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

搜索文档
刚刚,证监会重要会议来了!吴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08:45
资本市场政策与改革 - 证监会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要求,部署下一阶段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2] - 今年以来证监会系统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见效,打好政策"组合拳" [3]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科创板"1+6"政策措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一批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 [3] 监管与执法 - 强化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从严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3] - 严控增量、妥处存量,稳步推进债券违约、私募基金、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和持续收敛 [3] - 未来将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强化监管协同,提高科技监管能力 [4] 市场稳定与发展 - 资本市场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外部冲击,市场韧性增强,预期改善,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 [3] - 未来将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 [4] - 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 [4] 上市公司与资金端 - 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严防利益输送和"浑水摸鱼" [4] - 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4] - 促进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 [4] 风险防控与开放 - 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化解处置房企债券违约风险,稳步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 [5] - 严厉打击私募违法违规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5] - 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系统研究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实施路径 [5] 党的建设与队伍建设 -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真正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来个大转变 [6] - 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深化重点问题整治,完善"过紧日子"相关制度,持续改进监管服务 [6] - 统筹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树牢选人用人正确导向 [6]
巩固回稳向好态势!刚刚,证监会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7-25 08:34
资本市场改革与监管 - 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重点包括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 协同各方打好政策"组合拳"以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2] - 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 包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公募基金改革 科创板"1+6"政策措施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 [2] - 强化监管执法 从严打击财务造假 操纵市场 内幕交易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并稳步推进债券违约 私募基金 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 [2] 市场稳定与发展 - 会议认为资本市场经受住超预期外部冲击 市场韧性增强 预期改善 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2] - 未来将把握市场要稳 监管要严 功能要强 队伍要过硬四个着力点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3] - 提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健全稳市机制 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前瞻性 [3] 多层次市场改革 - 将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 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 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一揽子举措 持续推进债券 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3] - 从资产端 资金端固本培元 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落实"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同时严防利益输送 [3] - 更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促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 [3] 风险防控与开放 - 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 统筹化解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 [3] - 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研究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 稳妥有序落实自主开放重点举措 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 [3] - 增强资本市场重大问题研究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监管需要 [3]
中国证监会召开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
证监会发布· 2025-07-25 08:24
会议背景与核心观点 -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并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决策部署 [1] - 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1] 上半年资本市场工作成果 - 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见效,打好政策"组合拳",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2]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科创板"1+6"政策措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 [2] - 强化监管,从严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2] - 稳步推进债券违约、私募基金、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 [2] - 资本市场经受住超预期外部冲击,市场韧性增强,预期改善,回稳向好态势巩固 [2] 下一阶段资本市场重点工作 -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健全稳市机制,加强预期引导 [3] - 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深化创业板改革,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3] - 从资产端、资金端固本培元,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落实"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3] - 加快推进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意见落地,发挥公司治理内生约束作用 [4] - 更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 [4] - 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突出打击重点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监管协同,提高科技监管能力 [4] - 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化解房企债券违约风险,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打击私募违法违规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4] - 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布局,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 [4] - 增强资本市场重大问题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和监管需要 [4] 党的建设与监管队伍建设 -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 [5] - 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巩固拓展中央巡视整改成效 [5] - 深化重点问题整治,改进监管服务,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5] - 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化证券发行审核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公权力监督制约 [5] - 统筹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激励干部职工担当作为,锻造"三个过硬"监管铁军 [5]
量价齐升 A股多个指数创阶段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7-23 22:24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主要指数近期连续上行并创阶段新高 上证指数7月23日突破3600点创近9个多月新高 深证成指创年内及近8个多月新高 创业板指数创近7个多月新高 [2] - 中证系列指数表现强劲 中证2000指数7月22日创发布以来新高 中证1000指数7月23日创近两年新高 中证500指数同日创年内及近8个多月新高 [2] - 市场成交额显著攀升 沪深京三市7月22日合计成交额突破1.9万亿元 创近4个多月新高 较7月初增长数千亿元 [2] 资金动向 - 两融交易活跃度提升 7月22日单日融资买入额达2009亿元 创近4个多月新高 较一个月前不足1000亿元的水平大幅增长 [3] - 两融余额持续回升 7月17日突破1.9万亿元至19044亿元 融资余额7月21日达19046亿元 均为时隔3个多月重返高位 融券余额保持稳定在130-140亿元区间波动 [3] 结构性分化 - 行业表现差异显著 2024年以来银行板块累计涨幅超60% 通信/有色金属/家用电器/非银金融/汽车等板块涨幅超30% 食品饮料/煤炭/房地产等板块涨幅不足10% [4] - 个股波动剧烈 2024年超3000只股票自最低位翻倍 其中超百只涨幅超5倍 同时超千只股票自高位腰斩 但区间累计涨跌幅整体收敛 [4] 后市展望 - 实体经济支撑市场预期 上半年5.3%的经济增速为全年目标奠定基础 反内卷治理改善盈利预期 [6] - 资本市场改革成效显现 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治理加强等政策推动价值板块配置性价比提升 [6] - 海外因素形成正面影响 国际货币秩序重构背景下人民币资产相对受益 海外资金再平衡助力A股 [6]
A股,积极信号
证券时报· 2025-07-23 12:49
A股市场近期表现 - A股市场主要指数近期连续上行并创阶段新高 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创9个多月新高 深证成指创8个多月新高 创业板指创7个多月新高 [2][4] - 中证系列指数表现强劲 中证2000指数创发布以来新高 中证1000指数创两年新高 中证500指数创8个多月新高 [4] - 市场成交额持续攀升 沪深京三市合计成交额突破1.9万亿元 创4个多月新高 较7月初增长数千亿元 [4] 两融交易活跃度 - 单日融资买入额达2009亿元 创4个多月新高 较一个月前不足1000亿元显著提升 [5] - 两融余额突破1.9万亿元 融资余额达19046亿元 均为时隔3个多月重返高位 融券余额稳定在130亿~140亿元区间 [5] 市场结构性分化 - 行业板块表现差异显著 银行板块累计涨幅超60% 通信/有色金属/家用电器等板块涨幅超30% 食品饮料/煤炭/房地产等板块涨幅不足10% [7] - 个股波动剧烈 超3000只股票自最低位曾翻倍 超百只股票涨幅超5倍 同时超千只股票自高位腰斩 但区间累计涨跌幅收敛 仅300余只股票涨幅超100% [7] 市场特征与定价有效性 - 个股呈现激烈波动与趋势收敛特征 资金博弈激烈 市场情绪主导短期定价 但中期定价有效性逐步显现 优质公司股价持续胜出 [8] - 市场快速反应信息但存在过度交易 热点炒作氛围浓厚 长期看优胜劣汰机制发挥作用 [8] 后市展望 - 国内经济上半年GDP增速5.3%为全年目标奠定基础 "反内卷"治理改善盈利预期 支撑相关板块股价 [9] - 资本市场改革推进 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发展/上市公司治理加强等政策效果显现 叠加低利率环境提升价值板块配置性价比 [9] - 全球货币体系多元化背景下 人民币资产相对受益 海外资金再平衡对A股形成正面影响 [9]
国泰海通:预计25H1上市券商业绩好于预期 市场投融资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7-22 09:30
核心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调整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29%至2384.80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23%至1015.88亿元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调整后营收1240.75亿元 环比增长8.45% 同比增长26.68% 归母净利润494.05亿元 环比下降5.32% 同比增长42.92% [1] 业务贡献分析 - 投资业务对营收增量贡献度达60.51% 主因权益市场收益率较2024年上半年明显改善且2025年第二季度股债两市收益率环比同比双提升 [1][2] - 经纪业务对营收增量贡献度为32.40% 主因2025年上半年市场交易额同比大幅提升 [1][2] - 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45%至157.07亿元 主因A股及港股融资回暖 [2] - 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56%至199.83亿元 主因管理费率下行 [2]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5.21%至173.32亿元 主因两融业务增长 [2] 政策与行业机遇 - 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深化 科创板扩容与硬科技企业增多将带动投行与并购业务增长 [3] - 跨境投融资需求提升 证券行业将受益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 [3] - 保险公司权益考核方式调整为"5+3+1"结构 将推动保险资金提升权益仓位 利好低估值高ROE蓝筹股 [4] 投资建议 - 建议增持港股低估标的及有并购预期标的 重点推荐国泰海通(03908) 中国银河(601881) 兴业证券(601377) 湘财股份(600095) [4] - 受益标的包括国联民生(01456) 东方证券(03958) 申万宏源香港(00218) 光大证券(06178) [4]
科创板六周年!上市公司“掌门人”寄语!
中国基金报· 2025-07-22 02:39
科创板六周年回顾与展望 - 科创板已运行6年,汇聚58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7.3万亿元 [1] - 科创板成为硬核科技企业淬炼场,推动中国产业升级与科技自立自强 [1] - 多家企业高管分享科创板对企业发展的关键赋能作用 [4][7][11][14][17] 海光信息 - 科创板上市近3年,公司治理、创新、竞争和经营能力显著提升 [4] - 受益于"科八条""1+6"等改革举措,优化资源配置并加速产业整合 [4][5] - 期待更多普惠政策支持,保持科创板"硬科技底色" [5] 中控技术 - 科创板上市是里程碑式跨越,获得充足资金支持技术研发 [7] - 在AI、机器人领域持续投入,巩固工业自动化领先地位 [7] - 化工、石化等关键行业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7] 百利天恒 - 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提升资本市场包容性 [11] - 上市后聚焦肿瘤治疗领域创新药研发,推动国际化合作 [11] - 期待优化未盈利企业监管机制,丰富再融资工具 [12] 泽璟制药 - 作为首家以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创新药企,5年来取得全方位发展 [14] - 科创板"1+6"改革细则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撑 [14] - 期待继续深化改革支持更多科技型企业成长 [15] 拓荆科技 - 科创板上市突破发展瓶颈,上市首年即实现盈利且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17] - 科创板成长层、第五套标准等政策助力硬科技企业研发和商业化 [17] - 期待优化估值定价机制,拓宽长期资金渠道培育科技领军企业 [17]
拥抱创新发展大时代 科创板改革再出发
中国证券报· 2025-07-21 20:16
科创板发展成果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从"试验田"迈向"示范地","1+6"政策渐次落地,推动改革再出发[1] - 上市公司结构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占比超八成,集成电路、新能源产业链形成示范和集聚效应[1] - 科创板公司年度累计现金分红388亿元,超六成公司推出2024年度分红方案,逾290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2] 制度改革与生态优化 - 试点注册制形成可复制经验,"科创板八条"和"1+6"政策进一步发挥示范效应[1] - 构建由宽基、主题、策略等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丰富长期投资工具[2]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增强对科创属性及商业前景的判断[3] 服务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科创板重点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2] - 设置科创成长层,精准服务未盈利但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的科技型企业[3] - 建立"科创板后备企业库",细化新兴产业上市标准,提高股债融资便利度[3] 资本市场功能拓展 - 推动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支持有条件公司境外上市[3] - 丰富科创板指数期货期权产品,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多样化工具[3] - 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壮大长期资本与耐心资本力量[3]
对话清华大学田轩:股债“科创板”互补发力,提升服务科创的精准度 | 科创资本论
第一财经· 2025-07-21 06:16
科创板改革 - 科创板设立六周年以来已成长为拥有近59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7.9万亿的重要市场板块 [5] - 新一轮改革推出"1+6"举措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等 [4][5] - 科创成长层旨在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分层管理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6] - 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市场筛选机制有效性 [6] - 优化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5] 债市科技板 - 债券市场创新设立"科技板",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拓宽发债主体和完善配套机制 [1][9] - 科创债为科技企业提供新融资渠道,促进新技术研发并提高核心竞争力 [9] - 计划推出科创债ETF,发展可交换债、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 [9] - 当前挑战包括信用风险定价机制不成熟、投资者风险偏好低、信息披露不透明等 [10] - 建议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引入非财务指标并完善发行交易制度 [10] 资本市场建设 - 需增强资本市场包容性和适应性,完善多层次建设以更好服务科技创新 [1][12] - 主板应放宽对创新龙头企业上市限制,创业板科创板优化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12] - 北交所需突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构建转板机制实现阶梯式服务 [12] - 发展私募基金、创业投资等多元化股权融资渠道支持科技企业全周期发展 [13] - 推动投贷联动业务和专项债券发行,促进境内外资本市场深度融合 [13]
策略周评 | 预期好转,市场趋势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7-21 03:42
市场趋势与预期 - 全球股市普涨,A股和港股表现优于海外市场,沪指站稳3500点,市场风险偏好回暖[1] - 中报业绩结构性改善,1542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预喜率44%,TMT、公用事业、交运行业Q2业绩中位数较Q1改善[1] - 市场预期政治局会议政策宽松,8月关税与业绩期或有扰动,但中期股市向好趋势明确,"政策-经济-市场"良性循环有望形成[1] 行业与政策动态 - "反内卷"政策加力扩围,光伏、钢铁、汽车等行业积极响应产能优化,"城市更新"政策预期升温[1] - 科创板"1+6"深化改革措施出台,海外AI算力突破利好科技成长板块,基本面扎实的科技企业估值有望提升[2][17] - 险企加大长周期考核,红利资产有望迎来增量资金,大金融板块直接受益政策催化[2][17] 宏观经济数据 - 6月新增社融4.2万亿元,同比多增0.9万亿元,贷款新增2.2万亿元,同比多增1100亿元,M1同比增速4.6%,环比提升2.3个百分点[5] - 二季度GDP同比增5.2%,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8%,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6%,出口高增拉动工业生产[7][8]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87亿元,同比增长4.8%,进出口总额5356亿美元,同比增3.9%,外需保持韧性[9][10] 海外市场与通胀 - 6月美国CPI同比2.7%,核心CPI同比2.9%,关税对商品通胀推升效应尚未充分体现,市场预期9月首次降息[11][12] - 美股震荡走强,标普500与纳斯达克创新高,金融与科技板块业绩强劲,AI驱动分化显著[19] 大类资产表现 - 港股震荡上行,恒生科技涨幅领先,南向资金净流入215亿港元,AI资本开支浪潮下科技龙头业绩占优[18] - 美债利率小幅上行,经济与通胀数据稳定,降息预期修至9月首降、年内2次,短端配置优于长端[21] - 黄金价格短期震荡,美联储货币政策与贸易战进展为主要关注点[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