 展会首日吸引超过3.3万名国内外专业观众 其中海外观众超5826名 均创历届新高[1] - 展览面积超过7万平米 观众规模达8万人以上 1200+国内外参展商及品牌亮相[7] - 展会汇集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与零部件 整车前瞻科技 动力系统 电子电器系统等创新产品和技术成果[7] 行业数据表现 - 2025年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3] - 国内汽车销量完成1458.8万辆 同比增长11.8%[3]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3] - 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完成691.3万辆 同比增长3.2%[3] - 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7% 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1% 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22.3%[3]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汽车行业增量不增利情况依然严峻[5] - 关税战及贸易摩擦 智能驾驶技术安全风险 支付账期承诺 新能源汽车下乡等行业热点将影响产业走向[5] - 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下半年经济政策将有效释放内需 推动市场竞争持续优化[5] - 下半年将发放第三批 第四批超长国债并监督地方细化国债使用 有力推动车市[5] - 2025年预计实现汽车产销超过3000万辆 乐观预计将冲击3300万辆历史高点[5] 企业参展与产品创新 - 展会汇聚华域汽车 宁波华翔 申达股份 福耀玻璃等数百家行业知名企业[9] - 质子汽车发布新一代概念重卡"曜灵Ⅱ" 采用背车转运模式 中置轴设计 全天候运营等前瞻设计[11] - 曜灵Ⅱ最大程度释放无人驾驶技术在效率 成本 空间方面的优势 是对未来干线货运形态的构想[11] 技术解决方案与运营管理 - 质子汽车介绍车队运营管理从人工调度向平台化 数据化跃迁的趋势[13] - 通过集合车联网 智能终端 涵盖北斗定位 车载传感器 司机状态 货物标签等数据采集 打造智慧车队管理平台[13] - 平台集成工作看板 位置轨迹监控 运力管理 里程能耗统计等功能 为车队运营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13] 行业交流与资源对接 - 举办多场专业主题论坛 行业专家通过主题演讲 技术展示等形式剖析行业发展趋势与技术应用场景[15] - 创新推出"2025中国上海汽车供应链整零对接/零零对接活动" 邀约主机厂和Tier1采购商进行供需1V1精准对接[15] - 吸引来自美国 英国 德国 俄罗斯 泰国等全球多国专业观众 激发海外买家浓厚兴趣[17]
陕西造无人货运重卡在上海首发
陕西日报· 2025-08-13 22:22
产品发布 - 质子汽车于8月13日在上海首发无人货运重卡"曜灵Ⅱ" [1] - "曜灵Ⅱ"采用前瞻设计 凸显无人驾驶技术在效率 成本 空间方面的优势 [1] - 产品具备多种灵活调度模式 可根据货源分布 道路状况及任务优先级智能调度车辆 [1] 技术优势 - 车辆支持运输 甩箱 背运等模式的灵活切换与匹配组织 大幅缩短等货时间 [1] - 空载运营模式下 3辆空驶返程车辆可变为1辆母车重载行驶 2辆子车作为货物被运输 节约空载燃料费和路桥费 [1] - 公司获得授权专利260余项 覆盖各大主流场景的新能源汽车产品200余款 [1] 行业合作 - 质子汽车联合深圳佑驾 卡尔动力 绿电智联 超星未来等智驾领域代表企业启动战略合作 [1] - 合作方共同致力于共创商用车智能运输新业态 [1] 技术布局 - 公司在固态底盘 镁合金轻量化挂车 超材料等技术领域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1] - 质子汽车坚持核心技术自研 为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孵化企业 [1]
涛涛车业(301345.SZ):已先后与K-SCALE、开普勒机器人、宇树科技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格隆汇APP· 2025-08-11 07:37
核心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发展智能电动低速车和特种车核心业务 [1] - 积极布局机器人、无人驾驶技术等前沿领域以构建共性技术平台 [1] - 新兴领域研发成果将反哺主营业务并推动全线产品智能化升级 [1] 技术研发与全球化布局 - 国内筹划设立上海张江研究院以加强研发能力 [1] - 海外启动美国前沿技术孵化团队组建计划以链接精英人才与技术资源 [1] - 采用"国内研发基地+海外创新支点"联动模式加速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突破 [1] 战略合作 - 与K-SCALE、开普勒机器人、宇树科技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1] - 合作涵盖销售拓展、场景应用、产品二次开发等领域 [1]
萝卜快跑坠坑,打脸李彦宏?百度无人驾驶的光环碎了一地
搜狐财经· 2025-08-10 15:14
百度无人驾驶业务近期事件 - 重庆永川发生"萝卜快跑"无人车坠入3米深坑事故 车辆未能识别施工围挡导致乘客需自行逃生 [1][3] - 公司宣称累计营运里程超1亿公里且"从未发生责任事故" 但此次事件打破零事故记录 [3] - 官方未就事件发表正式声明 引发公众对技术安全性的质疑 [3] 技术配置与实际表现反差 - 第六代无人车(Apollo RT6)配备38个传感器+1200Tops算力平台 采用10重安全冗余方案 [4] - 事故路段设有1.2米高围挡及施工标识 但车辆未能识别静态障碍物 [4] - 硬件参数与实际表现差距暴露场景覆盖不足的系统性风险 [4] 公司战略与市场表态 - 创始人李彦宏曾宣称Robotaxi出险率仅为人类驾驶员1/14 [5] - 2023年Q1财报会提出无人驾驶业务"清晰盈利路径" 计划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5] - 与神州租车等展开合作 将"萝卜快跑"定位为长期增长核心驱动力 [5] 历史事故记录 - 2023年7月测试车变道时发生剐蹭后驶离现场 [6] - 2022年7月武汉发生无人车与闯红灯行人轻微碰撞事件 [6] 行业影响与发展挑战 - 连续事故暴露技术稳定性不足 复杂场景应对能力存疑 [8] - 公众信任度持续消耗 竞争对手正在缩小技术差距 [8] - 业务扩张与安全保障需平衡 监管体系完善成关键 [8][9] 业务现状评估 - 当前处于关键转折点 需解决技术研发与运营管理短板 [9] - 若无法有效提升安全性 "L4自动驾驶标杆"定位将受挑战 [9]
政策松绑商业化快速推进,无人物流有望率先放量
2025-08-05 03:1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无人驾驶物流车及Robotaxi行业 [1][3][6][7][10][12][14][17][23][24][25][27] - **公司**:菜鸟(无人车)、百度(萝卜快跑)、顺丰、新石器、极智嘉、中邮科技、景洪智能、蓝剑智能、昆川智能、天准科技、德赛西威等 [1][5][6][7][14][28]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物流行业痛点**:2024年从业人数1,100万→2025年1,550万,人工成本占比上升挤压盈利 [1][2] - **无人车成本下降**:菜鸟无人车价格从2018年近百万→2025年1.98万元,成本逼近人工 [1][2][5][20] - **法规瓶颈**:开放道路需政策许可,103城开放路权但多限于测试阶段;封闭场景(矿区/仓储)无需交规 [1][4][10][14] - **应用场景分散**:审批流程复杂(需逐街道/场景申请),互联网企业(技术优势)与物流企业(降本需求)主导 [3][14] **2 商业化进展** - **Robotaxi领先**:北京允许主驾有人收费,武汉/重庆/深圳试点完全无人L4级 [1][7][10] - **无人物流放量快**:2024年无人配送车存量超6,000台,年销5,000台;Robotaxi仅1,000台(安全要求高) [24][25] - **ToG/ToB模式**:依赖地方政府试点牌照,推广受限(vs新能源车ToC统一准入) [12][14] **3 降本增效路径** - **人力替代**:1名监控员可监管多车;顺丰案例显示无人车每公里成本0.15元(人工驾驶1元) [5][18] - **零部件降价**:激光雷达(2020年10万→2024年4,000元)、摄像头(300→100美元)、电池技术迭代 [20] - **规模效应**:2029年市场规模预计达数千亿,仓储自动化渗透率提升 [3][17][27] **4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菜鸟(物流车)、百度(Robotaxi)、新石器(250城路权)、顺丰(末端配送) [1][7][14][28] - **产业链分工**:机械(无人叉车)、物流车(中邮科技)、零部件(天准科技/德赛西威) [28] --- 其他重要信息 - **政策里程碑**:2017年北京首推路测规范,2021年明确L1-L5责任划分,2025年L4商业化试点 [9][10] - **特殊场景潜力**:矿区全无人化(挖掘机/矿车)、仓储AMR(极致家无人叉车+机械臂) [14][21] - **商业模式创新**:高频配送/偏远区域服务、公共服务低成本化(类比流量降价催生短视频) [19][23]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成本对比**:菜鸟无人车1.98万元 vs 人工月成本10万元(含福利) [5][16] - **市场规模**:2023年销售200亿+服务300亿=550亿;2029年预计数千亿 [17][27] - **销量数据**:无人配送车2024年销5,000台 vs 商用车年销400万台 [24][25]
Waymo与安飞士合作,将网约车服务扩展至美国得州达拉斯市
快讯· 2025-07-29 00:08
公司动态 - Alphabet旗下无人驾驶技术公司Waymo宣布将于2026年将网约车服务扩展至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 [1] - Waymo与安飞士巴吉集团(Avis Budget Group)建立战略合作 [1] - 安飞士将提供端到端的车队管理服务 包括基础设施 车辆准备 维护以及一般车队运营 [1]
电瓶车也玩“无人驾驶”
每日商报· 2025-07-24 23:35
电动车智能化发展 - 台铃在2025华南国际电动车展上展示配备无人智驾技术的电瓶车 能自主应对复杂路况并完成自动倒库等高难度操作 [1] - 台铃 雅迪 九号等品牌已有可实现无人驾驶的电瓶车 台铃超跑冒险家智能版售价14 9万元 但官方渠道未确认名称和价格 [1] - 雅迪无人驾驶电瓶车采用高灵敏平衡飞轮控制系统 实现前进 后退 左右转弯等功能 [1] 无人驾驶电瓶车市场现状 - 台铃电动车店表示无人驾驶车型属于电动摩托车范畴 在杭州不允许上路 可能在其他城市销售 [2] - 九号品牌有无人智驾概念车 但尚未量产 当前技术更多用于展示品牌实力 [2] - 搭载无人驾驶技术的电瓶车价格偏高 技术必要性和安全性仍需解决 [2] 智能电瓶车功能与价格 - 当前电瓶车智能化功能丰富 包括蓝牙解锁 语音唤醒 导航投屏 坡道驻车等 [2] - 台铃"封神"车型售价4900元起 配备全视角悬浮液晶屏幕 鸿蒙智联技术 智能倾倒呼叫等功能 [2] - 九号车型具备无钥匙启动 ABS防抱死系统 智能电瓶车价格集中在三四千元区间 [2] 消费者需求与市场接受度 - 外卖骑手等消费者更关注续航和性价比 对智能化功能需求相对次要 [2] - 智能电瓶车比普通车型贵两三千元 价格能否被收入不高群体接受仍需观察 [2] - 接打电话 智能导航等功能符合时代需求 但核心购买群体仍以价格为关键考量 [2]
上海将发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财联社· 2025-07-24 12:49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发放 - 上海将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期间发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1] - 2024年上海已发放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允许Robotaxi上路测试但不能收费运营 [1] - 2025年示范运营牌照的发放意味着公众可以在服务范围内打到Robotaxi [1] 运营模式创新 - 传统出租车企业将与科技企业合作运营Robotaxi [1] - 这种合作模式结合了传统出租车企业的运营经验和科技企业的无人驾驶技术 [1] - 上海在管理上进行了创新,通过这种合作方式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1]
人民网评:车企不应有意无意夸大辅助驾驶性能
财富在线· 2025-07-22 02:38
行业技术现状 - 中国无人驾驶技术整体处于L3级试点阶段 多数智能汽车系统仅达L2级辅助驾驶水平 [1] - L2级智能驾驶系统仅能提供有限辅助功能 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1] 市场宣传问题 - 部分车企在新品宣传中混淆自动驾驶分级概念 夸大辅助驾驶性能 [2] - 宣传案例包括"一边开车一边开会""百万销量0自燃""智驾开长途全程很轻松"等误导性表述 [2] - 自媒体通过"高速盖被睡觉""通勤闭眼休息"等内容博取流量 暗示双手可脱离方向盘 [2] 安全事故案例 - 深圳黄女士开启领航辅助驾驶后车辆未按提示转向 直行撞护栏致11.8万元损失 [1] - 央视曝光案例显示高速行驶中驾驶人睡觉 车辆仍以智能驾驶模式飞驰 [2] - 另起案例中司乘人员放平座椅让车辆自动行驶于高速公路 [2] 专家观点 - 智能驾驶功能仅在设计运行条件下辅助探测道路环境 驾驶人员双手不可脱离方向盘 [2] - 车企需加强出售车辆时的安全教育并避免夸大宣传 [2] - 驾驶员应正确认知辅助驾驶功能局限性 避免盲目信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