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1增速
icon
搜索文档
芦哲:M2增速或见顶——2025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
搜狐财经· 2025-09-14 08:07
社会融资规模 - 2025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57万亿元 同比少增4630亿元 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落至8.8% [1] - 政府债券融资新增1.37万亿元 同比少增2519亿元 人民币贷款增加6233亿元 同比少增4178亿元 [1] - 表外融资合计增加2158亿元 同比多增998亿元 其中未贴现票据融资同比多增1323亿元 [1] 贷款投放结构 -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 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降至6.80% [1] - 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05亿元 同比少增611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200亿元 同比少增1000亿元 [6] - 企业短期贷款增加700亿元 同比多增2600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4700亿元 同比少增200亿元 [6] 货币供应特征 - M2同比增速持平于8.8% M1同比增长6.0% 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 M2-M1剪刀差收窄至2.80% [2][7] - 财政存款新增1900亿元 同比少增3687亿元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新增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2][7] - 居民存款增加1100亿元 同比少增6000亿元 企业存款增加2997亿元 同比少增503亿元 [2][7] 直接融资表现 - 企业债券融资1343亿元 同比少增360亿元 股票融资新增457亿元 同比多增325亿元 [4] - 未贴现票据融资增加1974亿元 同比多增1323亿元 连续六个月同比多增 [4] - 直接融资市场稳健增长 融资结构趋于多样化 [4] 政府债融资节奏 - 一般国债和特别国债净融资8489.2亿元 地方政府债净融资2938.73亿元 [5] - 特殊再融资券累计净融资1.84万亿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累计净融资1.296万亿元 [5] -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累计净融资2.98万亿元 三季度后期发行强度将继续下降 [5] 政策影响展望 - 消费贷贴息和以旧换新政策或推动居民短期融资需求回暖 [6][8] - 政策性金融工具蓄势待发 可能撬动企业部门融资需求 [8] - 四季度可能提前发行2026年化债额度 对社融增长形成托底 [5]
2025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如何解读8月金融数据?
华源证券· 2025-09-14 0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阶段性全面看多债市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8月新增贷款同比明显少增,信贷需求持续偏弱,9月银行或推高贷款余额数据,10月新增贷款可能很低;近几年个人去杠杆、企业加杠杆,企业债务压力上升;8月M2增速环比持平,M1增速环比回升,预计四季度M1增速回落;社融增速或已阶段性见顶,未来几个月或明显回落;当前阶段性看多债市,预计下半年10Y国债收益率1.6%-1.8%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贷情况 - 8月新增贷款5900亿元,同比少增3100亿,个贷、对公短贷、对公中长期、票据融资分别为+303亿、+700亿、+4700亿、+531亿,制造业、地产、基建因素致信贷需求或长期偏弱 [2] - 9月银行冲信贷规模动力强,信贷需求低迷下或推高贷款余额数据,10月新增贷款可能很低 [2] 个人与企业杠杆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末,个人贷款/存款余额比值52.7%,较2022年5月末降17.6个百分点,近3年住户持续主动去杠杆 [2] - 2021年以来,个人存款与贷款差额走高,对公走低,反映住户消费低迷、倾向储蓄,企业盈利堪忧 [2] M1与M2情况 - 央行2025年1月启用新口径M1,截至8月末余额111.2万亿元,较年初降769亿,年初以来增速回升因同比基数走低,预计四季度回落 [2] - 8月份M2增速8.8%,环比持平 [2] 社融情况 - 8月社融增量2.57万亿,同比少增0.46万亿,少增来自信贷及政府债券净融资,8月末社融增速8.8%,较上月末降0.2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年新增贷款同比少增,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扩大,社融同比多增,增速先回升后回落,年末或到8.1%左右,社融增速或7月阶段性见顶 [2] 债市情况 - 2025年债市缺趋势性行情,需做对波段,未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随银行计息负债成本下降震荡下行,当前10Y政府债券对银行自营有配置价值 [2] - 预计下半年10Y国债收益率1.6%-1.8%,当前阶段性看多债市,Q3股市上涨致债市调整后将重回基本面及资金面定价,低利率时代需降低纯债投资收益预期 [2]
8月物价数据解读:CPI低位承压 PPI低点已过
银河证券· 2025-09-10 11:19
CPI 数据表现 - 8月CPI环比持平,同比由平转降至-0.4%[2][4]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5%,同比下降4.3%,对CPI同比下拉影响增加约0.51个百分点[2][4] - 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2][4][12] - 核心CPI占CPI约72.4%,金铂饰品和服务价格合计贡献核心CPI同比涨幅近七成[12] 食品价格细分 - 猪肉价格环比下降0.5%,远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4.1%[2][7] - 鸡蛋价格环比上涨1.5%,低于近五年季节性涨幅5.9%[2][7] - 鲜菜价格环比上涨8.5%,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2.8%和0.9%[2][7] 非食品与服务业 - 旅游价格环比下降0.6%,降幅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0.14%[2][8] - 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环比下降0.9%,主因国际油价下行[2][8] - 医疗服务和家用器具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1.1%[1][11] PPI 数据表现 - 8月PPI环比转为持平,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同比收窄至-2.9%[2][20] - 煤炭加工价格由下降4.7%转为上涨9.7%,煤炭开采价格由下降1.5%转为上涨2.8%[3][21]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冶炼业价格分别上涨0.8%和0.2%[3][21] 行业与政策影响 - 汽车行业低价竞争治理见效,交通工具价格连续两个月持平[1][11]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6.7%和29.8%,合计拉动CPI约0.22个百分点[12] - 生猪养殖连续15个月盈利,短期供给压力仍大[3][26][29] 宏观与市场展望 - 9月CPI或继续承压,主因翘尾因素拖累[3][26] - PPI有望延续改善,但年内难转正[3][28] - 房地产市场前7个月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同比分别下降4%和6.5%[3][28] - 二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同比环比均下降[3][28]
8月物价数据解读:CPI低位承压,PPI低点已过
银河证券· 2025-09-10 09:35
CPI 数据表现 - 8月CPI环比持平,同比由平转降至-0.4%[2][4]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降幅扩大2.7个百分点,对CPI同比下拉影响增加约0.51个百分点[2][4] - 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2][4] - 核心CPI占CPI约72.4%,金铂饰品和服务价格合计贡献核心CPI同比涨幅近七成[3][12] 食品价格细分 - 猪肉价格环比下降0.5%,远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4.1%[2][7] - 鸡蛋价格环比上涨1.5%,低于近五年季节性涨幅5.9%[2][7] - 鲜菜价格环比上涨8.5%,鲜果价格环比下降2.8%[2][7] 非食品与服务业 - 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旅游价格环比下降0.6%,降幅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0.14%[2][8]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3个百分点[3][12] - 交通工具价格连续两个月持平,结束此前五个月下行趋势[1][11] PPI 与生产数据 - 8月PPI环比转为持平,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同比收窄至-2.9%[2][20] - 煤炭加工价格由上月下降4.7%转为上涨9.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下降1.5%转为上涨2.8%[3][21] - 8月PMI生产指数为50.8%,生产景气度继续上行[3][21] 行业与政策影响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6.7%和29.8%,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3][12] - 汽车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治理效果渐显,政策向更广泛领域推进[1][11] - 生猪养殖自去年5月以来已连续15个月盈利,短期内供给压力依然很大[3][26] 宏观与市场展望 - 房地产市场前7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同比分别下降4%和6.5%[3][28] - 30大中城市8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为-9.9%,依旧位于低位[3][28] - 二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同比环比均下降[3][28]
风险偏好难回落,债市仍处逆风期
东证期货· 2025-09-07 08: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国债:震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下周基本面数据集中公布多数指标偏弱,但 M1 增速有望上升且市场对基本面数据反应不敏感;Q3 债市有季节性规律,资金面是重要影响因素;美联储降息后国内出台增量政策约束下降,反内卷交易或升温压制债市情绪;预计下周债市整体偏弱,建议以偏空思路对待,关注空头套保策略和做陡曲线策略 [2]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一周复盘及观点 - 本周(09.01 - 09.07)国债期货震荡,周一资金面松、股市涨对债市影响有限,国债期货走强;周二重要活动前离场观望情绪浓,股债齐跌,尾盘现券利率下行;周三早盘股市止盈情绪强,国债期货上涨,阅兵后股市拉升又走弱,国债期货再涨;周四股市大跌,国债期货上涨,期货收盘后现券走弱;周五反内卷交易升温,权益、商品大涨,国债期货大跌;截至 9 月 5 日收盘,两年、五年、十年和三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分别为 102.388、105.580、107.920 和 116.300 元,较上周末变动 - 0.032、+0.065、+0.100 和 - 0.260 元 [1][9] - 下周基本面数据集中公布预计多数指标偏弱,但 M1 增速有望上升,风险偏好或升温,叠加资金面边际收敛,债市表现应略偏弱;临近税期资金面有收敛压力,Q3 债市月初略涨、中下旬调整压力大;美联储降息预期上升,反内卷预期升温,权益市场应偏强运行;策略上预计下周债市整体偏弱,建议偏空思路,关注空头套保策略和做陡曲线策略(中短端 10Y - 1Y,多 4TS 空 T) [2][11][12] 利率债周度观察 一级市场 - 本周共发行利率债 39 只,总发行量和净融资额分别为 5629.61 亿元和 3170.39 亿元,较上周变动 +603.64 亿元和 +3306.31 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 19 只,总发行量和净融资额分别为 933.91 亿元和 367.09 亿元,较上周变动 - 2582.06 亿元和 - 2067.99 亿元;同业存单发行 394 只,总发行量和净融资额分别为 5825.0 亿元和 2524.50 亿元,较上周变动 +253.80 亿元和 +4470.10 亿元 [18] 二级市场 - 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截至 9 月 5 日收盘,2 年、5 年、10 年和 3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 1.41%、1.62%、1.84%和 2.12%,较上周末收盘变动 +0.30、 - 1.98、 - 0.76 和 - 2.25 个 bp;国债 10Y - 1Y 利差收窄 3.24bp 至 44.14bp,10Y - 5Y 利差走阔 1.22bp 至 21.91bp,30Y - 10Y 利差收窄 1.49bp 至 28.43bp;1 年、5 年和 10 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 1.53%、1.75%和 1.88%,较上周末变动 - 0.52、 - 1.61 和 +0.00bp [22] 国债期货 价格及成交、持仓 - 国债期货震荡,截至 9 月 5 日收盘,两年、五年、十年和三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分别为 102.388、105.580、107.920 和 116.300 元,较上周末变动 - 0.032、+0.065、+0.100 和 - 0.260 元;2 年、5 年、10 年和 30 年期国债期货本周成交量分别为 28595、66586、88232 和 154489 手,较上周末变化 - 12792、 - 13121、 - 23533 和 - 27156 手;持仓量分别为 75181、139440、212200 和 142385 手,较上周末变化 - 8359、 - 8747、 - 2700 和 - 10994 手 [32][35] 基差、IRR - 本周正套机会整体不明显,资金面宽松,市场震荡,期货基差普遍窄幅震荡,各品种主力合约 CTD 券的 IRR 在 1.4% - 1.8%之间,当前存单利率处于 1.5% - 1.6%之间,正套策略机会相对偏少;TL 的基差、IRR 波动较大,主要是期货收盘后现券利率波动导致,交易机会难把握 [39] 跨期、跨品种价差 - 截至 9 月 5 日收盘,2 年、5 年、10 年和 30 年期国债期货 2509 - 2512 合约跨期价差分别为 - 0.044、+0.110、+0.135 和 +0.440 元,较上周末变动 +0.028、 - 0.030、 - 0.100 和 - 0.020 元 [43] 资金面周度观察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有 22731 亿元逆回购到期,累计进行 10684 亿元逆回购操作,公开市场净回笼 12047 亿元;截至 9 月 5 日收盘,R007、DR007、SHIBOR 隔夜和 SHIBOR1 周分别为 1.46%、1.44%、1.32%和 1.43%,较上周末收盘变动 - 0.96、 - 0.82、 - 1.50 和 - 8.30bp;本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量为 7.31 万亿元,比上周多 0.24 万亿元,隔夜占比为 88.35%,略高于前一周水平 [48][51][53] 海外周度观察 - 美元指数窄幅震荡,10Y 美债收益率下行,截至 9 月 5 日收盘,美元指数较上周末收盘跌 0.11%至 97.7357;10Y 美债收益率报 4.10%,较上周末下行 13BP;中美 10Y 国债利差倒挂 226.4BP;8 月非农数据超市场预期,降息预期继续强化 [59] 通胀高频数据周度观察 - 本周工业品价格齐跌,截至 9 月 5 日收盘,南华工业品指数、金属和能化指数分别为 3612.46、6382.30 和 1662.36 点,较上周末变动 - 2.37、 - 12.24 和 - 2.40 个点;本周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截至 9 月 5 日收盘,猪肉、28 种重点蔬菜和 7 种重点水果的价格分别为 19.84、5.13 和 6.94 元/公斤,较上周末变动 - 0.10、+0.19 和 +0.09 元/公斤 [62] 投资建议 - 债市震荡偏弱,建议以偏空思路对待 [63]
社融增速或开始回落
华源证券· 2025-08-31 06: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测 2025 年 8 月新增贷款 8500 亿元,社融 2.6 万亿元;8 月末,M2 达 331.4 万亿,YoY+8.6%,M1(新口径)YoY +5.9%,社融增速 8.8% [2] - 预计 8 月新增贷款较低,信贷需求持续偏弱,预计 8 月个贷+1800 亿,对公+7000 亿,非银同业贷款 -500 亿 [3] - 预计 8 月新口径 M1 增速回升,M2 增速小幅回落,8 月末新口径 M1 增速 5.9%,旧口径 M1 增速 5.4%,8 月末 M2 增速 8.6% [3] - 社融增速或开始回落,8 月社融增量 2.6 万亿,同比少增,8 月末社融增速 8.8%,环比下降 0.2 个百分点,年末社融增速 8.1%左右 [3] - 9 月建议做多债市,持续看下半年 10Y 国债收益率 1.6%-1.8%,当前明确看多,基于央行宽松、下半年经济下行可能加大、银行负债成本持续下行等因素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增贷款预测 - 预计 8 月新增贷款 8500 亿,同比接近,个贷+1800 亿,对公+7000 亿,非银同业贷款 -500 亿 [3] - 预计 8 月个贷短期+1000 亿,个贷中长期+800 亿,对公短贷 -2000 亿,对公中长期+4000 亿,票据融资+5000 亿 [3] M1 和 M2 增速预测 - 预计 8 月末新口径 M1 增速 5.9%,环比回升,旧口径 M1 增速 5.4%,环比回升,8 月末 M2 增速 8.6%,环比略微回落 [3] 社融增速预测 - 预测 8 月份社融增量 2.6 万亿,同比少增,少增主要来自信贷及政府债券净融资 [3] - 预计 8 月对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增量 8800 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300 亿,企业债券净融资 1500 亿,政府债券净融资 1.35 万亿 [3] - 预计 8 月末社融增速 8.8%,环比下降 0.2 个百分点,年末社融增速 8.1%左右,社融增速于 7 月阶段性见顶,未来几个月或回落 [3] 债市投资建议 - 9 月建议做多债市,持续看下半年 10Y 国债收益率 1.6%-1.8%,当前接近 1.8%,明确看多 [3] - 看多基于央行宽松、下半年经济下行可能加大、银行负债成本持续下行等因素,建议重点关注 10Y 国开、30Y 国债及 5Y 资本债机会 [3]
如何看待近期M1增速持续回升︱重阳问答
重阳投资· 2025-08-22 07:33
M1增速回升态势 - 7月M1同比增速达5.6% 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持续回升趋势 [2] M1增速回升驱动因素 - 企业和居民活期存款大幅增加推动M1增速回升 [3] - 企业端因去年4月叫停银行手工补息导致低基数 今年5月单位活期存款同比减少规模大幅下降 6月转正 [3] - 上半年政府债发行较快 财政存款进入支出阶段推动单位活期存款回升 化债专项债发行规模超1.88万亿元 [3] - 美元指数走弱和人民币走强提升企业结售汇意愿 7月结售汇差额228亿美元 [3] - 居民端因定期存款、货币基金及理财收益率下滑 存在资产再配置需求 [3] - 权益和商品资产赚钱效应驱动居民定期存款活期化 [3] - 消费刺激政策推动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高 带动存款活化 [3] M1增速可持续性 - 经济内生动能决定M1增速能否持续回升 [4] - 本轮M1上行主因低利率和低基数环境下的资产再配置 而非地产周期驱动的经济改善 [4] - 低基数效应持续至今年10月 之后增速取决于经济基本面改善 [4] - 政策支持有助于稳定信心和改善企业现金流 但对实体投资和消费意愿传导效果待观察 [4] - 再配置行为意味场外资金充裕 有助于改善流动性 [4]
居民存款搬家潜力几何?
2025-08-19 14:4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 包括货币供应 居民储蓄行为 资本市场资金流动等[1][3][5] * 公司涉及国有大行 其在逆周期信贷投放中发挥关键作用[3][5][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M1增速回升预示经济与通胀触底** M1增速在7月上升至5.6% 较6月提升1个百分点 旧口径测算接近提升2个百分点 此现象领先经济需求和通胀约六个月[1][2] * **存款活化现象确实存在** M1上升由居民和企业活期存款共同驱动 且去年手工补息清理的基数效应已过[1][2] * **居民风险偏好出现转向** 自2023年以来居民风险偏好较弱 但2025年5月房价出现拐点后定期存款趋势随之改变 权益类公募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增速回升[1][4] * **存款搬家资金主要来源于超额储蓄** 2022至2024年间形成的超额储蓄约5万亿元 包括存款和理财[1][5][12] * **中国未出现日本式资产负债表衰退** 中国M2和社融增速保持在7%-8%左右 得益于政府部门加杠杆 国际收支改善和国有大行逆周期信贷投放[3][5][7] * **金融资源配置显著调整** 机械制造 普惠绿色等贷款在新增贷款中占比从40%升至70% 而房地产贷款占比从2017年的40%降至0%[3][7] * **资本市场显现资金入市迹象** 8月以来A股单日成交额和融资余额均突破2万亿元 上交所开户数量较5月增长26%但低于去年10月高点 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4万亿元[1][6] * **存款搬家由多因素驱动** 包括股市回暖(A股12个月平均回报约20%)政策改变长期经济预期 新兴投资主题吸引 中高净值客户金融资产增速回升以及美元指数走弱[10][20] * **潜在入市资金规模巨大但存在不确定性** 综合测算潜在入市资金规模约为5至7万亿元 高于2016-2017及2020-2021两轮行情 实际入市情况取决于宏观经济 政策预期及外部环境[11][21] 其他重要内容 * **金融脱媒对实体存款的拖累减小** 其拖累规模从2023-2024年的12万亿元缩减至2025年7月的8万亿元[8] * **存款创造来源贡献度变化** 财政贡献从2023年的25%升至当前的53% 实体信贷贡献从73%降至41% 国际收支贡献从1%升至6%[9] * **大量定期存款即将到期** 2025年到期的一年以上居民定期存款总规模约70万亿元 其中三年期定期存款规模约7万亿元(占比10%)其到期后收益率从3.0%显著下降至1.6% 下调幅度约140个基点[13][14][15][16] * **活期存款增速有望提升市场流动性** 若M1增速从当前5%升至10% 预计2025年9月至12月居民活期存款竞争规模将达约5万亿元[17][18] * **非银存款迁移对市场影响显著** 若其增速从当前15%升至20% 2025年非银金融规模可能达1万亿元 且因IPO发行节奏慢(今年截至8月规模仅600-700亿人民币)其弹性更高[19]
风险偏好为何主导债市情绪?
国金证券· 2025-08-17 12:26
核心观点 - 近期债市陡峭化调整主要由风险偏好主导,而非基本面或资金面因素[3][8] - 风险偏好主导债市情绪的四种情形:权益/商品趋势性行情、政策表态温和、利率历史低位、外部情绪传导,当前环境高度吻合[3][15] - 市场终将回归基本面与资金面主导框架,需关注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和社融拐点[3][16] - 短期"总量宽松缺席"预期上升,但市场定价已较低,冲击有限[4][5] - 利率或在1.8%回调后构筑中期顶部,社融增速四季度见顶概率增加[6][33] 风险偏好主导机制 - 当基本面与资金面边际信息不足时,市场易被风险偏好牵动[3][8] - 权益资产趋势性上涨导致股债比价回归三年均值,债券相对吸引力下降[8][12] - 上证指数多头排列期间(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250日),中债净价指数平均回撤0.1%-0.3%,极端情况达0.6%[12][14] - 政策表述缺乏方向性时,投资者更依赖情绪交易,放大波动[15] - 利率处于历史低位(10Y国债1.8%)加剧对利空敏感度[15] 货币政策与资金面 - 二季度货政报告重提"防空转"但非主动收紧信号,2023年来该表述已常态化[4][17][19] - 资金利率呈现"下有底"特征,PMI低于景气线时资金价格走高概率低[4][17] - 三季度总量宽松急迫性下降,政策重心转向结构性工具,四季度可能再次发力[5][20] - 当前市场对降息预期温和:IRS-FR007利差-2bp(较年初回升50bp),浮息债利差4bp(年初20bp)[21][27] 基本面关键指标 - 社融增速四季度见顶概率高,7月增长主要依赖政府债拉动[27][28] - M1增速可能在三季度末见顶,受低基数效应消退和再融资债发行尾声影响[28][31] - 利率同步指标显示5项利好vs5项利空,企业中长贷增速降至8.0%,票据融资增至15.5万亿[43][44] 市场表现与交易动态 - 30Y国债收益率单周上行9bp,10Y上行6bp至1.75%,期限利差走阔至38bp[36][37] - 税期前央行净回笼4149亿,DR001中枢上行2bp至1.33%[34][35] - 公募基金久期中位值降至2.96年(三年73%分位),分歧度指数升至0.50[40][42] - 信贷数据近20年首现负增长但未提振债市,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37][38]
固定收益研究:7月信贷偏弱怎么看
长城证券· 2025-08-15 02: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社融跨季后季节性回落 增量1.16万亿元 同比多增3893亿元 主要依赖政府债券净融资支撑 信贷融资、表外非标融资萎缩 直接融资增量尚小无法弥补传统融资缺口 [1][7] - 7月M1同比增长5.6% 增速较上月加快1.0个百分点 受益于低基数效应、企业账款清理和投资转化等因素 M2同比增长8.8% 增速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 M2 - M1剪刀差收窄 但存款定期化指标仍处高位 [1][12] - 新增人民币贷款罕见录得-500亿元 同比多减3100亿元 实体融资需求疲软 企业端融资结构稍有恶化 居民端长短贷同步萎缩 8月13日发布贴息政策缓解居民端压力 [2][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7月社融季节性回落 - 7月社融增量1.16万亿元 同比多增3893亿元 较上月显著回落 政府债券净融资1.24万亿元 同比多增5559亿元 信贷融资减少4263亿元 同比多减3455亿元 表外非标融资合计减少1666亿元 未贴现银票减少1638亿元 同比多减563亿元 直接融资增量小无法弥补缺口 [1][7] M1与M2情况 - M1同比增长5.6% 增速较上月加快1.0个百分点 创29个月新高 受益于低基数效应、企业账款清理和投资转化 M2同比增长8.8% 增速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 M2 - M1剪刀差收窄至3.2% 但(M2 - M1)/M1指标仍处高位 [1][12] 新增人民币贷款情况 - 新增人民币贷款-500亿元 同比多减3100亿元 创2005年8月以来首次单月负增长 企业端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减少 仅票据融资同比多增 居民端长短贷同步萎缩 8月13日发布贴息政策缓解居民端压力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