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草根赛事破圈,开拓文旅商体融合新路
新浪财经· 2025-08-04 09:07
政策协同与制度构建 - 长三角一体化自2018年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规划纲要明确增强政策协同效率 为文旅商体融合奠定制度基础 [2] - 2021年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培育原创赛事品牌 纳入十四五区域发展重点任务 [2] - 2024年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图发布 实现三地资源可视化联动 体育赛事进景区街区商圈行动启动 [2] - 省级专项政策如浙江文旅市场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安徽文旅广电融合工作指引 为城市级赛事提供全周期制度支撑 [3] 赛事经济与产业联动 - 苏超单场观赛人数达60396人创纪录 浙BA开票秒空 市集摊位一摊难求 [1] - 赞助商数量从6家增至27家 赞助价格飙升至300万元 阿里系品牌通过地域化冠名制造话题效应 [4] - 高铁城际轨交网络构建同城生活圈 文旅联合卡与体育一卡通试点推广 打通文化与体育消费界限 [4] - 苏超赛季预计带来超3亿元综合收益 平均每城增收2000万元 携程数据显示机票酒店订单增长9%-29% [5] - 浙BA推出门票+球票打包销售 OTA平台提供观赛+住宿服务 主题市集增强文化沉浸感与地方特色传播 [5] 场景重构与产业价值提升 - 赛事以第二现场主题夜市沉浸集市等形式外溢 南京66个第二现场拉动3.4亿元商品销售额 苏州足球夜市周边餐饮营业额暴增30% [7] - 浙BA联动绍兴黄酒诸暨袜业等地方产业 苏超带动扬州漆器南通蓝印花布等非遗产品出圈 实现赛事+文化+产业破圈传播 [7] - 形成一票通赛场一卡通文旅一码链产业融合模式 票根经济赛事+住宿等消费组合提升用户黏性与经济韧性 [8] 区域创新与产业布局 - 沪苏浙皖协同立法促进科创一体化 共建国家实验室 重点突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核心技术 [8] - 华硕上海信创基地聚焦国产替代PC与AI研发 预计2029年投产后年产值达10亿元 闵行区29个在建项目总投资近80亿元 [8] - 英飞凌在浦东建设全球最大车用半导体分拨中心 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 为全球三大物流枢纽中单体规模最大基地 [8] - 浙江设立东方浙药中银产业基金 重点投资生物制药医疗器械领域 助力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 [9] - 钱塘区实现化妆品新原料零突破 产业规模超百亿元 形成完整产业链 [9] - 江苏启动首座风光渔一体化海洋牧场 养殖水体超1万立方米 提升海洋空间利用率与生态效益 [9] - 泰州打造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高地 以稻壳贝壳为原料 获欧盟REACH与美国FDA认证 [9] - 中科院交付ITER最大单体部件 长21.2米容积超1000立方米 标志大型高真空容器研制能力国际领先 [9] - 氢能企业稳石落户合肥 建设国内首条兆瓦级AEM电解槽生产线 首期年产能300MW 突破核心部件国产化 [9]
暑期消费热力十足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31 21:34
文旅市场升级 - 暑期文旅消费呈现从"泛观光"向"精体验"升级趋势,注重个性化、特色化、文化味和科技感[6] - 文商旅体农融合打造新业态,科技赋能催生沉浸式旅游场景,如河北秦皇岛渔岛海洋度假区的巨型机甲、全息投影水幕电影[6] - 县域旅游迎来高峰,供需双向奔赴推动市场热度,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5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突破25亿人次[6] 文旅产品创新 - 上海前滩太古里联合迪士尼推出"Let's Play Well奇趣好生活"主题活动,打造多元沉浸式体验[5] - 广西北海"文旅+音乐"融合模式带动周边消费增长,线上话题浏览量破千万[5] - 福建平潭《平潭映象》驻场公演融合非遗文化,吸引游客"演艺+实景"联动消费[9] 清凉经济爆发 - 北京奶皮子酸奶线上团购订单量全国首位,同比增长近30%,带动餐饮老字号热销[7] - "贵州冰浆"成消暑爆品,美团数据显示商户数量月环比激增4倍,搜索量增长9倍[7] - 防晒产品需求激增,京东618期间原纱防晒衣成交额同比增长150%,防晒霜增长140%[8] 家电与科技消费 - 制冷家电销售增长显著,京东线下门店7月空调销量同比增长超200%,智能挂机支持AI操控热销[8][9] - "什么值得买"平台6月"防暑"关键词GMV同比增长65.13%,反映高温催生清凉商品需求[8] 演艺与赛事经济 - 河南开封《大宋·东京梦华》和浙江衢州《浸梦水亭门》等沉浸式演艺满足文化深度体验需求[10] - 江苏"苏超"赛事通过"票根经济"延长消费链,融合文旅提升城市综合消费体验[10]
辽宁实施八项岗位开发计划
辽宁日报· 2025-05-19 01:06
行业政策与就业促进 - 实施8项岗位开发计划 重点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1] - 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新质生产力培育以扩大就业增量 [1] - 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和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1] 重点产业发展与岗位创造 - 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 做大做强机器人 集成电路装备 生物医药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加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并支持新职业发展 [1] 基础设施与民生领域就业扩容 - 加大城市更新领域投资 挖掘交通 林草生态等领域以工代赈用工潜力 [1] -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水利建设及乡村道路新建改造项目 [1] - 壮大养老服务产业 扩大家政服务从业规模 发展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 [2] 企业支持与新兴业态发展 - 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开展共享用工和余缺调剂合作 [1] - 发展文体旅+新业态 培育赛事+模式 促进网红经济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 - 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 [2] 基层服务与专项人才计划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推行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 [2] - 加大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供给 稳定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 [2] - 鼓励法学专业毕业生及律师实习人员向基层提供法律服务 [2] 就业保障与激励机制 - 政府投资孵化载体安排一定比例场地向重点群体提供免费入驻支持 [2] - 支持企业推行新八级工制度 自主开展特级技师与首席技师评聘 [2] - 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保障低收入劳动者报酬权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