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

搜索文档
荣信文化布局少儿原版图书赛道,构建协同发展新生态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3:35
投资事件概述 - 荣信文化全资子公司荣创荣盈投资控股优学宝贝51%股权 项目于9月24日正式落地 标志着公司深度布局少儿原版图书赛道[1] 被投公司业务优势 - 优学宝贝专注于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领域 稳居细分领域第一梯队[1] - 拥有约70种进口英文原版童书的中国内地独家经销权 覆盖语言启蒙 科普认知 情商培养等热门品类[1] - 构建以线上渠道为主的销售网络 在天猫 京东等平台拥有多家自营店铺 并通过小红书 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带货[1] 协同效应分析 - 内容协同:优学宝贝原版图书资源将丰富荣信文化少儿图书产品矩阵 完善细分品类布局[2] - 技术协同:借助荣信文化AI智能点读笔的智能交互 优学宝贝图书可新增点读发音和情景互动等增值体验[2] - 渠道协同:荣信文化全渠道营销网络将为优学宝贝拓展线下新销路 并以线上运营经验助力其优化流量转化[2] 战略发展规划 - 投资与公司布局少儿教育领域AI战略长期规划高度契合[3] - 优学宝贝独家原版图书资源可作为AI教育产品的优质内容素材 支撑开发"原版图书+AI点读"和"智能伴读"等创新产品[3] - 未来将探索"原版IP+衍生品"和"原版内容+AI互动"等多元化路径 提供更丰富的国际化教育资源[4]
深度布局少儿原版图书赛道 荣信文化投资控股优学宝贝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07:07
交易概述 - 荣信文化全资子公司荣创荣盈收购优学宝贝51%股权 项目于9月24日正式落地[1] 战略意义 - 收购旨在完善公司在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细分领域的战略布局[1] - 投资基于双方优势深度互补 将从内容、渠道、战略方面形成有效协同[2] - 此次控股是公司在少儿教育内容领域的关键一步 通过"内容+渠道+技术"协同为少儿原版图书领域创新发展提供实践范本[3] 目标公司优势 - 优学宝贝专注于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领域 稳居细分领域第一梯队[1] - 拥有约70种进口英文原版童书的大陆独家经销权 覆盖语言启蒙、科普认知、情商培养等热门品类[1] - 构建了以线上渠道为主的销售网络 在天猫、京东等平台拥有多家自营店铺[1] - 在新媒体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深度运营专属店铺[1] 内容协同 - 优学宝贝原版图书资源能进一步丰富荣信文化的少儿图书产品矩阵[2] - 借助公司AI智能点读笔的智能交互 优学宝贝原版图书可新增点读发音、情景互动等增值体验[2] - 优学宝贝独家原版图书资源可作为AI教育产品的优质内容素材[3] 渠道协同 - 公司将为优学宝贝提供全渠道体系支撑 为其独家原版图书打开线下新销路[3] - 以线上全平台电商运营经验助力优学宝贝优化线上店铺运营、提升流量转化[3] 战略协同 - 投资与公司布局少儿教育领域AI战略的长期规划高度契合[3] - 未来将探索"原版IP+衍生品"、"原版内容+AI互动"等多元化路径[3] - 将为家庭育儿提供更丰富的国际化教育资源[3]
投资落地!荣信文化布局少儿原版图书赛道,构建协同发展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9-24 12:41
核心交易概述 - 荣信文化全资子公司荣创荣盈投资控股优学宝贝51%股权 项目于9月24日正式落地 [1] - 此次投资标志公司深度布局少儿原版图书赛道 通过资源协同强化少儿教育内容生态竞争力 [1] 优学宝贝业务优势 - 优学宝贝专注于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领域 稳居细分领域第一梯队 [3] - 拥有约70种进口英文原版童书的大陆独家经销权 覆盖语言启蒙、科普认知、情商培养等热门品类 [3] - 构建以线上为主的销售网络 在天猫、京东设自营店铺 并通过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直播带货 [3] 协同效应分析 内容协同 - 荣信文化以"引进+原创"双轮驱动 主打中文少儿互动形态图书(如立体书、翻翻书)[4] - 优学宝贝原版图书资源可丰富公司产品矩阵 完善细分品类布局 [4] - 通过AI智能点读笔为原版图书新增点读发音、情景互动等增值体验 [4] 渠道协同 - 荣信文化拥有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网络 [4] - 可为优学宝贝开拓线下销路触达更广泛客群 并以线上运营经验助力其优化流量转化 [4] 战略协同 - 投资与公司布局少儿教育AI战略高度契合 [5] - 优学宝贝独家原版图书资源可作为AI教育产品内容素材 支撑"原版图书+AI点读"、"智能伴读"等创新产品开发 [5] 未来发展规划 - 双方将深化版权合作与产品创新 探索"原版IP+衍生品"、"原版内容+AI互动"等多元化路径 [6] - 为家庭育儿提供更丰富国际化教育资源 推动公司在少儿教育生态的竞争力升级 [6]
荣信文化子公司荣创荣盈拟取得优学宝贝51%的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9-24 11:31
交易概述 - 全资子公司荣创荣盈以1632万元收购优学宝贝51%股权 交易完成后优学宝贝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收购标的股权比例分别为卞吉康持有的42%和马丽持有的9% [1] - 投资款将采用分期支付方式 [1] 战略布局 - 交易旨在利用目标公司优质独家图书资源与稳定电商渠道优势 [1] - 完善公司在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细分领域的战略布局 [1] 交易主体 - 收购方为西安荣创荣盈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1] - 被收购方为武汉优学宝贝图书有限公司 [1] - 交易使用自有资金进行 [1]
荣信文化(301231.SZ)子公司荣创荣盈拟取得优学宝贝51%的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0:41
交易概述 - 全资子公司荣创荣盈以1632万元收购优学宝贝51%股权 [1] - 收购标的包括卞吉康持有的42%股权和马丽持有的9%股权 [1] - 交易款项将分期支付 [1] 战略布局 - 通过收购完善公司在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细分领域的战略布局 [1] - 依托目标公司优质独家图书资源与稳定电商渠道优势 [1] 财务影响 - 优学宝贝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 交易使用自有资金进行 [1]
荣信文化:子公司拟购买优学宝贝51%股权
格隆汇· 2025-09-24 10:28
收购交易概述 - 全资子公司荣创荣盈以自有资金1632万元收购优学宝贝51%股权 [1] - 收购标的包括卞吉康持有的42%股权和马丽持有的9%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优学宝贝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战略布局考量 - 收购旨在获取目标公司优质独家图书资源与稳定电商渠道优势 [1] - 交易将完善公司在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细分领域的战略布局 [1] 交易执行安排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9月24日审议通过该收购议案 [1] - 股权收购款将采用分期支付方式进行 [1]
财说| 华与华兄弟的读客文化,为何掉队?
新浪财经· 2025-09-23 23:36
核心观点 - 读客文化面临业绩下滑、市场份额萎缩及营销模式失效的多重困境 其"创意流水线"方法论在新市场环境下显露出局限性 需从产品本身寻求突破[1][6][9][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8亿元 同比下滑15.38% 扣非净利润317.59万元 同比下跌57.76%[2] - 营收规模从2021年行业第二降至2025年上半年四家公司中垫底[2] - 扣非归母净利润2023年一度垫底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持续位列倒数第二[4] - 毛利率滑落至32.4% 在四家民营出版公司中垫底[10][12] 行业对比 - A股民营大众出版公司包括果麦文化、荣信文化、新经典与读客文化[2] - 新经典毛利率最高且稳定 依托头部作家长期协议实现长销畅销[13] - 整体图书零售市场2025年上半年码洋微增0.73% 实洋下降0.31%[6] 经营问题 - 纸质图书销售码洋同比下降27.28% 营业收入下降19.33% 显著跑输大盘[6] - 销售费用达2257.5万元 同比增长24% 其中电商推广服务费788.8万元 同比增约一倍但未能阻止业绩下滑[7] - 新品投放数2025年上半年仅55件 同比减少近40% 而行业新书码洋比重提升[9] 模式分析 - "创意流水线"依赖标准化营销要素(文化母体/购买理由/超级符号/货架思维)[8] - 过度模式化营销导致读者审美疲劳 独特性与定价权缺失[10][13] - 核心管理层变动 原总经理华楠4月辞职 由销售中心总经理付丽接任[13] 行业挑战 - 短视频等新媒介分流读者注意力为全行业共同挑战[7] - 新世代读者偏好个性化内容 模式化营销效用下降[10] - 需加强新品开发、版权储备及读者需求洞察能力[13]
点燃消费热情 IP跨界、文创赋能让古籍“生金”又圈粉
央视新闻· 2025-09-21 04:37
图书出版业迎来 新的机会增长点 从服务消费惠民到打造消费新场景,从知名IP跨界到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其中,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 合的消费新场景,鼓励文博单位开放馆藏资源,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数字产品,推动市场化方式 举办的各类文化展览进商场、进社区、进公园,也为图书出版文化产业发展打开了思路。 今年,图书出版行业书市、书展等迎来了超高人气:2025上海书展共接待读者超38.2万人次,同比增长 28.4%,2025羊城书展主会场共接待读者近70万人次。以图书出版为核心,出版业IP创造的市场活力和 产业动能,成为新的机会增长点。 书香撑起"氛围感" 北京书市持续火爆 "我与地坛"北京书市正在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场摩肩接踵,几乎没人能逛完后还空着手回家。逛 的是地坛书市,买的是书,感受到的是"阅读+"的体验感和氛围感。 在古树下品读经典、邂逅好书,在红墙边听名家讲座、与书友畅谈。"旧书新知"专区人挤人,大家淘旧 书淘得不亦乐乎。在北京地坛公园,今年的北京书市汇聚全国350余家出版发行与文旅单位,展销近50 万种出版物和文化产品,几百家出版单位一眼望不到头,成了超火的阅读文化体验市集。 北京市今年共发放总额50 ...
从华与华风波,看读客文化的转型之困
市值风云· 2025-09-18 10:09
公司背景与商业模式 - 公司由华楠和华杉兄弟于2006年共同创办 与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系出同门 后者以"超级符号"方法论著称[6][7] - 公司采用"流水线"式图书策划策略 核心为华与华"品牌十六字咒"(文化母体、购买理由、超级符号、货架思维) 通过统一封面设计和夸张腰封文案降低识别成本[9] - 标志性畅销书《藏地密码》系列累计销售580万册(截至2020年末)[8] - 营销策略包括简洁有力slogan如"一部关于××的百科全书" 有效刺激购买冲动[11]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亿元 归母净利润612.6万元 两项指标均同比下滑[15] - 2023年出现亏损后业绩持续不振 上半年利润不足上市时全年利润十分之一[14][15] - 纸质图书业务收入占营收八成以上 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近20%[20] - 数字内容业务2025年上半年增长近15% 但营收基数不足3000万元 无法对冲纸质书下滑[20] - 销售费用因向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投流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4%[20] 市场竞争与行业挑战 - 图书零售市场2025年上半年码洋同比下降27.28% 行业面临实体渠道萎缩、线上折扣战及数字阅读冲击[22] - 市场集中度低 前十大图书策划公司码洋占有率不足10%[22] - 公司2024年码洋占有率为0.77% 实洋占有率为0.85%[24] - 竞争对手磨铁文化抖音自营店2024年销售破亿 果麦文化通过董宇辉带货单场销售超百万册[20] - 头部作家版权续约成本飙升(如余华《文城》续约费达千万级)进一步挤压利润[20] 战略困境与发展瓶颈 - "流水线"策略有效性下降 2023年以来未能再现《藏地密码》《半小时漫画》级现象级IP[19] - 新书《厌女》《骗子家族》未形成规模效应 旧IP进入衰退期[19] - 虽签约余华、村上春树等头部作家 但影视化项目仅《连环局》等少数推进 无爆款案例[19] - 未能适应渠道变迁 传统电商被短视频分流但未及时跟进新流量平台[20] - 股价较上市最高点下跌超70% 市值蒸发超百亿[28]
果麦文化股价跌5.16%,新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83万股浮亏损失38.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3:31
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16%至79.55元/股 成交额2.60亿元 换手率3.93% 总市值78.72亿元 [1] 公司业务结构 - 图书策划与发行占比92.08% 图书代理发行占比3.43% 数字内容业务占比2.78% 其他服务占比0.77% 其他商品销售占比0.52% IP衍生与运营占比0.42% [1] - 成立日期2012年6月6日 上市日期2021年8月30日 主营业务涵盖图书策划与发行、数字内容业务、IP衍生与运营 [1] 基金持仓情况 - 新华科技创新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持有8.83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4% 为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38.23万元 最新规模1.06亿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60.49% 近一年收益107.07% 成立以来收益55.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王永明累计任职8年202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66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53.74% 最差基金回报-16.4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