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宿州市通奕电子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7 00:45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宿州市通奕电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丁缝,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真空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电子专 用设备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激光打标加工;电镀加工;喷涂加工;电子元器件批发;云计算 装备技术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软件销售;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 品);照明器具制造;照明器具销售;照明器具生产专用设备制造(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 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
“科技+生态环境”创造更多可能
中国环境报· 2025-09-17 00:26
生态环境科技是动态发展中的事业,要保持长久的热情和激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不能满足于一时 一域的进步,或者某一方面的突破,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坚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接续推出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方法,支撑生态环境保护攻坚克难。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扬弃、推陈出 新,让现代科技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协调共进。 要搭建先进科技产品技术快捷交流与交易的平台。可以对一些现有的类似功能的平台进行改造,也可以 对相关平台进行整合,使其功能更强大更好用。还可从需求出发,新开发细分领域和垂直系统的平台, 为生态环境科研提供资源高效对接的渠道。要让需求方和供应方能够及时有效对接,为科技研究提供目 标靶向,提高科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先进科研成果流动起来,在实践运用中转化为更大的经济、社 会和生态效益。 科技是伴随着需求前进的,同时,又推动需求向前发展。当下,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应当紧紧结合生态环 境保护工作需求去推进,比如,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迎战大气、土壤、水体、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中遇到的各种"拦路虎"。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研究迈向深入。 当前的生态环境科技发展要加速前 ...
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举行 腾讯加速落地“好用的AI”
深圳商报· 2025-09-17 00:14
AI技术产品进展 - 公司发布腾讯云智能体战略全景图 智能体开发平台ADP3.0 Agent Runtime解决方案及Cloud Mate专家服务智能体 [1] - 混元3D 3.0基模建模精度提升3倍 社区下载量超260万次 成为全球最受欢迎3D开源模型 [1][2] - 展示腾讯元宝 代码助手CodeBuddy 腾讯会议 乐享知识库 腾讯电子签等产品的AI新能力 [1]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ToB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达555亿元 AI成为新收入增长引擎 [2] - 通过智能体解决方案 SaaS+AI 大模型技术三大升级打造智能化引擎 [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腾讯云国际化产品全系列升级 包括ADP平台 CodeBuddy 云Mall 星星海服务器 TDSQL数据库 TCE专有云及EdgeOne安全平台 [2] - 助力美团Keeta 美的 泡泡玛特 杨国福等中国企业出海 服务GoTo集团 正大集团 Orange等国际企业 [3] 技术基础设施创新 - 发布多模态智能数据湖TCLake 通过自研多层链路提升多模态数据处理效率 构建统一数据底座 [2] - 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建设 [3] - 混元大模型年度发布30+新模型 开源混合推理模型Hunyuan-A13B 多语种翻译模型及完整多模态生成工具 [2] 生态开放与合作 - 全面开放AI落地能力及优势场景 通过开发平台 应用场景 基础设施 模型能力及伙伴生态构建智能体战略 [1][3] - 将技术沉淀与AI实践通过腾讯云开放 激发企业创新潜能 [1]
达实智能降本显效“四费”半年降逾6% 发力AI应用2387万签下小米智能化项目
长江商报· 2025-09-16 23:18
新签项目与业务拓展 - 公司与谧空间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合同 合同金额2386.9万元 工期222日历天[2][3] - 小米武汉科技园项目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 含9栋办公楼及3栋公寓楼 涵盖行政办公 实验 数据中心等多种业态[3] - 公司前期在武汉承接劲牌置业弱电智能化项目 联影医疗武汉总部基地二期项目等多个标杆案例[2][4] - 公司将借助小米项目持续打造企业园区智慧空间服务标杆 提升市场占有率[4] 财务表现与费用控制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0亿元 同比下降26.80%[2][5] - 净利润亏损8876.33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930.91万元[2][5] - 四项费用合计3.14亿元 较上年同期3.35亿元下降6.12%[2][5] - 资产负债率62.03% 较上年同期62.77%下降0.74个百分点[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5亿元 较上年同期-2.91亿元提升2.22%[5] AIoT平台与技术创新 - AIoT平台产品签约金额2504.39万元 较上年同期796.68万元增长214.35%[6] - AIoT平台产品收入1355.99万元 较上年同期1086.77万元增长24.77%[6] - 物联网管控平台AIoT V7版本于2025年3月上线 拓展AI模型层架构并内嵌智能体[6] - 海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4.48万元[7]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基于AIoT智能物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智慧服务[3] - 智慧建筑行业应用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200多个城市 3000多个项目[4] - 未来将持续加强AI应用技术创新 优化业务结构 强化风险管控[2][7]
ChowChow Cloud International(CHOW.US)登陆美股市场 开盘暴涨超320%并触及停牌
智通财经· 2025-09-16 16:14
公司上市表现 - 公司于周二登陆美股市场 开盘股价暴涨超320% 报17.13美元并触及停牌[1] - IPO发行价格为4美元[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总部位于香港 主营业务为提供一体化云服务[1] - 业务范围包括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 专业IT服务 支持企业向云端迁移与集成 AI驱动的云端管理服务以及I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1] 公司行业属性 - 公司为数字转型咨询和其他IT服务提供商[1]
蜂助手:公司的核心技术包括云操作系统(云OS)等核心技术
证券日报· 2025-09-16 13:40
公司核心技术 - 云计算领域核心技术包括云操作系统(云OS)、端云协同引擎、算力资源智慧调度引擎及容器虚拟化 [2] - 依托核心技术积极持续拓展市场 [2] 市场拓展情况 - 在2C市场联合相关企业推出云手机产品并服务中国移动 [2] - 在2B市场通过行业渠道推出游戏云手机、营销云手机、云柜台等成熟产品 [2]
甲骨文,焕发第二春?
虎嗅· 2025-09-16 13:20
公司股价表现和市场地位 - 甲骨文股价在9月15日上涨3.41% 此前八月被列入"美股十巨头"之一 与英伟达、微软等公司并列[1] - 9月10日股价跳空高开 单日涨幅一度超过40% 市值单日增加2240亿美元 创1992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6] - 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个人财富单日暴涨890亿美元 一度超越马斯克登顶世界首富[6] - 公司市值在短暂突破万亿美元后回落至8500亿美元左右[4] 财务业绩和关键指标 - 2026财年第一财季总营收149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净利润29亿美元 同比下降4%[8] - 剩余履约义务(RPO)达4550亿美元 单季度增加3170亿美元 同比增幅359% 远超外界1800亿美元的预期[9] - 云基础设施业务本财年收入预计增长77%至180亿美元 未来四个财年收入目标分别为320亿、730亿、1140亿和1440亿美元[9] - 资本支出达85亿美元 同比增长近270% 自由现金流连续两个季度为负[31] - 2026财年资本支出指引上调至约350亿美元 相当于预计营收的53%[31] 重大合作和战略项目 - 与OpenAI签署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协议 为期5年 作为"星际之门"AI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一部分[10][11] - 与OpenAI共同在美国开发4.5GW新增数据中心算力 未来AI数据中心总容量突破5GW 支持超200万枚芯片运行[12] - 与三家人工智能领域巨头签署重量级云合同 客户包括OpenAI、xAI、Meta、英伟达等[9] - TikTok美国用户数据继续由甲骨文托管 存储在得克萨斯州数据中心[1] - 甲骨文与沃尔玛组成的财团有望持有TikTok 40%的股份[2] 业务转型和市场竞争 - 云业务在总收入中占比接近50% 相比2022年25%的占比翻了一番[36] - 2016年推出第二代云基础设施OCI 专注企业级混合云和数据库相关云服务[19] - 采用多云融合战略 帮助客户在私有云、公有云和本地数据中心之间灵活切换[20] - TikTok庞大的流量业务规模超过了OCI其他所有客户的总和 迫使公司以从未有过的规模思考业务布局[21] 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 - 摩根史坦利报告指出公司回避了2026财年营业利润率45%的目标[36] - 本地部署数据库业务毛利率高达97% AI基础设施业务毛利率约为40%[36] - 整体营业利润率预计从2025财年的72%下降到2029财年的54%[36] - 总债务权益比高达427% 作为对比微软仅为32%[32] - 未来几年有极大概率持续陷入负自由现金流的状态[33] 行业前景和外部评价 - 高盛大幅上调目标价至310美元但维持"中性"评级 认为巨额资本支出将推迟现金流盈亏平衡至29财年[3] - AI应用能否充分发展将决定当前AI基础设施投资是否是一场泡沫[25] - "星际之门"计划进展缓慢 软银和OpenAI在多项议题上存在分歧[30] - OpenAI年收入约100亿美元 尚未实现盈利 自身"造血能力"与合同金额存在巨大差距[16][17]
东材科技(601208):新产能放量推动1H25业绩稳健增长,看好公司电子材料领域布局
长城证券· 2025-09-16 12: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2] 核心观点 - 新产能放量推动2025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收入24.31亿元同比增长14.57%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19.09% [1][2] - 电子材料领域布局前景看好 特别是高速电子树脂产品已通过国内外一线覆铜板厂商供应到英伟达、华为、苹果、英特尔等主流服务器体系 [11][12] - 多个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 未来业绩有望逐步兑现 [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分业务收入:电子材料6.88亿元(同比增长28.59%) 新能源材料6.63亿元(同比下降7.53%) 光学膜材料6.38亿元(同比增长25.10%) 电工绝缘材料2.22亿元(同比增长0.37%) 环保阻燃材料0.74亿元(同比下降5.10%) [2] - 2025年上半年分业务毛利率:电子材料19.96%(同比提升7.97个百分点) 新能源材料19.65%(同比提升1.33个百分点) 光学膜材料12.78%(同比下降1.80个百分点) 电工绝缘材料13.32%(同比提升1.50个百分点) 环保阻燃材料13.69%(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2.06/66.77/82.68亿元 同比增长16.5%/28.2%/23.8%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2/6.22/8.20亿元 同比增长144.4%/40.6%/31.8% [12] 产销量与价格 - 2025年上半年产量:电工绝缘材料2.47万吨(同比增长9.02%) 新能源材料2.77万吨(同比增长26.83%) 光学膜材料6.00万吨(同比增长38.23%) 电子材料3.45万吨(同比增长16.41%) 环保阻燃材料0.80万吨(同比增长0.07%) [3] - 2025年上半年销量:电工绝缘材料2.44万吨(同比增长9.10%) 新能源材料2.71万吨(同比下降29.90%) 光学膜材料5.67万吨(同比增长29.18%) 电子材料3.40万吨(同比增长17.94%) 环保阻燃材料0.82万吨(同比增长3.18%) [3] - 2025年第二季度平均售价:电工绝缘材料0.90万元/吨(同比下降6.07%) 新能源材料2.46万元/吨(同比上升22.87%) 光学膜材料1.11万元/吨(同比下降4.19%) 电子材料1.99万元/吨(同比上升12.62%) 环保阻燃材料0.87万元/吨(同比下降11.65%) [3] 成本与费用 - 2025年第二季度主要原材料价格:聚酯切片5370.72元/吨(同比下降18.04%) 工业级甲醇2107.42元/吨(同比下降4.83%) PTA 4320.26元/吨(同比下降19.96%) 工业级苯酚6174.12元/吨(同比下降10.32%) [4] - 2025年上半年费用情况:销售费用率1.19%(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2.23%(同比上升0.2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1.93%(同比上升0.09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3.75%(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 [5][10] 现金流与运营指标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61亿元(同比下降14.99%)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0.88亿元(同比上升82.11%)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46亿元(同比下降44.93%) [10] - 应收账款同比上升15.99%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54次下降到2.42次 存货同比上升5.36% 存货周转率从3.62次上升到4.28次 [10] 行业前景与项目进展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87亿美元 2028年将达2227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11.95% [11] - 年产20000吨高速通信基板用电子材料项目预计2026年9月投产 [11] - 多个项目进展:年产25000吨偏光片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聚丙烯薄膜1号线已转固 年产20000吨超薄MLCC用光学级聚酯基膜技术改造项目、年产3000吨超薄型聚丙烯薄膜二号线试生产有序推进 [12]
华勤技术递表港交所 为全球覆盖品类最丰富的智能产品ODM平台之一
智通财经· 2025-09-16 12:01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华勤技术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中金公司和BofA SECURITIES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全栈智能产品ODM平台 在多个智能产品品类实现全球第一[2] - 构建"3+N+3"智能产品矩阵:智能手机/笔记本计算机/服务器三大支柱产品 移动终端及AIoT/计算业务/数据中心业务三大产品系列 汽车电子/软件业务/机器人三大创新业务[2]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926.46亿元 2023年853.38亿元 2024年1098.78亿元 2025年上半年839.39亿元[3][5] - 2022年利润25.14亿元 2023年26.57亿元 2024年29.16亿元 2025年上半年19.08亿元[3][5] - 2024年毛利率9.0% 较2023年10.9%下降190个基点[5] - 研发开支持续增长:2022年50.47亿元 2023年45.48亿元 2024年51.56亿元[5] 全球布局与制造能力 - 在中国东莞和南昌建立大型制造中心 在越南和印度设立战略性生产设施[3] - 正在加快墨西哥等其他海外市场布局[3] - 是全球唯一同时在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穿戴/笔记本计算机/数据基础设施产品领域建立领先市场地位的ODM厂商[2]
豪掷32亿美元,阿里巴巴加码AI,腾讯重大宣布!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溢价8连涨,内外资一致奔涌
新浪基金· 2025-09-16 11:52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 - 美团-W领涨3% 哔哩哔哩-W涨超1% 小米集团-W和腾讯控股跟涨 阿里巴巴-W收盘微跌0.71% [1]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日线8连涨 收盘涨0.32% 盘中溢价率高达0.58% [1] - 南向资金昨日净买入144.73亿元 其中阿里巴巴-W获52.85亿港元净买入 为连续第17个交易日净买入 期间合计净买入468.09亿元 [4] 资金流向与ETF数据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近20日累计获资金净流入28.16亿元 [3] - 该ETF最新规模突破110亿元创历史新高 年内日均成交额近6亿元 [8] - 标的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年内累计涨幅49.99% 最大涨幅65.88% 显著优于恒生科技指数的34.04%和48.64% [5][6] 企业动态与AI投入 - 阿里巴巴计划发行32亿美元零息可转换票据 为今年迄今最大规模同类交易 募集资金80%用于增强云基础设施 [3] - 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3] - 腾讯控股时隔四年启动债券发行计划 并在全球数字生态大会首发"腾讯云智能体战略全景图"及混元3D 3.0基模 [3] 技术进展与行业趋势 - 阿里巴巴推出FunAudio-ASR端到端语音识别大模型 幻觉率降低70%至10.7% [3] - 招商证券指出AI云业务保持高增速 Q2国内云厂商AI需求驱动收入加速增长 民营企业云服务收入增长4年来首次超过国有电信公司 [4] - 芯片供给和模型迭代被认定为云计算加速的核心基础 也是互联网板块AI叙事下估值重估的重要催化 [3] 指数成分与估值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腾讯控股(15.61%)、阿里巴巴-W(13.37%)、小米集团-W(12.53%) 前十大持仓股合计占比近70% [4] - 该指数市盈率PE为25.25倍 位于近10年27.05%分位点 低于恒生科技指数的32.46%分位 [6] - 指数近5年涨跌幅分别为:2020年109.31% 2021年-36.61% 2022年-23.01% 2023年-24.74% 2024年23.04% [8] 宏观环境与资金格局 - 美联储9月开启降息渐成市场共识 有望驱动外资回流港股 利好对流动性敏感的科技方向 [4] - 南向资金持续青睐港股AI核心资产 反映在阿里巴巴-W的持续净买入行为上 [4] - AI仍被认定为港股主线 市场呈现"重模型、轻应用"特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