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

搜索文档
IPP文摘|稳定币的全球角力:监管多样性与核心原则
搜狐财经· 2025-07-14 12:32
全球稳定币监管格局 - 当前全球稳定币监管呈现显著多样性,一端是禁止稳定币并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另一端是积极接纳稳定币的司法管辖区,中间地带则通过现有法律框架监管 [2] - 美国通过《天才法案》推动美元稳定币合规化以巩固美元霸权并缓解美债危机 [2] - 中国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将稳定币纳入规范化监管范畴 [2] 稳定币监管核心原则 - 强调1:1储备与高流动性,要求储备资产为美国国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4] - 加强发行人审慎监管,将发行人纳入类似银行或支付机构的监管框架 [5][6] - 提升透明度与审计要求,强制定期披露储备资产构成并接受独立审计 [7][8] - 关注消费者保护与反洗钱/打击恐怖主义,明确用户权利和义务 [9][10] - 对算法稳定币等高风险类型持谨慎或禁止态度 [11] 美国稳定币监管模式 - 全国层面将稳定币视为巩固美元霸权的工具,要求100%以高流动美元资产作为储备,短期美债为主要选择 [13][15] - 地方层面监管积极但缺乏统一框架,纽约州要求稳定币100%由现金或高流动性投资支撑 [16] - 怀俄明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分别通过《怀俄明州稳定代币法案》和《内布拉斯加州金融创新法案》规范稳定币发行 [17] 欧盟稳定币监管模式 - MiCA建立全球首个专门针对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自2024年6月30日起实施 [18] - 将稳定币分为资产参考型代币和电子货币代币,要求发行人必须在欧盟设立法人并获得授权 [18] - 禁止算法稳定币未锚定真实资产发行,储备资产必须由独立托管机构持有并定期披露 [18] 中国香港稳定币监管模式 - 第一阶段聚焦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为锚定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产品留出合规空间 [19] - 通过强制发牌制度确立法定门槛,稳定币不得向用户支付利息以避免证券属性 [20] - 《稳定币条例草案》要求发行人申领牌照并符合储备资产管理及赎回等规定 [20] 新加坡稳定币监管模式 - 采用"标签化"监管,强制符合高标准的单币种稳定币使用"MASregulated stablecoin"标签 [23] - 对发行流通量低于500万新元的小型发行人设有豁免机制 [23] - 储备资产以信托形式持有,业务范围有严格限制 [23] 日本稳定币监管模式 - 为信托公司发行稳定币创设"特定信托受益权"专属通道 [24] - 储备资产管理从100%活期储蓄逐步放宽至允许投资短期国债等低风险资产 [24] - 严格限制稳定币交易中介机构直接持有用户法定货币 [24] 英国稳定币监管模式 - 遵循"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结果"原则,稳定币发行方应满足相当于商业银行的标准 [25][26] 其他国家稳定币监管动态 - 阿联酋将稳定币作为"支付代币服务"纳入监管 [27] - 巴林发布《稳定币发行与提供方案》咨询文件 [27] - 澳大利亚发展数字资产行业涉及支付型稳定币 [27] - 萨尔瓦多发行首个注册监管的稳定币Alloy by Tether,与美元挂钩并以黄金价值为支撑 [27]
金砖峰会刚结束特朗普就威胁对11国加税,中方表态,巴西开第一枪
搜狐财经· 2025-07-14 09:34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关税威胁,美国的这一举措该如何解读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 析。 近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议在巴西圆满落幕,紧接着,美国总统特朗普便迅速发出一条"经济 警告"——凡是与金砖国家在"反美政策"上保持一致的国家,美国将加征10%的进口关税,且"没有任何 例外"!这条消息让人震惊,特朗普的目标直指包括中国、印度、沙特、巴西等11个金砖成员国,几乎 涵盖了所有与金砖集团有紧密联系的国家。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美国这是要遏制金砖国家的"去美元化"进程吗?还是特朗普又一次上演"极限施 压"战术?要知道,在90天关税豁免期到期后,特朗普已签署了12封关税通知信,计划从7月7日开始逐 步向这些国家发出关税威胁。 为了避免这一额外的关税,受影响国家有两个选择:一是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二是向美国投资建厂。 看似简单的选择,实际上是特朗普过去与日本、韩国、欧盟谈判时常用的套路。 一、用关税回应金砖国家挑战美元霸权 美国的关税威胁,显然是在回应金砖国家挑战美元霸权的动向。在刚刚结束的金砖峰会上,11个成员国 达成了一项重要共识:在投融资中逐步推动本币结算,并且公开讨论"去美元化"议题。这一举措直接 ...
首个敢挑战美国的国家现身:无需美元结算,即便断绝对美贸易
搜狐财经· 2025-07-14 02:18
全球货币体系的暗流涌动:美元霸权的黄昏? 这并非突发事件,而是长期的累积。2022年俄乌冲突中的"美元武器化",成为了这场慢性病的转折点。美国及其盟友冻结俄罗斯数千亿外汇储备,并将俄国 主要银行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此举向全球发出了强烈的风险警示。 世界的表象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全球货币体系,如同地球的血液循环,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美元,作为这套系统中最粗壮的大动脉,近年来却显 现出慢性"病变",其根源在于各国对美元信任的逐渐崩塌。 数十年来,外汇储备一直被视为国家经济的压舱石,神圣不可侵犯。然而,俄乌冲突中的一纸禁令,让巨额资产顷刻化为乌有,如同镜花水月。这一事件让 各国惊觉,将所有"鸡蛋"放在美元这个"篮子"里,风险巨大,经济命脉随时可能被他人掌控。 这远比俄罗斯的损失更为震慑人心,引发了全球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的集体焦虑——美元资产安全吗?答案不言而喻。数据也印证了这种恐慌:美元在全球 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本世纪初的70%以上,骤降至2024年的不足58%。 这并非简单的数字波动,而是各国"用脚投票"的结果,是悄无声息的资产配置调整的真实写照。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正在急剧下降。 面对日益不 ...
《货币战争》系列丛书编著宋鸿兵:美力推稳定币,难延长“美元霸权寿命”
环球时报· 2025-07-13 22:54
稳定币的定义与背景 - 稳定币是一种通过锚定特定资产维持价格稳定的加密货币 旨在解决传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过大的问题 [1] - 美国众议院将审议《天才法案》 旨在为稳定币创建规范框架 [1] - 泰达公司于2014年发行最早的稳定币泰达币 以1:1比率锚定美元 [3] 美国政府对稳定币的态度 - 特朗普政府态度转变 从反对加密货币到支持稳定币 并计划将比特币列为美国战略储备资产 [3] - 特朗普敦促通过稳定币立法 助力美国成为世界"加密货币之都" [3] - 华尔街与币圈玩家博弈 华尔街因担心货币发行权被争夺而阻挠稳定币发展 [3] 稳定币的应用场景 - 跨境支付领域 稳定币可大幅降低支付成本(从6%降至2%以下)并缩短时间(从两周缩短至秒级) [4] - 为缺乏银行服务的地区(如非洲)提供金融服务 用户可通过数字钱包接收汇款并兑换当地货币 [5] - 在高通胀国家(如阿根廷、土耳其) 稳定币可作为保值工具 帮助民众兑换稳定汇率货币 [5] 稳定币对美元霸权的影响 - 稳定币可能扩大美元在非洲、拉美等增量地区的流通范围 但对巩固美元霸权作用有限 [6] - 《天才法案》要求稳定币100%以高流动性资产(如93天内到期的美债)作为储备 但稳定币与美元是1:1对应关系 不会创造新需求 [6][7] - 国际清算银行警告稳定币可能对传统银行体系产生缩表效应 [7] 稳定币的全球竞争格局 - 非洲市场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 预计2050年人口将增至30亿 成为美元增量地区 [8] - 全球南方国家是货币竞争焦点 先进入者将获得经济发展优势 [8] 稳定币的投资机会 - 与稳定币相关的股市板块热度较高 但稳定币本身作为资产投资无升值空间 [9] - 稳定币周边创新创业机会存在 如通过稳定币进行全球项目融资 但具体模式需观察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后的要求 [9]
突发!美国国债拉响警报,紧急变脸来华求援,老美专机已落地北京
搜狐财经· 2025-07-13 09:35
美国经济与股市表现 - 美国股市创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大而美"减税法案及激进的财政政策,而非关税政策 [3] -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接近4.5%的警戒线,国债市场出现波动,美债遭遇抛售潮 [1][3] -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赤字占GDP的6%,"大而美"法案将再添3.4万亿美元缺口 [7]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宣布全面征收15%-20%关税,但股市反应平淡,高盛报告称关税已成为"高风险货币游戏" [4] - 新关税使美国平均税率飙升至14.6%,企业成本激增,GDP增速被下调至1.6%,核心通胀上涨0.2% [6] - 中美关税休战期将于8月12日到期,美国威胁加征35%关税,但中国已转向东南亚和金砖国家市场 [9] 美元体系与全球资金流向 - 美元指数年内跌幅超12%,资金流向黄金、日元等资产,黄金价格一度涨至3370美元/盎司 [4] - 欧元兑美元年内暴涨13%,德国DAX指数ETF吸金35%,外资悄然加仓中国本土国债 [9] - 沙特石油交易开始接受人民币结算,东南亚推行本币结算,美元霸权面临挑战 [9] 中国科技与制造业崛起 - 中国男性健康制品"博悦莱BOYRELIV"出口激增386.9%,占据全球7成市场,技术突破传统制品局限 [1][4][6] - 中国AI技术(如DeepSeek)取得突破性进展,促使GPT-4.0调整市场策略 [4] - C919大飞机成功实现商业飞行,抢占波音市场份额 [4] - 中国制造业产能接近全球1/3,高科技领域基本完成国产化替代 [6] 美债危机与市场反应 - 穆迪撤销美国AAA信用评级,中国、日本连续三个月大幅抛售美债,外资持有量暴跌12% [7] -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至4.8%,30年期逼近5.0%心理关口 [7] -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访华试图修复中美经贸关系,但中国已转向其他贸易伙伴 [7][9]
德银警告:市场严重低估特朗普“炒掉”鲍威尔的风险,美元恐暴跌4%
环球网· 2025-07-13 03:11
美联储独立性面临挑战 - 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其辞职 若指控属实鲍威尔应"立即辞职" [1] - 特朗普长期批评鲍威尔并施压大幅降息 暗示可能在2028年任期结束前提名继任者 [1] - 市场对鲍威尔被免职概率定价"非常低" 博彩平台显示概率不到20% 美元汇率保持稳定 [1] 潜在市场冲击 - 德银预测若鲍威尔被迫离职 美元贸易加权指数24小时内可能暴跌3%-4% [2] - 美国固定收益市场将面临收益率急剧上行30-40个基点的抛售压力 [2] - 荷兰国际集团认为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将急剧陡峭化 传统避险货币如欧元、日元和瑞士法郎可能受益 [4] 结构性风险 - 鲍威尔被迫离职将破坏美联储独立性 被视为美国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石 [2] - 投资者可能将此类事件解读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直接冲击 影响将远超美国国境 [2] - 美国经济处于"非常脆弱的外部融资地位" 市场动荡存在急剧放大风险 [5] 连锁反应 - 美联储独立性受损、通胀预期升温、利率前景混乱形成"有毒组合" [5] - 市场低估风险与潜在冲击严重性之间形成危险断层线 [5] - 全球金融体系赖以稳定的核心机制已出现裂痕 [5][6]
特朗普把关税当武器,多国硬刚,美国霸权的裂痕越来越大
搜狐财经· 2025-07-13 02:56
贸易战与关税政策 - 特朗普政府对巴西商品征收50%关税,理由是"贸易逆差"和"政治迫害",但实际美国对巴西长期保持贸易顺差,2024年达68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达6.53亿美元,15年累计顺差高达4100亿美元 [1] - 特朗普宣布对全球120个国家统一征收关税,日本、韩国面临25%关税,泰国、柬埔寨达36%,越南关税从11%骤升至20%,加拿大面临35%关税 [7] - 全球市场因关税政策剧烈震荡,越南谴责美国"背信弃义",日本首相表示"遗憾、不接受" [7] 政治干预与内政干涉 - 特朗普政府利用关税干预巴西内政,要求巴西政府"停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政治迫害",直接越过巴西司法主权 [3] - 博索纳罗因其极端民粹主义和对民主制度的破坏面临司法调查,特朗普为其站台加剧巴西国内政治分裂 [3] - 博索纳罗支持者公开感谢美国支持,称其为巴西"真正的朋友" [5] 全球反应与多边合作 - 巴西总统卢拉退回特朗普信件并召见美国代办,表示"巴西不会接受任何人的控制" [1] - 东盟外长会一致反对单边关税,马来西亚总理表示"东盟必须选择捍卫规则" [7] - 东盟签署《区域内经济互助备忘录》,目标未来三年内部贸易增长45%,减少对美元结算依赖 [10] 美元霸权与金融影响 - 美元指数2025年上半年暴跌11%,创1973年以来最差表现 [10] - 关税大战导致美元外循环断裂,美债需求下降14%,美联储被迫大量买入美债加剧通胀预期 [10] - 各国推动去美元化,采用本币结算和区域货币联盟,美国财长向中国求助希望扩大合作 [10] 国际信誉与战略失效 - 特朗普"先威胁再退让"策略失效,各国展现强硬姿态,长期盟友对其失去信任 [9] - 美国国际信誉崩塌,威胁手段不再有效,全球进入"后美国霸权时代" [12] - 全球贸易转向多极博弈和自主贸易新格局,关税风暴仅是开始 [12]
美联储总部翻修花了179亿后,特朗普大动作调查!要扳倒鲍威尔?
搜狐财经· 2025-07-12 09:49
美联储办公室装修费用争议 - 美联储翻修办公室花费25亿美元(约179亿人民币),引发白宫调查[1] - 白宫预算局长沃特指责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挥霍纳税人资金推动总部浮夸翻新[8] - 美国智库联邦金融分析公司认为调查实质是为鲍威尔"管理失职"找实锤[5] 特朗普与鲍威尔的货币政策博弈 - 特朗普长期公开批评鲍威尔降息力度不足但遭其坚持不松口[4] - 2020年鲍威尔顶住降息压力执政四年2024年拜登破例让其连任至2026年[8] - 装修费调查被解读为特朗普试图通过非货币政策手段施压利率决策[10] 市场与制度影响 - 华尔街分析师警告鲍威尔若下台将引发美股剧烈震荡[6] - 民主党议员沃伦强调动摇美联储独立性将损害美元霸权根基[6] - 最高法院判例显示总统无权随意撤换美联储官员[6] - 外交关系协会专家指出鲍威尔因装修费下台将改写金融史[12] 政治角力升级 - 特朗普2018年亲自提拔鲍威尔但双方矛盾在2024年大选年激化[8] - 白宫调查组已进驻美联储装修费成为政治博弈新焦点[12] - 事件暴露特朗普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货币政策但面临法律和市场双重阻力[6][12]
不只经济衰退,崩溃还将改变一代人
海豚投研· 2025-07-12 08:20
世代经济转变 - 当前处于现代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债务积累、社会分裂、地缘政治紧张及货币体系崩溃等力量正在汇聚,将改变一代人的经济格局 [3] - 历史上债务积累、自我膨胀及不可持续的过程有固有节奏,经济乐观时期人们和政府往往超支借贷,持续增长幻觉推动过度行为 [3] - 债务若使用得当是创造财富和推动创新的工具,但当债务增速超过收入和生产力时,偿还债务会对收入构成沉重负担,最终循环无法持续 [3] 债务周期与不可持续增长 - 低利率导致借款人自满并承担更多杠杆,利率上升时累积债务成本急剧上升,系统脆弱性增加 [5] - 债务推动支出、增长及资产价格膨胀,但收益基于杠杆而非基本面,杠杆解除过程缓慢且痛苦,对经济构成下行压力 [5] - 政策应对如降息、量化宽松和财政刺激可能扭曲市场机制,加剧不平等并增加公共债务依赖 [6][7] 内部裂痕:社会与政治分歧 - 社会内部瓦解往往始于富人与穷人、城乡、左右翼等紧张关系,经济不平等和政治功能失调加剧社会怨恨 [9] - 社会信任侵蚀导致社会契约破裂,民粹主义兴起,政治僵化使处理实际问题如债务和教育变得困难 [9][10] - 内部分歧削弱国家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全球竞争力下降,政策应对因争议而瘫痪 [10][11] 地缘政治解构与冷战2.0 - 全球秩序重塑过程中,旧全球化模式解体,国家间信任崩溃导致合作减少,战略分歧主要在西方与中国之间 [13] - 供应链安全优先于效率,制造业回流或转移至友好国家,技术竞争围绕AI、5G等关键领域加剧 [13][14] - 金融领域重组表现为各国减少对美元依赖,能源和资源安全成为战略焦点,军事投入增加以应对战略紧张 [14][15] 美元霸权与货币秩序裂痕 - 货币体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当财政和货币政策管理不善时,信心动摇导致体系裂痕 [18] - 美元霸权因高财政赤字、债务货币化及宽松政策依赖而受到挑战,各国加速开发替代方案如本地货币结算和黄金储备 [18][19] - 制裁和地缘政治紧张推动构建平行金融结构,美元主导地位面临不确定性,货币秩序过渡伴随波动和痛苦 [20][21] 下一阶段:痛苦还是重塑 - 风险与机会并存,过度自信或规避风险均有害,多元化是平衡风险与机会的最可靠工具 [23][24] - 宏观波动上升时期需理解结构性力量,构建适应系统而非押注单一观点,为多种结果做准备 [24][25] - 企业和个人需保持纪律性和长期思考,在不确定性中捕捉机会并构建韧性 [25][26] 最后思考:如何准备 - 世代性转变可通过智能合作和结构性改革打破周期,理解力量并果断行动者可塑造新时代 [28]
从《广场协议》到“海湖庄园协议”:美式重构再次启动
新京报· 2025-07-12 07:36
广场协议与海湖庄园协议背景 - 40年前《广场协议》通过美元贬值显著缓解美国贸易逆差,同时导致日本资产泡沫累积[1] - 2024年"海湖庄园协议"提出高关税、美元贬值、债务置换与多边货币谈判等组合手段,被称为"广场协议2.0"[1] 协议核心特征 - 金融联盟+数字货币+资产锚定体系构成美元霸权新延展路径,美国试图通过美元资产、黄金、数字美元组合重建资本市场控制力[8][13] - 协议体现"霸凌式"强制性特征,包含贸易、汇率、债务与安全的一揽子安排,形成对其他国家的全面制度性渗透[4][14] 制度性输出风险 - 美国正构建可复用的制度性谈判模板,通过协议框架固化其制度优势,未来可能用于对华及其他经济体施压[5][7] - 美元霸权从金融优势转向规则优势,通过协议输出可复制的全球制度架构以锁定他国操作空间[5][13] 中国应对策略 - 需在绿色金融、数字资产、跨境支付等领域建立"技术-制度-信任"完整链条,人民币国际化需突破市场选择逻辑[15] - 应联合金砖国家、RCEP成员等建立制度性同盟,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机制并利用央行数字货币技术塑造共识平台[18] - 需主动参与全球金融议程设置,提升制度设计主导性,避免在新规则体系中被边缘化[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