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校企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这场对接会为外籍跨境电商人才“铺路架桥”
每日商报· 2025-08-14 22:20
跨境电商人才需求 - 杭州钱塘区跨境电商企业对外籍主播和海外商务拓展等岗位有迫切需求 [1] - 2025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发布的白皮书显示全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高达400万 [1] - 浙江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占全国11.99%,位居全国第三 [1] - 外籍人才是拓展海外市场的关键抓手,为杭州钱塘区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高地提供支撑 [1] 政府支持政策 - 杭州市商务局为外籍人才量身定制政策及系统申报流程 [2] - 钱塘区公安分局详细解读外籍人士在实习、勤工俭学、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出入境政策 [2] - 政府推动政策落实落细,鼓励企业搭建实习实践平台 [3] 校企合作进展 -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6所高校参与跨境电商外籍人才校企对接活动 [1] - 高校围绕跨境电商产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重点分享留学生培养成果 [2] - 杰晞、航海聚光等企业代表介绍实习岗位需求,为校企合作指明方向 [2] - 各方代表围绕政策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等提出意见建议 [2]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立十周年,行业蓬勃发展 [1] - 活动推动政企校协同联动,为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3]
校企强强联手:君乐宝-江南大学益生菌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华夏时报· 2025-08-12 11:40
合作概况 - 君乐宝乳业集团与江南大学8月12日成立"益生菌联合创新中心" 标志着双方益生菌研究合作进入新阶段[1]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及君乐宝副总裁陈君出席签约揭牌仪式[1] 合作目标与领域 - 联合创新中心聚焦益生菌菌株研究转化 功能评价及产业化应用 旨在攻克技术瓶颈并推动行业进步[3] - 江南大学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顶尖学府 为合作提供科研支撑 君乐宝作为乳业领先企业致力于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3] 合作历史与成果 - 过去五年双方完成六项重大项目 涵盖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发酵乳等核心业务单元[5] - 共同开发高sn-2 DHA藻油技术 以此为核心的"脑体双优"科研模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 - 在国际TOP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揭示DHA分子结构与婴幼儿营养吸收的深层关联[6] 公司科研投入与实力 - 公司投资5亿元建立科学营养研究院 构建"全产业链一体化"与"六个世界级"模式[8] - 建成保藏1000余株优质乳酸菌的菌种中心 研发副干酪乳杆菌N1115等自主知识产权菌种填补国内空白[8] - 实现低温酸奶全国销量第一 高端鲜奶全国销量第一 奶粉增速行业领先[8] 发展前景 - 公司将通过联合创新中心持续突破益生菌技术难题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10] -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形成"科研促产业 产业兴科研"的良性循环[5]
教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经济日报· 2025-08-05 22:11
教育体系规模与普及水平 -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 [1]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9%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0% 基础教育普及水平达世界中上行列 [2] - 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846万人 含普通本科在校生2085.91万人 在学研究生409.54万人 [6] 基础教育普惠共享 - 江苏南通乡镇布局20所高中(含16所四星级高中) 通过优质高中带动乡镇基础教育发展 [2] - 宁夏搭建1200多所数字孪生学校 集聚3000多名学科教师实现城乡线上结对 [2] - 内蒙古/北京/云南利用智慧教育平台与5G技术 实现优质课程跨区域共享 [3] 职业教育体系发展 - 现代制造业等新兴产业70%以上新增一线人员来自职业院校 [4] - 全国职业学校达11133所 在校生近3500万人 年培养技能人才约1000万人 [4] -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头部企业合作订单班71个 培养1843人且对口率达98% [5] 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 - 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体系 [6][7] - 清华大学设立脑与智能实验室 哈工大推行"创中学"模式 浙江大学成立基础交叉研究院 [7] - 南开大学发现手性螺环配体骨架 复旦大学创制新型介孔催化剂 中科大研制"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 [7] 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 - 教育部启动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 采用企业/学校/行业"三组长"制推动技能转型 [5] - 复旦大学实施"干细胞式"人才培养 天津大学建设14个学科交叉创新平台 [7] - 职业院校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加速产教融合进程 [4]
中铝集团董事长段向东会见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
快讯· 2025-07-23 00:02
7月22日,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在集团总部会见天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柴立元,双方 围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深化校企合作等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段向东表示,希望双方强化合 作,加强高水平科研平台合作和重大科研课题协同创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和科研成果的高 效转化。同时,也希望天津大学发挥自身优势,为中铝集团发展规划、产业调整、重大项目与重点工程 等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推动校企合作再上新水平,迈上新台阶。柴立元表示,希望双方建立长效 合作机制,打造校企合作新范式。 ...
更多蓝领雄鹰振翅起飞
四川日报· 2025-07-22 21:24
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蓝鹰工程" - "蓝鹰工程"是浙江省绍兴诸暨市与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的对口协作项目,旨在通过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改变当地教育薄弱现状 [6] - 项目从诸暨-沐川试点扩展到绍兴-乐山,再到浙川两省全面推广,成效显著 [6] - 绍兴乐山两地25所职业院校、28家企业(产业协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组建冠名班24个,累计培养学生1999名,最高年薪达20万元 [6] 校校联盟促进专业建设 - 通过校校联盟,诸暨技师学院和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协助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包括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等热门专业 [6][7] -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已覆盖学生500余人,配备工业机器人实训教室和新能源汽车实训室等完善的教学设施 [6][7] - 两地累计打造30个"蓝鹰之师"创新团队,校校结对教师百余名 [6][7] - 2023年4月,"智能制造蓝鹰产业学院"在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梅山校区揭牌,将探索跨区域协同育人新模式 [7] 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 - 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与6家世界500强企业、25家知名企业共建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和2个企业课堂 [6][7] - 在东部企业建成5个学生教学实训基地和一批学生企业实习就业基地 [6][7] - 比亚迪冠名班的首批毕业生吴芳容实习半年后即将转正,到手工资达8000元 [7] - 项目形成"东部技术西进、西部人才东输"的良性循环,解决西部学生就业难和东部企业技工短缺问题 [7] 名企合作与校区扩建 - 小米集团与学校合作开办"蓝鹰之星"班,建设1500平方米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7] - 小米集团敲定"AIoT产业学院"项目,培育面向云贵川和海外的就业人才,实训楼预计2024年启用 [7] - 京东总部与学校沟通,计划落地大小凉山、乌蒙山区电商孵化中心 [7] - 新校区占地114亩(老校区的4倍),教学建筑主体进度达50%,将单独建立4层实训大楼 [7] 项目资金与成效 - "蓝鹰工程"建设已落实资金1500万元 [7] - 打造省级示范专业1个,培育东西部协作教师创新团队1个 [7] - 新增"蓝鹰之星"产教融合实训室1500平方米 [7]
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迈入新阶段
中国青年报· 2025-07-22 11:44
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山东大学举办2025年卓越工程师培养高端论坛暨校企导师交流会,常务副校长吴臻和中国中铁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周翔出席致辞 [1][3] - 会议揭牌威海、青岛、苏州、深圳4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分院,依托地方研究院和校区建立,推动培养体系专业化 [3] - 学院组建7家工程师技术中心,涵盖安全与智能建造、元宇宙、半导体材料等领域,聚焦实践教学、课题攻关和协同创新 [3] 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首批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领域召集人获聘,覆盖新材料、工业母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强化校企合作 [3] - 为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代表颁发聘书,促进联合指导机制 [3] - 举办4场校企导师交流会,探讨项目制育人、工学交替实践等议题,并解答学生问题 [4] 行业专家参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院长曹庆华、中国兵器人才研究院副院长马小花等专家作主题报告 [3]
助力伊拉克工程人才培养
人民日报· 2025-07-21 22:11
项目合作与人才培养 - 伊拉克济加尔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带领75名师生前往中国建筑集团承建的纳西里耶国际机场项目开展校企合作活动 [1] - 项目为济加尔大学20余名在校生提供实习场地及实践培训 [2] - 伊拉克方期待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并探索科研合作及暑期实习活动 [2] 项目建设与技术展示 - 项目工程师详细介绍整体规划、工程特点和建设进展 师生实地考察航站楼核心施工区域的结构工艺、质量控制及现代化施工组织方式 [1] - 主航站楼设计融合椰枣树等当地元素与现代建筑美学 建成后将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 [2] - 项目当前进入冲刺阶段 主航站楼室内装修与机电安装工作正加速推进 [2] 项目背景与影响 - 纳西里耶国际机场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在伊拉克承建的首个机场项目 位于伊拉克南部济加尔省首府 [2] - 伊拉克济加尔省省长表示该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加强地区互联互通并助推伊拉克经济发展 [2] - 伊拉克师生评价项目展现一流建造水平 为中国基建领域实力提供实践平台 [1][2]
在杭州,跨境电商人才有多紧俏?
杭州日报· 2025-07-18 02:39
杭州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 杭州作为电商之都正积极吸引跨境电商人才 近期举办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 人才对接专区吸引超100家跨境企业参与 [3] - 全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达400万 浙江需求占比11.99%居全国第三 [3] - 杭州空港口岸上半年跨境电商货运量占比超六成 出口货运量同比增19.61% [7] 企业核心岗位需求 - 外贸业务员 亚马逊运营经理 跨境电商专员为最紧缺岗位 主要负责海外市场开拓 [3] - 具备海外市场敏感度 快速反应能力 海外留学背景者更受青睐 [4] - 小语种人才需求旺盛 越南语 马来语 泰语等语种人才受工具企业巨星科技等公司追捧 [5] - 直播 物流 产品设计等领域人才同样紧缺 [6] 薪酬待遇水平 - 全国跨境电商人才平均月薪9848元 杭州企业运营岗月薪普遍超1万 部分达3万 [7] - 麦瑞克运营岗底薪6000-10000元 优秀人才月薪可达2-3万 [7] - 同富特美刻外贸业务员月薪加提成可达1.5-2万 要求1年以上经验 [7] - 巨星科技产品研发 视觉设计岗年薪达15万 需2-3年经验 [8] 人才培养路径 - 浙江11所院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 校企合作成为主流模式 [10] - 浙江传媒学院设立跨境新媒体运营工作坊 直播创新班 企业项目直接进校园 [10] - 外地高校如重庆三峡学院新增跨境电商专业 计划与杭州企业建立实习就业合作 [12] - 社会人员可通过网易等机构培训考取跨境电子商务师证书 [12] 行业发展动态 - 中国-东盟贸易额前5月达3.02万亿元 同比增9.1% 企业加速开拓新兴市场 [7] - 人社部拟新增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等17个新职业 行业地位获国家认可 [13]
民办高校如何在就业竞争中突围
中国青年报· 2025-07-09 22:47
民办高等教育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民办高校数量达803所,占高校总数的25.75% [1] - 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1052.24万人,占全国同类在校生的27.04% [1] 民办高校就业特色 - 校企合作是核心就业渠道,哈尔滨华德学院通过该方式就业的毕业生占比超40% [2] - "3+1"模式(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习)执行近20年,多数实习生可留任企业 [2] - 哈尔滨剑桥学院创新"2+1+1"模式,企业人员参与授课并带实习 [2] - 黑龙江工商学院产业学院年接收200-300名学生实习,就业转化率达26.7%-40%(70-80人签约) [2] - 校企合作学生直接与企业签约,非劳务派遣 [3]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 民办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周期更短(4年全面修订+2年微调),企业深度参与修订 [9] - 哈尔滨剑桥学院新增人工智能应用通识课,要求全校学生学习 [9] - 转专业政策灵活,黑龙江工商学院允许专业大类内转,仅要求大一无挂科 [10] 学生能力建设举措 - 哈尔滨华德学院推行课前5分钟演讲制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信心 [5] - 黑龙江工商学院自2020年起累计发放28万元就业补贴,分400/600/800元三档 [8] - 该校建立就业家访制度,2023年78名教师走访200多名学生家庭 [8] 行业社会认知挑战 - 民办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歧视,部分用人单位直接拒绝民办学历 [4][5]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指出需清理歧视政策,倡导教育多样性 [6] - 哈尔滨剑桥学院建议政府开放选调生资格以提升民办高校平等地位 [6] 体制机制优势 - 民办高校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培养方案调整更灵活 [7][8] - 黑龙江工商学院就业补贴审批流程高效,体现决策灵活性 [8]
“鸿雁联翼”企业进校园 成都东部新区与吉利学院深化合作共育应用型人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4:46
校企合作活动 - 成都东部新区20余家重点企业与吉利学院开展校企协同发展活动,聚焦大学生就业和企业人才培育 [1] - 双方签订《合作备忘录》,将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训领域开展合作,并建立干部定期交流学习机制 [1] - 活动包括实地参观和座谈交流,旨在为大学生就业铺路搭桥,为企业人才定制培育方案 [1] 学校资源与企业评价 - 企业代表参观吉利学院汽车实验实训中心,包括甲醇动力实验室、天地一体化实验室等5个特色实验室 [2] - 企业高度评价学校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发现定向招聘、实习共建等合作空间 [2] - 新入驻企业成都润信实业表示活动提振了公司发展信心 [2] 人才供需匹配 - 活动帮助企业了解学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资源,同时让学校掌握产业趋势和企业人才需求 [2] - 实现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有效匹配 [2] 未来合作方向 - 成都东部新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3] - 探索定向培养、继续教育、技改创新协同等校企合作新模式 [3] - 推动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的核心动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