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布局
icon
搜索文档
宗馥莉10亿饮品基地项目获批
第一财经· 2025-08-07 13:30
宏胜西安饮品新基地项目 - 项目总投资10亿元 建设高速水线1条 奶线2条 无菌线1条 配套瓶盖 瓶胚吹瓶等产线 预留2条生产线 主要生产纯净水 茶饮料 咖啡 果汁 含乳饮品等 [2] - 项目由西安恒枫饮料有限公司负责 该公司由宏胜饮料集团持股90% 恒枫贸易持股10% 宗馥莉任执行董事 [2] - 8月6日发布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招标公告 标志着项目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3][4] 公司背景 - 西安恒枫饮料成立于2017年12月 注册资本4500万美元 经营范围涵盖饮料生产与食品销售 [2] - 宏胜饮料集团通过控股西安恒枫实现西北产能布局 完善全国供应链网络 [4] 行业布局 - 西安经开区已聚集百事食品 可口可乐 康师傅 达能 青岛啤酒等企业 形成年产值近百亿元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5] - 娃哈哈年初关停18家分厂生产线 涉及深圳 大理 重庆 吉安 陕西等地 显示行业产能整合趋势 [5] 战略意义 - 项目依托西安枢纽地位 可辐射西北及中部消费市场 降低物流成本并提升市场渗透率 [4] - 全品类产线建设形成本地化生产闭环 为娃哈哈巩固行业地位提供供应链支撑 [4]
宗馥莉投资10亿在西安建新基地,担任执行董事
搜狐财经· 2025-08-07 08:03
新闻荐读 近日,据企查查显示,西安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宏胜西安饮品新基地项目审批通过,该项目位于西安经开区泾渭工业园。 | 缅道有远儿的商业传奇 全国企业信用查询系 | 宏胜西安饮品新基地项目 ® 查一下 | ■ 应用 ▼ | 个儿中心 | V SVIP 会局服务 | | --- | --- | --- | --- | --- | | 宏胜西安饮品新基地项目 | | | | | | 项目备案 审批通过 陕西省 | | | | | | 建设单位:西安恒枫饮料有限公司 | 项目总投资:10亿元 建设地址: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渭环东路以西、高永路以南 | | | | | 计划开工时间:2025-09 | 发布时间: 2025-08-05 项目代码: 2508-610162-04-05-703223 | | | | | SVIP 来源:2 查看 | | | | | | 公告原文 | | | | | | 项目名称 | 宏胜西安饮品新基地项目 | | | | | 建设性质 | 新建 | | | | | 项目法人 | 視丽丹 | | | | | 建设规模及内容 | 项目用地面积约150亩,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最终以经源规划 ...
片仔癀:拟2亿元投资大健康产业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8-07 02:05
投资布局 - 全资子公司漳州片仔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出资2亿元参与投资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占基金目标规模10亿元的20% [1] - 基金主要投资医疗健康领域,包括药品、医疗器械、上游供应链、食品保健品、合成生物、化工材料及消费医疗,非医疗健康领域投资占比不超过10% [1] - 投资目的为战略前瞻性布局,通过专业机构资源加速医药产业聚集和产业链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 [1] 合作与交易结构 - 基金管理人为中信建投资本,系中信建投证券私募股权投资平台,在医疗健康领域具备丰富经验 [1] - 本次投资与关联方漳州片仔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进行,构成关联交易但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公司经营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医药制造业、医药流通业及化妆品业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1.42亿元,归母净利润10亿元 [1]
“立说立行”与“久久为功”(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8-03 22:05
立说立行与久久为功的辩证关系 - 强调速度和效率的"立说立行"体现历史主动精神,需以紧迫感应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 [1] - 注重耐力和坚持的"久久为功"彰显战略耐心,避免因追求速成政绩导致劳民伤财或烂尾工程 [2] - 两者相辅相成,"立说立行"为长期坚持提供开端,"久久为功"为快速行动奠定基础 [3] 实践应用与战略布局 - 在科技攻关、产业升级、生态保护等领域需平衡"立说立行"的突破与"久久为功"的积累 [2][4] - 国际竞争下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需快速行动,而生态文明等系统工程需稳步推进 [4] - 统筹当前与长远发展,既要落实五年规划进度,也要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4] 政绩观与高质量发展 - 树立正确政绩观需兼顾"立说立行"的机遇捕捉与"久久为功"的根基夯实 [4] - 避免短视行为或形象工程,将快速行动与长期坚持统一于高质量发展逻辑中 [4] - 焦裕禄治沙与深圳速度的案例共同诠释了执政哲学中冲刺与接力的平衡 [4]
马斯克意识到危险,为什么把老爹送俄罗斯而不是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7-27 07:54
马斯克将父亲送往俄罗斯的战略分析 核心商业动机 - 通过将父亲安置在俄罗斯进行风险分散,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中国)[5][11] - 俄罗斯在火箭技术和宇航领域具备历史积累,可能为SpaceX未来合作预留空间[7] - 平衡中美关系敏感性的策略:既维持中国市场的核心地位(上海工厂贡献全球电动车业务关键产能),又避免引发美国政府对技术安全的质疑[8][10] 中国市场战略价值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获得土地政策、税收优惠等支持,成为全球产能和现金流的核心支柱[3]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对特斯拉全球份额的贡献率显著,但地缘政治波动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5][13] 多国业务布局逻辑 - 星链、SpaceX、Neuralink等业务涉及太空、AI等战略领域,需规避大国博弈的直接冲突[3][8] - 推特(X)在印度、土耳其等新兴市场的试探性合作,体现全球化风险对冲思路[11] - 俄罗斯的政治稳定性及对商人管控相对宽松,适合作为非敏感战略支点[11] 行业竞争背景 - 太空产业(SpaceX)面临技术垄断挑战,需借助俄罗斯航天遗产补充技术合作可能性[7] -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但贸易政策风险促使企业建立替代方案[5][13] 注:所有分析基于公开信息中提及的商业行为与行业特征,未涉及个人情感或非商业因素[1][3][5][7][8][10][11][13][15]
曾走过并购“弯路”,如今要并购实控人妹妹的公司……
IPO日报· 2025-07-25 12:56
收购交易 - 元力股份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同晟股份100%股权,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同晟股份实控人卢元方与元力股份实控人卢元健为兄妹关系 [1][3][4] - 元力股份拟向卢元健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1亿元配套资金以推进交易,目前交易价格未定因标的资产审计评估未完成 [1][2] - 同晟股份主营二氧化硅产品,2024年营收2.68亿元(同比+23.86%),净利润5096万元(同比+175.82%) [4] 业务协同与整合 - 元力股份与同晟股份存在产业链协同:元力生产的硅酸钠是同晟生产二氧化硅的原材料,2023-2024年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511.90万元和1235.36万元 [4][5] - 交易可减少关联交易并规避潜在同业竞争(同晟专注沉淀法二氧化硅,元力子公司采用碳酸法) [5] - 收购后同晟将成为元力全资子公司,助力其优化二氧化硅领域布局并新增业绩增长点 [5] 公司历史业务调整 - 元力股份2011年上市时主营活性炭、白炭黑等化工产品,2016年通过2.36亿元收购广州创娱切入游戏行业,2017年再以1.6亿元收购广州冰鸟 [7][8] - 游戏业务收入占比曾从2016年3.68%升至2018年50.71%,但2019年起因行业监管趋严逐步剥离,最终聚焦化工主业 [8][9] - 2024年公司营收18.8亿元(同比-6.6%),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19.9%) [9]
元力股份:拟关联收购同晟股份100%股权,并募集1亿元配套资金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2:36
交易概述 - 公司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同晟股份100%股权 同时拟向实际控制人卢元健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1亿元配套资金 [1]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同晟股份实际控制人卢元方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卢元健为兄妹关系 且配套资金发行对象为卢元健 [1] - 交易标的审计评估未完成 最终价格以评估报告为准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价格为12.58元/股 配套资金发行价格为13.18元/股 [1] 标的公司业务 - 同晟股份专注于二氧化硅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应用于橡胶 蓄电池PE隔板 牙膏 饲料添加剂 涂料等领域 [1] - 2024年二氧化硅产能达4.8万吨 产能利用率超90% 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 归母净利润5095.95万元 [2] - 拥有35项有效专利(发明专利10项 实用新型25项) 参与制定修订多项行业标准 获评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科技"小巨人"企业 [2] 产业协同与竞争 - 公司与同晟股份存在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公司生产的硅酸钠是同晟股份生产二氧化硅的重要原材料 [2] - 2023年 2024年同晟股份向公司采购固体硅酸钠分别为511.90万元 1235.36万元 [2] - 双方在二氧化硅生产领域存在潜在同业竞争 同晟股份专注沉淀法 公司通过子公司采用碳酸法生产 [2] 交易影响 - 交易完成后将深化产业链协同与优势互补 优化公司业务布局 加快二氧化硅领域战略布局 [3] - 有助于减少经常性关联交易 规避潜在同业竞争 提升上市公司独立性 [3]
外企在中国|汉高消费品牌业务部大中华区副总裁钟经伟:主动布局中国市场,共筑美业新生态
新华网财经· 2025-07-09 08:57
核心观点 - 汉高消费品牌业务部通过战略并购、科技创新和行业人才培养,在中国市场实现深度本土化发展,展现出强大的协同效应和长期布局决心 [1][4][13] 连续战略布局 - 过去四年实施三次战略并购:2022年收购资生堂亚太专业美发业务(含Sublimic和Primience品牌)[6] - 2024年收购宝洁旗下沙宣大中华区头发护理业务(涵盖洗发水/护发素/造型等产品线)[6] - 2025年收购苏州博克生物科技,增强本土制造实力和供应链灵活性 [7] - 2025年7月全面接管沙宣大中华区业务运营管理 [7] 科技驱动革新 - 研发模式从"企业主导"转向"消费者主导",缩短研发周期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 [9] - 加强本地化研发与生产能力建设,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9] - 通过电商平台和精准营销实现"货找人"式触达,建立高效消费者连接机制 [9] - 强调品牌信任力在消费决策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品质稳定性建立价值认同 [10] 行业升级与人才培养 - 连续举办13届施华蔻专业大中华美发大奖赛,覆盖全国数千家沙龙 [12] - 2025年在上海设立"沙宣美发学院",与伦敦总部同步培养国际视野人才 [12] - 创建璞观PROVI美发艺术机构,培养个性化发型设计师 [12] - 推动全产业链从教育/技术到消费的提质,注重产品环保效应 [12] 市场表现与战略定位 - 在中国市场实现从"初步引入"到"深度本土化"的飞跃发展 [1] - 战略布局形成品牌矩阵丰富/专业渠道拓展/本土供应链升级的协同效应 [7] - 明确"发型师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的行业生态参与理念 [12] - 展现"做100年品牌"的长期承诺,体现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13]
花费近60亿元!苏州这家上市公司并购大动作
搜狐财经· 2025-06-14 09:36
东山精密收购索尔思光电 - 公司全资子公司超毅集团拟以不超过6.29亿美元收购索尔思光电100%股份,并支付不超过0.58亿美元收购其ESOP权益,同时认购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可转债以支持其经营发展 [2] - 合计投资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9.35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全面控股索尔思光电 [3] 索尔思光电业务概况 - 索尔思光电为光通信领域领先企业,产品覆盖10G至800G及以上速率光模块,包括数据中心用QSFP28/56/112系列、电信网络用SFP/SFP+/XFP系列及5G基站前传/中传/回传模块 [3] - 2024年营业收入约29亿元,净利润约4亿元,客户覆盖数据中心、电信网络、5G通信等全球市场 [3] - 此前万通发展曾计划以3.24亿美元收购其60.16%股权,但交易于2024年1月终止 [3] 东山精密战略意图 - 此次收购旨在快速切入光通信市场,结合索尔思光电技术优势完善电子信息产业布局,拓展新增长点 [7] - 公司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客户资源、制造经验可与索尔思光电形成协同,实现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及供应链整合 [7] 东山精密业务与并购历史 - 主营业务包括电子电路产品(刚性板/柔性板/软硬结合板)、通信设备(基站天线/滤波器)、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三电系统)、触控显示模组及LED器件 [4] - 2014年以来发起多起并购:2016年6.1亿美元收购MFLX(FPC业务)、2018年19.92亿元收购Multek(PCB业务)、2022年205亿日元收购苏州晶端(显示业务)等 [8] - 2024年营业收入达367.70亿元,市值约537亿元,位列苏州A股上市公司第四 [9] 公司实际控制人信息 - 实际控制人为袁永峰、袁永刚、袁富根家族,袁永刚现任董事长并控制蓝盾光电、安孚科技,袁永峰任董事兼总经理 [5][7]
兴银基金洪木妹规模再降!人才断层叠加高管动荡“偏科”困局何解
搜狐财经· 2025-06-13 07:30
公司人事变动 - 兴银基金核心管理层自2024年以来频繁调整,涉及总经理、副总经理、督察长、首席信息官等关键岗位 [6] - 2025年3月董事长吴若曼因个人原因离任,职责暂由总经理易勇代行 [6] - 副总经理洪木妹2024年卸任6只基金产品,管理规模锐减超八成 [3] - 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刘钊已从名单中退出,暗示人事调整持续 [10] 基金经理表现 - 洪木妹管理的兴银瑞益纯债和兴银长盈三个月定开任职回报率分别达17.77%和15.59%,同类排名领先 [4][5] - 洪木妹2023年四季度管理8只基金规模超700亿元,占公司固收产品半壁江山 [3] - 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袁作栋管理规模持续下滑 [8] 产品结构问题 - 公司总规模905.24亿元中债券型基金565.08亿元、货币市场型基金299.93亿元,合计占比超九成 [6][8] - 权益类产品表现欠佳,未能把握行业扩张红利 [8] - 2025年新发4只指数类产品规模普遍偏小,最大仅2.85亿元 [9][10] 管理机制缺陷 - 洪木妹多次卸任/接任同一产品,暴露人才梯队和岗位衔接机制不完善 [1][5] - 2024年"小作文"事件引发对公司风控和合规管理的质疑 [4] - 新任总经理易勇上任后加速布局指数基金,但成效尚待观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