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消费

搜索文档
短期因素致制造业景气度下滑 暑期效应带动服务消费向好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42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上月下 降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和50.2%,比上月下降0.4个和 0.5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5%和49.4%,虽比上月下降,但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 保持扩张,市场需求有所放缓。 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较上月回 升。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今年3月以来首 次升至临界点以上,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有所改善。 对此,文韬表示,从近期价格指数走势来看,当前市场价格协同性有所改善,但价格内卷问题仍然 持续存在。近期推出的整治"内卷式"竞争举措,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价格良性传导,促进制造业利润和效 率提升。 "7月制造业PMI的主要亮点在于,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3%,尽管较上月 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但继续处于扩张状态。"王青认为,这表明在市场需求旺盛、政策支持较强的双 重因素带动下,当前高技术制造业不仅增速领先,而且具有很强 ...
各地推动暑期消费活力释放(链接)
人民日报· 2025-08-04 21:54
夜间经济发展现状 - 快手直播推出专属百亿流量,在全国打造直播大舞台百城计划,用线上流量带动线下消费 [1] - 天元谷景区夜间客流量与平时相比实现翻倍,景区内数十家商户营收实现整体增长 [1] - 江苏公布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名单,打造业态丰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夜间消费集聚区 [1] - 陕西推出暑期文旅活动2792场,涵盖夜游、夜演、夜市等夜间消费场景 [1] - 四川提出川渝将大力发展具有巴蜀特色的夜间经济,协同建设夜间消费示范区 [1] 夜间消费数据表现 - 7月以来"夜游"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约100% [2] - "夜宵团购套餐"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98% [2] 夜间经济供需分析 - 供给端夜间文旅、灯光秀、体育比赛、特色市集等方面创新多、亮点足 [2] - 需求端"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个性化、多元化消费趋势兴起 [2] - 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夜游、夜食、夜娱等细分场景的需求更加强劲 [2]
暑运过半,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4.6亿人次
央视新闻· 2025-08-04 04:09
铁路服务也在不断上新,"带着汽车坐火车、行李托运服务"在便利旅客出行的同时也拓展了消费新场 景,目前全国铁路已铺画60余条"铁路托运汽车"的线路,19座车站试行提供"门到站""站到门"的行李搬 运服务。 今年暑运,旅游客流需求旺盛。国铁集团精心组织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各具特色的 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7月份,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266列。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8月3日消息,国铁集团最新数据显示,铁路暑运自7月1日启动以来,到目前累计发送 旅客已超过4.6亿人次。新线增开列车,复兴号提速运行,持续激发暑期消费活力。 客流增长的背后,是运力不断提升。7月1日起,全国铁路实施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同时编制实行暑期 临客运行图。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增 加运力,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416列,同比增长9.3%。 ...
“热”力四射!暑期多元业态激发经济新活力
新华网· 2025-08-03 11:02
暑期消费市场活力 - 高温天气带动全国暑期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涵盖避暑旅游、健康健身、夜间经济等多个领域 [1] - 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特色活动,形成业态纷呈的消费图景 [1] 水上运动行业 - 浙江长兴县水上运动基地游客人数同比翻倍,皮划艇、水上魔毯等项目成为新宠 [2] - 太湖9号公路知名度提升进一步推动当地水上运动消费 [2] 健身产品行业 - 全民健身热潮带动"瘦身经济"兴起,义乌市场健身产品销量激增 [3] - 体重管理趋势推动内销市场增长 [3] 避暑旅游行业 - 贵州威宁举办火把狂欢、房车露营活动,吸引上万游客参与 [4] - 当地计划通过系列文旅活动强化避暑旅游经济品牌 [4] 夜间经济行业 - 山东聊城中华水上古城夜间游客量显著增加,成为热门打卡地 [5] 政策驱动消费 - 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商家专项优惠形成"组合拳",释放消费潜力 [6] - 淄博市以旧换新活动累计销售额达50.51亿元,发放补贴6.21亿元 [6] 特色农业经济 - 云南双柏县万寿菊种植面积达12000亩,预计产值4260万元 [7][8] 暑期旅游行业 - 云南香格里拉暑期旅游热度攀升,虎跳峡景区日均接待1.6万人次 [9] - 普达措景区日均接待9000人次,依托生态及气候优势成为避暑热门 [9]
新华视点|“热”力四射!暑期多元业态激发经济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8-03 09:01
暑期消费市场多元活力 - 高温天气带动避暑纳凉、健康塑形、古城夜游、节庆狂欢等多元消费业态蓬勃发展 [2] - 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特色活动,形成"政策赋能+特色农业+文旅融合"的立体消费场景 [2] 水上运动产业 - 浙江长兴县皮划艇、水上魔毯、水上冲关等项目日均游客人数同比翻倍 [3][5] - 太湖9号公路知名度提升推动水上运动基地客流增长,反映休闲健身消费趋势 [5] 健身器材行业 - 义乌市场健身产品销量激增,"瘦身经济"带动内销市场新增长点 [7] - 全民健身热潮下兼具娱乐属性的体育用品需求显著提升 [7] 文旅融合业态 - 贵州威宁火把狂欢活动单日吸引超万名游客,房车露营成为避暑旅游新载体 [9][12] - 山东聊城中华水上古城夜经济带动客流,灯光景观提升文旅吸引力 [11] 政策刺激消费 - 淄博市以旧换新政策带动53.93万宗交易,总销售额达50.51亿元 [14][16] - 国补与商家优惠形成组合拳,6.21亿元补贴直接撬动消费 [16] 特色农业经济 - 云南双柏县万寿菊种植面积达12000亩,预计产值4260万元 [18][20] - 鲜花采收形成季节性产业链,带动村民增收 [18] 避暑旅游市场 - 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7月日均接待1.6万人次,普达措景区日均9000人次 [22] - 高海拔景区依托自然景观和清凉气候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2]
浙江TOP20,绍兴一商场一街区上榜!
搜狐财经· 2025-08-03 02:37
暑期消费嘉年华活动 - "购在中国·浙夜好生活"2025暑期消费嘉年华在绍兴市上虞区启动,全省将围绕夜经济多领域举办200余场主题活动[1][3] - 活动覆盖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地市,重点打造夜购、夜食、夜娱等六大夜间经济场景,涉及湖滨银泰in77E区、武林夜市等20个代表性坐标[6][7] 文旅融合惠民行动 - 丽水推出"十来丽水觅清凉"主题活动,15家高等级景区对全国大学生免费开放,配套消费券和文旅大礼包,抖音相关宣传播放量达1570万次[11] - 金华结合篮球联赛打造"赛事+文旅+商业"融合场景,举办57场市集带动消费1629万元,380余家商户参与"票根经济"活动[13] 夜间经济繁荣行动 - 绍兴越城区发放800万元夜间消费券打造5个集聚区,上虞区曹娥里演艺带动客流增40%,非遗夜集单日最高客流达1.8万人次[15] - 温州梧田老街通过音乐节等活动实现日均客流超万人,消费券覆盖50家商户带动消费2760万元[17] 特色餐饮提质行动 - 衢州制定鸭头地方标准覆盖80余家店,发放2700万元"味觉大礼包"撬动关联消费6.1亿元,形成"衢州味道"消费热点[16] 数字消费激活行动 - 杭州富阳区"共富工坊"开展直播助农行动,培养30名本土主播,带动12个产茶村户均增收超8000元[19] 乡村消费振兴行动 - 天台推出5条避暑路线,天台山景区对大学生免费开放,大塔后片区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后岸片区赛事带动增收500多万元[21] 配套支持措施 - 浙江省商务厅整合全省消费资源推出消费指南,联合金融机构提供优惠,8月1-3日在上虞区设置60余个品牌体验区和市集[21]
浙江暑期消费品牌“亮起来”
经济日报· 2025-07-31 21:47
文旅活动与消费促进 - 浙江省举办文旅活动超1000场次,吸引入境游客超60万人次,带动全域旅游人次1.6亿 [1] - 推出暑期文旅消费"十大场景",包括海边度假、户外露营、影视打卡、生态避暑等10个主题 [3] - 瑶琳仙境景区日均接待量约5000人次,周末及节假日更高,达到客流高峰 [4] 体育赛事与消费联动 - "浙BA"赛事从7月持续到明年2月,浙江省内所有县(市、区)全部参与组队比赛 [2] - 临平区发放总额100万元的专项消费券,市民凭"浙BA"门票可领取优惠券 [3] - 绍兴市推出"票根经济",凭"浙BA"票根可在近200家餐饮、酒店、商圈门店享受福利,柯桥区还提供购房专属优惠,最高减免30万元 [8] 夜间经济发展 - 浙江全省打造100个以上特色夜间集市,发布暑期夜生活指南 [5] - 绍兴市越城区推出800万元夜间消费券,迪荡街道湖滨商圈及双街市集总客流量突破30万人次,商户总营业额超450万元 [6] - 金华市金东区坡阳古街"归乡·坡阳夜肆"活动,商户身着宋服,还原宋朝夜市场景,酸梅汤单日销量达七八十杯 [6][7] 消费券与金融支持 - 浙江省发放超过3680万元的电影消费券,凭电影票可享受景区门票优惠 [9] - 瑞安农商银行推出"青春联盟卡",为青年消费者提供专属折扣和潮流消费权益 [10] - 建设银行台州分行合作的商户客流量和销售额显著增长,部分商户销售额增长30%以上 [10][11]
暑期消费热力十足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31 21:34
文旅市场升级 - 暑期文旅消费呈现从"泛观光"向"精体验"升级趋势,注重个性化、特色化、文化味和科技感[6] - 文商旅体农融合打造新业态,科技赋能催生沉浸式旅游场景,如河北秦皇岛渔岛海洋度假区的巨型机甲、全息投影水幕电影[6] - 县域旅游迎来高峰,供需双向奔赴推动市场热度,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5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突破25亿人次[6] 文旅产品创新 - 上海前滩太古里联合迪士尼推出"Let's Play Well奇趣好生活"主题活动,打造多元沉浸式体验[5] - 广西北海"文旅+音乐"融合模式带动周边消费增长,线上话题浏览量破千万[5] - 福建平潭《平潭映象》驻场公演融合非遗文化,吸引游客"演艺+实景"联动消费[9] 清凉经济爆发 - 北京奶皮子酸奶线上团购订单量全国首位,同比增长近30%,带动餐饮老字号热销[7] - "贵州冰浆"成消暑爆品,美团数据显示商户数量月环比激增4倍,搜索量增长9倍[7] - 防晒产品需求激增,京东618期间原纱防晒衣成交额同比增长150%,防晒霜增长140%[8] 家电与科技消费 - 制冷家电销售增长显著,京东线下门店7月空调销量同比增长超200%,智能挂机支持AI操控热销[8][9] - "什么值得买"平台6月"防暑"关键词GMV同比增长65.13%,反映高温催生清凉商品需求[8] 演艺与赛事经济 - 河南开封《大宋·东京梦华》和浙江衢州《浸梦水亭门》等沉浸式演艺满足文化深度体验需求[10] - 江苏"苏超"赛事通过"票根经济"延长消费链,融合文旅提升城市综合消费体验[10]
多地出招催“热”暑期消费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7-31 18:08
暑期消费新趋势 - 多地通过打造美术馆、博物馆新场景推动暑期消费热潮,文创销售表现尤为突出[2] - 上海浦东美术馆7月26日单日客流量超1万人次创开馆4年新高,7月文创商店日均销售额达去年同期10倍以上[2] - 多地博物馆推出特色展览吸引大客流,如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展、上海天文馆陨石展等[3] 文博机构运营创新 - 浦东美术馆暑期延长开放时间并增加讲解频率,同时联动周边商圈推出凭票减免活动[3] - 文创商品成为重要收入来源,消费者购买毛绒挂件、冰箱贴等爆款产品[2] - 文博机构通过丰富餐饮供给和增设行李寄存处提升游客体验[3] 天台经济崛起 - 重庆来福士探索舱·云端乐园等天台观景平台成为热门打卡地[4] - 重庆通过无人机灯光秀展现城市特色,7月以来周末日均客流量约5万人次[5] - 上海商场在露台举办泡泡水枪大战、露天演唱会等活动延长顾客停留时间[5] 传统景区创新升级 - 长春动植物公园推出西游主题夜游项目,截至7月27日累计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6%[6] - 景区通过《真假美猴王》等经典剧目演艺活动吸引游客[6] - 互动性强的沉浸式体验如"雪饼猴"脱口秀受到游客欢迎[6] 消费市场新特点 - 消费者更注重"兴趣价值"和"情绪价值",愿意为美的追求买单[2] - 差异化场景设计和文化IP赋能成为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手段[6] - "文旅+百业"融合模式有效延长消费时间和空间[5][6]
非制造业延续扩张态势:暑期消费强劲,服务业景气度维持高位
央视网· 2025-07-31 09:03
非制造业整体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扩张区间 [1][3][7]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显示企业预期保持稳定乐观 [5][7] 服务业表现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总体稳定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继续位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3][5]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3] - 暑期假日效应带动旅游相关行业市场活跃度提升 [3][7] 建筑业表现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 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 [5] - 受高温及暴雨洪涝灾害影响 建筑活动增速明显放缓 [1][5] 消费相关行业 - 暑期消费相关活动表现较好 特别是居民出行和消费相关行业 [1][3] - 随着8月份暑期消费上升 非制造业预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