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

搜索文档
“智”造浆纸数字化 激活产业新动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2 00:46
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 - 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正全方位破解浆纸产业痛点 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1] - 传统浆纸产业依赖人工经验和繁琐流程 数字化技术推动生产与供应链环节转型升级 [1] 国贸股份数字化实践 - 公司通过"国贸云链"智慧供应链平台实现全球浆纸市场价格波动、供应商产能和库存信息的实时数据分析 [2] - "国贸云链·浆纸e站"平台将合同用印与物流流程从传统模式的3-5天缩短至1小时内完成 [3] - 平台集成产品采购、电子签章、供应链金融和数据分析功能 实现采购订单一键线上操作 [3] - 公司围绕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应用和供应链金融技术领域已布局多件专利 [4] 产业链协同效应 -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整合实现从纸浆采购、纸张生产到纸杯加工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4] - 数字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使纸杯产业园产值逐年攀升 [4] - 晨鸣纸业拥有80余件浆纸行业相关专利 通过研发投入和战略合作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6] 市场需求与产品创新 - 生活用纸市场从传统抽纸、卷纸细分为湿厕纸、鼻炎专用纸等多样化产品 [2] - 电商和快递行业发展为包装用纸市场带来广阔空间 [7] - 消费者对浆纸产品的质量、环保性能和个性化要求不断提高 [7] 产学研协同创新 - 江南大学在纤维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制浆技术和高性能纸基材料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储备 [7] - 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7]
博威合金: 博威合金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16:30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2.21亿元,同比增长15.21%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6.05% [3] - 新材料业务收入占比78.53%,新能源业务占比21.47%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87亿元,同比下降413.07% [3] 业务发展 - 新材料业务收入增长23.83%,主要因销售量增长及产能利用率提高 [9] - 新能源业务收入下降10.10%,因美国组件终端价格下降 [9] - 美国2GW N型组件项目4月底试产,新增1GW组件项目预计8月试产 [13] - 越南3GW电池片项目因关税及宏观环境正在优化经营方案 [4] 研发与创新 - 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12项,其中海外专利37项 [15] - 主持/参与制定28项国家标准、20项行业标准及5项团体标准 [15] - 数字化研发平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人工智能等行业 [4] - 持续研发N-Type、XBC、钙钛矿等前沿光伏技术 [17] 行业趋势 - 2050年全球光伏发电量占比预计达25%,累计安装量8519GW [7] - 美国市场2025年预计新增光伏装机约53GW,2026年约61GW [7] - 新材料产业稳步发展,支撑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4] - 光伏与储能结合将提升竞争力 [7] 产能建设 - 2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线材扩产项目6月底投产 [13] - 3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带材扩产项目优化建设方案 [13] - 美国2GW N型电池片项目争取2026年底投产 [14] - 美国组件产能将达3GW [13]
2025中国文旅博览会9月在武汉开幕 2000余家展商参展覆盖全产业链
长江商报· 2025-08-18 00:05
博览会概况 -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12日至14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主题为"深化文旅融合 畅享美好生活" [1] - 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 融合"展、演、销、游"四大功能 吸引全国27个省(区、市)文旅部门及2000余家展商参展 [1] - 采用室内馆与室外展区联动形式 其中室外展区4万平方米展示文旅IP花车矩阵 室内展馆6万平方米集中展示文旅新业态 [4] 参展阵容 - 参展商超2000家 覆盖"文旅+"全产业链 包括中国电信、蚂蚁集团、腾讯游戏、携程等头部企业 [1][4] - 定向邀约30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及200余家国内外旅行商参与对接洽谈 预计推动大批合作项目签约落地 [4] - 参展单位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化、B站、三体宇宙、磐石科技、灵伴科技等知名企业 [4] 科技与创新 - 集中呈现数字集群、沉浸式体验、低空文旅、智慧导览等领域最新应用 凸显"科技感"与"融合度" [2] - 设置机器人数智推荐官 通过趣味化方式为市民游客带来科技互动体验 [2] - 围绕国潮文创、项目运营、数智装备、沉浸式体验等重点领域组织首发、首秀、首演系列活动 [2] 活动与消费体验 - 策划50余项特色活动 包括文旅IP大巡展、中外演艺秀、国潮文创集章打卡等 [4] - 海内外38组特色文旅IP表演团队轮番登场 国内知名剧目和演艺项目在中央大舞台亮相 [4] - 提供"一站式消费体验" 涵盖逛展馆、体验新科技、品尝美食、购买文创及参与超级品牌日活动 [5] - 境外游客可享受"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服务 [6] 城市联动效应 - 以博览会为核心引流载体 通过"展会+多元活动"协同矩阵为武汉注入强劲客流动力 [3] - 联动文化、体育等领域特色活动 形成"1+1>2"叠加效应 达成"办好一次会 提升一座城"目标 [3] - 推出"烟火武汉 缤纷璀璨——2025武汉金秋品质旅游季"系列活动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20台文旅IP花车及近千名演员参与巡游展演 [6]
中国海油“璇玑”实现超远程油田钻探技术突破
新华财经· 2025-08-14 05:11
技术突破 - "璇玑"系统累计传输曲线超过50万条,总数据量突破500G,相当于1000口井的总数据量或一口100万米井的全部数据,实现"云上千·百万"里程碑式跨越 [2] - 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井场端—云端—应用端"实时数据传输链路,创新采用流体压力波传输技术实现多介质高效稳定传输 [2] - 首次搭建"中国—乌干达"超9000公里全链路高速通讯通道,井地传输速率由1bps提升到40bps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3] 技术优势 - 系统具备"瞄着深层靶点去""沿着储层边界钻"的能力,代表当今世界钻井技术前沿水平 [2] - 实现从井下仪器到决策中心的"端到端"传控闭环,能够"察打一体"命中地下油藏 [3] - 在乌干达作业中克服通讯干扰、寻路绕障等技术难题,成功超远程命中深地靶点 [3] 应用成果 - 系统已在我国全海域及陆地重要油田规模化应用,并推广至印尼、伊拉克、乌干达等"一带一路"国家 [4] - 海外累计作业151井次、累计进尺12万米,完成全链条产业化布局和全球化规模应用 [4] - 乌干达石油管理局高度评价其全球体系化协同作业能力,为复杂井况油气田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4]
康道医疗加强技术创新——智能设备升级用户体验
经济日报· 2025-08-11 22:06
公司产品与技术 - 自主研发KD9下肢外骨骼步态训练系统 采用人工智能交互技术 满足神经损伤导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需求 提供行走、踏步、坐站等训练 内置患者管理系统可实时记录和分析训练数据[1] - 创新使用六轴协同机械臂结构 相较传统三轴设备提供更高自由度 模拟人体肢体复杂运动 完成多角度动作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2] - 最新研发轻量化外骨骼重量控制在2千克以内 穿着几乎无感[2] - 产品包括AI康复机器人、上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机、多功能诊疗床及护理床等系列[1] 研发与创新 - 攻克机械臂精准控制难点 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捕捉患者关节角度等生理数据 实现高度柔和驱动力输出[1] - 首创AI智能镜像步态学习功能 通过患者步态数据生成个性化训练方案 突破传统设备依赖固定程序的局限[2] - 组建资深算法工程师团队 分析大量训练数据优化算法模型 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引入先进算法 提升AI算法准确性和稳定性[1] - 已申请数十项发明专利 在人工智能康复领域建立技术优势[2] 研发体系与合作 - 构建医工交叉研发体系和闭环创新生态 汇聚工程技术人才并与康复医学专家合作 确保研发紧扣临床需求[3] - 多学科深度协同覆盖结构设计、电路开发、核心算法优化、人机交互与场景建模[3] - 产品已应用于部分三甲医院康复科 实现患者治疗与康复过程的大数据平台管理[3] - 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医疗机构签署合作协议[3]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推动康复医疗行业快速发展[3] - 公司以脑机接口、数字化技术等前沿领域为核心研究方向[1] - 持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 深化医工结合 通过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推动康复医疗技术和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迈进[3]
Marcus (MCS) Fiscal Q2 Revenue Jumps 17%
The Motley Fool· 2025-08-02 11:3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财年第二季度GAAP每股收益达023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164% [1] - 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70%至206亿美元(GAAP) 超出市场预期2037亿美元 [1][2] - 调整后EBITDA同比大幅增长468%至3230万美元 [2] - 影院业务收入同比飙升298%至1317亿美元 酒店度假村业务收入持平为7430万美元 [1][2] 业务板块表现 影院业务 - 影院业务运营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78万美元跃升至1570万美元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762% [5] - 同店观影人次增长267% 平均票价提升20% 人均特许收入增长31% [5] - 战略改造项目包括Marcus Syracuse等影院 升级大堂/餐饮区/数字订购系统 [6] 酒店业务 - 酒店业务GAAP运营收入同比下降至420万美元(去年同期610万美元) [7] - RevPAR下降29% 主要因密尔沃基希尔顿装修导致554间客房停用(6月底已全部重开) [7] - 2026年团体客房预订量同比提升20% 活动宴会业务抵消部分装修影响 [8][9] 战略与运营 - 公司拥有78家影院(配备DreamLounger躺椅等高端设施)和16家酒店度假村 [3] - 核心战略聚焦客户体验升级 包括影院改造/数字技术/会员计划 [4] - 暑期档《我的世界电影》等大片推动阵亡将士纪念日创票房纪录 [5] 未来展望 - 管理层强调2025下半年将受益于已完成酒店改造(如密尔沃基希尔顿)和强劲会展档期 [10] - 行业挑战包括内容周期依赖和劳动力成本 公司计划通过业务多元化应对 [11]
媒体智库峰会代表行走中原大地点赞中国发展奇迹
河南日报· 2025-07-27 23:29
中华文明与文旅融合 -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代表们对中国延绵不绝的文明表示震撼[2] - 洛阳龙门石窟和开封清明上河园通过沉浸式体验展现中华文化魅力[2][4] - 河南博物院、定鼎门遗址等历史古迹展示中华文明璀璨成就[4] - 清明上河园以北宋名画为蓝本,通过表演和场景再现吸引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4] 工业与科技发展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从首台"东方红"拖拉机发展到无人驾驶和自动辅助驾驶系统[7] - 一拖产品已出口至东欧、中亚和东南亚,并有为特定国家定制的型号[7] - 开封奇瑞汽车工厂每7分钟生产一辆汽车[7] - 郑州宇通客车公司展示数字化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成果[8] 农业现代化 - 中国一拖研发大型农场重负荷作业拖拉机,适配旱田作业需求[7] - 农业机械产品提供更清洁排放,满足现代农业需求[7] - 非洲国家与中国在农业领域存在广阔合作前景[7]
百年电梯巨头加码中国制造数字化转型,将宣布在华投资新计划
第一财经· 2025-07-19 12:21
数字化技术在电梯行业的应用 - 数字化技术正在改变电梯行业的生产制造流程,通力昆山生产车间内大批机器人进行电梯门板等大件的加工,整个过程完全由自动化软件控制 [1] - 通力电梯正在进行大规模数字化制造升级,加速本地化服务能力并将中国智能制造成果出口全球,近期将宣布新的在华投资项目用于智慧物流等建设 [1] - 通力昆山工业园是该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及芬兰以外最大海外研发中心,本地供应链占比达99%,产品出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通力电梯的数字化生产与运维 - 昆山工厂自动化生产水平全球领先,已实现5G网络全覆盖,利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层门自动生产线,实现精准监控、故障预测和动态优化 [2] - 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入电梯高效运维,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监管数据实时上传与透明化管理 [2] -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系统可提前演算电梯潜在故障风险并推送预警信息,使维保工作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设备故障率最高可降低约55%,困人风险最多减少约40% [2] 电梯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 - 通力正在构建柔性生产体系以应对中国城市更新阶段电梯行业从增量建设向存量运维的转型,数字化在柔性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 [2] - 电梯改造现场勘测环节采用电子化工具,数字化信息实时上传至内部系统并同步工厂,实现根据勘测结果及需求的柔性生产 [2] - 跨国电梯巨头如通力、奥的斯积极投入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项目,通力在8个月内完成昆山首批2106台老旧电梯更新交付 [3] 跨国电梯企业在华布局 - 奥的斯中国区总裁表示中国已建立成熟的数字经济和生态系统,物联网连接电梯与数字系统有利于提升安全保护和智能化管理 [3] - 奥的斯上海研发中心是其全球规模最大研发基地,负责开发智能电梯设备与数字化技术创新,参与上海多个地标和基础设施项目 [3]
首批!东方电气牵头组建一中心
中国电力报· 2025-07-16 06:30
四川省能源装备数智化技术创新中心成立 - 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研究院牵头组建四川省能源装备数智化技术创新中心 该中心是四川省首批布局的10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 [1] - 东成研究院主要承担该中心的任务 包括应用场景开发 数据处理 训练模型 评估和迭代 模型测试等 [3] 中心的核心目标与技术方向 - 中心瞄准能源装备行业的卡脖子问题 以高价值应用场景为牵引 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 [3] - 重点攻关AI全链条应用的六大核心领域 覆盖能源装备行业的经营管理 研发设计 工艺编制 生产制造 安全检测 智慧产品开发等关键环节 [3] - 致力于构建能源装备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体系 实现从工具的革命到革命的工具的效能目标 向覆盖全产业链的生态化应用演进 [3] 当前研发进展 - 中心已构建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在研参数优化模型 工艺自动生产模型 编程推理模型 多模态质检模型等5个行业模型及11个智能体 [5] - 已开展高端装备智慧化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主动支撑 新型电气装备技术研发及应用 [5] 合作生态与产学研联动 - 中心联合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 以及东方风电 四川能投天府新能源研究院等产业链企业 [6] - 构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生态链 为行业树立智能化标杆 [6] 未来发展规划 - 中心将依托东方电气集团六电六业产业格局 逐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工业范式革命 [7] - 目标构建能源装备数智化高地 [7]
就在今天,国家电投10周岁,资产增长超1.1万亿!
中国电力报· 2025-07-15 05:10
公司重组与发展历程 - 2015年7月15日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 - 成立时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资源的综合能源集团 [3]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建成中国第一座大型火电厂上海杨树浦电厂,拥有百年电力工业发展积淀 [4] 经营业绩与规模扩张 - 电力装机从重组当年1亿千瓦增长至2024年2.7亿千瓦 [9] - 清洁能源占比从38.47%提升至73.08% [13] - 资产总额从7738亿元增长至1.9万亿元,增幅1.46倍 [14] - 年度营业收入从2015年不到2000亿元增至2024年接近4000亿元 [14] - 年度利润从2015年不到140亿元跃升至2024年接近500亿元,增长2.55倍 [14] 业务布局与国际化 - 业务区域从"三北"地区拓展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全国范围 [14] - 境外业务覆盖国家从24个扩展至47个 [15] - 境外装机容量从不到30万千瓦扩展至1267万千瓦 [28] 能源结构转型 - 光伏装机从485万千瓦增长至8673万千瓦,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发电企业 [17] - 风电装机增长5倍达到6253万千瓦,海上风电从无到有装机512万千瓦 [17] - 水电装机达2653万千瓦,强化黄河上游和长江支流流域梯级开发 [18] - 核电装机从224万千瓦增长至1074万千瓦 [19] - 完成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超6700万千瓦、灵活性改造超3400万千瓦 [20] 科技创新成果 - 主导"国和一号"三代核电自主化项目,掌握30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 [22] - 研发"国冉一号"30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22] - 累计获授权专利超1.8万件,突破晶硅光伏组件回收等核心技术 [22] - 自主研发"和睿"系列数字化仪控系统应用于新能源领域 [23] 新兴业务探索 - 发展换电重卡和氢燃料电池为代表的电能替代业务 [25] - 建成"暖核一号"核能供热项目,供热面积达560万平方米 [25] - 构建全球首个"煤—新能源—电—铝"循环经济模式 [25] - 建设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县(河南兰考) [25] - 发行REITs、碳中和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引入资金超1200亿元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