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抑制

搜索文档
谁将影响全球最重要的利率?贝森特“夺权”鲍威尔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03:49
美国财政部短期债券发行策略的影响 - 美国财政部倾向于增加短期债券发行,这一策略正在削弱美联储的独立性,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制定权转移至财政部门 [1] - 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表态支持更多依赖短期债务融资,与其此前批评前任政策的立场形成反差,该策略相当于财政版量化宽松 [1] - 短期国债发行量激增将限制美联储制定反通胀货币政策的能力,形成财政主导格局 [1] 短期债券与通胀的关系 - 短期国债(国库券)比长期债券更具"货币性",其发行量占比的升降往往领先于通胀的长期起落,显示因果关系而非简单相关性 [2] - 2010年代中期国库券发行量回升是本轮通胀周期抬头的先兆,当时美国财政赤字首次出现顺周期增长 [5] - 回购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放大了短债的影响,国库券在回购交易中通常能获得零折扣,转化为推高资产价格的"准货币" [8] 短期债券发行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 短期国库券发行量与美联储准备金增长呈正相关,而长期债券发行则与准备金呈负相关,短债增加流动性而长债挤压流动性 [9] - 2022年股市熊市促使财长耶伦在2023年释放大量国库券,成功引导货币市场基金动用美联储逆回购工具购买短债,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并推动股市复苏 [9] - 发行短债为市场提供"甜蜜的刺激",但在股市历史高位、投资者持仓拥挤且估值极高时,这种刺激效力可能难以持久 [12] 财政主导格局下的政策困境 - 美联储面临资产价格非理性繁荣、消费通胀高企和大量未偿短债的棘手政策困境 [13] - 加息将几乎立刻转化为财政紧缩,因政府借贷成本飙升,美联储和财政部都将面临放松政策的压力,最终推高通胀 [14] - 随着短期国债未偿余额攀升,美联储在加息方面将束手束脚,政府赤字和发行计划将实质性主导货币政策 [14] 长期市场影响与政策工具 - 美元将成为牺牲品,政府债务加权平均期限缩短将导致收益率曲线陡峭化,长期融资成本变得更加昂贵 [14] - 为压低长期收益率,量化宽松、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和金融抑制等政策工具被重新启用的可能性大增 [17] - 若通胀足够高且政府能控制基本预算赤字,债务与GDP之比可能下降,但美联储的独立性将遭受严重削弱 [18]
美债问题有出路吗?高盛交易员:有三条路,黄金和数字币已经体现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5-23 03:09
美债-美股恶性循环的解决方案 - 市场对美国财政前景担忧加剧 导致2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糟糕 市场局势恶化 [1] - 德意志银行提出两种解决方案 一是修订特朗普减税法案并实施更严格财政政策 二是使美元贬值以增强美债对外国买家吸引力 [1] - 高盛交易部门指出美债收益率飙升对风险资产造成压力 可能导致美元贬值和黄金 加密货币等非传统资产崛起 [1] - 收益率与股市关系呈非线性 超过阈值后将对股市产生实质性影响 [1] 市场反射性循环与资产配置转向 - 财政支出持续且美国经济保持韧性将导致压力集中在长期利率和美元两个关键排气阀 [2] - 解决方案包括大规模削减政府支出 金融抑制政策管控收益率曲线 美联储或财政部干预美元汇率 [3] - 资金正涌入黄金和加密货币等非传统资产 因上述解决方案均不支持美元走强 [2] - 黄金 加密货币及非美股市优异表现显示市场已开始为结构性压力定价 [2] 美股基本面与前景分析 - 近期美股受技术性需求推动 但净额不高且波动性压缩推动股票需求 [3] - 高关税税率将间接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形成新税收效应 [3] - 利率水平上升 基本面增长难受益 临时性需求前置已结束 [3] - 波动性被重置且存在上升空间 股市风险回报比较差 [3]
中金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中金点睛· 2025-03-20 23:24
特朗普"大重置"政策框架 - 核心观点:特朗普2.0政策试图通过"大重置"解决贫富差距和政府债务两大根本问题,路径包括调整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关系、通胀贬值化债等,将导致全球资金再平衡、通胀压力、美元贬值和金融抑制 [3][4][12] - 政策背景:拜登政府延续"里根大循环"推高美股美元估值,但加剧双赤字问题,特朗普需在3%通胀中枢、4%利率中枢、5%名义GDP增速的"新宏观范式"下处理系统失衡 [7][9][13] 贫富分化与资本结构重置 - 现状:美国财富前1%家庭61%资产配置股市,后50%家庭仅4%配置,产业资本式微导致收入不平等达历史高位 [16][17] - 解决路径:通过减税+去监管+关税组合拳加速FDI回流,制造业资本开支占比从2017年显著提升,目标将制造业就业占比从8.5%回升至15% [18][20] - 影响:金融资本再平衡将冲击美元资产,预计证券投资项下资金流出规模或达2万亿美元/年 [19][33] 债务高墙与债务负担重置 - 债务规模:政府债务/GDP达100%,2024年利息支出9523亿美元超过国防开支,CBO预测十年内杠杆率升至125% [22][26] - 化债手段:在缺乏生产率突破下,可能通过通胀贬值(目标4-5%通胀率)+金融抑制(YCC控制10年期利率在4%以下)组合化解 [4][27][31] - 风险点:对冲基金基差套利交易规模达2019年2倍,若美债供给冲击引发平仓,可能重演2020年3月流动性危机 [27][28] 资产配置影响 - 美元资产:美股Shiller PE 34.5倍处于历史98%分位,预计外资持股占比70.2%的趋势可能逆转,道指相对纳指或有20%超额收益 [7][36][37] - 实物资产:贵金属、能源、基建等实物资产将获重估,铜铝等工业金属需求或因再工业化增加300万吨/年 [34][35] - 区域配置:欧洲股市有望获3000亿欧元回流资金,新兴市场尤其中国资产可能吸引年化800亿美元增量外资 [39][40] 政策实施时间线 - 短期(2025Q2):债务上限解决后美债供给冲击或达1.5万亿美元,隔夜逆回购余额仅1000亿加剧流动性风险 [28][30] - 中期(2025-26):企业债到期高峰(年化1.2万亿美元)与基差交易平仓可能形成负反馈 [29][30] - 长期(2027-30):若实现再工业化目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需从11%提升至18%,对应资本开支增加2.8万亿美元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