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块链
icon
搜索文档
“弃医从链”的华检(01931)——ETHK会成为下一个造富神话还是韭菜收割机?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1:04
战略转型 - 公司宣布与合作方ETHK Group共同投资成立两家新公司ETHK Inc及ETHK HOLDINGS LIMITED [1] - 公司建议将英文名称由"IVD Medical Holding Limited"更改为"ETHK Labs Inc" 中文名称由"华检医疗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华检数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1] - 业务重心正式转向数字产业技术基础设施研发与全球输出 从医疗企业转型为链上金融生态构建者 [4] 合资公司定位 - ETHK Inc专注于运营与发展"ETHK"核心品牌 打造安全高效合规开放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 [4] - ETHK HOLDINGS LIMITED定位为生态级数字产业投资与并购中枢 战略主线为补全资产端、激活资金端、强化合规端 [4] - 技术生态平台域名由ivd.xyz升级为labs.ethk.com 体现业务重心从医疗检测到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的根本转变 [5] 生态体系架构 - ETHK生态包含五大支柱:技术基础设施、金融产品与资产矩阵、可持续业务模式与生态激励、全球合规与信任框架、无缝用户入口与极致体验 [6] - 重点推动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 包括链上股票在内的股权资产代币化 [6] - 生态旨在成为中国资产链上出海的高速公路 解决融资渠道受限、国际认可度不足、跨境流动效率低下等痛点 [6] 政策与市场背景 - 2025年4月《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明确提出促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 [7] - 2025年5月政策举措支持大湾区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开展科技金融创新实践 [7] - 截至2025年6月RWA总锁仓量达125亿美元 较2024年增长124% 其中代币化私人信贷占58% 代币化美国国债占34% [7] - 波士顿咨询公司与ADDX联合预测2030年全球RWA市场规模达16.1万亿美元 占全球GDP10% [7] 股价表现与市场认可 - 自7月推动战略转型升级以来股价持续走高 9月12日收报10.44港元 较7月2日2港元大幅上涨 [8] 战略价值定位 - ETHK生态提升中国资产国际定价权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符合香港建设国际数字金融中心战略定位 [9] - 通过技术赋能降低资产数字化门槛 为高科技企业提供全新融资通道和价值实现机制 [9] - 通过碎片化技术降低投资门槛 实践普惠金融理念 [9] - 公司持有5190枚以太币(ETH)和8.8亿港元买币预算 为投资者提供传统医疗业务现金流和数字资产价值增长双重锚点 [9]
云锋金融(00376)配售1.9亿新股 以扩大股东基础及增强股份流动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0:00
融资活动 - 公司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1.91亿新股 每股价格6.1港元 总融资额约11.7亿港元 [1] - 配售价较前五日平均收市价溢价16% 较前十日平均收市价溢价38% [1] - 融资目的为扩大股东及资本基础 增加股份市场流动性 [1] 资金用途 - 集资金额主要用于系统设施升级 人才招募及相关资本金需求 [1] - 资金将支持推出全面的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及虚拟资产相关投资管理服务 [1]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推动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合 [1] - 发展愿景为"万物上链 链接全球 打造新一代Web3金融服务生态系统" [1]
协鑫能科拟1000万美元参投基金 能源服务收入猛增379%加码布局
长江商报· 2025-09-15 23:52
投资布局 - 境外全资子公司常隆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1000万美元参与投资PROFUSION POWER FUND LP 该基金总规模不超过3亿美元 主要投资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行业企业股权[1][3] - 该基金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领域实体资产与全球资金高效对接 旨在探索新能源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的延伸投资机会[3] - 2025年以来第二次通过基金投资产业链公司 2月控股子公司鑫光智慧以340.8699万元受让智科(淄博)股权投资基金99.974%份额并推动基金减资至1001万元[4] 战略方向 - 坚持能源资产与能源服务双轮驱动战略[2][5] - 能源服务端聚焦电力交易 提升能源资产管理 虚拟电厂 售电 绿电 绿证 碳资产交易等业务规模[5] - 能源资产端以电力 热力销售为业务根基 持续开发新能源项目 提升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22亿元 同比增长15.29% 归母净利润5.19亿元 同比增长26.42% 扣非归母净利润4.64亿元 同比增长67.91%[5] - 能源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79亿元 增速高达378.81% 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2][6]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三连降 分别为109.51亿元 103.58亿元 97.96亿元 归母净利润波动 分别为6.84亿元 9.21亿元 4.89亿元[5] 业务规模 - 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达6479.19MW 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升至60.7%[6] - 管理售电量约156亿kWh 绿电交易3.55亿kWh 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0.89亿kWh[5][6] - 虚拟电厂业务可调负荷规模约690MW 平台管理用户规模超20GW 在江苏省辅助服务市场实际可调负荷规模占比约30%[6] 合作方信息 - 参设PROFUSION POWER FUND的还包括晶科科技 其全资下属公司香港晶能认缴出资3000万美元[3]
港股公告掘金 | 禾赛-W:香港公开发售获168.65倍认购 每股发售价212.8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5 15:37
重大事项 - 不同集团于9月15日至18日招股 预计9月23日上市[1] - 禾赛科技香港公开发售获168.65倍认购 每股发售价212.80港元[1] - 基石药业将携OX40L/TSLP双特异性抗体亮相ACAAI 2025会议[1] - 石药集团ALMB-0166在中国获临床试验批准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症[1] - 金蝶国际拟以6825万元收购云之家62.764%股权[1] - 狮腾控股拟收购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领域企业[1] - 中远海控拟出资3.7亿元参与设立合资公司[1] - 首佳科技合资公司拟设立超级新材料公司[1] - 中信重工智能工厂项目被工信部认定为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1] - 伊登软件自主研发的多模态内容生成算法通过备案[1] 经营业绩 - 港龙中国地产前8个月合同销售金额36.02亿元 同比微降0.16%[1] - 南方航空8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5.97%[1] - 东方航空8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8.72%[1] - 中国国航8月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2.3% 旅客周转量上升3.2%[1] - 香港科技探索8月电子商贸业务订单总交易额6.78亿港元 同比下降4.5%[1]
London Stock Exchange Debuts Blockchain Platform for Private Funds
FinanceFeeds· 2025-09-15 14:26
The 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 (LSEG) has officially rolled out its Digital Markets Infrastructure (DMI) platform, an end-to-end, blockchain-powered infrastructure for private funds. The DMI system, developed with Microsoft and built on Microsoft Azure, supports the lifecycle of digital assets across issuance, tokenization, distribution, investment, post-trade settlement, as well as servicing across asset classes.LSEG reports its open and interoperable design links blockchain with traditional finance, leve ...
天阳科技:与甲骨文、IBM等厂商是合作关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3:29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服务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行业客户 [1] - 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金融科技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1] - 公司提供咨询、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及金融IT等产品和服务 [1] 公司战略合作 - 公司与甲骨文、IBM等厂商是合作关系 [1] 行业定位 - 公司赋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1]
每日数字货币动态汇总(2025-09-15)
金十数据· 2025-09-15 10:44
美国政府比特币储备计划 - 美国政府可能在2025年底前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 市场目前低估了这一可能性[1] - 特朗普总统于3月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建立战略比特币和美国数字资产储备 但具体战略计划尚未确认[1] - 美国立法者提出法案要求财政部审查并制定关于战略比特币储备可行性报告[1] - 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该计划更可能在2026年实施 担心美国拖延积累比特币会落后于其他国家[1] 比特币价格与市场数据 - 比特币成本基础数据显示强劲支撑位在11万美元至11.4万美元之间[2] - 下一个阻力区在11.7万美元附近[2] - 特斯拉持有11,509枚比特币 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1位[3] - Gemini联合创始人预测比特币10年后将达到100万美元 认为还有10倍上涨空间[3] 监管与税务合规 - 美国国税局自2017年起持续扩展加密货币监控范围 从针对性调查转向近实时区块链追踪[2] - 2021年通过交易所数据查获加密货币价值35亿美元 占当年总资产查获量的93%[2] - 通过交易所数据识别的加密货币用户中75%存在潜在纳税不合规行为[2] - 2023年开启216次审查 并向用户发送近1.5万封"软信"提醒[2] - 新1099-DA报告制度将于2025年实施 要求报告处置收益 2026年起增加基础信息申报[2] 机构参与与投资趋势 - 渣打银行香港有意在香港从事加密货币交易 预计未来一至两年托管及融资业务将成型[2] - 高盛指出资本市场区块链化趋势日益明朗 代币化证券正从概念验证走向主流应用[3] - 华尔街资深人士预计2025年四季度机构对比特币投资比例会增加以为2026年做准备[6] - 亚马逊发布年薪50万美元的"加密生态系统负责人"职位[5] 支付与商业应用 - 南非的必胜客和肯德基通过支付服务商ZAPPER接入闪电网络 现已开始接受比特币付款[4][5] - Circle的USDC锚定资产储备约90%由贝莱德托管[5] 技术发展与创新 - 以太坊计划在2026年扩展10倍 提高吞吐量和可访问性 同时保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8] -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重申对第二层解决方案的坚定信念 这些方案提高了可扩展性和生态系统互操作性[8] 稳定币与货币政策 -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表示稳定币不会让市场对美债的净需求大增 对稳定币助力预算赤字融资持怀疑态度[9][10] - 稳定币监管需要防范银行挤兑现象和禁止匿名交易[9][10] 市场事件与IPO动态 - Gemini为散户投资者预留30%IPO份额 远超传统的6%配比 首日收涨14%至32美元 公司市值约38亿美元[7] - 大量散户配售有助于避免更大幅度的首日暴涨 这是对IPO定价策略的重新思考[7]
中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十五五」展望:如何以智能化技术重构行业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9-15 10:34
战略定位 - 智能技术成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是应对变革的战略性抉择[4] - 智能化转型旨在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数字化底座 政策层面提出到2027年实现百项关键校准技术突破 推动计量检测从实验室静态校准向产线动态监测转型[4] - 中国TIC行业超80%为小微机构 市场高度分散 为大市场小企业格局 为智能化整合提供广阔空间[4] 技术赋能价值 - 智能化突破时空限制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与实时数据分析 实现从抽样检测到全量监控的跨越 对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等精密制造领域质量稳定性至关重要[5] - 推动标准动态进化 借助AI算法实时追踪全球技术法规 自动更新检测指标 帮助企业快速适配国际市场准入要求[5] 落地路径 - AI驱动检测流程革新 成为数字化转型核心驱动力 尤其在破解报告审核环节效率与精度痛点上作用显著[7] - 物联网推动实时监测网络建设 通过传感器网络与边缘计算协同 实现检测流程与生产过程时空耦合 从滞后性检测向实时动态监测范式跨越[8] - 区块链构建数据安全体系 凭借分布式账本和非对称加密等核心特性 解决跨境贸易中检测认证数据信任壁垒与流通效率问题 推动从纸质凭证信任向技术契约信任转型[9] 典型案例 - 云南孔雀码通过联盟链实现全流程数据上链 种植加工检测等300余项数据实时写入 节点参与共识且数据不可篡改 欧盟监管方直接调取验证 无需重复检测[10] - 信测标准通过DeepSeek大模型与检测机器人联动 实时采集多模态数据 动态分析机理模型 智能生成合规报告 检测机器人实现物理量毫秒级采集[20] - 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汽车检测联盟整合比亚迪测试能力腾讯车联网技术和中检集团认证资质 推动车联网通信安全标准互认 标准统一度从2023年75%提升至2025年92%[22] 核心挑战 - 技术标准碎片化与跨境合规壁垒构成首要障碍 欧盟GDPR第45条要求数据跨境传输需认定 全球仅16个国家地区获认定 中国未被纳入[14] - 中国在AI检测量子计量等领域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占比不足20% 导致高端制造企业需为适配欧美新规支付高额改造费用[14] - 复合型人才供给存在结构性缺口 市场供给量仅满足约40%需求 优质资源高度集中于头部检测机构[15] - 智能化设备高投入成为中小企业拦路虎 新能源电池智能检测系统购置成本约500万元 核心算法授权费用占比达35% 相当于中小机构年均营收15%-20%[16] 未来趋势 - 技术融合从单一工具应用到机理级耦合 通过AI与传统工业机理深度耦合 实现数据驱动向机理驱动质变[19] - 服务生态从区域服务到全球化信任网络 依托区块链技术与标准互认体系 构建全球可信协作网络[21] - 价值升级从检测服务到数据资产运营 通过数据确权与流通机制 将检测数据转化为可交易生产要素 单位数据收益比单一服务模式提升三到五倍[23] 企业应对策略 - 分阶段推进AI部署 中小企业可先引入智能审核系统 大型企业可直接布局全链条智能化[24] - 构建数据安全体系 建立数据分类机制 对核心数据加密存储 非核心数据匿名化处理[24] - 短期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AI基础培训 中期与高校共建智能检测专业方向 长期建立内部技术认证体系[25] - 采用轻量化模式租赁智能检测设备按次付费 参与产业协同平台加入区域检测数据共享平台[28]
调研速递|龙利得接受多家投资者调研 透露转型与发展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15 10:22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传统运输包装制品提供者向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包装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重点拓展彩箱 彩盒 杯(袋) 布袋 精品盒等产品结构 [1] - 公司目前尚未明确是否有并购及向非包装行业延展的计划 [1] 技术应用与产能建设 - 安徽明光绿色智能文化科创园(一期)即将投产 预计将提升公司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催生产业新业态 增强生产智造与服务能力 [2] - 公司积极推进大数据平台 区块链 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整合与筹备工作 [2] - 上海龙利得文化科创园持续发力 聚焦主营业务拓展 夯实包装印刷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市场地位 [2] 研发与人才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聚焦纸包装及其他容器的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 [3] - 优秀人才选聘重点引进研发 营销 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3] 营销体系建设 - 营销体系建设围绕客户资源拓展 加强市场渠道搭建与客户服务能力提升 [3] 产品优势与认证 - 公司环保纸袋具有基材品质高和综合性能优的核心优势 广泛应用于多个社会消费领域 [4] - 子公司纸杯产品取得两项重要国际认证 提升了国际认可度 [4] -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构筑技术与产品壁垒 体现为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质量水平 拓展产品应用场景 提升行业技术认可度 [4] 财务表现与盈利驱动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0.71% [5] - 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发挥自身优势 加大研发和营销投入 拓展客户资源以及上海科创园的助力 [5] - 通过产品结构升级 智能制造与产能扩张 抓住下游需求机遇 强化成本控制 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高端产品占比等六大方式增强盈利能力 [5]
龙利得(300883) - 300883龙利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09: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0.71% [7] 战略转型与定位 - 公司正从传统运输包装制品提供者向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包装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2] - 转型后重点拓展彩箱/彩盒、纸杯(碗)、纸袋、无纺布袋、精品礼盒等高端包装品类 [2] - 客户拓展重点向终端消费品牌商倾斜,尤其是在美妆护肤、茶饮快消、新能源(光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领域 [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聚焦纸包装及其他容器的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以构筑技术与新产品壁垒 [3] -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构筑的技术与产品壁垒,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与质量水平,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8] - 公司子公司龙利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纸杯产品取得两项重要国际认证:澳大利亚生物塑料协会颁发的符合澳大利亚标准AS 5810的conformity证书,以及通过莱茵旗下DIN CERTCO颁发的可堆肥材料制品认证 [5] 产能扩张与项目建设 - 安徽明光绿色智能文化科创园(一期)即将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依托大数据平台、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 [3][6] - 安徽明光绿色智能文化科创园投产后,将增强公司整体生产智造与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地位 [6] - 上海龙利得文化科创园持续发力,进一步夯实了公司作为包装印刷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的市场地位 [4][7] 产品与市场优势 - 环保纸袋采用高强度牛皮纸作为主要原料,兼具优异承重性能、结构稳定性,且天然可降解、可回收 [4] - 环保纸袋广泛适用于茶饮外卖、服装服饰、鞋帽箱包、休闲食品、餐饮外卖、商超及百货零售、医药连锁等多个社会消费领域 [4] - 在无纺布袋领域,公司实现了在消费品包装印刷领域首次突破水性无溶剂印刷,无毒无害符合相关标准 [6] 客户覆盖范围 - 公司客户群体已广泛覆盖日化、家化、护肤品、高端食品、茶饮、快消品、户外用品、电子家电、高端器械、家居、农副产品、光伏产品、烟酒、快递及危险品包装等多个领域 [5] 盈利能力提升举措 - 公司主要通过六大方式增强盈利能力:依托环保政策驱动产品结构升级;通过智能制造与产能扩张提升运营效率;抓住下游行业需求增长机遇并优化客户结构;强化成本控制与原材料管理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并推动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持续提升高端产品占比 [8] 市场拓展计划 - 针对安徽明光科创园投产后满足下游快消产品等新兴市场客户需求,公司已制定初步的市场拓展计划:依托科创园的数字技术与智能生产能力,开发更贴合快消产品特点的包装产品与解决方案;加强与快消行业内具有增长潜力的企业对接,积极拓展目标客户群体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