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固态电池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先导智能20250624
2025-06-24 15: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先导智能、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中航、大众、LG、SK、三星、丰田、大众Powerco、塔塔汽车、信实集团、海辰、福特、通用汽车、特斯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风险与报表表现**:2025年先导智能财务风险释放,存货和合同负债环比增长,2025年一季度末存货从2024年底的135亿元增至140亿元,合同负债从116亿元增至131亿元;信用减值计提标准严苛,一到两年应收账款计提比例20%,两到三年达50%,三年以上100%计提,过去两年充分减值,2025年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正贡献1亿元,且存货跌价准备充分,预计今年无大额减值并可能冲回[3][4] - **盈利能力**:行业下行期先导智能毛利率稳定在约35%,高于同行;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自去年四季度起连续两季转正,去年四季度10亿元,今年一季度8亿元,现金流状况改善[2][5] - **订单情况**:2025年新签订单预计增长20%-30%,达230亿元,一季度约60亿元,二季度环比提升,上半年至少120亿;宁德时代关联交易额预计达85亿元,占总订单近40%;比亚迪预计贡献不超10亿,亿纬、中航等扩产预计贡献十几亿订单[2][6][8] - **海外市场表现**:海外市场表现出色,整线交付能力突出,与大众等合作,海外订单和收入占比提升,2024年海外订单占比超45%,收入占比25%左右,预计2025年进一步提高,从2025年起收入和利润显著体现,海外订单毛利率40%-45%推动业绩增长[3][16][17] - **全固态电池领域**: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对设备公司要求提高,先导智能具备整线供应能力,与海外知名企业及国内头部厂商合作,预计2025年订单量4亿 - 5亿元,有望获较大市场份额[3][20][21] - **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先导智能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潜力,若2025年订单增长30%,2026年收入或达200亿元,净利率15%时利润可达30亿元[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宁德时代扩产计划**:国内厦门、济宁等地有新项目,海外在匈牙利、西班牙、德国建工厂,匈牙利三期规划分别为34、38、28吉瓦时,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与Stellantis合资规划50吉瓦时,扩产增加全球市场份额并带来新增订单[9] - **印度市场进展**:塔塔集团计划本土实现约60GWh电池产能,与远景合作获技术支持;信实集团2025年规划约120GWh储能产能,依赖海辰、亿纬技术授权[13] - **美国市场潜力**:虽2024年受关税政策影响,但未来合资工厂模式将推动市场发展,SK、三星、LG等设厂使用先进设备,对先导智能有巨大潜力[14][15] - **全固态电池生产流程变化**:与传统液态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无需注液、搅拌、涂布,进行干混、滚压、叠片、等静压,后端化成分容需高压[19]
全固态电池工艺与设备探讨专家会
2025-06-10 15: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全固态电池行业 - **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蔚来、吉利、丰田、三星、清陶、蓝科、蓝讯、Ampriu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政策支持**:2024年5月工信部启动60亿全固态电池研发专项基金,支持六家企业研发,宁德时代获近半资金约20多亿,是一次性专项资金支持,近期无额外国家层面基金,地方政府有多种支持[1][2][5] 2. **技术进展** - 全固态电池处实验室阶段,无实际产线,企业探索材料组合与应用,有中试线用于样品制作和工艺摸索[4] - 国内以硫化物路线为主,氧化物路线有高稳定性和宽温范围优势,未来或发展[6] - 固液混合路线有低电导率和差接触界面问题,氧化物适半固态,硫化物电导率高但成本高、有安全隐患[7] 3. **企业进展** - 宁德时代获资金后组建千人团队研发硫化物样品电芯,项目重学术探索[1] - 上汽智己L6采用半固态方案,续航达1000公里,但倍率和针刺测试未全达标[1][9] - 清陶计划在成都扩15GWh半固态电池产能用于储能,投资60亿,时间未明,研发方向含氧化物半固态和全固态技术[29][30] 4. **成本与应用** - 半固态硫化物与宁德时代811售价相近,BOM成本高约7%,每瓦时约1元,pack层面电芯约5毛6到5毛8[12] - 半固态技术接近液态技术,但BOM成本略高,能量密度提升有限,倍率性能低,循环寿命差,限制动力及储能领域大规模应用[13] 5. **技术路线选择** - 大厂选硫化物路线实现长远目标,初创或科创公司推半固态氧化物方案满足市场需求[8] - 氧化物全固态技术因低电导率和接触界面问题进展慢,全固态技术挑战大[10] 6. **制造工艺与设备** - 全固态电池制造工艺含干法涂布、干混、干纤维化和致密化等步骤,固态电池适合软包封装[16][17] - 干法工艺成熟后可用于各类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干湿法工艺有区别,全固态电池用固态隔膜[18][22] 7. **负极与集流体** - 锂金属负极与氧化物全固态适配度高,但因活泼性项目多转向硅碳负极,全硅路线有潜力[23] - 固态电池对集流体附着力和阻抗有要求,有多种解决方案[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丰田原计划2027年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后推迟到2030年[5] 2. 氧化物电解质可加聚合物和卤化物解决电导率和接触界面问题,但聚合物常温结晶、卤化物成本高[11] 3. 量产产品未掺杂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研发尝试多种方法提高导电率,具体掺杂比例未固定[23] 4. 上汽与青岛合作富锂锰基体系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下半年发布产品,为名爵准备10万辆车产能[27][28] 5. 清陶全固态电芯能量密度超700瓦时每公斤、容量达120安时,但循环寿命仅几十圈[31] 6. 固态电池研发需解决适配性问题,增加原位固化设备,开发新型等压设备,预计2028年前无全固态电池问世[33] 7. 等离子体稳压设备未用于锂电池领域,现有等压设备不满足锂电池高精度要求[35]
2025动力电池联盟年会:全固态电池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30 07:19
全固态电池技术的最新进展 - 全固态电池技术经历了从混合固态电池到原位固化电池再到全固态电池的代际发展路径 每一代技术都在提升能量密度 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5] - 通过原位聚合反应在颗粒表面形成固态电解质层 可有效解决界面接触问题并提高离子传导效率 [5] - 当前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包括聚合物 硫化物和氧化物三大类 聚合物路线工艺简单成本低但离子电导率待提升 硫化物路线离子电导率高但化学稳定性差 氧化物路线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优异但加工难度大 [5][6]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的挑战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在界面稳定性 材料成本及制造工艺等方面仍存在难题 特别是硫化物电解质与正负极材料间的界面反应复杂易导致性能衰减 [7] - 极片作为电池核心部件 其制备工艺 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在全固态电池制造中面临新挑战 例如干法工艺可避免溶剂挥发影响但对材料和工艺控制要求更高 [7] 全固态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 通过优化电解质材料 改进制造工艺及引入智能化技术可提升全固态电池性能和降低成本 例如多模态机器学习技术可优化电解质成分结构并提高离子电导率和化学稳定性 [8] - 全固态电池将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中率先实现商业化应用 其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与协同创新 [8] 行业共识与前景 - 全固态电池技术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重要方向 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 行业需加强合作与创新推动其快速发展和商业化应用 [9]
宝马宣布全球首辆搭载全固态电池的BMW i7测试车型启动道路实测
新浪科技· 2025-05-23 10:02
宝马集团全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全球首辆搭载全固态电池(ASSB)的BMW i7测试车型在慕尼黑启动道路实测,标志着全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验证跨越至实车应用 [1] - 测试车型搭载由Solid Power提供的大尺寸全固态电芯,采用创新模组结构以适配宝马现有电驱系统 [1] - 测试重点聚焦电芯膨胀管理、运行压力控制及温度调节等核心课题,为量产积累关键数据 [1] 宝马集团技术合作与战略 - 宝马集团电芯与模组副总裁强调技术开放战略,通过与全球顶尖伙伴深度协作推动电芯技术迭代 [1] - 公司与Solid Power的合作始于2016年,2021年通过战略投资强化联合开发协议 [1] - 2022年双方共建全固态电池原型产线,并在帕尔斯多夫电芯制造技术中心(CMCC)启动试制 [1] Solid Power技术商业化进展 - Solid Power CEO表示与宝马的合作是固态电池技术迈向商业化的重要里程碑 [2] - 公司将持续优化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支持宝马实现更安全、高效的电动出行愿景 [2]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5月23日)
乘联分会· 2025-05-23 08:32
国内新闻 - 天津将在2025年6月起每年增投8万个摇号指标,包括3万个按月配置的个人普通车指标和5万个阶梯摇号指标[6]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团体标准,规定全固态电池需满足失重率低于1%且目视无液体的技术要求[7] - 深蓝汽车发布"智领2030"战略,计划2030年实现全球销量200万辆(海外占比35%)并累计推出30款新车,技术路径包括2026年L3商用和2028年固态电池商业化[8] - 长安汽车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其中长安启源10款、深蓝10款、阿维塔7款,并规划2026年固态电池装车验证[9] - 小米预发布中大型SUV YU7,搭载高通第三代骁龙8芯片和英伟达DRIVE AGX Thor计算平台,支持15分钟整包升级[10] - 星驱科技全球首款量产镁铝合金壳体双电机总成搭载于领克900 2.0T探索版,主打轻量化与高能效[11] - 均胜电子子公司量产国内首批通过C-NCAP标准的UWB儿童遗留监测产品[12] - 孚能科技400-500Wh/kg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顺利,60Ah产品计划2025年底小批量交付[13] 国外新闻 - 印度政府拨款2亿欧元建设7.2万个公共充电站,重点布局50条国家级高速公路[15] - 梅赛德斯-奔驰将在亚特兰大建立北美总部,转移500个岗位并投资建设研发设施[16] - 现代汽车与沙特PIF合作建设中东首座工厂,深化非洲市场布局[17] - 斯巴鲁因销量下滑重新评估电气化投资节奏,但转型方向不变[18][19] 商用车 - 庆铃集团发布全球首款兆瓦级超充重卡"铃界",整合华为数字能源技术[19] - 苇渡科技投资1.75亿欧元在法国建厂,年产能1.2万辆电动卡车,已获欧洲35%订单[20] -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自研玄武电池通过GB38031-2025全项安全认证[21] - 宁德时代与中石化合作的首个重卡换电站在福清落地,年内目标500座,远期规划1万座[22][24]
镍不锈钢早报:全固态电池新标准出台,三元需求或有上升-20250523
信达期货· 2025-05-23 01: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镍滚动做空,不锈钢观望,锌偏空对待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镍不锈钢 - 全固态电池新标准出台或使三元需求上升,菲律宾雨季结束矿价回落,矿端转松,国内电解镍供应仍处高位,电积镍成本或下移 [1] - 镍豆制硫酸镍成本与技术面压力位相符,下游硫酸镍成本和外采厂家利润临界点下降,不锈钢减产可能性小 [2] - 维持12万 - 12.7万间滚动做空,前期空单择机止盈 [3] 沪锌 - 紫金与俄图瓦地区达成保产协议,龙兴锌矿暂不暂停运营,缓解经营压力 [4] - 全球锌矿产量受该矿山停产影响不显著,矿端和冶炼端供应转松,减产可能性小 [5] - 需求旺季结束,镀锌、压铸合金、氧化锌需求转弱可能性大 [6] - 关税影响暂时退坡,短期供应稳中有升,需求转弱,总体偏空看待,建议轻仓做空 [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宏观指标 - 展示汇率、道琼斯指数相关数据 [8][9][15] 现货升贴水 - 呈现沪锌、沪铅、LME铅、LME锌、沪镍、LME镍、不锈钢等现货升贴水走势 [11][13][17][19][22][24][26] 价差分析 - 包含沪铅、沪锌月间价差,高镍铁与电解镍、硫酸镍和电解镍、金川镍和俄镍价差走势 [29][30][32][34][36] 库存分析 - 展示铅、锌、镍上期所和LME库存季节图 [38][40][42][44][46][48] 利润 - 呈现国内锌冶炼厂、硫酸镍、高镍铁、不锈钢利润情况 [51][53][55][57] 进口盈亏 - 展示国内铅、锌、镍现货进口盈亏及铅、锌、镍沪伦比值 [59][61][63][65][67][69]
天铁科技(300587)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调研活动信息)
2025-05-21 00:3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产融基金周家伊等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许超等 [2] 庐江工厂进展 - 安徽天铁庐江工厂2022年上半年开工,2024年10月金属锂产线试生产,12月末烷基锂产线试生产,计划近期氯化锂和电池级碳酸锂产线试生产,全部投产后锂化物产能有望跨越式提升 [2] 金属锂下游应用 - 工业级金属锂用于医药、精细化工、合金等行业,电池级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用于新能源固态电池等,公司看好其在锂电池等领域应用 [3] 金属锂在固态电池应用 - 金属锂是能量密度最高的金属材料,国内外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以其作为固态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后,有望成为全新负极材料,在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以上标准能提升能量密度与续航能力,是全固态锂电池负极材料理想选择 [3] 锂产品下游客户拓展情况 - 下游客户包括锂电电芯、医药、合成橡胶及电子材料企业等,已与多家业内知名客户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新客户在积极拓展中 [3]
全固态电池量产倒计时,技术突破与商业化鸿沟待跨越
环球网· 2025-05-19 10:00
公司全固态电池进展 - 国轩高科建成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 样件开启装车路测 计划2027年小批量上车实验 2030年实现量产 [1] - 清陶能源预计2024年底全固态电池下线 2027年实现批量交付 与上汽集团合作进展顺利 [3] - 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动力电池龙头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 [3] 全固态电池技术优势 - 采用固态电解质材料 放弃易燃易爆液态电解质 在能量密度 安全性和寿命方面显著进步 [3] - 更高能量密度意味着同等体积重量电池可储存更多电量 有效提升电动汽车 电动飞机 人形机器人等产品续航能力 [3] 技术商业化挑战 - 全固态电池在成本 循环寿命等方面存在不足 2030年前难以有效解决 市场端应用存在较大风险 [3]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成本预计为当前液态锂电池数倍 未来3-5年降本空间不明朗 [4] - 行业难以为全固态电池提供高于现有液态电池20%以上的价格空间 [4] 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 - 硫化物路线最为热门 电导率可媲美液态电解液 但对密封性和工艺要求更高 宁德时代 比亚迪 国轩高科及丰田均主攻该方向 [4] - 聚合物电解质成熟度高 加工性好且成本低 但电导率较差 [5] - 氧化物电解质电导率较高 但规模化制造困难 [5] - 复合电解质技术被视为可行方案 如卫蓝新能源采用氧化物与聚合物复合 蜂巢能源认为该路线可能比硫化物更快实现商业化应用 [5] 行业发展现状 - 锂电池行业尚未找到兼具性能和经济可行性的全固态电池解决方案 [6] - 不轻易放弃任何可能技术路线已成为行业共识 [6]
全固态电池扎堆2027年量产,技术难题都解决了吗?
新浪财经· 2025-05-19 00:05
全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国轩高科已建成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 电池样件开始装车路测 计划2027年小批量上车实验 2030年实现量产 [1] - 清陶能源预计2024年底可供装车的全固态电池下线 2027年实现批量交付 [1]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 [1] - 全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材料 有望在能量密度、安全和寿命等方面显著进步 被视为锂电池终极技术 [1] 全固态电池商业化挑战 - 全固态电池在成本、循环寿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2030年前难以有效解决 市场端应用存在较大风险 [2]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成本预计为当前液态锂电池数倍 未来3-5年降本空间不明朗 [4] - 行业专家认为难以为全固态电池提供高于现有液态电池20%以上的价格空间 [4] 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 - 硫化物路线最热门 宁德时代、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主攻 电导率媲美液态电解液 但对密封性、工艺要求高 [4] - 聚合物电解质成熟度高、加工性好且成本低 但电导率差 [6] - 氧化物电解质电导率高 但规模化制造困难 [6] - 氧化物与聚合物复合路线被认为可能比硫化物更快达到商业化应用条件 [6] - 卫蓝新能源采用氧化物和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技术 [6] 行业共识与展望 - 行业尚未找到兼具性能和经济可行性的全固态电池解决方案 [6] - 不轻易放弃任何一种可能的技术路线成为行业共识 [6] - 国轩高科专家认为硫化物电解质全固态电池量产价格有望大幅下降 长期或低于液态锂电池 [5]
国轩高科宣布已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线
快讯· 2025-05-17 05:14
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 - 公司已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线 设计产能0 2GWh [1] - 中试线100%线体自主开发 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 [1] - 公司拥有30+项相关专利申请 [1] 产品技术参数 - 中试样件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 kg [1] - 单体容量为70Ah [1] - 目前已开启装车测试阶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