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搜索文档
奇德新材(30099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8 07:0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995,证券简称为奇德新材 [1] - 投资者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6 日下午 14:30 至 16:00,地点在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连海路 323 号奇德新材办公楼 [2] - 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陈云峰和证券事务代表赵美美 [2] 碳纤维产品相关 竞争优势 - 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轻量化及高端化应用,提供车规级碳纤维制品一站式服务,产品涵盖前舱盖等各内外饰及功能件 [2] - 凭借复合材料成型领域技术协同,在碳纤维色漆技术、高品质外观工艺技术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 [2] - 依托技术积淀及工艺优势,对行业痛点进行技术升级和研发投入,未来将在多方面持续创新 [3] 扩产计划 - 基于战略规划和客户需求增加,计划通过多种手段对碳纤维项目扩产,提升产能、效率和品质稳定性 [4] 泰国工厂相关 - 为满足东南亚地区客户需求,计划对泰国生产基地项目扩产,新建智能化产线,构建一站式生产能力 [5] - 扩产将提升本土化交付效率,满足区域化供应链需求,深化国际化产能布局 [5] 公司战略规划 - 近年来把握行业机遇,围绕“聚焦轻量化产业 + 国际化布局 + 优化人才结构”分配资源,2024 年高性能及轻量化汽车碳纤维产品和海外市场已量产 [6] - 未来聚焦三大核心产品线,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推进碳纤维制品在新兴领域落地,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大国际市场开发 [7]
东吴证券:给予春秋电子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21 04:53
公司业绩表现 - 24年实现营收39.45亿元,同比增长21.11%,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336.99% [2] - 25Q1营收8.68亿元,同比下降4.55%,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增长178.70% [2] - PC及智能终端结构件营收33.37亿元,占比84.58%,通讯电子营收3.54亿元,占比8.98% [2] PC行业动态 - 华为发布首款鸿蒙折叠电脑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为18英寸全球最大折叠屏电脑 [1] - 全球PC出货量连续5个季度增长,2024年全年出货量2.555亿台,增长3.8% [3] - 3Q24 AIPC出货量达1330万台,占当季PC出货量20%,销量环比增长49% [3] PC结构件业务 - 公司与联想、三星电子、惠普、戴尔、LG等品牌商及纬创、广达、华勤等代工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 - AIPC、可折叠PC、鸿蒙PC等创新加速,有望推动PC结构件业务份额持续提升 [3] 汽车电子业务 - 镁合金具有轻量化、高强度-密度比、高散热性等优势,成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最佳选择 [4] - 公司通过半固态射出成型技术,为新能源汽车中控、转向、电控系统提供应用支持 [4] - 业务已进入量产阶段,下游客户包括小米、蔚来、小鹏、比亚迪、宝马、吉利、大众等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54/3.28/3.95亿元,同比增长20%/29%/20% [4] - 对应P/E为22/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4]
吉冈精密(836720):专注铝压铸高精度小件市场,收购德国帝柯开发欧洲市场
华源证券· 2025-05-19 06: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吉冈精密“增持”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冈精密专注锌铝合金精密压铸产品,2024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3%,供货给华为、吉利等产品进入量产,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趋势催生铝合金零部件增量需求,电动工具市场需求企稳回升,公司在墨西哥及泰国布局开拓国际市场,收购德国帝柯开发欧洲市场,看好公司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以及电子电器领域的发展潜力 [5][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截至 2025 年 5 月 16 日,吉冈精密收盘价 20.86 元,年内高低价 29.99/7.01 元,总市值 39.6798 亿元,流通市值 10.6667 亿元,总股本 1.9022 亿股,资产负债率 43.75%,每股净资产 2.63 元/股 [3] 公司概况 - 吉冈精密是从事锌铝合金精密压铸产品制造型生产企业,产品涵盖汽车零部件及电子电器配件等,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车型、清洁电器、电动工具、通讯设备等,主要客户包括万都、博泽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截至 2024 年年末拥有 201 项专利 [5] 财务数据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5.77 亿元(同比增长 25.97%)、归母净利润 5675 万元(同比增长 32.63%)、扣非归母净利润 5450 万元(同比增长 45.60%);2025Q1 实现营收 1.55 亿元(同比增长 48.45%)、归母净利润 1565 万元(同比增长 49.27%)、扣非归母净利润 1576 万元(同比增长 76.03%) [5] 汽车零部件业务 - 2024 年汽车领域产品营收 3.32 亿元,同比增长 32.06%,占营业收入总额的 58%;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同比增加 4325 万元,同比增长 29.66%,公司近年实施市场战略转型,多个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入量产或小批量生产阶段 [5] 电动工具业务 - 2024 年电子电器类产品营收 1.53 亿元,同比增加 41.94%,占总营收比例为 26%;其中电动工具用产品新增销售收入 1475 万元,同比增加 35.15%,预计 2020 - 2027 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将保持 4.2%的年复合增长率,到 2027 年市场空间或将达到 409 亿美元左右 [5][6] 国际市场布局 - 公司已在墨西哥及泰国布局设点承接客户海外订单及开拓国际市场,2024 年度完成对帝柯精密、帝柯贸易、德国帝柯的股权收购,未来有望利用德国帝柯开发欧洲市场,后续将继续寻求优质标的并购及加快泰国工厂建设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2/0.91/1.14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38/0.48/0.60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55.4/43.6/34.9 倍,选取文灿股份、旭升集团、广东鸿图作为可比公司 [7][9]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 给出 2024 - 2027E 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以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估值倍数等财务比率数据 [10]
奇德新材(30099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4:26
公司技术能力 - 公司掌握玻璃纤维增强、碳纤维增强等核心技术,生产设备、工艺、技术适用于PEEK材料改性及注塑成型,具备PEEK高性能化等方面的生产和技术基础 [2] 碳纤维产品优势 - 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轻量化及高端化应用,提供车规级碳纤维制品一站式服务,产品涵盖前舱盖等内外饰及功能件 [3] - 凭借复合材料成型领域技术协同,在碳纤维色漆技术、高品质外观工艺技术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 [3] - 依托技术积淀及工艺优势,对碳纤维行业高成本与生产效率低下痛点进行技术升级和研发投入 [3] 公司战略规划 - 2024年高性能及轻量化汽车碳纤维产品及海外市场布局实现量产出货,推动企业稳定增长 [4] - 未来聚焦高性能高分子改性塑料等三大核心产品线,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深化市场推广,推进碳纤维制品在新兴领域场景落地 [4] - 以技术迭代驱动产业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大国际市场开发拓展,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材料解决方案服务商 [4] 碳纤维产品应用 - 碳纤维制品具有轻量化等特性,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公司技术及工艺适用于低空飞行领域 [5][6]
模压成型装备行业景气度回 升伊之密管理层称公司在手订单饱满
证券日报· 2025-04-28 18:4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0.63亿元,同比增长2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8亿元,同比增长27.42%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87亿元,同比增长24.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4.29% [2] - 下游需求稳中有升,在手订单饱满,生产紧张有序,主要集中汽车、家电、3C、日用品等行业 [2] 下游行业需求 - 汽车行业占比最大,国内新能源汽车表现良好 [3] - 家电行业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迎来积极开局 [3] - 3C电子行业保持稳健发展,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和智能设备需求增长 [3] 产能建设与产品创新 - 全球产能升级,向工业4.0制造模式转型 [3] - 发布NEXT2两板式压铸机、A6高端智能系列注塑机、A3系列橡胶注射成型机等新品 [3] - UN2400D1MMultiPro七射多物料注塑机、3200T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等重点项目成功交付 [3]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布局 - 推出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采用压铸和注塑工艺结合的"一体化"成型方式 [4]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型关键零部件如电机零件与中控仪表板横梁 [4] - 镁合金结构件在轻量化方面优势明显,半固态注射成型工艺因性能和安全环保受关注 [4] 行业发展趋势 - 模压成型装备行业加速发展,企业技术升级和规模提升增强全球竞争力 [5] - 全球市场空间广阔,需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5]
【2025年一季报点评/瑞鹄模具】25Q1净利润高增,可转债扩产放量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4-24 13:0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公司营收达7.47亿元,同比增长47.76%,环比增长6.98%,主要受益于模具交付量增加及智界R7集中交付 [2] - 2025Q1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28.49%,环比微降0.31%,在奇瑞Q1销量环比下滑27%导致投资收益减少1000万元的背景下仍保持稳定 [2] - 2025Q1毛利率25.00%,同比提升1.2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82个百分点;净利率14.88%,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03个百分点 [2] - 三费费用率4.49%,同比下降1.8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4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3.93% [2] 业务发展动态 - 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在手订单38.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8%,涵盖冲压模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及AGV移动机器人等 [3] - 汽车零部件业务(冲焊件、一体化压铸结构件等)2024年产能逐步释放,成为重要增长点 [3] - 装备业务启动AI技术赋能模具设计,开发智能协作机器人并推进黑灯工厂落地,自动化产线及AGV机器人产能规模提升 [4] - 拟发行8.8亿元可转债,用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研发产业化项目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0亿元、5.70亿元、7.13亿元,对应EPS 2.15元、2.72元、3.41元 [5] - 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8倍、14倍、11倍 [5]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33.32亿元,同比增长37.43%,2026-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8.38%、27.55% [6] - 2025年归母净利率13.52%,2027年降至12.12%;ROE从2025年17.07%提升至2027年18.07% [6]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 - 2025年流动资产预计60.87亿元,较2024年增长55.7%,主要因货币资金及存货增长 [6] - 2025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预计7.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4%,资本开支4.57亿元 [6] -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57.69%升至2025年64.17%,主要因扩产导致负债增加 [6]
宜安科技转型“十字路口”:去年净利大幅下滑逾七成,新业务何以打开成长天花板?|上市莞企年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07:3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6.52亿元同比下滑3.19% 归母净利润100.55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0.49% [2] - 扣非后实际亏损2738.39万元 连续三年主业亏损 较2023年亏损3644.52万元有所收窄 [2] - 2019-2024年营业收入从14.31亿元增长至16.52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仅2.9% 远低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 [2] 盈利能力 - 综合毛利率从2019年25.3%降至2024年13.5% 接近腰斩 [5] - 镁制品毛利率从2020年14.5%骤降至2024年1.8% 铝制品毛利率维持在17.18%但较行业高峰期大幅缩水 [5] - 呈现明显"增收不增利"特征 传统业务面临严峻价格竞争利润空间被挤压 [2][3] 业务板块表现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10.53亿元同比增长2.08% 增速较2023年15.6%明显放缓 [4] - 铝制品收入同比下降10.22%至7.07亿元 镁制品收入微增0.61%至5.76亿元 [6] - 液态金属收入增长16.41%至1.23亿元 占总营收7.43% 有机硅胶收入增长1.06%至1.02亿元 [6][8] 行业环境与竞争 - 新能源汽车市场陷入价格战 平均降价幅度达15%-20% 价格压力传导至上游零部件企业 [4] - 液态金属领域面临比亚迪电子 长盈精密等企业加速布局 先发优势正被蚕食 [8] - 折叠屏手机市场爆发 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超30% 中国市场约917万台 [7]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8886.94万元同比下降4.24% 研发费用率维持在5.4% [7][9] - 研发聚焦三大领域: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 液态金属应用技术 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 [7] - 累计拥有有效专利314项 2024年新增31项 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已实现产业化供货 [8] 新兴业务进展 - 液态金属业务成为增长最快板块 已为多家主流手机品牌供应铰链结构件 [7][8] - 生物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完成临床试验 正在向药监局递交注册申请 [9] - 新兴业务前景广阔但规模尚小 短期内难以贡献显著业绩 [3][9] 战略应对措施 - 优化生产工艺 拓展一体化压铸技术应用 开发电机 电控 电池包等新产品 [6] - 拓展高附加值产品如液态金属汽车应用 但相对于整体营收仍显不足 [6] - 面临平衡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战略投入的重要课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