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二增长曲线
icon
搜索文档
400亿营收下的增长困境:云南白药如何突破“吃老本”困局
金融界· 2025-03-31 17:00
文章核心观点 云南白药2024年年报表面业绩稳健,但核心业务增速趋缓、利润结构依赖非经常性损益、创新转型进展滞后等问题逐渐显现,业绩高增长背后暗藏三重长期隐患 [2] 核心产品市占率触顶,增长引擎动力衰减 - 药品和健康品业务长期依赖创可贴和牙膏两大单品,2024年白药创可贴占国内止血类创可贴市场份额66.5%,牙膏市场份额24.6%,均稳居行业第一 [3] - 两大产品市场渗透率接近饱和,创可贴市场份额连续三年稳定在65%-67%区间,牙膏市占率自2019年突破20%后增速逐年放缓 [3] - 创可贴面临低价竞争,牙膏市场被外资品牌蚕食,公司推出新品后2024年健康品业务收入增速仅为0.8% [3] - 公司营收结构中低毛利商业销售占比持续扩大,2024年商业销售占总营收比重达65%,剔除商业销售后实际工业收入增速不足3% [3] 非经常性损益支撑利润,可持续性存疑 - 2024年第三季度证券投资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骤降至803万元,较2023年同期缩水95%,但全年投资收益仍对利润形成支撑,2024年前三季度证券投资收益达3.2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7.4% [4] - 2018 - 2020年公司曾因炒股亏损拖累业绩,2021年证券投资浮亏达19.8亿元,截至2024年末仍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23.7亿元 [4] - 2024年公司累计分红42.79亿元,占净利润比重高达90.09%,激进分红政策可能削弱研发投入和业务拓展所需现金流储备 [4] 研发投入滞后,第二增长曲线尚未成型 - 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研发费用为1.2亿元,占营收比重仅为0.3%,远低于医药行业平均3%-5%的研发投入水平,研发销售费用比严重失衡 [5] - 核药领域重点项目进展缓慢,距离商业化至少需要3 - 5年,医疗器械和大健康领域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未能形成规模效应 [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为156件,较2020年增长不足10%,而同期部分中药企业专利数量增幅均超30%,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导致错失政策红利 [6]
信达澳亚基金公募管理规模持续增高 优化业务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
财富在线· 2025-03-31 02:38
核心观点 - 信达澳亚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创历史新高 总资产达83,075.06万元 权益产品业绩领先且费率改革提升投资者体验 同时通过固收+等新业务布局推动持续发展 [1][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4,408.67万元 净利润10,067.05万元 [2] - 公募管理规模持续增长 总资产83,075.06万元创历史新高 [1] 投资业绩 - 近七年权益产品收益率达119.76% 位列市场公募机构排名第一(1/109) [1] - 信澳业绩驱动A(016370)2024年净值增长率28.34% 超出业绩基准14.17个百分点 [1] - 信澳优势产业A(018287)净值增长率26.30% 超出基准12.12个百分点 [1] - 信澳景气优选A(013721)净值增长率24.33% 超出基准11.06个百分点 [1] 业务战略 - 主动实施管理费与托管费下调 响应监管让利投资者号召 [1] - 持续推进固收+ 货币及量化策略产品布局 为规模增长注入新动能 [1] - 聚焦投研核心能力建设 加大投研体系升级与创新产品投入 [2] - 坚定推进第二增长曲线战略 将固收及固收+业务打造为权益业务后的新支柱 [2]
挚文集团五年连跌,困局何解?
36氪· 2025-03-31 02:34
【1】核心业务护城河边缘化 曾经陌陌、探探是准国民级的社交APP,但如今它究竟怎么了?挚文集团的窘境反映出国内部分AP存在的问题——"核心业务护城河崩塌"与"第二曲线探 索失败",在逐渐被边缘化的大潮下,挚文集团正在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局中。 日前,陌陌APP、探探APP母公司挚文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2024年,挚文集团总营收为105.63亿,同比下滑11.99%,而其归母净利润更是惨遭腰斩,下 滑幅度高达46.89%,只有10.40亿。 更为重要的是,2024年业绩欠佳并非个例,从2020年起,挚文集团在营收上已经连续五年下滑,较高峰时期,其营收利润下降幅度分别高达38.2%、 65%,下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谈到挚文集团不佳的业绩表现,首先要问一句:你有多久没有用过陌陌跟探探了? 陌陌APP、探探APP所代表的陌生人社交业务是挚文集团最为核心的产品,也是其营收支柱,但如今随着00后成长、消费认知改变,曾经主打"快速匹 配"的陌陌、探探正在被用户抛弃。 据挚文集团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探探APP的月活跃用户为1080万,陌陌APP月活数据没有公布。但是在2018年,探探APP月活数量在3000万左 ...
特斯拉欧洲销量腰斩,马斯克“喊话”投资者坚守
Wind万得· 2025-03-22 22:16
特斯拉欧洲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两月特斯拉在欧洲电动车市场销量同比暴跌45% 仅售出25852辆 [1][3] - Model Y销量虽居首位但同比骤降53%至14773辆 Model 3销量下降26%排名第六 高端车型Model S/X合计仅售出272辆 [3] - 大众ID系列表现强劲 ID4销量13312辆同比增172% ID7和ID3分别以11303辆和10837辆位列第三和第五 同比增幅达8212%和141% [3] 特斯拉战略调整 - 公司宣布2025年试产5000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 2026年产能目标5万台 量产后单台成本可压缩至2万-3万美元 [5] - 马斯克呼吁员工不要抛售股票 强调长期价值远超当前波动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40%但3月21日单日上涨527% [5] 机构观点与市场预期 - 摩根大通将特斯拉目标价从130美元下调至120美元 较当前248美元股价隐含50%下跌空间 预警需求疲软、竞争加剧和政策红利消退三重压力 [6] - 瑞银指出Model 3/Y在中欧主要市场交付周期缩短至2周以内 反映终端需求走弱 市场对Q1交付量共识预期421万辆较机构预测高出13% [6] - 摩根和瑞银预测特斯拉Q1交付量或跌至355万-367万辆 同比降幅最高达26% 或创2022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 [6]
市值200亿,现金90亿,分红59亿!老板电器:成于专注,困于一隅
市值风云· 2025-02-10 10:0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267亿元,同比下降6.78%,扣非净利润4.16亿元,同比下降16.27%,业绩出现明显下滑[6][9] - 公司未能成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核心业务油烟机和燃气灶占比仍高达70%,而第二品类群产品如一体机、蒸箱、烤箱等均出现下滑[16][17] - 公司业务过度依赖华东地区和线下工程渠道,海外收入占比仅0.61%,远低于行业巨头[21][22][27] - 研发投入相对不足,2023年研发费用仅3.9亿元,占营收比例3.5%,且研发人员数量有所减少[27][33][34] - 公司优势包括专注主业、现金充裕、股东回报丰厚和品牌影响力强,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仍达48.28%[35][37][39][42][43] 业绩表现 - 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267亿元,同比下降6.78%,扣非净利润4.16亿元,同比下降16.27%[6][9] - 2024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26.66亿元,同比下降11.07%,净利润4.43亿元,同比下降18.49%[10] - ROE从2020年的21.2%下滑至2021年的15.3%,显示盈利能力下降[10] - 2024年上半年几乎所有品类均出现负增长,包括核心产品油烟机(-2.85%)和燃气灶(-1.17%)[19] 业务结构 - 2023年油烟机收入53.22亿元(占比47.51%),燃气灶收入26.71亿元(占比23.84%),合计占比超70%[17] - 第二品类群产品表现不佳:一体机收入下降7.06%,蒸箱下降32.49%,烤箱下降12.20%[17] - 第三品类群中洗碗机增长27.94%至7.6亿元,集成灶增长20.58%至4.64亿元,成为亮点[18] - 2024年上半年集成灶收入下降10.68%,洗碗机下降4.01%,显示增长势头未能持续[19] 渠道与区域 -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50.98%,显示区域集中度高[22] - 线下市场份额显著高于线上,油烟机线下市占率31.9%,燃气灶31.3%[23] - 工程渠道收入占比高,2020年达23%,但伴随地产行业暴雷风险[23][24] - 2021年因地产客户暴雷计提应收坏账7.7亿元[24][25] - 海外收入占比仅0.61%,远低于美的(42%)和海尔(52%)[27] 研发投入 - 2023年研发费用3.9亿元,占营收3.5%,低于行业巨头[27][29] - 研发人员数量从929人减少至919人,占比从18.23%降至16.76%[33][34]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硕士占比从4.11%提升,但总数减少[34] 财务优势 - 账上类现金资产合计89.2亿元,包括货币资金11.9亿元及各类理财产品[38] - 几乎无有息负债,仅0.9亿短期借款[37]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9亿元,2023年分红比例高达54%[39][4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仍达48.28%,核心产品毛利率超50%[42] 品牌与市场地位 - 油烟机、嵌入式灶具连续9年全球销量领先[43] - 厨电套餐零售额市占率27.0%,零售量20.9%,均行业第一[43] - 实施双品牌策略,"老板"主攻高端,"名气"覆盖低端市场[44][45]
晚点独家 |霸王茶姬和茶颜悦色去年净利润分别为近 10 亿元与约 5 亿元,茶饮行业开启营销大战
晚点LatePost· 2024-05-14 12:11
行业竞争格局 - 现制茶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头部品牌包括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奈雪的茶、沪上阿姨和霸王茶姬[2] - 2023年主要品牌财务表现:蜜雪冰城前三季度收入153.93亿元,净利润24.53亿元;古茗前三季度收入55.71亿元,净利润10.45亿元;茶百道全年收入57.04亿元,净利润11.51亿元;奈雪的茶全年收入51.64亿元,净利润0.21亿元;沪上阿姨前三季度收入25.35亿元,净利润3.24亿元[5] - 霸王茶姬2023年营收突破40亿元,净利润8-10亿元,较2022年5亿元营收和4800万元亏损实现大幅逆转[2] 霸王茶姬发展轨迹 - 2017年创立于云南,主打中式风格的水果茶和鲜奶茶,初期不被看好,2020年门店不足200家[4] - 2021年完成A、B两轮合计超3亿元融资,投后估值20亿元,投资者包括XVC、复星集团和琮碧秋实基金[4] - 2022-2023年为重要转折期,通过聚焦鲜奶茶产品线、激进扩店策略和效仿奢侈品牌设计实现快速增长[6] - 2023年新增门店2317家,为过去五年开店数总和的3倍,全球门店数超4000家,其中海外门店超100家[6] - 2023年第四季度单店收入同比增长2.7倍,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超过茶颜悦色[3] 品牌战略与营销 - 行业竞争焦点从产品管理转向资本运作、供应链建设,再到第二增长曲线和品牌内涵升华[7] - 2024年头部品牌将投入上亿元预算进行品牌营销,其中霸王茶姬营销预算高达10亿元,茶百道2.4亿元,古茗2-2.3亿元[10][11] - 霸王茶姬学习多家头部品牌优势:茶颜悦色的品类概念和菜单、国际奢侈品牌的设计、喜茶的品牌运作、星巴克的选址、茶百道的外卖运营和加盟模式[9] - 通过公布热量表等新颖营销手段强化健康化标签,2023年8月立秋当天美团外卖送出2100万单奶茶[10][11] 产品创新与市场定位 - 霸王茶姬率先将原叶鲜奶茶概念作为核心卖点并成功占据用户心智,带动古茗、茶百道、喜茶等竞争对手增加鲜奶茶产品比例[9] - 鲜奶茶已成为加料奶茶、鲜果茶之后的第三大茶饮细分品类,元气森林茉莉奶绿口味被视为霸王茶姬"伯牙绝弦"的平替[9] - 茶饮行业产品创新几乎陷入停滞,消费者获得感更多来自品牌及其传递的情绪价值[10] 扩张模式与规模效应 - 霸王茶姬采用加盟模式实现快速扩张,2021年总部迁至成都后加速拓店,2022年新开门店611家,增幅超此前三年总和[9] - 截至2024年5月,蜜雪冰城以29273家门店居首,古茗9312家,茶百道8345家,沪上阿姨8005家,霸王茶姬以4092家位列第九[7] - 与坚持直营的喜茶和茶颜悦色相比,加盟模式使霸王茶姬更快抢占市场先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