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改革

搜索文档
打造浙江样板,贡献国资力量 创新引领价值 智造驱动未来——“在浙里 看国企”浙江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在杭召开
全景网· 2025-05-30 05:43
浙江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 - 会议于5月29日在杭州召开 主题为"创新引领价值智造驱动未来"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 [1] - 由浙江省国资委 浙江证监局主办 上交所 深交所支持 多家协会及机构协办 [1] - 5家浙江国有上市公司(运达股份 康恩贝 巨化股份 杭齿前进 浙江仙通)管理层及5家大股东代表参会 [1][3] 浙江国资国企发展策略 - 浙江省国资委推进"六大提升"行动 国有经济稳健发展 培育多家规模庞大企业 [3] - 未来将从深化创新驱动 优化市值管理 聚焦并购重组三方面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3] - 浙江证监局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价值 [3] 上市公司战略定位与发展举措 - 国有大股东代表阐述上市公司在集团内的战略功能与全省产业体系建设意义 [3] - 分享战略协同 资源导入 数字化转型 科技成果转化 品牌建设等关键举措 [3] - 彰显国有上市公司在服务国家战略 增强核心竞争力 实现长期价值增长中的作用 [3] 上市公司业务亮点展示 - 5家上市公司展示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全球化布局等核心优势 [4] - 体现国有资本在高端制造 清洁能源 中医药传承等领域的战略支撑作用 [4] - 为资本市场理解上市公司长期价值与社会功能提供全景视角 [4] 浙江国有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以创新驱动为引擎 在高端制造 清洁能源 生物医药等领域构筑战略支撑 [7] - 成为浙江经济"压舱石" 展现国资国企改革的"浙江样本" [7] - 积极响应"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号召 [7]
驻辽央企投资联盟联合调研组赴辽宁建工集团调研 共商国资国企改革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5-29 18:16
调研背景 - 辽宁建工为辽宁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 主营业务涵盖房屋建筑 市政工程 水利水电等领域 [3] - 公司近年面临司法案件高发 历史遗留问题积压(如职工安置) 市场竞争加剧下的转型压力等挑战 [3] 调研焦点 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与合规治理 - 辽宁省社科院专家建议完善职工安置方案 推进法治化债务重组 [3] 央地协同与产业链整合 - 驻辽央企投资联盟提议通过"央企之家"平台推动辽宁建工与驻辽央企在基建 新能源领域合作 [3] - 可借鉴中国航发沈阳黎明公司经验(产业链本地配套率提升5倍)承接央企分包项目 嵌入航空装备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链 [3] 科技创新与市场化改革 - 辽宁省老科协建议构建"辽宁国资基金系"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智慧建造技术研发 [3] - 推动与省内高校共建产学研平台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 - 深化"三能机制"改革 强化管理人员末位淘汰与绩效考核刚性兑现 [3] 成果与展望 - 产业链协同链:推动辽宁建工向城市更新 生态修复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5] - 创新链赋能链:建立国企改革问题研究基地 定期发布《辽宁国资发展白皮书》 [5] - 服务链保障链:优化"服务事项清单"机制 针对土地确权 债务化解等痛点提供"一企一策"支持 [5]
【江北嘴发布】重庆本轮国资国企改革“交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8 11:26
重庆国资国企改革成果 - 重庆国资国企系统进行了直辖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革,围绕"止损、瘦身、提质、增效"展开,聚焦主责主业,排除风险隐患,增强核心竞争力[1] - 市属重点国企从51家整合为33家大型企业集团,完成5个批次19组战略性重组[2] - 重组整合的15家企业1-4月实现营收增长4.8%、利润增长31%、增加值增长22.8%[2] 企业重组与整合成效 - 重庆水务环境集团成为中国环境企业营收50强净资产第一名[2] - 重庆三峡担保集团注册资本金跃升全国第2,在保业务规模全国第1[2] - 重庆文旅集团入围"中国文旅集团品牌传播力100强"[2] 企业瘦身健体成果 - 市属国企法人主体从2260家压减到690家,压减率近70%[3] - 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上市公司4级),实现扁平化管理[3] - 市属重点国企整体亏损面从40%下降到18.6%,经营性亏损面降至13.7%[3] 资产盘活与招商引资 - 累计盘活资产1510亿元,回收资金595亿元[3] - 通过"三企"联动吸引央企、民企、外企落户重庆,签约项目1206个、总金额4045亿元[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庆铃汽车与德国博世联合研发49T氢燃料电池牵引车,续航400公里,最大能效转化率达63%[4] - 发布200个"四链"融合项目(去年100个+今年100个)[4] - 与中国通用、国机集团等央企形成合作标志性成果[4] 经营业绩与发展规划 - 1-4月市属国企营业收入增长4.3%、增加值增长7.2%、利润总额增长9.6%[5] - 为33家企业集团划定5条高质量发展跑道:核心功能、主责主业、精干高效总部、重要子企业、个性化指标体系[6]
高质量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
经济日报· 2025-05-27 22:40
国资国企改革成效与进展 - 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89.5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71.9万亿元,年均增长13.8% [1] - 2024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84.7万亿元,利润总额4.35万亿元,应缴税费5.88万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100%、98%、75% [1] -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中央企业在国家安全、国计民生领域布局比重超70% [3] - 98%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建立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度 [3] 国企改革深化方向 - 形成"1+N"政策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成熟定型 [1] - 聚焦功能定位深化分类改革,完善分类核算、分类考核评价体系 [2][4] - 实施央企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和"AI+"专项行动,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明确"因业制宜"功能定位和"因企制宜"使命要求 [4]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 推动国有资本向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公共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领域集中 [4] - 通过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4] - 发挥国有经济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战略功能 [2]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现代治理和管理能力 [2] - 健全推进原始创新的制度安排,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2] -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2]
重庆亮出国资国企改革“成绩单” 前四月营收同比增4.3%
搜狐财经· 2025-05-27 10:01
2024年初,重庆市属国企法人主体是2260家,其中部分企业属于停产半停产企业、低效无效企业,甚至 是僵尸企业、长期亏损企业,重庆市对这些法人主体通过专业化整合实现了有效压减,实际运行的法人 主体从2260家压减到690家。通过产权变革、专业化整合使企业运行更加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自重庆实施"三攻坚一盘活"改革以来,重庆市属重点国企累计盘活资产1510亿元,回收 资金595亿元。 在"三企"联动方面,重庆市属重点国企联动央企、民企、外企合作发展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近两年, 重庆市属国企、各区县累计与央企、民企、外企签约项目1206个、总金额4045亿元,很多重大项目相继 落地。 曾菁华表示,下一步,重庆市国资委为33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划定了高质量发展的跑道。每个企业都要 聚焦主责主业,界定的主业不超过3个;培育建设一批支撑核心功能和主责主业的重要子企业;为33家 国有企业集团个性化界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衡量每个企业是否很好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完) 中新网重庆5月27日电 (梁钦卿)重庆市政府新闻办27日召开发布会,介绍重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 打造一流现代企业的有关情况。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丨国资国企如何“强身健体”?重庆打出“八段锦”
搜狐财经· 2025-05-27 08:36
国资国企改革成效 - 重庆市属国企1-4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增加值增7.2%,利润总额增长9.6%,呈现高质量增长态势 [2] - 通过5个批次19组战略性重组,市属重点国企从51家整合至33家,重组企业1-4月利润增长31% [5][14] - 国企法人主体压减率近70%,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亏损面从40%降至18.6%,经营性亏损面降至13.7% [6][7] 资产盘活与资本运作 - 累计盘活资产1510亿元,回收资金595亿元,联交所集团盘活国有存量资产9227宗,成交金额568亿元,平均增值率23% [8][26] - 渝富控股完成投资350.59亿元,其中336亿元投向先进制造业及新兴产业,撬动相关产业投资1110亿元 [17][19] - 水务环境集团盘活资产22亿元,融资置换100亿元,年节约成本7000万元 [2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机电集团2024年研发投入6.25亿元(同比+14.8%),42项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新产品产值率53%,规划未来三年投入30亿元 [20][22] - 庆铃集团与宁德时代、华为合作的新能源汽车及重卡项目亮相西洽会,智能制造首台套成果显著 [10] - 水务环境集团垃圾焚烧技术拓展至12国,东南亚市场占有率50% [25] 战略合作与品牌培育 - 市属国企与央企、民企、外企签约项目1206个,总金额4045亿元,落地中国机械工业仪器仪表集团等项目 [11] - 培育10户"全国一流"企业,冷酸灵、天友等传统品牌影响力提升 [12] - 三峡担保集团服务国家战略在保规模占比将提升至75%,本地在保规模计划从420亿跃升至2000亿 [31][32] 区域协同与数字化监管 - 联交所集团实现川渝投资人信息库互通,公共资源交易金额突破2万亿元 [28] - "国资智管"系统实现全级次穿透监管,覆盖生产经营、投资、债务等关键环节 [13]
中国国新董事长徐思伟拜会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
快讯· 2025-05-21 06:07
5月19日,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思伟率队在广州拜会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黄坤明说,广东正 大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希望中国国新发挥国有资本运营专长,积极参与进来,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国企 的对接联动,聚焦开发优质项目、提升资产运营效率等强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叠加,促进国有资本合 理流动和保值增值。徐思伟表示,广东经济活力足、市场空间大,一直是公司经营发展的战略重点区 域。中国国新将积极推进在粤设立区域总部,聚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和壮大广东实体经 济,进一步用好基金、证券、保理、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工具,持续加大金融供给力度,发挥优势深 度参与国资国企改革,合力引进导入更多优质产业项目,努力为广东发展作出新贡献。(人民财讯) ...
厦门国资国企改革大动作:七大市属国企整体划转 打造市属独资平台
搜狐财经· 2025-05-17 11:09
重组背景与核心举措 - 厦门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 标志着厦门市推进国资布局优化和企业重组整合迈出关键一步 [1] - 厦门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七大市属国企100%股权无偿划转至厦门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夏商集团、路桥建设集团、轻工集团、安居控股集团、信息集团、市政集团及特区建设投资集团 [1] - 厦门火炬集团、象屿集团、安居控股和路桥集团所持有的厦门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已全部无偿划转至厦门市国资委 使公司成为市国资委全资控股企业 [3] 重组规模与行业覆盖 - 划转覆盖七大重点市属国企 资产体量庞大且行业覆盖广泛 涉及民生保障、城市建设、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 [2] - 重组有助于打破国有资本分散管理格局 加快构建"集中管理、统一运营"的新型国资监管模式 [2] - 重组完成后公司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盈利能力和经营性现金流均将得到不同程度提升 [2] 战略定位与功能转型 - 厦门市加速推动国资"出资人代表"角色回归 使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承担"出资管理、资本运作、资源整合"功能 [3] - 公司定位为资本运营与文旅产业"双轮驱动"平台 一方面承担市属国有资本股权运作和价值管理 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体育旅游产业投资运营主体 [4] - 公司旗下拥有厦门旅游集团、体育产业集团、科技馆管理公司、万舜文投等子公司 已在文旅融合、节庆经济、体育产业链培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 重组影响与未来展望 - 重组有利于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后续国有资本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2] - 资源整合能力、平台赋能能力和产业引导能力将显著提升 [4] - 逐步实现国有资产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型 [3]
济南市属国资国企迎“智囊团”,共谋“五个转型”新篇章
齐鲁晚报网· 2025-05-14 05:37
济南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调研 - 济南市国资委邀请北京大学专家团队开展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专题调研 旨在助力市属国企实现"五个转型"[1] - 调研组实地走访济钢集团 济南二机床集团 山东金钟科技集团 山东小鸭控股集团等8家市属国企 涵盖实体产业 工程建设 园区开发 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3] - 专家团队与济南市国资委及企业负责人进行专题座谈 重点讨论国企人才激励 战略定位 认知转型等议题[6] 济南市人才战略实施 - 济南市实施"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人才战略 构建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 打造"我在济南刚刚好"城市人才IP[5] - 建立"一节一赛 一会一礼 一校一行+海右人才传播矩阵"及"6+1"人才招引体系[5] 专家观点与后续计划 - 王曙光教授指出济南正处于产业结构重大转型期 高质量发展起跑加速期 政府治理创新期[6] - 济南国资国企在人才引进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城市服务等领域展现强劲活力[6] - 调研组将形成专项报告 为市属国企深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持[6]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暨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会议召开
南京日报· 2025-05-07 01:52
依法治市工作部署 -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今年工作并开展现场述法 [1] - 会议强调依法治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推动依法治市工作 [1] 法治服务经济发展 - 会议指出要牢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面规范涉企执法,加强司法保护,在构建产业科技创新生态、服务经营主体、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法治服务支撑作用 [2] - 会议强调要聚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园区发展体制机制、统筹跨市域一体化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强地方立法,通过法治排除改革阻力 [2] 法治保障社会安全 - 会议提出要完善安全生产法治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法治水平,善于在法治框架下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调整利益关系 [2] - 会议强调要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好"政法惠民十件实事",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 [2] 法治工作推进机制 - 会议听取了2024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情况,讨论了2025年《工作要点》,部分区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现场述法 [2] - 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引导全社会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凝聚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强大合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