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落地
icon
搜索文档
不能呼应AI时代的企业将失去存在意义!
混沌学园· 2025-07-16 09:04
AI时代的核心观点 - AI时代已经来临且速度远超预期 不转型的企业将失去存在意义 [4][6][81] - 趋势选择逻辑:趋势>行业>经营>管理 需先梳理AI业务流程再配置人才 [5] - AI三大红利:全工业品类供应链 全球化出海 AGI基座技术 [8][9][10][11] - 广东企业家精神需升级为系统性AI解决方案 务实敢闯需结合方法论 [13][14] AI落地障碍分析 - 中小企业面临七大障碍:业务场景模糊 数据质量低 技术人才缺失 成本ROI不确定 战略意识不足 系统集成难 期待值过高 [18][19][20][21][22][23][24] - 核心矛盾:资源整合需求与"三缺"现实(缺人缺钱缺资源) [25][59] 实践案例与转型路径 - 个人转型案例:AI助理使10人月工作量缩减为5人7天完成 内容创作效率倍增 [28] - 跨境电商案例:人力成本降50%同时打造爆品 从I型人格转型为AI教练 [31] - 方法论框架:3步落地法(拆流程→匹工具→小验证) 业务流程AI化改造 [32][38][39] 教育服务体系 - 混沌AI学院解决方案:在线交互+在地服务 L1岗位提效+L2业务提效分层设计 [42][46][47] - 团队学习机制:用老板商学费覆盖团队培训 超级学委计划促进知识共享 [49][62][63][64] - 实战支持体系:每月大课+每周辅导/沙龙/研学 从认知到交互的闭环 [55][57] 资源整合策略 - 社群互助价值:300人场域破解认知/资源瓶颈 30分钟解决工具支付问题 [58][65] - 小步快跑策略:小规模验证→快速迭代 资源互换实现优势互补 [60][61] 时代机遇与行动号召 - 企业家责任:用AI改企业命运 关乎员工生计 非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78] - 行动哲学:向先行者学习 知识转化行动 无需等待完全准备 [77][75][83] - 进化本质:非工具学习而是系统能力升级 获取未来商业门票 [85][86]
走进飞书与智谱:围观AI agent落地零售的一线实战【AI落地研学营】
虎嗅APP· 2025-07-09 09:10
文章核心观点 - AI Agent在零售业的应用正从技术概念转变为解决实际业务痛点的工具,尤其在库存管理、人力效率提升和决策优化方面效果显著[4] - AI落地成功的关键在于30%技术+70%组织调整,需要企业同步进行业务流程重构和考核机制变革[7] - 行业专用知识库和工具生态是AI Agent发挥价值的基础,企业需用自身数据训练模型并整合多种技术工具[7] - AI对零售业的改变将分阶段实现:短期替代规则明确的基础操作,中长期重构人机协作模式[9] AI在零售业的具体应用案例 - 女装品牌通过"AI买手系统"使试点门店售罄率提升17%[4] - 医药企业利用RPA+Agent处理全国5000家门店医保数据,对账错误率从30%降至10%[4] - 服装集团用AI智能派单处理退货审核,将原需人工单处理的流程缩短至几分钟完成[6] - 美妆品牌调整客服AI后标注数据成本降低90%,问题解决率提升15%[7] - Lola Rose借助AI拆解抖音爆款视频并进行切片化处理,快速制造爆款内容[9] 技术实施方法论 - 飞书提出AI落地五步骤:统一思想、组建跨部门团队、找准场景、小范围验证、持续改进[8] - 智谱强调行业知识消化能力的重要性,演示零售大模型能理解"法式慵懒风"等专业术语[7] - 来也科技通过整合DeepSeek、GLM等模型+RPA工具解决复杂数据处理问题[7] - 服装品牌用三年销售数据训练模型,将面料需求预测误差控制在3%[6] 企业实践建议 - 小仙炖建议通过对标学习行业最佳实践,技术与业务共创AI方案形成闭环[10] - 伊利提出三点经验:全局规划小步快跑、组建业务技术复合型团队、用业务指标倒逼优化[10] - 特赞科技观察到内容团队职能转变为"AI策展人",专注策略制定而非内容生产[9] - 考核机制需同步调整,如导购使用AI生成文案后需同时考核销量和文案质量[7]
AI圈的虚火该灭了,本周浪岛主讲AI实操落地
虎嗅APP· 2025-07-04 00:05
AI行业趋势与投资机会 - 马斯克指出AI训练与电池系统的强关联性,特斯拉储能业务与AI算力背后的电力基建存在深度协同,电池成为AI基础设施的刚需[7] - 2025年AI应用市场呈现分化趋势:AI写作等赛道持续火热,而聊天机器人领域出现下滑迹象[10] - AI基建领域存在潜在商机,需关注电力、储能等底层支持系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7][10] AI商业化落地路径 - 自媒体副业可通过5步实现闭环:选垂直赛道、构建最小可行产品、精准拆解用户需求、快速迭代验证、规模化变现[4][5] - AI营销领域出现零门槛工具,支持360°商品展示与特效视频生成,显著降低创意广告制作成本[8] - 3D建模领域形成标准化工作流:使用即梦图片3.0生成主体、视频3.0制作关键帧、剪映完成后期合成[6] AI内容创作方法论 - 短视频创作需在15秒内完成叙事闭环,重点在于镜头语言压缩与剧情密度提升[9] - 二次元IP开发形成技术模板,通过prompt工程可还原火影等经典角色的真人风格场景[11] - 潮玩设计实现参数化控制,包括角色特征(9颗尖牙)、场景元素(荷叶荷花)、材质风格(钢笔水彩混合)等维度[6] AI社区生态建设 - 浪岛社区聚集三类核心用户:技术极客(占比35%)、商业化操盘手(28%)、创意内容生产者(22%)[15] - 平台提供三大价值:前沿技术动态更新频率达日均15条、商业化案例库包含200+落地模板、精准人脉匹配成功率超60%[15] - 岛主特权体系包含流量扶持(每周10次首页曝光)、用户增长加速(3倍于普通用户)、产品共创权限等[16]
荣耀CEO李健:AI落地正在发生三个结构性改变|直击MWC上海2025
国际金融报· 2025-06-19 10:49
AGI发展阶段与现状 - AGI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聊天者(L1)、挑战者(L2)、推理者(L3)、创新者(L4)、组织者(L5),当前行业处于从L2向L3跨越阶段,即从"会思考"向"会行动"演进 [1] - AGI是长期演进过程,当务之急是让AI能解决问题并落地生根,通过日常使用释放潜力 [1] AI落地的结构性改变 - 竞争焦点转变:从模型能力(参数、规模)转向落地能力,强调模型能否实际"跑起来干活" [2] - 价值定位转变:从工具效率(被动响应指令)转向结果闭环(主动完成任务),用户需求从辅助变为结果托付 [2] - 产品形态转变:从云端计算转向贴身存在,AI需融入用户设备、场景及生活细节,而非仅停留于服务器 [4] AI规模化落地的关键支柱 - 硬件载体是核心载体,智能体(Agent)是核心交互入口,需具备理解用户意图并自主执行任务的能力 [4] - 当前AI落地三大困境:场景割裂(设备间流转低效)、端侧算力不足(难以承载7B以上模型)、信任问题(隐私与伦理标准缺失) [4] 行业合作与产品动态 - 倡议共建AI终端生态联盟,联合模型企业、运营商、终端企业、互联网企业,在技术创新、标准定义、商业创新、人才培养四维度协同 [9] - 荣耀将于7月2日发布AI折叠旗舰Magic V5,定位全球最轻薄折叠屏手机及"行业最强"AI智能体手机 [9]
如何破解AI落地难题?与16位实战派对谈,把“别人的作业”变成你的路线图!
虎嗅APP· 2025-06-17 13:12
核心观点 - AI在零售消费行业已实现显著业务重构,如交个朋友通过AI智能选品实现GMV翻倍,叮咚买菜利用AI算法将损耗率控制在1.5%,物美AI样板间销售额增长5倍[4] - 多数企业仍处于AI落地观望期,面临"怕被割韭菜"与"怕落后"的矛盾心理,需通过一线实战案例破解落地难题[5] - AI落地研学营聚焦实战方法论,覆盖零售消费全链条场景,包括选品、供应链、营销服等,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方案与ROI验证[6][7][12] 行业应用案例 - **直播电商**:交个朋友通过AI中控台实时优化流量分配,单场GMV突破千万[6] - **生鲜电商**:叮咚买菜前置仓采用AI算法管理400万品类组合,端到端损耗率压至1.5%[4][6] - **新质零售**:物美AI样板间实现选品、补货、出清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销售额增长5倍[4][6] 技术落地方向 - **AI Agent应用**:智谱AI解析大模型技术底座到场景闭环构建,飞书AI提供协同零售的Agent趋势洞察[6] - **营销服一体化**:网易云商展示Agent实践,解决"AI如何帮企业赚钱"问题[6] - **供应链柔性化**:智能蜀海供应链构建消费者导向的全链路数字化方案,柠季分享AI全球化供应链实践[7] 研学营价值 - **实战内容**:1.5天高强度参访+案例推演,覆盖12家标杆企业如爱慕、特赞科技等,拆解智能客服、爆品预测等20+场景[7][9][12] - **资源网络**:提供30位CEO/CTO同行机会、头部甲方对接、50+AI案例报告及峰会门票[12] - **区域主题**:北京聚焦AI Agent颠覆效应(6月),杭州探讨营销服一体化(7月),上海主攻智能供应链(9月),北京研究AI组织文化(11月)[13] 目标受众 - **零售企业决策者**:解决库存压力、人力成本失控问题,明确AI落地切入点[9] - **数字化服务商**:破解技术能力与商业需求错位困局,直击甲方真实需求[9] - **产业观察者与投资人**:捕捉AI改造传统行业的早期信号与价值洼地[9]
如何一线观摩叮咚买菜、交个朋友等12家企业AI落地实战?
虎嗅· 2025-05-29 06:01
AI在零售消费行业的应用案例 - 交个朋友利用AI实现60余个直播电商矩阵的智能选品与GMV翻倍 [1] - 叮咚买菜借助AI算法管理400万品类组合,将端到端损耗控制在1.5% [1] - 物美打造的AI新质零售样板间实现5倍销售额增长 [1] - 元气森林用智能选址避开红海竞争 [13] - 叮咚买菜前置仓通过AI算法将损耗率压至3% [6] AI落地研学营的核心内容 - 全年四期限额20人/期,每期1.5天高强度实战 [6][8] - 上午进企业看实战,下午拆案例做推演,晚上闭门谈合作 [6] - 涵盖智能客服、爆品预测、柔性供应链等20+可复用案例库 [11] - 30位CEO/CTO顶级决策者同行,参访间隙促成合作 [11] - 结营后持续获取虎嗅智库50+《AI落地案例报告》 [11] 研学营课程安排 - 6月北京站:拆解AI Agent对零售的颠覆效应 [12][15][16] - 7月杭州站:AI驱动营销服一体化 [12][17][18] - 9月上海站:给供应链装"智能大脑" [12][19][20] - 11月北京站:适配AI生产力的组织与文化 [12][21][22] 参与企业的AI实践分享 - 飞书AI负责人解析协同零售企业的AI落地实践 [15] - 智谱AI副总裁分享大模型驱动的零售实践 [16] - 交个朋友CTO展示AI如何赋能直播电商"人、货、场" [17] - 网易云商AI负责人探讨Agent如何帮助企业赚钱 [17] - 叮咚买菜大学校长分享前置仓的AI革命 [19] 适合参与的人群 - 零售消费企业决策者:急需确认AI落地的第一刀往哪儿切 [7] - 数字化服务商高管:破解技术能力与商业需求的"错位困局" [7] - 产业观察者与投资人:捕捉AI改造传统行业的早期信号 [7] - 成长期数字化及AI服务商总经理/CEO/高管 [28]
AI 开发:从 Demo 到上线有多远?| 直播预告
AI前线· 2025-05-15 06:45
直播活动概述 - 活动主题为"AI开发:从Demo到上线有多远",聚焦AI产品从原型到落地的实战经验分享 [4][6] - 直播时间为5月15日20:00-21:30,通过InfoQ视频号进行 [4][9] 核心议题 - 多维度探讨AI开发全流程:包括独立产品开发、系统架构设计、产研协作等关键环节 [6] - 深度解析AI落地瓶颈问题,重点讨论如何突破Demo阶段实现产品上线 [6] - 内容涵盖工具应用、认知升级、实践经验和常见误区等多个维度 [7] 参与嘉宾 - 主持人由AI师傅创始人/CEO孙志岗担任 [2] - 演讲嘉宾包括ThinkAny & MCP.so创始人艾逗笔、Agently.tech创始人莫欣、AI师傅联合创始人何少甫等一线AI创业者 [5] 参与方式 - 观众可通过扫描海报二维码或点击直播预约按钮参与活动 [9] - 支持通过文末留言提前提交问题,讲师将在直播中进行解答 [10]
今年不见抢项目了
投资界· 2024-12-13 07:38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股权投资行业整体呈现有序发展态势,头部机构在募投管退方面保持稳定节奏[6][8][10] - 投资数量与金额变化不一:启明创投新投30个项目+续投37个[8],君联资本投50个项目金额50亿元(数量降10%单项目金额涨50%)[8],高瓴创投阶段投60多笔(60%为种子/孵化轮)[8],达晨投资40余项目金额近30亿元[10],红杉中国投100+新项目(聚焦早期和国际化)[10] - 退出环境承压:A股IPO缓慢,机构IPO数量普遍下降(君联7-8个IPO数量较峰值降50%[8],高瓴12家IPO含地平线融资50亿港币[8],红杉10个IPO集中在港股美股[10])[8][10][11] 重点投资方向 - AI领域最受关注:启明创投重点布局具身智能(银河通用)和AI大模型(阶跃星辰)[13],君联资本追投智谱AI超10亿元[14],高瓴种子轮投出大模型头部企业[15],达晨布局智谱AI[14],红杉看好AI大模型技术突破及后续应用[13] - 硬科技持续加码:高瓴押注储能(某企业年收入10亿元利润1-2亿[15])、人形机器人(智元机器人[16])、泳池机器人(海外收入千万美元级[16]),达晨深耕自主可控/进口替代产业链[14] - 创新药与全球化:启明创投关注License-out模式(礼新医药被默沙东33亿美元收购[8]),君联资本投资脑科学领域品驰医疗超10亿元[14] 竞争格局变化 - 行业竞争强度下降:盲目抢项目现象减少(红杉称"没往年那么卷"[19],启明指出优质项目融资更理性[21]),机构转向"高质量发展"和差异化布局[20] - 投资策略转向:君联资本强调"自我竞争"(45岁以上投资人主导大额判断[18]),高瓴倡导"运动队精神"避免无效内卷[18],达晨提升投资标准避免重演互联网时代错失[18] - 募资结构分化:达晨逆势新增150亿管理规模(国有背景LP青睐[10]),高瓴推出30亿保护型策略基金[9],但美元募资下滑引发对创新生态担忧[21] 行业挑战与期待 - 退出机制待完善:机构呼吁建立可预见性退出路径(A股IPO闸口波动导致资源浪费[24][25]),期待并购市场活跃化[24] - 资金投入不足:君联指出国内对AGI等领域投入远低于欧美[26],需集中资金砸重要方向[27] - 2025年关键词:高瓴/启明提"希望"[27],达晨判断"拐点"将至(AI等方向应用场景明确化[29]),君联强调"万象耕新"的深耕精神[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