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材料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科力装备(301552.SZ)落子卢龙:新材料子公司锚定千亿赛道,双轮驱动重构增长边界
新浪财经· 2025-08-22 02:0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河北微纳新材料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2000万元 持有100%股权[1] - 通过子公司正式进军高性能材料领域 开启第二增长曲线[1] - 推动公司从汽车组件供应商向高附加值新材料平台转型[1]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646.05万元 同比增长28.73%[2] - 聚焦纳米涂装系列材料的研发与制备 包括低VOC消光材料和纳米超防腐涂装材料[2][3] - 低VOC消光材料成功解决汽车辅助驾驶摄像头VOC污染问题 技术指标行业领先[3] - 纳米超防腐涂装材料为环保限铬禁铬趋势下的全新解决方案[4] 技术应用与市场拓展 - 低VOC消光技术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辅助驾驶摄像头支架 获小米汽车定点采用[3] - 新材料技术可扩展至照相机摄像头、望远镜等光学领域[3] - 纳米超防腐材料具备环保、高效、耐腐蚀特性 可替代传统水电镀铬应用[4] 行业背景与市场空间 - 新能源汽车趋向消费电子化 新材料国产化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关键[1] - 2023年中国汽车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80.5亿美元 预计2029年增长至140.1亿美元[5] -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2025年提出扩大六价铬限制提案 中国国标委同步发布六价铬限值强制标准[4] 发展前景与估值影响 - 公司业务将拓展至新能源、低空经济、光学及消费电子等多维赛道[5] - 新材料业务占比提升将使估值锚点从汽车零部件切换至高附加值新材料平台[6] - 新材料产业布局有助于提升国家产业安全使命[5]
东材科技上涨5.72%,报18.47元/股
金融界· 2025-08-15 02:07
股价表现 - 8月15日盘中上涨5.72%至18.47元/股 [1] - 成交额达3.54亿元 换手率2.17% [1] - 总市值167.36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专注于新材料研发制造 产品包括光学膜材料/环保阻燃材料/先进电子材料 [1] - 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股东户数3.58万 人均流通股2.5万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34亿元 同比增长23.23% [1] - 归属净利润9187.73万元 同比增长81.16% [1] 研发与战略 - 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 [1] - 致力于成为世界知名创新型新材料生产服务商 [1] - 通过创新系统化/技术关联化/产品多元化/服务专业化实现战略目标 [1]
崇德科技PEEK轴承突破技术难关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1:56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研发的PEEK材料滑动轴承质量可靠 适用于密闭环境下的旋转机械领域 可替代其他金属材料制造的滑动轴承[1] - PEEK材料轴承具备良好的耐摩擦性能 机械性能和耐高温性[1] - PEEK材料定制类轴承已经实现量产[1] 公司研发战略 - 公司将加大在PEEK材料滑动轴承领域的研发投入[1]
锦富技术拟斥资超10亿元投建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4 16:07
项目投资概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金锦富拟在上海市金山区碳谷绿湾产业园投建"JF新材料一期东部生产基地"项目 总投资约10.14亿元[1] - 项目占地面积约70亩 将建设无氟胶和热管理冷却液等新材料生产线及配套设施[1] - 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及银行贷款 实施主体为金锦富拟注册的全资子公司[1]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明确向消费电子和新能源领域转型 重点布局热管理材料、高端粘结材料和电化学材料三大方向[1] - 项目有利于扩大产能布局 加快推进公司向新材料领域战略转型[1] - 无氟胶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的精密组件封装 热管理冷却液瞄准数据中心和动力电池的散热需求[1] 产能与经济效益目标 - 项目达纲年(2030年)起实现年产值不低于800万元/亩[2] - 第一考核期(2028年至2030年)累计上缴税收不低于9100万元[2] - 2031年起每三年考核期每年上缴税收不低于5600万元(亩均不低于80万元)[2]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新材料研发周期长且技术壁垒高 需快速实现产品良率提升与客户验证[2] - 热管理冷却液和无氟胶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需在产品性能差异化与成本控制上形成核心优势[2] - 需警惕技术路线变化风险 避免行业标准升级导致现有产能适配性不足[2] 区位优势分析 - 选择碳谷绿湾产业园可借助园区产业集群效应降低上下游协作成本[2] - 可依托区域政策聚焦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材料赛道[2]
容百科技:阶段性减值影响半年度利润 下半年海外市场情况将有所好转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2: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2.48亿元同比下滑9.28% 净利润亏损6839.46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 - 利润下滑主因包括阶段性资产减值及前驱体/钠电/磷酸锰铁锂等战略性投入加大 扣除战略性投入后三元材料主业实际盈利7700万元 [1] - 部分阶段性减值有望在下半年转回 [1] 主营业务进展 - 三元材料上半年销量5万吨 高镍三元已在低空领域实现小批量出货并覆盖多家知名主机厂 [2] - 钠电业务实现百吨级突破 仙桃启动年产6000吨聚阴离子钠电正极产线建设 [2] - 磷酸锰铁锂上半年出货量达2024年全年总和 商用车领域销量突破千吨 [2] - 磷酸铁锂开始海外市场开拓 计划在波兰建设欧洲首条磷酸铁锂产线 [2] - 固态电池在多家头部企业位列第一供应商 [2] 全球化布局 - 韩国工厂一期2万吨产能2024年底满产 二期4万吨产能2025年一季度调试下半年达产 [3] - 韩国工厂一二期总产能预计2026年上半年满产 后续规划三期4-5万吨产能 [3] - 欧洲市场需求超预期 波兰工厂加快产线设计以满足本土化生产要求 [3] -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短期海外需求 但韩国基地仍具关税优势 [3] 技术研发突破 - 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实现吨级出货 满足400Wh/Kg电芯开发需求 [4] - 富锂锰基材料在全固态领域实现百公斤级出货并获批量订单 液态电池领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 [4] - 尖晶石镍锰正极材料高温存储性能显著提升 2025年上半年吨级出货 预计2026年量产 [4] - 超高镍和富锂锰基被认定为固态正极主流 技术问题可通过现有材料改性手段解决 [3]
鑫宏业:目前各项工作正按照监管规定和内部流程稳步开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12:13
定增事项进展 - 公司高度重视定增事项推进 目前各项工作按监管规定和内部流程稳步开展 [1] - 公司积极与相关方沟通协调 力争早日完成相关程序 具体进展以公告为准 [1] 新材料研发 - 公司积极研发铜包钢线等新材料 以优化成本结构 [1] - 新材料研发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 [1]
道生天合上交所IPO通过上市委会议 致力于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智通财经· 2025-06-15 23:03
公司概况 -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交所主板上市委会议,拟募资6.94亿元,保荐人为中信建投 [1]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和有机硅等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三大领域 [1] 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14.31万吨,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1.52万吨 [1] - 2022-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位居全球首位 [1] - 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位居国内第2、全球第3 [1] 产品应用领域 - 风电、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 [1] - 航空、油气开采、电力、模具制造等领域 [1] - 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可应用于轨道交通、建材等领域,客户包括重庆风渡、中复碳芯等 [2] - 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客户包括比亚迪、广汽集团、吉利集团等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36亿元、32.02亿元、32.38亿元 [2]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52亿元、1.55亿元 [2] - 2024年资产总额38.7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8.01亿元 [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44.63%,较2022年的53.49%有所下降 [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1亿元,较2023年的-0.38亿元大幅改善 [3]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74%、3.18%、2.71% [3] 原材料风险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例维持在90%左右 [3] - 主要原材料为环氧树脂、固化剂等化工原材料 [3]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3][4]
道生天合沪主板IPO过会 致力成为全球领先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11:40
公司概况 -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4] - 公司产品围绕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和有机硅等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形成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三大系列产品 [4]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以及航空、油气开采、电力、模具制造等领域 [4] 市场地位 - 公司在风电叶片用材料领域,市场销量及收入规模远超国内同行业其他企业 [4] - 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14.31万吨,"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1.52万吨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位居全球首位,"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位居国内第2、全球第3 [5] - 在国际市场中,公司逐渐发力、份额持续增加,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欧林、伟思磊等跨国企业 [4] 产品应用 - 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可广泛应用于玻纤/碳纤拉挤制品、螺栓套预埋件、碳纤维抽油杆、模具制造、阻燃部件等轨道交通领域 [5] - 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可广泛应用在电机、电池和电控零部件等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传感器等电子领域及其他工业领域 [6] - 公司客户涵盖比亚迪集团、广汽集团、吉利集团、泰科电子、蜂巢能源、国轩高科等终端客户 [6] 财务表现 - 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2.02亿元,32.38亿元和8.35亿元 [6] - 同期净利润为1.55亿元,1.55亿元和3108.03万元 [6] 上市计划 - 公司沪主板IPO已顺利过会 [1] - 本次IPO拟募资6.94亿元,用于年产5.6万吨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用等高端胶粘剂、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系统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 [7]
全球首创!聚烯烃弹性体(POR)项目获批
DT新材料· 2025-05-30 16:11
聚烯烃弹性体(POR)工业化示范项目 - 蒲城陕煤技术研究院工业化示范基地有限公司的聚烯烃弹性体(POR)工业化示范项目已通过备案批复,总投资13.1967亿元,建设地点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渭北煤化工业园区 [2] - 项目主要建设规模为年产3.5万吨(干基)聚烯烃弹性体(POR),计划于2025年12月开工,配套辅助生产装置包括循环水站、污水处理站、焚烧炉等 [2] - POR弹性体以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创新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和"分子剪裁"技术,可应用于汽车、高铁、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并有望拓展至润滑油黏指剂、光伏市场 [2] 高温尼龙树脂研修议程 - 7月4日议程包括高温尼龙树脂特性及改性对应(朱俊主讲)、助剂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性能的影响(孙湘渝主讲)、高性能玻璃纤维在尼龙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王炎涛主讲) [6] - 7月4日下午议程涵盖尼龙无卤阻燃剂行业进展(赵国栋主讲)、低场核磁技术在高分子检测中的应用(刘佳骏主讲)、尼龙材料抗老化系统解决方案(天津利安隆技术总监主讲) [7] - 7月5日议程聚焦高温尼龙改性工艺(李鸣峰主讲)、尼龙材料开发及工艺难点解答(朱雄波主讲),包含同向啮合双螺杆挤出机基础与典型配方工艺优化 [8] 研修形式与内容 - 研修采用主题研修+案例分析+互动交流形式,每讲预留0.5~1小时互动时间,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问题展开讨论 [9] - 技术议题覆盖高温尼龙树脂改性、玻璃纤维增强性能优化、无卤阻燃剂应用、抗老化解决方案等全产业链环节 [6][7][8]
润阳科技拟不超3亿增资傅利叶 股价年内涨128.7%总资产13.2亿
长江商报· 2025-05-27 23:31
投资布局 - 润阳科技拟以现金方式投资不超过3亿元认购傅利叶智能新增注册资本,傅利叶投前整体估值为80亿元 [1][2] - 投资旨在拓展公司业务领域,增强发泡材料的应用场景,推动新材料研发以满足新兴产业需求 [1][3] - 傅利叶智能为通用机器人公司,2023年推出首款量产人形机器人GR-1,2025年1月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 [3] 公司基本面 - 润阳科技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达13.16亿元,较2020年上市时增长0.21亿元,资产负债率仅10.18% [1][6] - 2020-2024年累计研发费用8696.2万元,2024年研发投入1533.7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微增0.34%,净利润同比下滑63% [5][6] 历史业绩 - 2017-2019年营收从1.68亿元增至3.65亿元,净利润从2148万元增至1.16亿元 [4] - 2020年上市首年净利润1.27亿元(同比+9.6%),但2021-2024年净利润持续下滑,2024年仅为2544万元 [4][5] - 2024年IXPE产品收入占比达82.9%,主要客户为PVC地板制造商,受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拖累 [5]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27日,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达128.72%,总市值38.7亿元(股价38.7元/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