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境退税

搜索文档
消费|离境退税细则落地,推广提速提振内需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30 00:06
离境退税政策修订细则 -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修订细则,从退税商店扩容、商品供给丰富、服务水平提升3方面推出8条举措,加速"即买即退"推广落地[3] - 备案流程简化至5个工作日内,资质放宽至纳税信用M级企业和设立<1年的新店,推动退税网点覆盖特产店/礼品店等中小商家[3] - 单笔消费退税上限从5万元提至10万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拓宽价格带场景[3] - 新增老字号、非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9类商品,支持培育"城市礼物"等特色产品,优质国货有望受益[3] - 增加退税网点和服务方式,建设全国信息平台,提升便利度[3] 消费政策升级趋势 - 2024年中央及地方持续出台提振消费政策,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8方面30项任务,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增收减负、清理限制性措施[4] - 政策体系涵盖服务消费提质、商圈升级、离境退税等细分领域,形成全方位扩大内需的合力[4] 离境退税市场空间 - 2024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较日本/泰国年接待3600万外国游客仍有潜力[5] - 按2019年1.45亿入境游客为基数,假设渗透率5%-15%,对应离境退税人次727-2180万,客单价3000-5000元,销售额达218-1090亿元[5][6] - 中性-乐观情景下可对国内旅游收入产生1.5%-2%的边际增量[6] 受益板块分析 - 购物中心:上海67%离境退税店位于购物中心,国金中心等头部项目单店聚集274家退税店,政策优化将提升整体客流和客单价[7] - 旅游零售运营商:中国中免等龙头在出入境口岸布局的门店将受益于入境游客购物增长[8] - 出行服务提供商:政策优化带动高消费欧美游客回流,创造航空/铁路等出行服务增量[8] - 景区目的地:作为终端消费场景直接享受入境游客红利[9] 核心投资机会 - 传统零售板块中调改转型领先企业、消费基础设施运营商、优质国货品牌商[1] - 具备高端商品聚集能力的购物中心持有方或管理平台[7] - 旅游零售、出行服务、景区等入境旅游产业链相关企业[8][9]
超3500只个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4-29 07:47
2025.04. 29 具体来看,PEEK材料概念持续爆发,聚赛龙、新瀚新材、中欣氟材涨停,中研股份、同益股份、会 通股份等跟涨。 电力股全线调整,韶能股份、乐山电力、西昌电力等多股跌停。 【资金流向】 作者 | 一财资讯 4月29日,A股三大指数窄幅震荡,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05%,深证成指跌0.05%,创业板指跌 0.13%。 | 代码 | 名称 | 两日图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000001 | 上证指数 | Vinglar | 3286.65 | -1.76 | -0.05% | | 399001 | 深证成指 | mpm | 9849.80 | -5.39 | -0.05% | | 399006 | 创业板指 | my | 1931.94 | -2.52 | -0.13% | 盘面上,电力股大幅调整;大消费走弱,零售、白酒、旅游跌幅靠前,统一大市场、离境退税题材下 跌。PEEK材料、宠物经济、化学环保、算力、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活跃。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上涨。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机械设备、计算机、基础化工 ...
目前已有离境退税商店31家,南京持续优化离境退税服务
南京日报· 2025-04-29 02:15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离境退税政策近期不断优化,"即买即退"成为热点,退税速度提升至"秒到账",进一步释放入境旅游消费潜力 [1] - 国家税务总局4月8日发布公告,将"即买即退"服务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明确办理流程和施行时间 [2] - 商务部等6部门4月27日联合发布通知,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上调至2万元 [2] 离境退税服务创新 - 南京已有31家离境退税商店,一季度境外旅客消费金额达2176万元 [3] - 德基广场等商场开设专门退税窗口,境外旅客可通过手机小程序"足不出店"领取退税款 [2] - 南京创新推出商场"前移"退税窗口和机场"便捷支付"方式,打造线上自助办理流程 [3] 即买即退模式优势 - "即买即退"相比传统模式操作更简便,退税速度更快,实现"畅快购物,返程无忧" [2] - 该模式将退税环节提前,境外旅客购物时即可拿到退税款,提升消费体验感和二次消费意愿 [2] - 德基广场内四五百家品牌可适用"即买即退"服务,覆盖服饰、珠宝等多个领域 [3]
到底能退多少税?外国人为什么爱上来中国“扫货” ?
央视新闻· 2025-04-28 22:59
入境游消费趋势 - 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 外国游客呈现"中国游"转向"中国购"趋势 [1][5]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达942亿美元 同比增长77.8% 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和退税额分别增长1.2倍和1.3倍 [10][19] - 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同比增长40% 沉浸式体验消费崛起 如湖州咖啡市集单日吸引近万中外游客 [15][19] 离境退税政策效果 - 六部门推出8项举措提高购物便利性 包括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提至2万元 [1] - "即买即退"试点地区退税规模同比增长22倍 是整体离境退税增速的18倍 上海一季度退税商品销售额达7.6亿元(+85%) [3][9] - 现行退税率为含税价11% 1万元消费可省约900元(扣除2%手续费) 上海587家退税商店中284家实现"即买即退" [2][9] 外国游客消费偏好变化 - 服装鞋类(新加坡/韩国游客) 珠宝护肤品(德国游客) 中式定制礼服(委内瑞拉游客)成新宠 [8][12][13] - 国潮商品表现突出 中轴线建筑拼插礼盒成销售C位 带动商店3月销售额环比增47% [12] - 科技产品需求激增 深圳无人机店营业额同比增300% 虚拟现实国风项目受印度游客青睐 [17][19] 商业设施升级 - 上海设立7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覆盖核心商圈 单商场月均退税业务超300笔 [5][8] - 深圳南山区引进22家品牌首店 通过首展/首秀等创新形式吸引境外客群 [17] - 景区计划增加社交属性业态(餐酒吧/夜经济/户外运动)以强化游客留存 [19]
杭州“五一”出入境客流预计超同期三成
每日商报· 2025-04-28 22:24
出入境客流增长 - 杭州口岸"五一"假期出入境人员预计达9 76万人次 同比增长超3成 其中出境4 66万人次(增25%) 入境5 1万人次(增36%) [2] - 客流高峰集中在5月1日 3日和5日 单日最高客流预计突破2 3万人次 [2] - 外籍旅客总量预计达2 15万人次 同比增长51% 其中入境外国人1 65万人次(增47%) [3] - 韩国 马来西亚 泰国来杭客流预计达6000余人次 [3] 旅游目的地变化 - 除传统港澳 新马泰线路外 卡塔尔 奥地利 哈萨克斯坦 尼泊尔 挪威等新兴目的地涨幅显著 [2] - 中国与多国互免签证协定生效 叠加离境退税新政 显著提升"中国游"吸引力 [3] 亲子游市场爆发 - 杭州中小学春假与"五一"叠加形成9天长假 带动亲子游需求集中释放 [3] - 春假连接"五一"期间杭州口岸出入境人员将达16 9万人 [3] 通关服务优化 - 启动口岸流量监测系统实时调配警力 推广外国人入境卡片云申报系统 [4] - 机场海关将行李检查嵌入卫生检疫环节 监管流程由串联变并联 缩短通关时间 [4] - 设置专门政策宣讲岗位为儿童旅客提供通关引导服务 [4]
实探“即买即退”商店:深挖入境游潜力 拓展消费新空间
证券日报· 2025-04-28 19:10
文章核心观点 相关各方持续发力推动扩大入境消费,“即买即退”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同时出台优化境外旅客消费体验的举措,这些举措能拉动入境消费、繁荣消费市场、提升国际形象,助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1] 充分释放入境游消费潜力 - 北京SKP是北京市首批“即买即退”试点商店,于2019年开展服务,目前北京市有16家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商店 [1] - 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推广至全国,4月27日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通知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1] - 凭护照、消费小票和信用卡即可在北京SKP办理“即买即退”,“即买即退”是离境退税现金支付方式下的便利化服务措施 [2] - 2024年10个试点地区“即买即退”办理退税规模同比增长22倍,是全国离境退税规模同比增速的18倍 [2] - 2024年北京SKP接待的离境退税顾客较上一年增长了104% [2] - “即买即退”简化退税流程、提前退税环节,增加游客可支配资金,激发购物消费欲望,提高消费便利性与及时性 [3] - 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税收服务,鼓励更多商店提供“即买即退”服务,提高退税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3] - 随着政策发力,入境游客消费范围和层次将扩大、提升,推动旅游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和升级 [3] 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 2024年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增长60.8%,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 [4] - 2024年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数、退税商品销售额、退税额同比分别增长2.3倍、1.2倍、1.3倍 [4] - 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我国GDP比重约0.5%,世界主要国家在1%到3%之间,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大 [5] - 离境退税降低境外旅客购物成本,一般商品退税率达11%,优化政策有利于扩大受益面和提升效能 [5] - 离境退税商店名单中有同仁堂、瑞蚨祥等老字号,离境退税对国货“出海”、打造“中国品牌”助益多 [5] - 《通知》引导多种店铺成为退税商店,指导丰富和优化商品供给 [6]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面推广,预计入境游增长,相关消费或拉动内需,免税经济等将长期受益 [6]
美团、京东密集辟谣;马斯克的xAI想单轮融200亿美元;美国亚马逊大涨价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4-28 13:20
美团、京东辟谣事件 - 美团官方辟谣称"骑手使用双开或京东软件被封号""美团外卖柜禁止其他平台使用""美团外卖分量缩水"均为谣言,外卖柜自2020年起面向全行业骑手开放,累计投入十多亿元[1] - 京东外卖辟谣"商家被要求承担50%百亿补贴"传言,称平台不会强制设置分摊比例,现行政策中商家分摊比例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 马斯克xAI融资计划 - 马斯克整合X和大模型公司xAI的新公司计划单轮融资200亿美元,若成功将成为单笔风投历史上第二大规模融资[2] - 融资完成后xAI估值将超过1200亿美元,部分资金可能用于偿还收购Twitter遗留的债务,截至去年12月X已支付超过13亿美元利息[2] 美国亚马逊商品涨价 - 近900种亚马逊畅销商品价格创历史新高,平均涨幅29%,约25%卖家来自中国[3] - 亚马逊政策转变允许大卖家最多涨价25%,沃尔玛等多家零售商已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发货并由买家承担关税[3] 中国离境退税政策调整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4] - 全国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增加退税商店和商品供给以刺激境外旅客消费[4] 大模型提示词工程师需求变化 - 微软调查显示提示工程师职位需求排名倒数第二,相比两年前年薪20万美元的热门职位大幅降温[5][6] - 大模型语言理解能力提升导致需求下降,AI训练师、数据专家和安全专家等职位更受关注[6] 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 2024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3.75ppm创历史新高,远超往年1-2ppm增幅[7] - 当前浓度达427ppm比工业化前高40%,科学家认为森林和湿地吸收能力减弱是重要原因[7] 永辉超市业绩表现 - 第一季度营收174.79亿元同比下降19.32%,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滑79.96%[8] - 调改47家门店效果显现但占比小,关闭273家尾部门店影响整体收入[8] 珀莱雅业绩突破 - 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107.78亿元同比增长21.04%,净利润15.52亿元增长30%[9] - 销售费用51.6亿元接近营收一半,主要因形象宣传推广费增多[9] 雀巢中国管理层变动 - 雀巢中国首位本土CEO张西强将于7月离职,由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接任[10][11] - 雀巢中国2024年营收408.69亿元,距离600亿目标仍有差距[11] 中国汽车进口量变化 - 2024年1-3月汽车进口9.5万辆同比下降39%,3月进口3.9万辆下滑27%[12] - 中国进口车数量从2017年124万辆持续下滑至2023年80万辆[12] 宝马与DeepSeek合作 - 宝马宣布从第三季度起在5系、X3长轴距版等车型搭载DeepSeek AI[13] - DeepSeek将提供智能语音交互功能,未来深度思考功能也将上车[13]
离境退税政策不断优化 “即买即退”吸引境外旅客来华“买买买”
央视网· 2025-04-28 02:10
央视网消息:4月27日,商务部、财政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从推动离境退税商 店增量扩容、丰富离境退税商品供给、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三方面提出了8条具体举措。 扩大入境消费 推动更多"国货潮品"走向世界 通知提出,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到200元人民币,且符合其他相关规定的,可以申请办 理离境退税。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政策落实落地,不断提高离境退税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提振消费注入新动力。商务 部副部长盛秋平:"按照我国的增值税水平,一般商品的退税率达11%,相当于额外打了九折。离境退税不仅给境外旅客带来实惠, 也是本国商品、本国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渠道。"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接待外国旅客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入境游客总花 费942亿美元,增长77.8%。 北京:一季度离境退税申请单总金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一季度,北京离境退税申请单总金额约2.4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今年,北京海关出台了《关于促进入境旅游及消费的十 项措施》,鼓励引导更多商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丰富扩大入境旅客在京购物消费的商品供给。措施出台三个月来 ...
A股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微跌0.09%,离境退税等板块涨幅居前
凤凰网财经· 2025-04-28 01:36
市场开盘表现 - 沪指低开0.09%报3292.06点下跌3.00点 [1][2] - 深证成指高开0.09%报9925.71点上涨8.66点 [1][2] - 创业板指高开0.20%报1951.16点上涨3.97点 [1][2] - 北证50指数高开0.22%报1303.11点上涨2.92点 [2] - 离境退税和可控核聚变板块涨幅居前 石英和乳业奶粉板块跌幅居前 [1] 港股投资价值 - 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 中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3] -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边际递减 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 [3] - 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3] - 建议关注消费板块 科技板块 金融业 能源业 电讯业 公用事业 必需性消费和房地产行业 [3] 市场风格转向 - 市场中期处于震荡阶段 短期风险偏好提升推动风格转向成长 [4] - 关税与联储降息两大海外宏观交易逻辑改善 [4] - 央行呵护资金面 市场微观流动性具托底作用 [4] - 短期关注银行 电力 美容 汽车行业 中期关注新消费和AI方向 [4] 房地产政策 - 房地产行业增量政策窗口逐步打开 [5] - 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5] - 一线城市更具政策弹性 看好市场复苏节奏 [5] 保险行业监管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万能险监管新规 2025年5月1日起实施 [6] - 新业务允许最低保证利率可调 有助于防控利差损风险 [6] - 从产品管理 账户管理 资金运用管理 销售管理等方面强化监管 [6] - 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利好规范经营的大型险企 [6]
影响市场大事件:重磅会议强调,加紧实施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部蓝佛安:中国将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00:12
宏观经济政策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 [1] - 财政部表示中国将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继续为全球经济带来稳定和动力,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对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 [2] 跨境电子商务 - 国务院同意在海南全岛和秦皇岛等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撤销海口市、三亚市等原有试验区,具体实施方案由省级政府负责 [3] 上市公司监管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明确两类豁免范围(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规定三种豁免方式,要求公司制定披露豁免制度并定期报送登记材料,强化监管约束 [4] - 沪深交易所修订股票上市规则,明确审计委员会职责,强化董事高管职责与控股股东行为规范,加强中小股东权利保障,严格关联交易监管要求 [5] 离境退税政策 - 商务部等6部门优化离境退税流程,推广"即买即退"服务至全国,鼓励在境外旅客集中区域设立集中退付点,支持退税物品封装打码便利海关验核 [6][7] - 文旅部表示推动离境退税购物便利化有利于吸引入境游客扩大旅游规模,促进国内优质商品特别是文化创意产品、非遗商品、智能产品走出去 [11] 金融行业监管 - 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金融工具估值指引》,防止券商通过估值调节利润和财务指标,明确可采取自律管理措施,覆盖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估值 [8] - 金融监管总局允许保险公司在满足条件时调整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防范利差损风险,鼓励发展长期万能险,禁止开发五年期以下产品 [10] 汽车消费改革 - 商务部表示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各地申报积极性高,试点支持破除汽车购买限制性措施、发展汽车改装和房车露营等后市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