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影响

搜索文档
伟星股份(002003):业绩表现超预期,全年指引不变
长江证券· 2025-05-20 04: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8][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伟星股份2025Q1收入9.8亿元同比+22%,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29%,超原预期(收入10%-15%增长,净利润10%-20%增长) [2][6] - 收入超预期因接单及收入确认节点时间差异,毛利率同比+0.9pct至38.8%,销售费用率9.5%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同比-1.6pct至11.4%,经营活动现金流下滑因购买原材料备货多 [10] - 国内需求承压,海外品牌关税影响下订单偏谨慎,Q2高基数有压力,部分关税影响通过转单调整,影响较小但行业下单谨慎 [10] - 短期关税影响压制订单利好YKK,但伟星股份海外布局产能,拓新客和提升老客份额趋势不变,格局优化逻辑顺畅,且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升,毛利率呈上升趋势 [10] - 维持此前指引,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7.5/8.5/9.5亿元,分别同比+7%/13%/12%,现价对应PE分别为18/16/14X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6.74亿、50.40亿、55.49亿、61.10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27.24亿、29.39亿、32.22亿、35.37亿元等 [15]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1.08亿、8.54亿、6.27亿、4.48亿元,应收账款分别为5.13亿、5.53亿、6.09亿、6.71亿元等 [15]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0.90亿、9.46亿、10.31亿、11.2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7.55亿、 - 8.26亿、 - 8.37亿、 - 8.39亿元等 [15] 基本指标 - 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0元、0.64元、0.72元、0.81元,市盈率分别为23.65、17.83、15.83、14.16等 [15]
望远镜系列6之PumaFY2025Q1经营跟踪:大中华区持续疲软,维持全年业绩指引
长江证券· 2025-05-20 04: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FY2025Q1(2025/1/1 - 2025/3/31)Puma 实现营收 20.8 亿欧元,基本符合预期,固定汇率下同比+0.1%,毛利率同比-0.6pct 至 47.0%,主要受 2024 年库存高估值及汇率波动影响 [2][4] - 大中华区持续疲软,电商渠道增速领先,产品交付加速下库存增加,公司维持全年业绩指引 [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入拆分 - 分地区:中美市场拖累明显,EMEA 地区表现较优,EEMEA 地区营收双位数增长驱动下,EMEA 地区营收同比+5.1%至 8.9 亿欧元,大中华区及美国市场营收双位数下滑拖累亚太/美洲地区营收同比-4.7%/-2.7%至 4.3/7.5 亿欧元 [5] - 分渠道:电商渠道增速领先,批发渠道略有拖累,直营渠道同比+12.0%至 5.5 亿欧元,受益于电商渠道强劲增长(+17.3%)及直营店铺销售增长(+8.9%),批发渠道在中美市场拖累下同比-3.6%至 15.3 亿欧元 [5] - 分产品:产品表现分化,鞋类增速较优,鞋类/服装/装备营收分别+2.4%/-1.5%/-5.7%至 11.9/5.9/3.0 亿欧元,鞋类增速较优受益于跑步、篮球和运动时尚品类带动,高尔夫品类拖累下装备相对承压 [5] 库存情况 - FY2025Q1 公司库存为 20.8 亿欧元,同比+16.3%,主因加征关税下对美产品交付加速导致在途商品大幅增长 [8] 关税影响 - 美国市场营收占比~20%,其中从中 国采购量~10%且在进一步下降甚至部分品类采购量为零,已将 2025 年秋冬季产品采购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市场以积极应对潜在关税影响 [8] 业绩指引 - 公司维持全年指引,固定汇率下,预计 FY2025 全年销售同比增长低 - 中单位数(彭博一致预期 89.3 亿欧元,同比+1.3%),预计 EBIT 为 5.2~6 亿欧元,同比-16.4%~ - 3.5%(彭博一致预期 4.7 亿欧元,同比-24.9%) [8]
沃尔玛Q1财报发布:高管回应美国关税带来成本压力,称超出承受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06:40
一季度业绩表现 - 全球一季度总营收1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5%剔除汇率影响后1680亿美元增长4.0% [2] - 调整后营业利润73亿美元同比增长3.0%综合毛利率提高12个基点 [2] - 中国区净销售额67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可比销售额增长16.8%电商业务增长34% [2] - 沃尔玛美国销售额1122亿美元增长3.2%同店销售额增长4.5%电商销售增长21% [3] - 山姆美国不含燃油同店销售额增长6.7%电商增长27%会员收入增长9.6% [3] - 国际业务销售额298亿美元按固定汇率增长7.8%运营利润下降17.5%至12.6亿美元 [4] 业务板块亮点 - 山姆会员店中国会员收入增长超40%新增7家门店 [4][5] - 沃尔玛美国三小时内送达订单量增长91%将覆盖95%美国人口 [3] - 广告业务整体增长50%美国Walmart Connect增长31%山姆美国广告增长21% [5] - 全球电商增长22%各部门增长均超20%库存状况良好 [5] - 社区小店业态在深圳试点第二家面积500平方米主打"前置仓+云店"模式 [5]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业务占国际业务超1/5山姆和电商是主要增长动力 [4] - 春节销售旺季山姆会费收入增长35个百分点 [5] - 业态占比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但营运费率下降推动营业利润增长 [4] 关税应对措施 - 电子产品和玩具等中国进口商品受关税影响最大成本压力从4月底开始 [2] - 计划通过转移生产、跨类别成本管理、多样化利润来源等方式应对 [7] - 维持2026财年指引预计Q2净销售额增长3.5%-4.5% [7] - 可能对现有库存进行会计调整导致Q2收益异常波动 [8]
望远镜系列5之AdidasFY2025Q1经营跟踪:关税影响较小,维持全年指引
长江证券· 2025-05-18 23: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FY2025Q1(2025/1/1 - 2025/3/31)阿迪达斯实现营收61.5亿欧元,业绩略高于预期,固定汇率下同比+13%,剔除Yeezy影响后阿迪达斯品牌营收同比+17%;归母净利润为4.3亿欧元,同比+151%;毛利率同比+0.9pct至52.1%,主因产品成本和运费降低以及折扣改善 [2][4] - 收入分拆方面,剔除Yeezy影响后各地区及渠道增速亮眼,鞋类延续引领增长;库存维持健康,有效支持增长;中国采购比例低,关税影响相对较小;公司维持全年指引,预计FY2025全年营收在固定汇率下高单增长,预计全年实现营业利润17 - 18亿欧元,同比+27.2% - 34.6% [5][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入分拆 分地区 - 北美地区受Yeezy业务拖累,其余地区增速亮眼;FY2025Q1拉丁美洲/新兴市场营收分别同比+26%/23%至7.0/8.7亿欧元;欧洲/大中华区/日韩地区分别+14%/13%/13%;北美地区受Yeezy业务停止影响营收同比+3%,剔除该因素同比+13% [5] 分渠道 - DTC&批发渠道均实现优质增长;批发渠道营收同比+18%至40.0亿欧元;电商渠道同比 - 3%,剔除Yeezy业务剥离影响后同比+18%;直营渠道同比+13%,推动DTC渠道营收同比+6%至21.6亿欧元 [5] 分产品 - 鞋类产品持续引领增长,产品结构健康;鞋类产品营收同比+17%至37.6亿欧元;服装和装备营收分别同比+8%/10%至19.7/4.2亿欧元;FY2025Q1鞋类/服装/装备营收占比分别为61%/32%/7% [6] 库存情况 - FY2025Q1公司库存为50.7亿欧元,同比+15%,库存水平维持健康,有效支持阿迪达斯品牌延续双位数增长 [12] 关税影响 - 美国市场营收占比~20%,可通过其他成熟市场超预期表现弥补盈利;北美鞋类在中国采购占比~3%,正向零采购迈进,服装在中国采购占比不到2%,关税影响相对较小且下半年订单无变化 [12] 业绩指引 - 公司维持全年指引,预计FY2025全年营收在固定汇率下高单增长(彭博预期实现营收260.1亿欧元,同比+9.8%),预计全年实现营业利润17 - 18亿欧元,同比+27.2% - 34.6%(彭博预期实现营业利润20.4亿欧元,同比+52.8%) [12]
Brady (BRC)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6 15: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有机销售增长1.6%,收购使销售增长10.5%,外汇换算使销售减少0.7%,总销售增长11.4% [5][12] - 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从去年第三季度的1.09美元增至1.22美元,增长11.9% [5][11] - 第三季度确认设施关闭和其他重组成本390万美元 [12] - 毛利率为51%,去年第三季度为51.6%,若排除相关费用,毛利率为51.3% [13] - SG&A费用为1.087亿美元,去年第三季度为9580万美元,占销售百分比从27.9%增至28.4%,排除相关费用后为26.4%,较去年第三季度下降80个基点 [14] - R&D费用为1920万美元,较去年第三季度的1770万美元增长8.5% [15] - GAAP税前收益从6440万美元增至6570万美元,排除相关费用后增长11.5% [16][17] - GAAP净利润从5090万美元增至5230万美元,GAAP摊薄每股收益从1.05美元增至1.09美元,排除相关费用后,调整后净利润从5270万美元增至5880万美元,增长11.6%,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增长11.9%至1.22美元 [17][18] - 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为5990万美元,去年第三季度为727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为5560万美元,去年第三季度为6440万美元 [18] - 截至4月30日,净现金头寸为4930万美元,本季度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4450万美元,4月收购微流体解决方案业务 [19] - 第三季度实现约300万美元的增量关税费用,约合摊薄每股收益0.05美元,预计第四季度增量关税影响在300 - 500万美元之间,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指导范围收紧至4.48 - 4.63美元 [20][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洲和亚洲地区电线标识、安全和设施标识以及产品标识产品线继续引领营收,医疗保健标识业务本季度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26] - 欧洲和澳大利亚地区多数主要产品线出现下滑 [2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本财年前三个季度,52%的收入来自美国,30%来自欧洲,8%来自亚洲,其余10%来自澳大利亚和其他美洲地区,亚洲细分中,3%来自中国,5%来自其他亚洲地区 [10] - 美洲和亚洲地区本季度销售额为2.537亿美元,有机销售增长5.4%,年初至今有机增长5%,收购使销售增长8.6%,外汇使销售减少1.1%,总销售增长12.9%,报告的部门利润增长15%至5720万美元,占销售百分比为22.5%,排除相关影响后部门利润增长20.2% [26][27] - 欧洲和澳大利亚地区本季度销售额为1.289亿美元,收购销售增加14.2%,有机销售下降5.4%,外汇换算使销售减少0.1%,总销售增长8.7%,报告的部门利润下降10.5%,排除相关影响后部门利润增长3.8% [28][2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投资有机业务和新产品开发,通过收购Gravitec和Funai的微流体解决方案业务,整合研发功能,构建新产品路线图,包括直接零件标记技术 [6][7] - 利用全球布局应对关税影响,必要时改变采购国家或产品实质性转换地点 [9] - 资本分配优先用于支持有机销售增长和效率提升机会,包括新产品开发、销售资源和能力提升的资本支出,其次是持续增加股息,最后用于有明确协同效应的收购和机会性股票回购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欧洲和澳大利亚地区本季度面临严峻宏观环境,美洲和亚洲地区表现出色 [5] - 尽管受到关税影响,但公司全球制造业务和地理及终端市场多元化有助于减轻关税冲击 [10] - 对新产品路线图和未来推出的新产品感到兴奋,目标是为客户提供完整集成解决方案 [25] - 对公司未来持乐观态度,认为当前举措能克服短期挑战,实现长期盈利增长 [61] 其他重要信息 - 本季度推出i6100工业桌面标签打印机和HH86手持RFID阅读器 [23][2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关税对公司营收的影响 - 目前未看到关税导致的需求破坏,因公司和许多工业企业持有数月库存,大部分发货是关税前生产的,关税长期影响尚未完全显现,若关税增加,预计公司和其他企业会提价以弥补关税成本,最终影响取决于关税金额、受影响国家及是否超过10% [33][34] 问题2: 调整后SG&A的可持续性 - 公司长期致力于降低SG&A,持续寻求运营效率提升,数据会有波动,但目标是逐年降低成本,从多年趋势看,SG&A呈下降趋势 [36][37] 问题3: 4月收购的机会和供应商情况 - Funai有悠久历史,生产工业喷墨墨盒,适用于高性能墨水和特定用例,公司与其合作多年,其产品集成在公司喷墨打印机中,此次收购有助于完善直接零件标记能力,提供完整解决方案,预计需几年时间完成整合 [38][40][41] 问题4: 第四季度美洲和亚洲及欧洲销售指引差异原因 - 预计美洲会受到关税逆风影响,但尚未显现,欧洲前两季度基本持平,第三季度恶化,预计第四季度会适度复苏至持平 [44][45][46] 问题5: 旧WPS业务对欧洲和美洲的影响 - 美洲的WPS业务影响较小,欧洲的WPS业务除英国外一直较强,欧洲数据下滑与德国等工业生产下降有关,预计情况会趋于平稳,公司已调整欧洲组织规模以适应市场 [47][48][49] 问题6: 中国市场情况 - 中国市场对公司来说一直较难,主要客户是跨国公司,因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减少或撤离,公司关闭了北京工厂,目前在中国有三家工厂,业务主要面向中国客户,占公司收入约3%,中国以外地区业务有显著增长 [50][51][52] 问题7: 390万美元设施关闭和重组成本的细分及收购对营收的贡献 - 重组成本基本平均分配到两个地区,收购规模较小,处于早期阶段,预计第一年销售额在1500 - 2000万美元之间 [53][54]
STERIS(STE)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5 14: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总报告收入增长4%,固定货币有机收入增长6%,由销量和200个基点的价格增长驱动 [7] - 本季度毛利率较上年增加170个基点,达到44.3%,正价格、有利组合和生产率超过了劳动力通胀 [7] - EBIT利润率较去年增加110个基点,达到收入的24.8% [8] - 本季度调整后有效税率为23.5%,同比增长由不利的离散项目调整驱动 [8] - 本季度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为2.7亿美元,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为2.74美元,较上年增长14% [8] - 2025财年资本支出总计3.7亿美元,折旧和摊销总计4.76亿美元 [9] - 本季度末总债务为20亿美元,季度末总债务与EBITDA之比约为1.4倍 [9] - 2025财年自由现金流创纪录达到7.87亿美元,远高于全年指引,主要得益于营运资金的显著改善,特别是库存方面 [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医疗保健业务 - 全年固定货币有机收入增长6%,由强劲的经常性收入流带动,美国的手术量、价格和市场份额增长推动了耗材和服务业务的出色表现 [11] - 医疗资本设备收入较去年创纪录的年份下降了5%,但全年资本设备订单增长超过12%,潜在需求依然强劲 [11] - 利润率有所改善,全年达到25%,销量、定价和积极的生产率抵消了劳动力通胀,年底开始受益于重组成本节约,2025财年第四季度节省了约500万美元 [12] AST业务 - 全年固定货币有机收入增长9%,服务业务增长7%,医疗设备客户保持稳定,生物处理业务全年略有波动 [12] - 资本设备发货量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多,超过预期,EBIT利润率为44.8%,同比略有下降,面临能源和劳动力逆风,资本设备发货带来了负面组合转变 [13] 生命科学业务 - 全年固定货币有机收入增长1%,由耗材和服务的强劲增长推动,但资本设备收入下降,利润率提高到42.3%,改善了360个基点,受益于有利组合、定价和CECS业务的剥离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预计2026财年持续经营业务报告收入增长6% - 7%,无收购或剥离影响,外汇变化预计对公司中性,固定货币有机收入增长也预计为6% - 7%,各业务板块预计收入增长在6% - 7%之间 [14][15] - 公司在北美制造大量产品供美国使用,约85%在美国销售的产品来自北美制造,这显著降低了关税风险,但仍无法完全避免关税影响,2026财年展望中包含3000万美元的关税成本 [16] - 公司有能力利用自身优势减轻部分关税风险,在盈利区间高端,预计EBIT利润率将增加约20个基点,有效税率计划约为23.5%,进入新财年,公司有望在2026年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 [1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全年实现两位数盈利增长感到满意,剥离牙科业务后利息费用降低 [8] - 多元化业务使公司在克服一些障碍后仍能实现与原预期相符的业绩 [10] - 2026财年有望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尽管面临关税等挑战,但公司有信心应对 [14][18] 其他重要信息 - 电话会议使用GAAP财务指标,包括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调整后营业收入、固定货币有机收入增长和自由现金流,提供非GAAP财务指标旨在为管理层和董事会的财务分析和运营决策提供更透明的补充财务信息 [5][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对生命科学业务反弹至6% - 7%增长区间的信心来源 - 公司在经常性收入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化学和耗材业务,预计将持续增长,资本设备业务在上半年因制药行业不确定性订单减少,但下半年强劲反弹,进入2026财年有良好的积压订单和订单率,有信心交付并延续历史增长 [22][23] 问题2: 尽管有关税影响,仍能实现高个位数盈利增长的因素 - 公司将受益于约2000万美元的重组成本节约,ETO诉讼支出预计从200多万美元降至约500万美元,激励薪酬恢复到100%奖金将带来1500万美元负面影响,关税带来1500万美元负面影响,较低的利息费用将抵消较高的税率 [24][25][26] 问题3: 2026财年现金流指导较2025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 预计支付4000万美元的ETO法律和解费用,且不像2025财年那样大幅减少库存,关税也将对自由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 [29] 问题4: 公司在并购方面的计划 - 公司在财务和智力层面有能力进行并购,如果有合适机会将参与 [31] 问题5: 客户关于将生产迁回美国的讨论情况 - 可能只是一种趋势,有一定机会,但医疗技术行业受高度监管,转移生产需要时间和监管许可,会有一定流动性 [35][37] 问题6: 行业整合情况及小公司是否会被迫出售 - 预计会有一定行业整合,但公司认为新建项目比收购旧资产更有优势 [39] 问题7: AST业务各客户群体的情况及与市场预期差异 - 公司采取更保守的方法评估生物处理业务的复苏情况,以及客户重新评估生产地点和生产转移对总量的影响 [45] 问题8: 当前宏观政策下与客户的对话及客户行为变化 - 没有明显变化,有一些讨论但无具体结果 [46] 问题9: 医疗保健业务中市场份额增长突出的业务线及原因 - 整个医疗保健业务板块表现出色,团队在北美市场为大型系统构建了出色的无菌处理和相关服务组合及企业解决方案 [50] 问题10: 2026财年医疗保健业务中耗材、服务和设备的预期增长差异 - 公司不提供此类详细信息,但资本设备订单情况良好,对未来前景乐观 [51] 问题11: 3000万美元关税在公司网络中的构成及中美关税情况 - 约一半来自中国关税,一半来自10%的全球关税,是净数字 [56] 问题12: 3000万美元关税是否考虑缓解措施及实施节奏,以及第四季度股票回购减少的原因 - 3000万美元是净数字,供应链团队正在努力减轻关税影响,预计全年均匀受到影响,中国关税90天暂停期使公司有机会更战略地调整供应商、制造地点或供应,预计下半年影响更大,股票回购减少无特殊信号,2025财年购买了约2亿美元股票,是以往的近两倍,未来会考虑在抵消稀释之外进行额外股票回购 [59][60][61] 问题13: 医疗保健资本设备的宏观发展对订单模式、医院实施意愿和延期情况的影响 - 公司提供的资本设备更像必需品,而非奢侈品,不影响新设备的扩张需求,去年订单增长12%,积压订单处于舒适位置,目前订单情况良好,对机会感到兴奋 [69][70] 问题14: AST服务业务需求高于预期时,是否有足够产能实现两位数增长 - 目前产能不是限制因素,公司有能力适应行业增长 [72] 问题15: AST服务业务2025财年业绩波动的原因及是否存在库存前置情况 - 不存在库存前置情况,12月表现出色,但1月客户工厂重启异常缓慢,2月和3月增长良好,这些因素影响了季度业绩 [75][76]
Lazydays Holdings(GORV)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5 13: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1.6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4亿美元,降幅39%,主要因公司有意减少库存和门店数量 [17][18] - 该季度毛利率为24%(不包括后进先出法调整),较上年同期提高10%;毛利润为44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00万美元 [18] - 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从上年同期的4900万美元降至本季度的3900万美元,预计随着成本结构调整和门店剥离,费用将继续下降 [18] - 本季度运营亏损230万美元,包含290万美元无形资产非现金减值费用;剔除减值费用,运营收入为60万美元,上年同期运营亏损1660万美元 [19] - 调整后EBITDA亏损4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800万美元亏损有所改善 [19] - 本季度减少债务1.45亿美元,包括9500万美元库存融资债务、4700万美元抵押贷款债务和250万美元循环信贷额度 [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新车销售方面,本季度销量下降36%(912辆),但平均售价提高15%,新车毛利率为11%,较上年同期提高7% [16][17] - 二手车零售方面,本季度销量下降48%(655辆),二手车毛利率为21%,较上年同期提高10% [17] - 金融和保险业务方面,每辆车F&I收入超5000美元,较上季度略有下降;第一季度金融渗透率约70%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与2024年第四季度相比,2025年第一季度新车销售增长18%,二手车销售增长19%,且月度销量环比改善 [10] - 每辆车毛利润较上季度增长39%,总毛利率从第四季度的19%提升至本季度的26% [11] - 2025年第一季度车辆以旧换新数量较2024年同期高出超8% [12] - 目前新车库存中,2025和2026年款占比82%,上季度占比大幅提升;第一季度机动型库存销量较上季度增长11%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分两部分,一是优化经销商布局,二是提升门店运营绩效,以实现长期股东价值 [5] - 2月和3月向Camping World出售五家经销商,偿还约1.45亿美元债务,SG&A费用同比减少1000万美元;3月与General RV Center达成意向出售三家门店,预计完成后增加现金、减少债务和降低费用 [6][7] - 公司密切关注关税对新RV单位价格的潜在影响,与OEM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合作应对;虽有数据显示关税导致客户需求下降,但随着关税减免趋势向好,公司对此持乐观态度 [8][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结果满意,较2024年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有明显改善,虽销量下降,但各产品线毛利率提高,公司有信心利用现有门店和库存实现盈利 [7][8] - 公司认为RV生活方式价格亲民,美国消费者会继续被RV所有权吸引,无论是购买新车还是二手车 [9] - 公司将继续加强资产负债表,支持长期增长和稳定,延续运营绩效改善的积极趋势 [20] 其他重要信息 - 会议提醒讨论的是前瞻性信息,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实际结果可能与前瞻性陈述有重大差异,相关风险等因素在财报发布和SEC文件中已确定 [3] - 会议讨论了某些非GAAP财务指标,具体定义和与GAAP指标的调整可参考公司网站上的财报新闻稿 [4] - 会议结束后不接受提问,建议参考公司财报发布和SEC文件获取更多信息 [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无相关内容
沃尔玛ceo:哥斯达黎加、秘鲁、哥伦比亚的关税影响食品。尽管有关税,但对一些产品保持价格不变。供应商因关税而转移(到其他地方)采购材料。
快讯· 2025-05-15 12:17
尽管有关税,但对一些产品保持价格不变。 供应商因关税而转移(到其他地方)采购材料。 沃尔玛ceo:哥斯达黎加、秘鲁、哥伦比亚的关税影响食品。 ...
浙江自然(605080):Q1业绩超预期 关税短期压制
新浪财经· 2025-05-15 10:3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 0亿元 同比+21 7% 归母净利润1 9亿元 同比+41 7% 扣非归母净利润1 7亿元 同比+25 0% [1] - 2024Q4营收2 1亿元 同比+39 4% 归母净利润0 2亿元 同比扭亏0 3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0 2亿元 同比+420% [1] - 2025Q1营收3 6亿元 同比+30 4% 归母净利润1 0亿元 同比+148 3% 扣非归母净利润0 9亿元 同比+53 8% 业绩超预期 [1] 业务分析 - 2025Q1收入增长主因床垫 保温箱及水上用品订单表现较优 净利润高增受益于费用率显著优化及理财产品收益变化 [2] - 东南亚水上用品及保温箱业务生产交货正常 国内床垫发货至美国业务暂时停发 部分越南产能替代生产 [2] - 越南及柬埔寨产能陆续爬坡 保温箱及水上用品新业务延续高增长趋势 [2] 未来展望 - 短期国内床垫订单承压 但伴随关税落地及东南亚产能迁移 预计床垫主业将逐步恢复稳健增长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 7 3 4 4 1亿元 对应估值13 11 9X [2]
Teleflex (TFX)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4 21:40
纪要涉及的公司 Teleflex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Q1业绩情况 - 核心观点:Q1业绩表现符合预期,虽有负增长但经调整后情况较好,各业务有不同表现,部分业务拖累增长 [3][4][5][6] - 论据:Q1增长为 -3.8%,调整销售日后增长约为 -1.7%;美洲地区球囊泵表现良好,Pallet和Baragel产品有进展,骨内产品表现出色;OEM业务负增长,因去年失去一个客户致本季度损失约700万美元,且主要客户进行库存管理;UroLift业务有下滑但也在预期内 全年增长预期及驱动因素 - 核心观点:公司重申1% - 2%的增长指引,预计下半年增长加速 [7] - 论据:Q2中点增长为1%,全年中点增长意味着下半年需加速至略高于4%;OEM业务去年Q3开始失去的客户在今年下半年不再产生同比影响,单季度影响约700万美元,上下半年共影响1400万美元;Q1少两天,下半年多一天且在Q4体现;Q1末和Q2初OEM订单率进展良好;亚洲地区Q1是低点,预计Q2起业务回升;耐力导管下半年重返市场将推动增长 EPS及关税影响 - 核心观点:公司下调EPS指引75美分,关税影响大但近期情况有变化,公司有多种缓解策略 [11][12][13][14][19][20][21] - 论据:关税总影响为5500万美元,其中一半受中国影响,80%是美国商品进入中国,20%是中国原材料进入美国;周末消息显示关税有90天暂停期,公司假设90天后关税恢复,Q2会更新指引;公司已规避约30美分的关税影响;还通过提高产品USMCA合规比例、定价调整、供应链变更、针对墨西哥产品制定策略等方式缓解关税影响 公司拆分决策 - 核心观点:公司决定拆分为两家公司,旨在释放股东价值,拆分后两家公司财务表现和增长模式不同 [25][26][27][28] - 论据:拆分决策经过一年多考虑,期间还进行了BioTronic BI资产收购;拆分可简化业务,如拆分后Teleflex RemainCo业务单元从7个减为3个,制造工厂从19个减为7个;拆分后一家公司低个位数增长、毛利率约55%,另一家增长超6%、毛利率约65%且能实现两位数盈利增长 拆分业务选择原因 - 核心观点:将泌尿外科、OEM和急性护理业务组合有其合理性,能为各业务带来优势,且两家公司未来都有增长潜力 [31][32] - 论据:这些业务主要集中在医院急性护理和办公服务场景;引入Biotronic VI产品后,将OEM与大型急性护理业务结合,可使OEM业务不受竞争限制地接触现有和更广泛客户;SpinCo作为低增长资产可产生大量现金流,Teleflex RemainCo有高增长、两位数盈利和更多研发投入能力 拆分时机选择 - 核心观点:今年宣布拆分时机合适,因OEM和UroLift业务的困境是暂时的,2026年有望好转 [35][36][37][38] - 论据:OEM业务今年负增长10 - 12%是暂时的,失去的客户影响在下半年消除,客户库存管理在上半年,业务2026年将恢复增长;UroLift业务受报销政策影响,今年是报销政策调整最后一年,2026年报销政策无进一步削减,业务环境将改善 新公司收购兴趣及决策 - 核心观点:新公司资产有大量且优质的收购兴趣,公司将并行推进出售和拆分,决策以股东利益为导向 [41][42][43] - 论据:宣布拆分时预计会有收购兴趣,实际兴趣数量和质量都令人印象深刻,包括财务和战略投资者;公司将继续并行推进出售和拆分,最终决策取决于对股东最有利的财务指标 OEM业务信心 - 核心观点:公司对OEM业务恢复增长有信心,认为当前下滑是暂时的 [52][53][54] - 论据:下滑主要是客户库存管理导致,非失去客户的影响;Q1末和4月订单率回升;新业务流入情况良好,预计2026年业务恢复正常增长 Pallet业务表现 - 核心观点:Pallet业务表现出色,增长超预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59][60][61][62] - 论据:去年业务增长约30%,Q1在更大业务基础上保持该增长节奏;目前仅40%治疗前列腺癌的泌尿科医生使用该产品,有60%市场空间待开发;正在招募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若成功将使市场扩大约1亿美元,且该市场仅Barogel产品可进入,预计2026年底获得相关适应症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30美分关税抵消收益与缓解措施无关,其中约20美分与4月完成的3亿美元加速股票回购致股份数量减少有关,其余10美分与费用控制和积极外汇因素有关 [23] - 若出售新公司资产,所得款项需先偿还部分债务,然后按资本部署策略向股东返还资本 [49] - Q2 OEM业务预计仍为双位数负增长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