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运动

搜索文档
桨板亚洲杯马拉松赛中国选手包揽男女公开组冠军
新华社· 2025-09-21 01:15
赛事概况 - 2025年桨板亚洲杯马拉松赛暨国际桨板公开赛暨全国桨板U系列赛(苏州站)于20日在苏州市环古城河水域开赛 为期三天 [1] - 赛事设置三大板块包括16公里环古城马拉松赛和8000米 3000米 2000米耐力赛及200米冲刺赛等项目 [1] - 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运动员参赛 [1] 比赛结果 - 亚洲杯马拉松赛男女公开组冠军均被中国选手摘得 叶贵桐以1小时31分06秒成绩夺得男子公开组冠军 [1] - 徐浩婷以1小时41分04秒成绩获得女子公开组金牌 [1] 赛制创新 - 赛事创新增设男女混合组和家庭组 体现全龄友好全民健身办赛理念 [1] - 丰富多元的赛制设置彰显专业竞技性同时突出全民参与特色 [1] 配套活动 - 赛事组委会为选手准备专属权益包 涵盖餐饮住宿与本地游览等多重服务 [1] - 同期举办桨板嘉年华活动 [1] 主办信息 - 赛事由亚洲皮划艇联合会主办 [1] - 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江苏省体育局 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1]
跳水之乡湛江:冠军光环下的文旅新机遇|粤动21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4:00
城市体育资源禀赋 - 湛江三面环海拥有全国第二长的海岸线总长2000多公里 具备温暖气候和优质水域资源等天然地理条件 [2] - 国家体育总局湛江潜水运动学校等独特资源为水上运动高起点发展奠定基础 1935年建成中国最早跳水台之一的赤坎游泳棚 [2][4] - 拥有市体育学校 市跳水运动学校等4个青少年跳水训练班点及6个游泳训练班点 构建系统化训练网络 [6] 冠军效应与品牌建设 - 培育全红婵 劳丽诗 何冲等奥运冠军 形成"中国跳水看广东 广东跳水看湛江"的行业地位 [2][4] - 全红婵巴黎奥运夺冠后每天数千游客涌入其家乡迈合村 2025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77.54万人次同比增76.83% [8] - 旅游收入达11.4亿元同比增长81% 奥体中心2024年总人流量94.76万人次 [8] 赛事经济与产业融合 - 2024-2025年4月举办58场体育赛事及文化活动 2025年水上运动嘉年华吸引大量游客体验 [8] - 半程马拉松设置10个特色氛围点 形成农文旅体融合消费新热点 [9] - 赛事带动酒店 餐饮 交通行业收入增长 体育+模式有效推动关联产业发展 [8][9] 基础设施与人才培养 - 2009年被命名为全国跳水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麻章镇新增6个游泳池和1个运动馆 [5][6] - 广东湛江赛艇皮划艇训练基地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和比赛 推动水上运动普及 [8] - 存在赛事运营 体育营销等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需通过校地合作加强人才建设 [9][10] 重大发展机遇 - 十五运会举办群众比赛足球项目五人制女子组决赛和竞技体育武术散打项目 [10] - 赛事承办展示城市组织能力 为吸引文旅和体育产业投资提供"路演"机会 [11] - 规划打造冠军文化地标 开发沉浸式体育旅游项目 形成赛事+文化+旅游综合品牌 [10]
引领水上运动新潮流——2025中国(沈阳)赛艇运动发展指数发布
新华财经· 2025-09-05 14:24
赛艇运动发展指数表现 - 2024年沈阳赛艇运动发展指数达209.58点 同比增长3.88% 基期以来年均复合增长13.13% [4] - 赛事魅力分指数达222.73点 较上年增长2.65% 基期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28% [4] - 体城融合分指数达235.98点 基期以来年均复合增长15.38% [7] 赛事发展成效 - 2024年高水平赛艇赛事竞赛项目设置数量达211.54点 同比增长14.58% [3] - 参赛运动员数量指标达510点 同比增长16.26% [3] - 2025年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吸引15个国家及地区258名运动员参赛 [3] 产业融合发展 - 2024年赛艇运动产业发展分指数达160.63点 同比增长12.16% [7] - 集聚上下游企业30家 注册赛艇俱乐部达20家 [7] - 形成"政府搭建平台+市场机构参与+产业链完善+自我造血能力形成"发展路径 [7] 文旅消费带动 - 2024年策划举办200场赛艇主题文化活动 [8] - 沈阳故宫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8.48% 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4.16% [8] - 文创收入同比增长21.03% 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 [8] 发展战略规划 - 短期依托政策扶持与消费升级 凭借特色赛事IP与国际影响力引领水上运动新潮流 [4] - 长期构建"赛艇+文旅+科技"全产业链生态 形成全球影响力滨水运动产业集群 [4] - 推动赛艇装备国产化 形成更多"体育+"产业联动 [8]
“暑期经济”火热释放多元活力 文旅“新流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8-30 07:12
暑期旅游热度攀升 - 多地依托特色资源打造多元化场景丰富游览体验 [1] - 苏州工业园区水上运动项目吸引市民游客超2.8万人次 [4] 苏州水上运动发展 - 桨板运动易上手且热门 摩托艇和水上方程式吸引大量年轻人 [1] - 皮划艇赛事在周庄古镇举行 水上运动与江南古镇结合 [3] - 水上运动带动相关装备生产销售 爱好者配备板桨救生衣等全套装备 [5] - 水上运动课程火爆 俱乐部教练课程排满 [7] - 桨板运动火热延伸至生产线 户外装备企业赶制充气漂浮马甲 [8] - 水上运动带动旅游消费 亲子皮划艇项目促进古镇一日游向多日消费转变 [8] 杭州生态研学创新 - 临安区推出生态研学馆 以沉浸式展陈和互动装置营造真实感 [9] - 展厅配备AI互动屏和VR设备 可聆听动物叫声及观察虚拟野生动物 [11] 宜昌星空露营业态 - 高海拔景区发展星空露营新业态 太平顶景区海拔超1300米且夏季气温舒适 [12][14] - 景区推出星空露营及观赏日出日落活动 吸引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14] - 百里荒景区白天有摔跤等趣味活动 夜晚有演出及美食体验 [16]
以水为媒 让绿生金——各地“两山”理念水利实践观察
新华网· 2025-08-23 00:01
核心观点 - 水利行业通过幸福河湖建设、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举措推动"两山"理念实践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1][2][4][6] 幸福河湖建设 - 蕉门河通过源头治理、雨污分流等综合治理措施 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Ⅲ类 [2] - 水利部联合财政部在全国遴选122条河湖实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创新"河湖+"经济融合发展模式 [2] - 浙皖两省建立河湖长制合作机制 新安江保护方案总投资6.5亿元用于流域治理和水源地建设 [3] 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 浙江新昌县30座小水电站通过GEP核算获得银行授信10亿元 创新"绿电贷"金融产品 [4] - 重庆武隆区完成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8580万元 其中4383万元为生态产品增量价值 4197万元为20年期农业产业生态产品 [5] - 江西宜黄县通过全流域治理建成1700亩设施蔬菜基地 带动300余人就业 [4] 制度与机制创新 - 河湖长制推动源头防控、水岸同治的治理新路径 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氛围 [3] - 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涵盖财政购买、产业化、权属交易、横向补偿及金融化等多种方式 [6] - 需建立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 明确产权内涵和收益分配机制 强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结合 [7]
活水润南粤 清源育金山——广东巧解“两山”转化题,水经济激活发展新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08-21 05:26
打底:万里碧道织就生态底色 8月的广东,雨水丰沛。夜晚,撑着伞信步走在位于江门市蓬江区的江顺九点九集市,西江边的一间间 用集装箱改造的商铺在雨中散发出朦胧的光。即便是下雨也挡不住客人们三五成群坐在商铺外的棚子里 愜意小酌、谈天说地。 "这里地处江门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的交界处,原来是'三不管'地带,江顺大桥底沿线密布着各种散乱的 小摊位,占道经营、污水横流、管理无序的现象长期困扰着周边居民。"江门市水利局河长制工作科科 长华建兵告诉记者,近年来,蓬江区探索"以道养道"管护模式,通过统一招商、商户自主管理的模式, 将这片约1万平方米的滨江空间打造成集"潮流消费、亲水体验、文化社交"于一体的江顺九点九集市水 经济项目。项目采用30余个高饱和度色彩的集装箱模块化拼接,打造立体分层的开放式街区。如今,昔 日的"脏乱差"彻底蜕变,霓虹与江景交相辉映,周末日均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创造了超200个就业岗 位,年营业额预计突破千万元。 34岁的何美静是江顺九点九集市"摩卡Coffee Tea"的店主。谈起过去,她犹然记得那时人们在这里随意 摆摊、乱丢垃圾,为了争夺客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形。"如今的环境和氛围都今非昔比,吸引 ...
去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超3000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3:56
体育产业总体发展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超10% [1][3] - 体育产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地方经济转型增添新动力 [1][3] 全民健身发展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2]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38.5% 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71万人 [2] - 全民健身日 大众冰雪季等赛事活动贯穿全年 形成"天天有赛事 人人可参与"局面 [2] 竞技体育成就 - "十四五"时期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 创世界纪录68次 [3] - 北京冬奥会参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巴黎奥运会创造境外参赛最好成绩 [3] -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 杭州亚运会 哈尔滨亚冬会 成都大运会 世运会 [3] 体育产业细分领域 - 出台冰雪经济 户外运动等政策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3] - "赛事进景区 进街区 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模式火爆出圈 [3] - 户外运动发展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冰雪运动激发经济新活力 [3] 体育文化传播 - "中华体育精神颂"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优秀运动员赴学校 军营 边疆 港澳交流 [3] - 武术成为达喀尔青奥会比赛项目 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广泛传播 [3] - 国际体育"朋友圈"不断扩大 体育对外交往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组成部分 [3] 体育改革进展 - 推动修订体育法和600余项体育项目制度规范 设立体育仲裁中心 [4] - 扎实推进足球改革振兴 理顺体制机制 深入开展"假赌黑"治理 [4] - 不断加强体育安全工作 遏制"饭圈文化" [4] 户外运动产业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5] - 健身步道达17.18万条长度40.75万公里 飞行营地 汽车营地达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 [5] - 发布路跑 登山 攀岩 滑雪等户外运动标准 普及防护装备和急救知识 [5] 水上运动与新兴项目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同比增长18.7% [6]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相关社团超1500个 [6] - 飞盘 垂钓 滑雪 潜水 陆地冲浪等新兴项目持续"顶流"换位 [5][6]
规范文旅业态,让暑期游玩更安心(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18 22:31
暑期,文旅市场生机蓬勃,多元文旅业态持续点燃游客的游玩热情。然而在热闹背后,低价套路、占道 经营、监管盲区、安全隐患等问题不仅影响游客体验,还不利于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游玩舒心尽 兴,让期待不落空,是游客的心声,更考验着治理的智慧。 广东茂名市电白区南海半岛水东湾畔,游客在沙滩上游 玩。 黄胜林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本想用旅拍记录旅途美好,最后成了糟心的维权拉锯战;密室逃脱等沉浸式体验活动拉动文旅消费,同 时"任性发展"给监管带来难题;海上卡丁船、海上飞人、游船出海……水上运动紧张刺激,却存在不少 安全隐患。如何规范文旅业态,让暑期游玩更安心? 旅 拍 分区管控与预约限流并行 暑期,浙江杭州市民陈欣蔚被外地景点附近一家旅拍工作室的"299元古城写真套餐"吸引,拍摄过程 中,摄影师不断引导她加钱升级服装和道具。最终高达1800元的账单,让她越想越气。 同时,其他游客旅游体验也被影响——摄影师霸占着绝佳拍照位置让别人"无照可拍",一行人大包小包 挡在路上,影响正常通行…… 旅拍如何规范管理?谁来守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保障游客的旅游体验?在浙江,一些景区已经开始探 索。 2023年,杭州西溪湿地景区率先出台《 ...
针对旅拍、沉浸式体验、水上运动等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方出台举措 规范文旅业态 让暑期游玩更安心(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18 22:12
旅拍行业规范 - 杭州西溪湿地景区出台《商业拍摄管理须知》,划分免费区和收费区,实行预约制和限流管理,收费区每日限10组团队[1][2] - 商业拍摄定义为携带多套服装、道具或大型专业摄影器材的活动,普通游客使用单反或手机拍照不受限制[2] - 浙江省规定禁止圈占摄影位置或向自行拍摄的游客收费,桐洲岛枫杨林景点通过统一收费标准改善管理混乱现象[2] - 武林夜市管委会引导旅拍商家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恶性竞争和价格虚高,拍摄价格普遍在250-300元之间[3] 沉浸式体验行业监管 - 晋城市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形成"一处发现、多方联动"的执法格局,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5] - 执法队发现天启室内活动体验店存在制度不健全、未备案等问题,协助企业规范经营并加强常态化巡查监管[6] - 密室逃脱行业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如装修材料可燃、疏散标志不合理等,部分项目内容低俗或导致顾客应激障碍[6] - 专家建议制定内容分类分级指导方案和技术伦理指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文化建设[6] 水上运动安全保障 - 日照万平口景区建立"海陆空"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配备冲锋舟、救生机器人、无人机等装备,24小时监控重点海域[7] - 景区6个浴场配备44名救援人员,组建海上公益救援队,配备30名救生员和89艘船只[7] - 新建安全瞭望塔覆盖1.4万平方米浴场,配备高倍望远镜和应急报警装置,实现快速响应[8] - 恶劣天气时景区关闭涉海区域,联动气象、海事等部门动态调整管控措施,救援力量前置部署[8]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丨水上轻运动:如何从打卡玩成真爱?
央广网· 2025-08-17 09:06
行业发展趋势 - 水上轻运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0% 高于国际水平 行业规模即将突破50亿元[8] - 江浙地区水上运动用品占全球重要份额 厂家已具备设计销售一体化能力[8] - 产业从游泳馆和水上乐园向公开水域升级延伸 正成为家庭友好型项目[8] 市场驱动因素 - 全国商业健身房数量达7万多家 游泳场地数量超过4万个 显示基础设施支撑充足[3] - 城市内河湖泊水质改善 公园主动划出特定水域并配备安全管理措施[3] - 高温天气使水上运动成为避暑首选 社交媒体传播加速破圈效应[3] 产品创新与场景拓展 - 新兴玩法包括夜划 水上瑜伽 宠物水上运动及水上婚礼等细分市场[8] - 青岛奥帆中心已衍生出多元化水上运动场景[8] - 桨板运动满足亲子互动需求 创造家庭户外休闲新场景[8] 消费特征与安全规范 - 消费者对水上轻运动付费意愿非常高[3] - 安全要求包括能连续游泳200米加踩水30秒 穿戴合身救生衣 使用脚绳和口哨[4] - 从业者按不低于1:50比例配置持证救生员 强制规范穿救生衣并推荐购买运动保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