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促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热点思考 | 财政“下半场”,可能的“后手”?(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9-18 16:04
文 | 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联系人 | 侯倩楠 摘要 2025 年上半年财政"前置"发力为经济注入较强支撑。下半年,财政政策"工具箱"还有哪些潜在"后手"? 本文系统梳理,供参考。 一、上半年经济,不可忽视的财政力量? 财政"前置"发力,为上半年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上半年,经济呈现韧性,背后财政"前置"支撑作用显著。 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达 8.9%,高于 名义 GDP 增速 4.3%,且远超 2022 年以来 1 - 3% 的年均增速。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债务及结转资金。 6 月,广义财政收支差为 - 5.3 万亿元,创同期最高,其中一般财政收支差 - 2.6 万亿元,政府性基金收支 差 - 2.7 万亿元,或表明国债、特别国债等有力支撑了广义财政。 2025年上半年财政支出呈节奏前置、投向分化特征。 节奏上,"化债"资金落地较快,缓解地方及企业资 金压力。截至6月底,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近1.8万亿元,进度近90%;特殊新增专项债 中超4600亿元,进度58%。结构上,资金重点投向产业升级与民生消费,其中,社保就业支出同比 9.2%,较2024年同期升5个百分点;,科学技术支出同 ...
2025镇江金山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9月20日启幕 镇江有约,赴一场文旅盛会
镇江日报· 2025-09-18 00:05
9月1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第十九届)镇江金山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市政府 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并答记者提问。 我市将于9月20日至10月20日举办2025(第十九届)镇江金山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活动以"水韵 名城 镇江有约"为主题,精心策划"山水趣游""乐购同游""艺览畅游""剧韵伴游""文体欢游"五大板块, 串联40个特色子项目,通过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近百项精彩内容,全力打造全市同庆、全民参 与、全域共享的文旅盛会。 活动过程中,我市坚决贯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及国家、省节庆规范管理的要 求,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节"的原则。相较于往年,本届活动体现出活动场景、产品供给、跨界融 合"三个升级"。 产品供给升级:更优质 活动场景升级:更有趣 产品供给方面则聚焦"主题化、精品化",围绕红色文化、古今交融、中西碰撞、民族团结等多元主 题,推出超过50场文艺演出和10余项艺术展览。 2025(第十九届)镇江金山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将打破场景边界,打造景区深度体验。围绕"多 元、沉浸、互动",推出"金山缘起"沉浸式演艺、北固山《刘备招亲》实景演出、茅山 ...
抢抓“黄金周”发力促消费 成都超1亿元“大礼包”来了 | 今秋十月去哪儿 万千气象成都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4:20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际美食之都,成都还将在假日期间举办"2025成都国际美食嘉年华"活动,推动"2025慕尼黑啤酒节天府狂欢周",更好满 足市民游客多样化餐饮消费需求。 借助近年愈发浓厚的体育氛围,成都市体育局副局长盛钢表示,将抓住金秋时节这一赛事举办的黄金期,引育并举,推动各类顶级赛事落户成 都。其中,9月20日即将开赛的第十三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已邀请到世运会火爆出圈的"法拉利"裁判谢尔盖·辛金斯提前抵蓉,与广大市 民"互动切磋"。亚冠、中超成都蓉城主场比赛、澳网外卡赛、兴隆湖十一环湖跑等赛事活动也将陆续展开。 每经记者|刘旭强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国庆中秋"黄金周"临近,成都再发力促消费。 9月17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国庆中秋假期促消费活动新闻发布会。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弛介绍,成都将推出8500万元电商消费券、超 4000万元餐饮消费券、500万元住宿消费券等多重优惠,努力让大家轻松实现"捡相因、看热闹、吃巴适、耍安逸"。 据介绍,本次促消费活动以"万千气象成都行"为主题,涵盖购物、美食、文旅、夜间消费等多重体验,政策"礼包"重点覆盖购物、美食、演 艺、赛事等领域。其中,为让游客轻松购、开心省,成都 ...
金秋十月去哪儿,万千气象成都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3:01
9月17日,成都召开国庆中秋假期促消费活动新闻发布会。据悉,国庆中秋假期,成都将以"万千气象成 都行"为主题,在文商旅体各个方面精心策划系列促消费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为广大游客准备了线上线下(300959)多重购物优惠,来蓉游客可通过"定 位"换"补贴"——当地政府联动多家主流电商平台,发放8500万元消费券,定位在成都即可在活动平台 购买服饰鞋帽、美妆护肤、生鲜食品等10大类商品时享受优惠。此外,成都还将发放超4000万元餐饮消 费券,覆盖1.6万余家门店,其中包括6000张"满301减300"的大额免单券。 成都作为国际美食之都,美食一直是成都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在发布会现场,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黄 建表示,国庆中秋期间,成都将举办"2025成都国际美食嘉年华"活动。以"熊猫之城 美食之都"为主 题,全域联动打造"处处有场景,时时有美食"的沉浸式消费生态。 文旅方面,成都市文广旅局副局长魏湘军表示,金秋时节,成都将突出享艺术、庆双节、寻美景的特色 亮点,筹划推出300余项主题活动和系列特色场景线路,持续培育"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品牌。如成都除 将举办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两大国家级 ...
国庆假期广州将发放第六轮餐饮消费券
广州日报· 2025-09-17 08:49
9月17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全运年看广州系列发布会——2025年广州市"庆国庆、迎全运"新闻发布会(2025年第19场)。发布会上,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炳祥表示,今年以来,广州打造了"羊城消费新八景"城市消费IP,构建商旅文体健消费矩阵,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完善退免税购物 体系,创新多元消费场景,消费市场稳健增长、活力迸发。1-7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位居榜首。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紧抓广交会、十五运会等重大活动契机,广州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让广大市民游客假期收获满满、体验绝佳。 国庆期间将发放第六轮餐饮消费券 国庆至全运会期间,"食在广州"精彩篇章将华丽展开。 9月下旬,第二届"Young城点心季"率先启动,活动融合运动与点心元素,联动多行业,全力点燃国庆假日消费热情。活动期间,淘宝闪购发放百万级粤 菜粤点消费券,并为消费者准备限量免单权益;美团推出国庆主题优惠券和爆款菜品特价套餐;抖音生活服务将结合"烟火广州IP"主题,提供超值团购 等,各大平台与餐饮门店联合开启国庆假期"8天8主题点心日",来穗游客和消费者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在广州"叹"早 ...
“大国财政”系列之四:财政“下半场”,可能的“后手”?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7 06:42
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达8.9%,高于名义GDP增速4.3个百分点,显著超过2022年以来年均1-3%的增速水平[1] - 6月广义财政收支差达-5.3万亿元创同期新高,其中一般财政收支差-2.6万亿元,政府性基金收支差-2.7万亿元[1] - 社保就业支出同比增长9.2%(较2024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9.1%(较2024年同期提升10.5个百分点)[2] 财政政策工具与空间 - 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近1.8万亿元(进度近90%),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超4600亿元(进度58%)[2] - 政策性银行"准财政"工具可通过财政贴息和杠杆效应快速落地,政府结存限额约1.5万亿元(其中国债结存限额2024年底结余2000亿元)[4] - 新增政府债务限额需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落地到项目至少需2个月,历史上中央年中调整预算仅5次(1998-2000年增发国债2100亿元)[4] 重点支持领域 - 隐债化解领域获财政重点倾斜,2025年财政部两度通报"隐债问责"典型案例并实施"穿透式"监管[5] - 新兴产业支持聚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海洋经济等领域,服务业开放被多次提及以激活服务消费[5] - 中央财政安排育儿补贴预算约900亿元(中央承担90%),若全面推行贴息政策可节约居民支出2120亿元(基于21.2万亿元非住房消费贷余额)[5]
广西发布购房补贴政策
广西日报· 2025-09-17 03:15
据悉,本次购买新建商品房补贴活动采取"先到先得"原则,额度用完即止。如补贴资金提前使用完 毕,活动将即时终止,并将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告。(郭亚琼 姚琳尹 何泽昊) 购房人可以通过云闪付App提交相关材料进行线上申请。此外,各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住房 城乡建设业务窗口或综合窗口提供现场咨询服务,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和各市(县、区)住房城乡建 设部门提供电话咨询服务。 9月15日,记者从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为进一步"促消费、稳市场、惠民生",推动全区房 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广西于今年9月15日至10月31日开展购买新建商品房补贴活动。 本次补贴总额为1.2亿元,补贴对象分为两类:一是在广西购买首套或二套新建商品住宅的购房 人,每套可获1万元补贴;二是在广西购买新建商品房车位的购房人,每个车位可获1000元补贴。购房 人为两人及以上的,以其中1名购房人作为申请主体申请购房补贴。同一购房人购买商品住宅补贴和购 买新建商品房车位补贴不冲突,符合条件的可同时申请。 ...
上市公司各显其能促消费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1:03
消费市场环境 - 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发展 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相关政策持续落地显效[1] - 国家出台一系列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政策措施 促消费政策协同联动持续增强[1] - 北京区域商品消费继续呈现降势 公司需积极应对复杂零售市场环境[1] 翠微股份发展战略 - 聚焦减亏增盈转型提质核心目标 加快门店调整、业态升级和发展转型[1] - 推进当代商城中关村店城市更新项目建设 稳步推进翠微店B座、牡丹园店等门店商业调改升级[2] - 翠微店B座完成部分头部餐饮北京首店签约 完成百货区域20余个品牌引进及形象升级[2] - 牡丹园店强化异业联动和社区服务功能属性 完成卖场内设备设施改造[2] - 深入推进一店一策差异化经营策略 加快商业转型升级步伐[2] - 优化管理机制提升运营效率 持续做好品牌置换和优化调整[2] - 优化线上运营深挖渠道潜力 努力降低运营成本强化经营韧性[2] 有友食品业务布局 - 重点围绕市场需求趋势、技术创新应用及消费者洞察展开首发产品规划[1] - 积极拓展线上渠道 2025年上半年线上渠道销售收入达4853.27万元 同比增长115.97%[3] - 持续深化全平台布局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3] - 重视与高势能渠道的战略合作 持续深化与会员制商超等渠道的布局与服务体系[3] - 通过系统化研发储备和市场测试 适时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品[3] 上市公司整体举措 - 从业态创新、市场拓展、产品升级等多维度发力 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1] - 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业务模式满足消费者需求 激发消费潜力[2] - 从各自业务差异性和特点出发 在产品研发、一店一策等环节积极创新[2]
再提“反内卷”,新一轮政策宽松预期将升温?!
对冲研投· 2025-09-15 12:05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重大决策,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并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5] - 基本要求为"五统一、一开放",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市场监管执法、要素资源市场,以及持续扩大开放 [5] - 聚焦六大重点难点:整治企业无序竞争、政府采购乱象、地方招商引资乱象,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补齐法规制度短板,纠治政绩观偏差 [5] 宏观经济表现 - 8月经济呈现"工业缓、投资弱、消费淡"特征,工业生产增速5.2%,服务业生产指数5.6%,三季度GDP增速预计在5%附近 [5] - 固定资产投资面临"失速"风险,受恶劣天气、关税不确定性和"反内卷"政策叠加影响 [5] - 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16-24岁青年人失业压力显现,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 [12] 工业与制造业 - 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降至5.2%,环比增速0.37%,橡胶塑料、电子设备、运输设备等行业普遍放缓 [15] - 高技术产业保持相对韧性,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9.3% [15] - 制造业投资同比降幅扩大至-1.3%,专用设备、交通设备、汽车制造等行业投资明显放缓 [19][21] 基建投资 - 8月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降至-6.4%,狭义基建增速降至-5.9%,主要受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板块拖累 [25] - 高温强降雨天气是导致基建承压的主要因素,但9月沥青开工率大幅上升释放边际改善信号 [25][28] - 专项债投向基建占比回升,基建投资修复动能相对更足 [28] 消费市场 - 8月社零增速靠非"以旧换新"品类支撑,家电、家具、通讯器材等补贴品类增速回落 [11][30] -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减弱,国补资金进入尾声,需求前置对后续增长形成透支 [11][30] - 汽车消费边际回暖,增量促消费政策预计围绕工资增长、减少消费限制、培育服务消费等领域加码 [30][32] 房地产市场 - 1-8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回落至-12.9%,7月以来销售动能明显下降 [32] - 前期政策支持导致需求透支,国务院会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32] - 政策需围绕优化供给和释放改善性需求发力,以积蓄回稳动能 [32]
2025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8月经济:逆风破局的政策信号
民生证券· 2025-09-15 06:58
宏观经济表现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0.37%[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0.17%[1]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326111亿元,同比增长0.5%[1] - 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保持9.3%的较高增速[4] - 三季度GDP增速预计维持在5%附近[2] 投资领域压力 - 8月制造业投资同比降幅扩大至-1.3%(7月为-0.3%)[4] - 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从7月的-2.0%降至-6.4%[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速由-2.8%降至-5.8%[7] - 1-8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回落至-12.9%[8] 消费与就业状况 -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衰减,家电家具等品类对社零形成拖累[3][7] - 汽车消费出现边际回暖[7] - 8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16-24岁青年失业率可能进一步恶化[3][15] - 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2024年为1179万人)[3] 政策与展望 - 专项债投向基建占比回升,9月沥青开工率大幅上升释放积极信号[7][33] - 10月将下达最后一批"国补"资金,增量消费政策亟待出台[7][8] - 房地产市场需强化政策支持以释放改善性需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