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300620,重大资产重组!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16:02
收购交易概述 - 光库科技拟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安捷讯光电100%股权 [4] - 交易对方包括张关明等6名股东,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5]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6] - 公司股票于8月12日复牌 [7]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安捷讯光电2024年末资产总额4.31亿元,2024年营收5.09亿元,归母净利润1.05亿元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7亿元,净利润3531.66万元,资产总额增至4.88亿元 [12] - 2023年净利润亏损152.18万元,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12] 战略协同效应 - 安捷讯光电主营光通信无源器件,与光库科技同属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9] - 收购将完善产品矩阵,提升规模化制造能力及客户覆盖范围 [9] - 双方在技术路线、生产工艺及客户资源上存在协同效应,可降低成本并增强盈利能力 [10] 市场数据 - 光库科技停牌前股价55.07元/股,总市值137亿元 [13]
300620,重大资产重组!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15:55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安捷讯光电100%股权,交易对方包括张关明等6名股东 [1][2]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2]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2] - 公司股票将于8月12日复牌 [3]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安捷讯光电2024年末资产总额4.31亿元,营业收入5.09亿元,归母净利润1.05亿元 [4] - 公司当前总市值137亿元(截至7月28日收盘价55.07元/股) [6] 战略协同与行业布局 - 安捷讯光电主营光通信无源器件,产品包括高速光模块组件和光互联类产品,与公司同属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收购将完善公司在光通信领域的产品矩阵,提升规模化制造能力和客户覆盖范围 [4] - 双方在技术路线、生产工艺及客户资源方面存在协同效应,可降低成本并增强盈利能力 [4]
国资赋能产业升级!东实产投公司“以投促引”8宗硬科技项目
南方都市报· 2025-08-11 03:20
最近,新入驻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D栋的深圳云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豹智能")正在 装修中。这家国内领先的云计算与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器(DPU)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DPU领域全球 独角兽企业,刚刚将研发子公司注册在松山湖。这是东实集团旗下东莞市东实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东实产投公司")通过股权投资完成资本招商的最新案例,也是该公司成立不到两年"以投 促引"的第8宗"硬科技"项目。 7月底刚刚揭晓的中国股权投资领域权威榜单"融中2024-2025年度有限合伙人榜单",东实产投公司凭借 城市发展母基金2024年以来的亮眼表现,跻身"融中2024-2025年度中国最佳市场化机构有限合伙人 TOP30"。 这是继东实产投公司首登投中榜"2024年度中国新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10"后,再次以"国资力量"打 破区域与赛道的传统标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投资机构的"现象级"样本。 一个是全球独角兽项目的"落地生根",一个是行业权威的"市场认可",这家年轻的市属产投平台,正 以"产业投资+资本招商"的双轮驱动,在东莞这片制造业沃土上书写着国有资本赋能产业升级的新故 事。 新锐崛起:从"新入局者" ...
“科技变量”如何变为强劲动能(人民观点) ——安徽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10 22:50
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更为强劲 从更大视野看,应善用市场化的方式,激发各类要素资源活力 科技创新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关键就在于"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 新生态" 百年变局重塑全球格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 "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党中央高瞻远瞩、布局落子。 "安徽的科技创新,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每一次来都看到新的飞跃、新的发展",习近平总书 记的话语,蕴含着国家向前发展的秘诀。 "科技变量",如何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最大增量"?安徽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 践,提供了一个方法论视角。 看"融合"。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 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更为强劲。 看"有为"。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迫切要求融合发展汽车产业、交通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能源产业。 "合工大—蔚来创新研究院"瞄准智能电动汽车的前瞻性技术等开展攻关;超80%的研发经费、超90%的 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由企业牵 ...
有色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经济日报· 2025-08-10 21:54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较工业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 [1] - 精炼铜产量736.3万吨(同比+9.5%),电解铝产量2237.9万吨(同比+3.3%)是主要增长动因 [1] - 规上企业收入及利润同比提升,主要金属品种国内市场价格走势偏强 [1] -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1%,较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5.8个百分点 [2] 增长驱动因素 - 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持续发力,产业链结构优化政策提振需求 [1] - 基础设施建设与制造业投资增加("两新"政策)推动产量与投资双增长 [1] - "新三样"产业带动铜、镍、硅等投资规模较快增长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产品量质齐升 [2] 产业结构变化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增速达46.5%,资源端与新能源领域投资倾斜明显 [2] - 行业加速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生产效率与附加值提升 [2] - 国际合作加强,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并破解绿色贸易壁垒 [3] 未来展望 - 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增幅约5%,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幅2%-3% [3] - 铜铝价格或维持高位震荡,工业硅/碳酸锂价格底部徘徊 [3] - 规上企业收入与利润有望持续增长 [3]
广东建科: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10 13:14
公司基本情况 -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25日,注册资本31,39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陈少祥,注册地址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121号大院[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建设工程领域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是广东省大型建设科技服务提供商,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资质认证[2] - 公司核心业务是检验检测服务,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检测标准超过4,100本,拥有公路工程综合甲级和桥梁隧道工程专项检测资质等多项专业资质[3] 技术实力与研发能力 - 公司拥有55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3件,占比18.53%,并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17项、行业标准166项[4][24] - 公司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包括国家绿色建筑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5]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逐年提升,2022-2024年分别为8.44%、6.48%、6.85%[24] 核心技术与应用 - 地基基础静载检测关键技术已应用于时代香海地块、琴大厦等工程项目[7] - 桥梁运营管养智能化技术已形成产业化实施前景,得到20余个行政监管部门的采购使用[12] - 三维激光检测装备技术已应用于广州机场高速等项目,实现路面病害自动化识别[2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7,227.97万元、115,447.37万元、119,739.37万元,呈现稳定增长[2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171.13万元、9,815.27万元、10,547.42万元,2023年略有下滑[24]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保持在较低水平,2022-2024年分别为22.52%、23.52%、26.55%[24] 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2022-2024年广东地区收入占比均超过97%[24] - 公司承接了港珠澳大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平安金融大厦等大型重点工程项目[6] - 在建筑幕墙检测领域,公司是广东省行业主管部门指定的可跨地区开展检测的机构[16] 行业地位与荣誉 - 公司获评"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全国绿色建筑先锋奖"、"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等荣誉[6] - 公司主编多项行业影响力较大的标准,如国标《建筑幕墙术语》GB/T34327-2017等[4] - 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89项,厅局级科技奖295项[6]
世运电路(603920.SH)拟出资1.25亿元参与投资新声半导体
格隆汇APP· 2025-08-10 08:20
投资交易 - 世运电路拟以自有资金1 25亿元增资新声半导体 交易完成后将持有目标公司3 8238%股权 [1] - 投资方包括关联方顺科聚芯及非关联方泓生嘉诚 采用增资方式完成 [1] 行业分析 - 滤波器是电子信息产业核心部件 与5G/6G通信 智能汽车 卫星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相关 [2] - 国内滤波器行业存在高技术壁垒 国产替代空间明确 拥有庞大存量市场及良好增长前景 [2] - SAW/BAW滤波器及FEM模组属于主流技术路线 覆盖全球移动通信主流频段 [2] 目标公司竞争力 - 新声半导体已获中美发明专利170余项 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2] - 产品技术覆盖NormalSAW TC-SAW TF-SAW BAW(FBAR) IPD Di-FEM等全技术路线 [2] - TC-SAW和BAW滤波器已通过闻泰 龙旗 华勤技术等ODM厂商供应小米 荣耀 三星等手机品牌 [2] - 全国首家通过AEC-Q200车规认证的滤波器企业 车规级产品已完成车载前装市场量产出货 [2] 战略协同 - 世运电路通过投资布局高技术壁垒细分赛道 加强智能汽车 AIOT等领域的技术跟踪与研发 [3] - 未来拟与新声半导体合作推动新型车载滤波器及模组化方案普及 实现协同发展 [3]
省属企业实现高质量稳增长
辽宁日报· 2025-08-10 01:57
省属企业整体表现 - 辽宁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6103.55亿元 同比增长4.1% 利润总额27.8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14.2% 完成"双过半"任务目标 [1] - 省国资委通过"育苗壮干"梯次培育行动推动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 成立辽宁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打造新增长引擎 [1] - 能源保供成为重点方向 能源控股集团原煤产量2861万吨 同比增长4.7% 热电联产203万千瓦 供热面积9000万平方米 累计让利1亿元 [2] 重点企业经营亮点 - 交投集团高速公路出口总流量达14698.8万台次 同比增长5.4% 辽水集团生态环境供水量18476万立方米 同比增长11.9% [2] - 辽渔集团南极磷虾捕捞量7万吨创国内新高 单日捕捞量突破1019吨 机场集团旅客吞吐量1246.9万人次 同比增长4.3% [2] -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90% 11户重组企业功能定位更明确 数智、科创、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业务初现成效 [3] 创新与央地合作进展 - 省国资委推进"拥抱AI"专项行动 与东北大学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 央地合作省级重点项目开复工168个 完成投资3170.9亿元 [3] - 央地合作储备项目274个 战新产业占比29% 重点集群占比28% 固投项目占比82% 连续3年召开央企深化合作座谈会 [3] - 下半年重点聚焦稳增长、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和央地合作 强化核心功能与竞争力 [3]
辽宁省属企业实现高质量稳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8-10 00:46
省属企业整体表现 - 辽宁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6103.55亿元 同比增长4.1% 利润总额27.8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14.2% 完成"双过半"任务目标 [1] - 省国资委通过"育苗壮干"梯次培育行动推动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 成立辽宁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打造地方国有经济新增长引擎 [1] - 能源保供成为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能源控股集团原煤产量2861万吨 同比增长4.7% 履约长协动力煤578.48万吨 热电联产203万千瓦 供热面积9000万平方米 [2] 重点企业经营亮点 - 交投集团高速公路出口总流量达14698.8万台次 同比增长5.4% 辽水集团生态环境供水量18476万立方米 同比增长11.9% [2] - 辽渔集团南极磷虾捕捞总量7万吨创国内新高 单日捕捞量突破1019吨 机场集团旅客吞吐量1246.9万人次 同比增长4.3% 飞机运输起降8.3万架次 同比增长1% [2] - 国资系统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通过新动能培育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 [2] 国企改革与创新举措 -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完成90%既定任务 省级层面统筹规划实施方案 11户重组企业功能定位更明确 新质生产力业务初现成效 [3] - 省国资委推进"拥抱AI"专项行动 与东北大学共建辽宁国资人工智能研究院 央地合作开复工项目168个 累计投资3170.9亿元 储备项目中战新产业占比29% [3] - 下半年重点聚焦稳增长 深化国企改革 推动央地合作 强化企业核心功能与竞争力 [3]
高校密集调整院系专业设置 近五年撤销本科专业TOP5都有谁
第一财经· 2025-08-09 09:27
高校专业调整动态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度申报4个新专业包括低空技术与工程、智能飞行器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 同时撤销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等6个已停招专业 [1] - 湘潭大学2024年申报运动训练专业 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 预备案电子信息材料专业 [1] - 东北师范大学2025年度拟撤销财政学等7个本科专业 同时新申报数据科学等4个专业 [2] 新兴产业驱动专业设置 - 麦可思研究院统计显示 2025年高校拟增设专业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工程等热门专业数量居前 单专业申报量均超10个 [2] - 多所"双一流"高校近期密集成立新学院 聚焦人工智能、空天技术、量子科技、AI+等前沿领域 [2] - 教育部要求加快布局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3] 传统专业裁撤趋势 - 2020-2024年高校撤销专业数量前五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60个)、公共事业管理(138个)、信息与计算科学(123个)、市场营销(104个)、产品设计(93个) [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因大数据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脱节 部分高校转向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兴专业 [4] - 专家指出高校需收缩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专业 将资源集中投入高精尖领域 [4][5] 新型研究型大学崛起 - 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大学首年招生分数线比肩985高校 [5] - 传统高校需优化存量资源配置 聚焦特色专业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5] 教师分流机制 - 专业撤销后教师可分流至相近专业、公共基础课或转岗行政/教辅岗位 [5] - 部分高校建立保障措施 如安徽工业大学明确要求做好教师分流与转岗安排 [6] - 专家补充部分教师可转向研究生培养或调动至其他高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