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森宇发力数字员工 探索大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森山模式”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全链条的数字化、智能化和 精准化管理。近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铁皮石斛产业领军企业森宇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森 宇")率先引入实在Agent数字员工,构建从数据采集、分析到业务决策的"人机协同"体系,为企业数字 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推动智慧农业与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数字员工正通过自动化与智能化重塑效率边界。从订单处理到 物流跟踪,从成本控制到战略升级,数字员工以零错误、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重塑着供应链的每一 个环节。 | 森山健康硅谷大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森山健康小镇实时动态数据 | 森山铁皮石斛生产 ...
南非农业部长:我们不要援助,希望发达国家开放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1:01
南非G20峰会核心议题 - 南非作为G20轮值主席国计划推动三大核心议题:非洲发展、能源转型与债务可持续性、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1] - 南非呼吁将国际农业合作重点从援助转向贸易,要求发达国家开放市场准入,强调公平贸易机会 [1][7] - 南非生产的糖因汇率优势比高度补贴经济体便宜,具备价格竞争力 [1][7] 中南农产品贸易进展 - 2024年8月南非成为第三个获得中国鲜食牛油果准入的非洲国家,实现全年不间断供应 [2] - 中国对南非实施全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后,南非牛油果对华出口量一年内增长三倍 [2][5] - 2024年中南贸易额达524.6亿美元,南非占中非贸易总额近1/5,中国自南非进口306.4亿美元 [3] - 南非葡萄酒、博士茶、芦荟胶等成为中国网红产品,牛油果、柑橘、鲜梨等农产品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3] 技术合作与产业协同 - 中国与南非签署农业技术协议,南非学生可赴华学习智慧农业、无人机技术及土壤管理技术 [5][7] - 中国电动车辆和智能农业设备技术为南非提升产量提供支持,尤其惠及小规模生产者 [5] - 两国计划在环保农业投入品(肥料、农药)和动物健康领域深化合作 [7] 市场准入与区域枢纽作用 - 南非核果(杏子、李子)输华协议即将落地,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种类 [4] - 南非可作为中国进入非洲市场的门户,其工业化程度和市场规模具备战略跳板价值 [3][6] - 中国零关税政策覆盖53个非洲国家,上半年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3]
从“靠进口”到“树上熟”:三亚榴莲展现中国热带农业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7-20 12:3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榴莲进口国和消费国,2015年榴莲进出口贸易总量为29.88万吨,2024年攀升至155.98万吨,增长显著[1] - 国产榴莲产业应运而生,前景广阔,逐步形成覆盖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全产业链[1] - 三亚市和育才生态区出台奖补政策,在种苗提供、技术培育、销售兜底等方面给予企业与农户支持,推动本地榴莲从"试种"走向"规模化"[3] 技术创新与智慧农业 - 智慧农业成为榴莲种植"标配",通过自动灌溉、人工雨系统、水肥一体化装置等实现全天候环境调节[3] - 虫情测报仪、孢子分析仪、大数据平台等技术手段为榴莲成长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服务,实现精准化管理[3] - 研发榴莲智能分选生产线,为每颗果实进行"CT体检",提升品质分级与管控效率[3][5] 产业链延伸与多元化发展 - 榴莲深加工持续推进,榴莲糖、榴莲月饼、榴莲粽子等多样化产品不断涌现,推动第二产业提质增效[3] - 推进建设"榴莲国际交流中心",整合跨境电商、农旅体验、文化创意等多元业态,探索"榴莲+文旅""榴莲+品牌IP"等新型发展模式[5] - 加紧培育更耐寒、耐旱的榴莲新品种,为国产榴莲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积蓄动能[5] 社会经济效益 - 榴莲产业带动就业,育才生态区榴莲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带动大批当地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5] - 企业将种植经验和管理技术传授给本地农户,帮助提升种植水平,明善村通过"企业+联合社+农户"模式发展榴莲套种产业,榴莲挂果后每年预计可创收200万元[5] - 凤梨、槟榔、香蕉等作物与榴莲穿插种植,实现"以短养长",提升土地利用率并带来可观短期收益[5]
农技创新!智慧农业蹚出黑土粮仓丰产增收新路径
新华社· 2025-07-19 00:20
黑土地保护与农业技术创新 -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推广"梨树模式"保护黑土地 该模式以秸秆覆盖、机械种植、轮替休耕、规模经营为特点 通过多功能免耕播种一体机实现多项工序一次性完成[1] - "双保全统"土地托管模式保障农户利益 成本保障和产量保障确保投入不高于周边农户 产量不低于周边农户 合作社统一管理全流程[2] - 智慧农业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 应用遥感监测技术对土壤墒情、虫情、苗情及产量进行实时监测 大屏幕显示土壤温湿度等数据[2] 农业科研合作与平台建设 - 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与22家科研机构合作51项科研项目 共建51个研发平台 吸引多个研究中心入驻 谋划寒地区域育种中心项目[2] - 鸿翔种业投资建设生物育种中心 与13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推动优迪871等多个优良品种市场化[3] - 农嫂食品建立3800平方米玉米果蔬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研发30多类产品包括真空充氮玉米粒等 产品销往24个国家和地区[3] 现代农业技术应用 - 长春国家农高区推进卫星遥感、激光农业、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农业融合 建设两个无人农场展示耕、种、管、收全流程无人化作业[4] - 智慧农业控制中心实现地块精细化管理 应用遥感监测技术对土壤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全面监控[2]
【环时深度】四条供应链解锁中国市场“韧性密码”
环球网· 2025-07-18 22:50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链博会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吸引75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机构参与 [1] - 国际参展商占比达35%,包括英伟达、施耐德、路易达孚等新参展企业 [1] - 展会设置先进制造业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绿色农业链四大主题馆区 [1] 先进制造业链 - 空客携10家中国伙伴企业参展,展示与中国产供链的紧密联系 [2] - 湖北航宇嘉泰2018年进入空客供应商目录,2023年获"空客优质供应商"称号,产品100%准时交付 [2] - 浙江西子航空2013年加入空客供应链,产品从A350金属件扩展到A320、A220部件 [2][3] - 江苏亨睿展示"绿色可循环复合材料生态体系",回收技术保持原材料95%机械性能,碳排放降至原生材料4.7% [5] - 空客将在中国落地第二个总装线,计划打造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5] - 沈飞民机与全球20国500余家供应商合作,形成国内三大供应链集群 [6] 智能汽车链 - 贝特瑞发布BTR 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 [7] - 大连科天新材料开发陶瓷铝晶种技术,使汽车铝部件强度提升同时重量减轻 [7] - 力拓与宝武钢铁联合参展,提供汽车制造用铁矿石、铝矿石和铜矿石 [8] - 博世展示电桥和电池散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产业链因中国企业加入更丰富 [8]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而全且强,形成全球独特优势 [7] 数字科技链 - 苹果携欣旺达、山东创新、杰士德等中国供应商参展 [9] - 欣旺达展示磁悬浮输送产线,近5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30亿元 [10] - 杰士德开发APE机械手实现进口替代,4轴/6轴机械臂应用于点胶工序 [10][11] - 山东创新提供100%再生铝材料,覆盖苹果多系列产品 [11] - 苹果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中超80%在中国设厂,过去5年在华智能制造投资达200亿美元 [12] 绿色农业链 - 麦肯中国展示马铃薯本土培育种植实践,从种薯到加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13][14] - 路易达孚看重中国市场,中国人均肉类年消费量从2014年62公斤增至2024年72公斤 [15] - 路易达孚在江苏广东新建工厂提升大豆压榨产能,上海设全球研发中心 [15] - 中国农业政策放宽种业限制,扩大农产品进口来源,优化营商环境 [16]
浙江:2027年底建成千家数字农业工厂、百家未来农场
快讯· 2025-07-18 12:55
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实施方案 - 浙江省提出到2027年底建成数字农业工厂1000家、未来农场100家 [1] - 目标到2027年形成"低空+农业"发展新格局 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52% [1] - 2030年目标为全域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机制成熟 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55% [1] - 2035年目标为关键技术装备达国际先进水平 农业生产信息化率稳步提升 [1] 浙江省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 浙江省将智慧农业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该省于2022年11月获批建设全国首个智慧农业引领区 [1]
“品质好鸡”背后的安心密码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12:28
链博会与肯德基参展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在北京开幕[1] - 百胜中国连续第二年参展链博会 旗下品牌肯德基通过品牌日活动展示从源头到消费者的全链路品质管理[1] - 肯德基在展会期间推出吮指原味鸡85周年庆典活动 追溯这款经典产品背后的品质管理体系[1] 肯德基品质溯源活动 - 肯德基发布《解密一口好鸡肉的溯源之旅》专题片 展示从农场到餐桌的全链路品质管控[1] - 公司6月联合权威媒体和专家开展供应链溯源活动 诠释"美味始于对源头的敬畏和品质的坚守"[1] - 活动邀请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和消费者代表共同参与 重温产品成长故事[2] 供应链科技应用 - 肯德基供应商采用全封闭智能环控鸡舍 中央系统动态调节空气质量与温湿度[4] - 养殖过程使用精准营养配比的天然谷物饲料 严格遵循0激素添加承诺[4] - 每批次鸡只建立数字化"身份证" 关键生长指标和运输轨迹数据实时上链[4] 品质管理体系 - 公司构建全链条数字化管控体系 涵盖从养殖环境到加工运输的全过程[4]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肯定肯德基对品质源头的严苛要求 认为具有行业标杆意义[5] - 从智能养殖到精准烹制 公司正在重新定义美味炸鸡的品质标准[5]
“一棚果”产业多元化发展 助力林区经济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7-17 02:18
龙江森工集团森林果蔬产业发展 产业现状与规模 - 龙江森工林区"一棚果"产业作为"九个一"重点工程,正以多元化发展态势成为经济转型新引擎 [1] - 已形成2677栋设施棚室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山下示范园区负责技术推广,山上基地扩大种植规模 [8] - 柴河局公司果蔬基地达332亩,当前采摘季有28000株柿子藤、5000余株茄果类蔬菜进入分批采摘阶段 [3] 技术创新与特色品种 - 通北局公司智慧农业园采用水培系统,实现温度(25℃)、湿度(65%)、光照(15000勒克斯)全智能调控,蔬菜30天成熟且全程无土无农药 [7] - 培育出草莓番茄、玉女黄瓜等特色品种,从常规果蔬发展为多样化品类体系 [3] - 兴隆局公司试点菌菜轮作模式,将68栋冷棚改造为羊肚菌与果蔬兼用大棚,产品获辽宁加工企业认可 [7][9] 销售渠道与经济效益 - 柴河局公司通过"北菜南运"将产品销往南方,同时开发生态采摘、旅游观光等复合业态延长收益周期 [5] - 水培蔬菜从采摘到商超仅需2小时,订单持续增长 [7] - 兴隆局公司正与商超、餐饮企业建立长期供应,并拓展电商渠道 [8] 未来规划 - 计划2028年棚室数量增至3000栋,年产量达2000吨,制定4项产品标准 [8] - 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提升技术能力,优化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 [8] - 柴河局公司棚室种植使采摘期较露天延长近三个月(至10月初) [5]
谋变链条创新品牌 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河南日报· 2025-07-15 23:48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现状 - 河南已形成多个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包括漯河肉制品加工集群、郑州速冻食品集群、商丘饮料酒集群和新乡休闲食品集群 [1] - 农产品加工业存在链条较短、创新支撑较弱、价值链水平不高等问题,呈现大而不强特点 [1] 产业链延伸发展方向 - 向前端延伸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 [1] -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包括医用、药用、保健、美妆、预制等方向 [1] - 推动农产品加工与装备制造、包装印刷、生物医药、冷链物流、电商平台、宠物食品等产业衔接配套 [1] - 促进农产品加工与赏花采摘、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科普研学、农事体验等业态协同发展 [1] 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 - 重点技术研究领域包括生物育种、加工制造、机械装备、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营养健康等 [2] - 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智慧农业 [2] - 整合农资、农机、农技、农艺、信息、人才等资源,完善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2] 品牌建设战略 -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智慧化监管及溯源体系建设 [2] - 建设豫农优品、美豫粮油品牌矩阵,建立省级公用品牌商标授权使用机制 [2] - 培育特色优势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2] - 打造"豫字号"农业精品品牌,包括"珍稀牌""工艺牌""文化牌"等乡土品牌 [2]
普惠金融要围绕产业振兴做文章
金融时报· 2025-07-15 03:07
政策目标与框架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方案 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 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1] - 方案强调加强"三农"领域信贷供给 加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贷款投放力度 同时增强数字赋能优化服务模式[4] 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 - 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金融需求从单一小额信贷向大额多元化转变 产生与产业链供应链相适应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2] - 农业产业化进入新阶段 "一县一业一品"成为发展潮流 例如辽宁公布10个特色产业生产基地 覆盖樱桃草莓蓝莓葡萄南果梨海参等产业[3] - 重庆聚焦智慧农业发展 力争到2027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突破35% 建成农业产业大脑10个 未来农场60个[3] 金融产品创新实践 - 金融机构推出针对性惠农贷款产品 包括汉中"种植e贷""稻渔贷""元胡贷" 宁德以林业碳汇资源为基础的"碳汇贷" 大连支持海参产业的"连海贷"信用贷款[3] - 数字技术驱动生物资产抵押和供应链融资等创新金融产品发展 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设备实现农作物智能识别和生物资产数字化监测[4][5] 数字技术应用与风控 - 金融机构通过"线下尽职调查+线上数字赋能"模式推进小微金融数字化转型 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5] - 数字技术实现对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数据的动态监测 降低服务成本并构建智能风控体系 提升风险预警能力[5] - 保险公司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和地面移动查勘技术 推动农险服务数字化精准化[4] 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 农村支付环境改善和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信用村信用户覆盖面不断扩大[1]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银行重要授信对象 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降低农业生产自然和市场风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