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源
icon
搜索文档
图灵奖得主理查德·萨顿、王坚、韩歆毅、王兴兴等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14:53
展望人工智能的未来,萨顿提出,人类将真正理解智能,并借助技术将其创造出来;人类的智力水平很快将会被超级人工智能远远超越,权力和资源会流 向最聪明的智能体。基于此,他认为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人工智能的替代将是不可避免的。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 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选择,是AI竞争的关键变量 【导读】共话AI,2025外滩大会大咖云集 9月11日上午,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大咖云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位嘉宾参会分享,包括新晋图灵奖得主理查德·萨顿(Richard Sutton),阿里 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源码资本投资合伙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宏江,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马毅、蚂蚁集团CEO韩歆 毅、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等全球顶尖学者、产业界人士、青年创业者和科学家,共同探索智能时代的创新路径与商业未来。 以下是精彩观点集锦—— 图灵奖得主理查德·萨顿: 人工智能进入"经验时代",潜力远超以往 2024年图灵奖得主、加拿大计算机科学家理查德·萨顿(Richard Sutton)认为,人类数据红利正逼近极限,人工智能正在进入以持续学习为核心的"经验时 代",潜 ...
阿里云王坚:从代码开源到资源开放是AI时代革命性变化
国际金融报· 2025-09-11 11:37
AI行业发展趋势 - 开源模式成为AI竞争的关键变量 从代码开源演进为资源开放是AI时代的革命性变化[1][3][4] - 2025年开源成为行业分水岭 此前最好基础模型集中在美国头部公司 随后通义千问Qwen和DeepSeek实现开源[3] - OpenAI CEO承认在开源问题上站在历史错误一边 印证开源模式的重要性[3] 资源开放模式 - 模型权重开放本质是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的开放 可避免重复消耗计算资源[4] - 开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是推动AI发展的必需环节 规模千倍万倍增加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1][4] - 太空成为重要资源领域 人工智能不应缺失太空应用 将出现第四种"计算卫星"[4] 太空AI应用突破 - 之江实验室将12颗卫星同时送上太空 首次将8B参数完整大模型部署至太空[5] - 星座系统实现太空任意位置数据处理能力 命名为"三体计算星座"向全球开放[5] - 太空AI算力为深空探索奠定基础 太阳轨道数据传输受限 必须依靠太空AI处理能力[5] - 火星探索需要计算和AI陪伴 是未来10-20年最激动人心的方向[5]
2025外滩大会:从数据驱动走向“经验时代” AI竞争进入新阶段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8:39
AI发展范式转变 - 人工智能正从数据驱动向体验驱动范式转变 图灵奖得主理查德·萨顿提出"经验时代"概念 标志着AI进入新阶段[2] - 规模定律仍主导AI发展轨迹 大模型"规模定律"持续有效 推理模型塑造"推理规模定律"新曲线[4] - 2025年美国主要科技公司AI相关资本开支预计超3000亿美元 AI数据中心产业链经历大规模建设热潮[4] 智能体经济与开放生态 - 人类进入"智能体群"时代 数量庞大的智能体间交互执行任务 构成全新"智能体经济"[4] - 开放资源成为AI竞争关键变量 从代码开放扩展到数据与计算资源开放 开源成为行业前进不可或缺环节[4][7]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强调 人工智能时代开源已不仅是代码开放 更是数据和计算资源的开放[7] 能源需求与技术瓶颈 - AI当前用电量占全球1.5% 根据人脑能耗类比 最终可能达到全球总电量20%以上 将产生巨大能源缺口[5] - 技术落地存在巨大鸿沟 具身智能面临高质量数据短缺和模型算法挑战 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模态对齐仍是难点[6] - 核聚变被视作终极解决方案 1克核聚变燃料释放能量相当于8吨石油 可通过AI自主探索聚变堆设计[8] 伦理治理与组织变革 - 人工智能触及社会中枢神经系统 数字官僚体系扩张将决定权移交算法 需建立全球协作和自我修正机制[6][10] - AI时代企业需要新型管理模式 人员规模扩大会降低协作效率 需探索更高效的组织管理方式[6] - 历史学家赫拉利强调 任何重塑社会的系统不应"先上线再治理" 需保证快速而安全地运转[8] 前沿应用与未来展望 - 太空计算开启AI新前沿 之江实验室首次将12颗卫星同时发射 实现太空部署8B AI模型 卫星间完整互通互联[8] - 强化学习带领进入经验时代 但需持续学习和元学习技术释放全部潜力 "经验"指观察、行动和奖励三种信号传递[8] - 创新创业门槛大幅降低 AI工具可实现新创意 小组织爆发力越来越强 荒漠中终会长出参天大树[8]
王坚:开放始终是技术突破的关键变量
华尔街见闻· 2025-09-11 06:17
在AI快速发展的当下,开放几乎成为行业玩家们避不开的话题。 9月11日,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在2025Inclusion滩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当前正经历从"代码开源"到"资源开源"的革命性转变,2025年,开源成 为AI竞争的关键变量。 今年初,通义千问、DeepSeek等模型的开源引发行业震动,连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都坦言"OpenAI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 在王坚看来,这一转折背后是开源从"代码开放"向"资源开放"的变迁。他进一步表示,从理论基础看,AI的发展始终与"开放"理念交织。 图灵奖得主GeoffreyHinton指出,80年代设想的东西如今已成现实。2012年,人脸识别时代的开启、2017年Transformer与tokenization技术的突破,让数据、 模型与算力的规模呈指数级增长,资源的重要性随之凸显。 王坚认为,当前AI时代仅开放源代码已无法满足行业需求,而开源本质是"资源开源"。模型权重的开放,不仅是数据资源的共享,更是计算资源的释放,即 个体无需重复投入大量算力训练已有模型,但要突破创新仍需更多资源投入。 目前,这一理念更延伸至太空探索。今年5月,12颗三体计算 ...
Jim Keller最新演讲:要颠覆AI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1 01:47
公司战略与使命 - 公司致力于通过开放源码RISC-V架构开发新型AI处理器 利用普通DRAM和以太网构建高性能AI系统 实现技术普及化[2] - 公司使命是创造更便宜、更快、更开放的新型架构 以应对AI领域对"千兆瓦"和"兆位元组"级别产品的需求[6] - 采用全面开放原始码策略 包括模型、编译器、快速操作器、运行时环境等软件堆叠 确保硬件内部运作完全透明[7] 产品与技术布局 - 采用台积电6奈米制程的Black Hole芯片包含140个张量处理器和RISC-V处理器 支持GDDR6 DRAM和片上SRAM[8] - 单板配置八个Black Hole芯片 四板组成一个盒子 总计32芯片提供1TB DRAM和16TB频宽 所有连接具备冗余设计[8] - 训练电脑系统集成2,000个Black Hole芯片 相当于超过一百万个RISC-V处理器协同运作[8] - 推出可扩展Galaxy box服务器、水冷quiet box及PCI Express卡 Eson TPU已作为IP向客户提供[4] 制造与成本策略 - Black Hole芯片开发成本约8,000万美元 每次AI升级需投入数千万美元开发新芯片[9] - 采用小芯片(chiplets)模组化设计 使CPU、内存控制器和AI组件成为可独立迭代的积木式单元[9] - 发起开放小芯片架构计划 贡献所有相关IP 推出包含必要IP系统的"空芯片"降低客户开发门槛[9] 商业化进展 - AI处理器已出货给LG等多家客户 并被整合至电视芯片中[4] - 提供IP、芯片、系统全栈销售模式 同时提供云端服务供新创公司托管应用[9] - 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多芯片互联 九个Galaxy box组成训练单元 支持多单元扩展为大型集群[8][9]
OpenAI,开始对马斯克“猎巫”
搜狐财经· 2025-09-07 13:25
OpenAI法律行动 - OpenAI向支持马斯克立场的非营利组织发出传票 要求提供与马斯克相关的通信记录、文件 甚至包括Meta和扎克伯格的信息[2][3][5] - 被传唤组织包括AI伦理组织Encode和AI治理公益组织LASST 共同点是曾质疑OpenAI从非营利转型为商业公司[6][7] - OpenAI内部法律团队将名称含"Tesla"的实体视为马斯克关联方 尽管实际所有人为七旬老夫妻且命名源于街道历史[22][23] 马斯克与OpenAI法律争端 - 马斯克于2024年3月起诉OpenAI 指控其背叛"不为了盈利、AGI交给全人类"的初心 并让ChatGPT发展路线向微软商业利益倾斜[8] - OpenAI回应称马斯克当年投资时曾要求控制董事会席位、产品方向及推动与特斯拉合并 被拒后撤资并另起炉灶[9][10] - 争议核心涉及AGI控制权问题:开源非营利初心与数百亿美元算力成本及全球竞争压力的现实矛盾[14] OpenAI政治策略 - OpenAI于2025年成立政治行动委员会"Leading the Future" 可合法接收政治捐款、投放广告及游说国会议员[17][18] - 该组织任务从解释商业转型理由转变为在社交媒体、论坛及政策领域排查反对者 包括追踪转发马斯克内容及批评言论者[21] - OpenAI采用"反对即削弱美国AI优势"的话语策略 将马斯克、扎克伯格及eBay创始人奥米迪亚列为对手[25][26] 行业影响与争议 - 法律争端暴露AGI发展核心困境:非营利结构可能扼杀进化 完全市场化则存在科技新殖民风险[14] - 监管机构、非营利组织及科研团体作为社会监督体系的一部分 正面临被收编、冷处理及法务威胁的现象[29] - 争议从商业纠纷演变为权力话语权之争 焦点从"谁说了什么"转向"谁有权说话"[28][29]
3999让机器人家务全包,抱抱脸联合创始人:开源YYDS
36氪· 2025-09-07 07:21
项目概述 - 开源低成本家用机器人XLeRobot由中国研究员王高天发起 零件成本仅3999元起[1] - 项目开源后增星迅猛 目前累计1.6k标星[2] - 获抱抱脸联合创始人Thomas Wolf公开推荐[3] 产品特性 - 具备多功能家务能力 包括擦桌子 给植物浇水 用逗猫棒陪猫玩[1] - 采用宠物友好设计 安全性高[20] - 基于LeRobot Sim2real技术 仅用4090 GPU进行1小时强化学习训练即可实现功能[16] - 组装时间约4小时 操作难度与乐高相当[11] 成本结构 - 基础版配置(使用笔记本电脑+单目RGB头摄像头)在中国地区成本为¥3999[8] - 双目RGB头摄像头升级需增加¥199[8] - 增加树莓派需追加¥399[8] - RealSense RGBD头摄像头升级需增加¥1499[8] - 核心硬件包含LeKiwi机械手 SO-100/SO-101机械臂 树莓派5 宜家推车 Anker电源站等[8] 零件采购明细 - STS3215舵机(12V)单价¥97 需17个[11] - 宜家RÅSKOG推车单价¥249[11] - Anker SOLIX C300电源站单价$179.99(约¥899)[11] - 4英寸全向轮单价¥135 需3个[11] - 桌夹单价¥9.2 需4个[11] 技术架构 - 训练方法参考LeRobot SO-100/SO-101 Lekiwi Bamb等开源项目[15] - 提供完整操作教程 包括Conda环境创建 相机可视化 手臂控制系统[16][19] - 支持模块化升级 未来迭代将以附加件形式开展[25] 商业化进展 - 计划下周在淘宝京东面向开发者销售组装套件[27] - 网友预估加装"面部"后价值可达6k美元(约4.3万元)[5] 团队背景 - 创始人王高天本科就读中科大物理学院 博士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操作算法[30] - 曾以第一作者身份与波士顿动力AI研究所合作开发IJRR顶刊发表成果[30] - 团队含4名主要贡献者 分别负责RL仿真 文档搭建 Mujoco仿真等领域[33]
3999让机器人家务全包,抱抱脸联合创始人:开源YYDS!
量子位· 2025-09-07 04:36
产品概述 - 开源机器人项目XLeRobot以3999元人民币起售的低成本DIY套件为特色 具备家务全能功能包括擦桌子、浇植物和陪宠物玩耍 [1][2][4][6][8] - 项目被抱抱脸联合创始人Thomas Wolf公开推荐 在GitHub获得1600星标关注度 [9][30] 成本结构 - 基础版套件在美国/欧盟/中国分别售价约660美元/680欧元/3999人民币 含单目RGB摄像头和笔记本电脑连接方案 [13] - 可选升级组件:双目RGB摄像头增加30美元/30欧元/199人民币 RealSense RGBD摄像头增加220美元/230欧元/1499人民币 树莓派增加79美元/79欧元/399人民币 [13] - 核心硬件包含LeKiwi开源机械手、SO-100/SO-101机械臂、宜家RÅSKOG推车(249人民币)和Anker SOLIX C300电源站(899人民币) [13][16][17] 技术方案 - 采用LeRobot Sim2real训练框架 仅需单块4090 GPU在Maniskill模拟环境中进行1小时强化学习即可部署 [22] - 提供完整教程链:从Conda环境配置到相机可视化 再到机械臂控制系统部署 [22][24] - 使用17个STS3215舵机(单价97人民币)和4英寸全向轮(135人民币)等标准化组件 组装时间约4小时 [16][17] 商业化进展 - 计划下周在淘宝和京东平台面向开发者正式发售组装套件 [35] - 未来升级将采用模块化附加件形式 保持核心架构的扩展性 [33] 团队背景 - 创始人王高天(中国科大物理本科/莱斯大学机器人博士)曾与波士顿动力AI研究所合作开发Caging in Time框架 成果发表于IJRR顶刊 [38][41] - 团队含4名核心成员 分别负责RL仿真部署、文档网站搭建和Mujoco仿真模块 [42][43][44][45]
80后最爱用的浏览器,离消失不远了
36氪· 2025-09-06 01:51
火狐浏览器国内版停服事件 - 火狐浏览器国内版将于2025年9月29日终止运营 所有账号数据将在同日彻底删除[4] - 国内版停服后用户需自行迁移收藏夹、插件及密码数据至国际版服务器[5] 市场份额表现 - 2025年6月火狐浏览器全球市场份额仅2.5% 中国内地市场份额仅0.88%[8] - 历史峰值期(2009年)全球市场份额突破30% 曾24小时创下800万下载量吉尼斯纪录[11][14] 产品发展历程 - 2007年推出中国特供版 采用独立数据存储架构与国际版账户不互通[7] - 前身为网景浏览器开源项目 以"把互联网还给用户"为核心理念[17] - 首创标签页、下载管理器、广告拦截等现代浏览器标准功能[10] 竞争环境分析 - 谷歌Chrome浏览器形成绝对垄断 移动互联网加速火狐市场份额流失[6][21] - 自研Firefox OS手机系统失败 导致大量用户迁移至Android+Chrome生态[23] 用户反馈差异 - 国内版遭用户诟病 存在网页兼容性问题及广告推送过度[24][26] - 国际版被老用户评价为"体验干净清爽" 但面临主流网站兼容性挑战[5] 商业模式困境 - Mozilla基金会2023年总收入6.53亿美元 其中4.95亿美元来自搜索引擎版税收入[28][29] - 订阅与广告收入6477.5万美元 较2022年7571.6万美元下降14.4%[29] 行业趋势演变 - AI普及改变信息获取方式 传统关键词搜索模式面临挑战[30] - 移动端互联网普及率达97.3% 超90%未成年人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32] - 独立App生态崛起 导致浏览器作为互联网入口的重要性显著降低[34][36] 技术遗产影响 - 火狐浏览器曾定义现代网页浏览习惯 其开源模式推动行业技术交流[18][20] - 早期极客社区形成技术信仰 被视为"数字信仰"象征[20]
智元开源灵渠OS 抢攻人形机器人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05 01:40
行业背景 - 2025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元年 人形机器人在春晚、半程马拉松、人工智能大会等多项活动中展示多种技能如扭秧歌、跑步、打拳、唱歌、跳舞、泡制咖啡 [1] - 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无数创业者进入该领域争当上游 [1] 公司概况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 由前华为高管邓泰华掌舵 前华为"天才少年"彭志军担任CTO [1] - 公司在两年多时间里迅速崛起 成为与宇树科技并驾齐驱的行业领头羊 [1] 操作系统战略 - 公司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开源自研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 旨在助力国产操作系统占领全球机器人市场 [3] - 灵渠OS是全球首个原生支持具身智能的操作系统 包括云系统和本体系统 本体系统包含具身算法平台、软件平台、硬件平台三大平台和工具链 [6] - 公司通过开源策略应对ROS系统的垄断地位 借鉴华为拓展欧拉和鸿蒙操作系统的成功经验 [5] - 此前已开源机器人中间件AimRT、百万真机数据集 并发布通用具身基座模型GO-1和行业首个世界模型开源平台 [8] 生态建设举措 - 推出机器人动作与表达创作平台"灵创平台" 该平台是AI加成的机器人多模态内容生成与编辑工具 可降低二次开发难度到0门槛 [8] - 实施"被集成战略" 整合行业头部伙伴在研发、市场、交付等方面的垂直能力 打造行业具身智能体覆盖八个应用场景 [11] - 构建分层分销体系 包括总经销商、VAP、金/银/认证注册经销商 其中金牌经销商要求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13] - 渠道销售比例计划从2025年的30%提升至2026年的70% [13] - 启动"智元A计划"创业加速计划 旨在孵化50+高潜力早期项目 三年内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首期创业营于2025年8月21日启动招募 [14] 市场目标 - 2024年机器人出货量600台 2025年目标5000台 2026年目标30000台 [14] - 2025年1月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突破1000台 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