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FS支付系统

搜索文档
普京“改口”去美元化:退缩还是战略缓冲?
搜狐财经· 2025-10-04 15:32
俄罗斯对美元政策的调整 - 俄罗斯官方表态并非推行去美元化或反美元政策,而是因被禁止使用美元才转向本币结算[2] - 此举被视为在制裁高压与经济现实下的务实选择,而非战略放弃,包含对美博弈的深层考量[2] - 调整姿态源于美国的极限施压,特朗普政府将美元霸权视为核心利益,并威胁对推进去美元化的国家施加关税制裁,例如对巴西威胁加征10%关税并单独施加50%惩罚性关税[2] 去美元化进程的现实梗阻 - 中俄贸易本币结算率已超过90%,欧亚经济联盟内部80%贸易使用卢布,但仅为局部突破[3] - 与印度的能源贸易中,俄罗斯收汇多为国际流通性极差的卢比,导致资金滞留,需通过以物易物解决[3] - 美元和欧元仍占据全球外汇交易90%以上份额,俄罗斯自建的SPFS支付系统仅覆盖数十国,远不能替代SWIFT系统[3] - 俄罗斯赚取的人民币几乎全部用于采购中国商品,无法转化为国际储备货币,限制了去美元化的实际效果[3] 外汇储备与财政收入的刚性需求 - 截至2025年5月,俄罗斯外汇储备中仍有大量非美元资产依赖国际市场流通,黄金储备占比超过30%但难以快速变现[5] - 能源出口是财政支柱,2024年石油相关税收达9.19万亿卢布,这些收入的结算仍高度依赖美元通道[5] - 切断美元结算将直接冲击经济稳定,俄气银行被制裁导致卢布暴跌即是教训,因此在俄乌冲突持续消耗的背景下,保障现金流成为优先事项[5] 外交博弈与长期战略 - 政策调整是外交博弈的战术缓冲,与军控领域的示好相呼应,例如俄罗斯提出愿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到期后仍遵守条款一年,共同构成对美缓和信号[5] - 长期去美元化目标并未放弃,俄罗斯仍在推动金砖国家跨境支付系统建设,与越南60%贸易已实现本币结算,并将加密货币纳入跨境交易选项[6] - 此次调整将“主动反美元”转化为“被动换货币”,既避免触怒美国,又为实际操作留足空间,是从高调口号转向低调实事的策略转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