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一年测试超30款游戏,这家SLG大厂却变得保守了
36氪· 2025-05-22 11:2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3年营收达57亿港元(约5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利润增长697%至5.8亿港元,扭转前年亏损局面 [1] - APP业务收入从2022年1亿港元增至2023年5.8亿港元,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10.9亿港元,占营收比重达19% [32] - APP月活用户从2023年950万激增至2024年6200万 [32] 游戏业务现状 - 主力产品《王国纪元》流水下滑,两款SLG新品增长未能抵消下滑影响,游戏板块收入同比微降 [27] - 次新品《Doomsday》次留率从2023年初22%提升至年底29%,ARPU值增长 [29] - 《Viking Rise》2023年上线后美国iOS畅销榜排名稳定,但未进入总榜前200名 [30] 产品策略调整 - 新品测试节奏保持每年30款左右,近两年重新聚焦SLG品类,收敛小众赛道突破尝试 [3] - 当前重点产品包括SLG《Project PSS》(原《Rebirth of Glory》)、休闲社交《Tycoon Master》及SLG《Frozen War》 [4] - 76%测试产品为SLG,其中多款对标头部竞品如《Whiteout Survival》《Last War》进行玩法微创新 [4][13][16] 核心产品分析 - 《Rebirth of Glory》融合RTS要素,优化居民生产系统并加入ROK-like战斗框架,计划2024下半年上线 [4][5] - 《Dreamio Rush》等3款帕鲁题材SLG借鉴《Top Heroes》玩法,主打宠物自动生产系统 [16] - 休闲社交新品《Tycoon Master》结合大富翁/老虎机玩法,对标《Coin Master》但初期表现平淡 [20] 创新方向探索 - SLG 3.0阶段尝试融合轻量化玩法,如《Last Home》加入幸存者like玩法,《Dawn of Survival》嵌入开箱子机制 [18] - 小游戏《Weapon Hero》改良LD-like玩法,拆分英雄/武器合成系统并加入羁绊加成 [23][24][26] - 生存沙盒《Oasis Survival》等少数产品尝试小众赛道创新 [26] 市场竞争态势 - Sensor Tower榜单排名从15名滑落至20多名,反映市场竞争压力加剧 [1] - 竞品《Dark War: Survival》《Kingshot》等通过微创新取得市场成功,影响公司产品策略 [26] - 《Frozen War》上线初期成绩远逊于同类产品《Last War》《Whiteout Survival》 [30]
月销700万杯!今夏第一个爆品,古茗、益禾堂都在卖
36氪· 2025-05-18 04:18
柠檬水市场爆发 - 益禾堂5元薄荷柠檬水上新一个月销量超700万杯 成为门店热销榜TOP1 [1][2][4] - 古茗话梅柠檬水定价7.9元起 销量超预期成初夏火热单品 [4][6] - 沪上阿姨羽衣柚子柠檬水被网友称为"夏天宝藏好物" 优惠后单价低于10元 [6] - 蜜雪冰城冰鲜柠檬水年销量超10亿杯 创造40+亿元营收 [15] 产品创新策略 - 风味创新:益禾堂添加薄荷叶强化清凉感 古茗融入话梅创造酸咸层次感 [8][10] - 健康属性:沪上阿姨加入羽衣甘蓝/苦瓜汁 益禾堂通过完整薄荷叶凸显天然原料 [12][14] - 工艺升级:益禾堂曾推出电饭煲现熬柠檬果蜜 古茗选用香水柠檬提升香气 [14][18] - 视觉设计:益禾堂薄荷柠檬水采用绿黄白渐变配色 强化社交媒体传播性 [10] 市场竞争逻辑 - 价格锚定效应:蜜雪冰城4元冰鲜柠檬水成行业标杆 益禾堂以5元定价实现高性价比 [21][23] - 差异化路径:头部品牌通过添加超级植物/特色水果等元素塑造价值感 [12][17] - 品类优势:柠檬水不含茶多酚和咖啡因 覆盖全年龄段消费场景 [8] - 微创新趋势:在经典配方基础上叠加流行元素(如健康/运动概念) [20][24] 行业趋势观察 - 社交媒体助推:小红书"柠檬水"相关笔记达80万篇 用户自发种草现象显著 [2][4] - 供应链差异化:蜜雪冰城采用四川安岳黄柠檬 古茗优选香水柠檬 [18] - 成功案例借鉴:黑糖珍珠冰沙/拉环咖啡等微创新模式可复用到柠檬水赛道 [24]
复宏汉霖全球化:4年内,在美获批至少8款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1 11:10
核心业绩与患者覆盖 - 公司已为全球75万名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和医疗支持 [1] - 患者年治疗费用最低3万元 累计销售额超200亿元 [2] - 2024年上市6款产品带来近50亿元销售收入 推动公司营收达57.244亿元 利润8.205亿元 同比增长超50% [2] 全球化市场战略 - 针对美国 欧盟 日本 东南亚 中东 拉美六大市场制定差异化推进策略 [4] - 美国市场采用自主运营模式 团队40余人含多名医学背景成员 已完成小细胞肺癌桥接试验150例入组(远超同类试验60人标准) [4] - 汉曲优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并完成首批发货 计划未来四年推动8款生物药在美国上市 [5] - 欧盟市场PD-1汉斯状获孤儿药资格 以26:2投票结果赢得十年独占期及独立定价权 已在欧洲9国布局临床中心 [5] - 日本市场聚焦疗效显著产品 招募资深临床团队准备结直肠癌数据发布后快速上市 [5] - 东南亚 中东 拉美市场存在巨大发展潜力与缺医少药需求 [6][7] 研发创新策略 - 通过微创新优化试验设计 聚焦未满足临床需求 [8] - 汉斯状在小细胞肺癌 胃癌新辅助治疗 结直肠癌等适应症实现差异化突围 [9][10] - HLX22针对HER2靶点耐药后市场 开发不同表位以抑制信号并降低毒性 [11] - 长期战略关注多靶点协同精准推送(靶向免疫 化疗 去糖基化) 拓展自免与代谢领域新剂型 加速核心管线新适应症开发及出海 [11] 产能与生产体系 - 公司现有48000升产能 生产批次超1050批 生产成功率98% 获多国监管认证 [11] - 产能仍需爬坡 目标让中国市场获益并走向全球 [11]
副牌退潮,“孤勇者”只剩海底捞
创业邦· 2025-03-03 09:55
海底捞副牌扩张策略 - 海底捞以"月更"速度推出新副牌,近期推出"嗨妮牛肉麻辣烫"(杭州首店20㎡,人均30元,计划2024年开出25家)和"从前印象砂锅菜"(重庆首店600㎡,人均50元)[1][2] - 副牌布局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瞄准年轻人和下沉市场,品类覆盖麻辣烫、砂锅菜、小火锅、烧烤等,客单价30-100元不等[2][3] - "焰请烤肉铺子"扩张最快,自2023年9月落地杭州后已开30家门店,人均100-110元,提供免费增值服务(洗头、编发等)[4] 餐饮行业副牌失败案例 - 库迪旗下奶茶品牌"茶猫"运营5个月闭店率22.32%,关闭至少25家门店[7] - 海底捞高端副牌"囿吉山"(人均300元)存活9个月后关闭,小众品类难规模化[7] - 西贝"贾国龙中国堡"一年内50家门店全关,经历三次品牌更迭(空气馍→小锅牛肉→焖饭拌面)后彻底退出[9] - 九毛九旗下"怂火锅"武汉3家门店一年内歇业,单店月营业额曾破200万;高端粤菜品牌"那未大叔"2024年4月被剥离[10][11] 行业趋势变化 - 头部餐饮从"狂开副牌"转向"微创新",如瑞幸新增轻乳茶系列、西贝在现有门店上线烤鸭(158元/套)[13] - 海底捞副牌策略从"广撒网"(面馆、米线等)转为聚焦供应链协同,如"嗨妮麻辣烫"利用现有牛肉资源[16] - 乡村基与"大米先生"案例显示,副牌成功关键在于共享供应链、定位互补及低试错成本[17] 战略反思与回归主业 - 行业共识从"创新=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贾国龙承认快餐试错为"沉没成本",但强调能力建设价值[19] - 九毛九2024年Q4同店业绩大幅下滑:太二酸菜鱼月销售额从80万/店降至60万/店(-24.6%),怂火锅从130万/店降至不足100万(-26.9%)[11] - 未来竞争核心在于守住主品牌护城河,而非盲目扩张副牌[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