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基指数

搜索文档
中证A500指数发布一周年
中证网· 2025-09-23 01:24
②根据第二批科创债ETF发布的上市交易公告书,14只科创债ETF将于9月24日集中上市。在业内人士 看来,科创债ETF的密集成立,将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③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 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出,2025年到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张舒 琳) 中证网讯①2024年9月23日,中证A500指数重磅发布,如今迎来一周年。这只创新性覆盖三级行业龙头 并采取ESG评级筛选的新旗舰宽基指数,自诞生之初就被行业寄予了厚望。基于各方资金的广泛认同, 跟踪该指数的基金规模得以迅速扩张。按照标的指数跟踪ETF的总规模统计,中证A500迅速超越诸多宽 基指数,一跃成为A股市场上仅次于沪深300的核心宽基指数。 ...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0922
江海证券· 2025-09-22 07:31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风险溢价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参考,计算各宽基指数相对于无风险利率的风险溢价,衡量其相对投资价值和偏离情况[2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风险溢价 = 指数收益率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29][30][31] - 模型评价:各跟踪指数的风险溢价有明显的均值复归现象,中证1000和中证2000的风险溢价波动率相对较大[30] 2. 模型名称:股债性价比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以各指数PE-TTM的倒数与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之差作为股债性价比指标,观察其走势和投资价值[4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股债性价比 = (1/PE-TTM)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48] 3. 模型名称:破净率分析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市净率指标分析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的关系,破净率反映市场估值态度[55][5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破净率 = (市净率 < 1的股票数量) / 总股票数量[55][57] - 模型评价:破净数和占比越高,低估的情况越普遍;破净数及占比越低,可能表明市场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5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均线比较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比较指数价格与不同周期移动平均线的关系,判断市场趋势和支撑阻力位[1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指数收盘价与MA5、MA10、MA20、MA60、MA120、MA250的偏离幅度[17] $$偏离幅度 = (收盘价 - 移动平均价) / 移动平均价 × 100\%$$[17] 2. 因子名称:换手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各宽基指数的换手率,反映市场交易活跃度[19][2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换手率 = Σ(成分股流通股本 × 成分股换手率) / Σ(成分股流通股本)$$[20] 3. 因子名称:收益分布形态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分析日收益率的分布特征,包括峰度和偏度,反映市场收益分布形态[24][2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峰度计算:$$Kurtosis = \frac{E[(X - μ)^4]}{(E[(X - μ)^2])^2} - 3$$(减去正态分布峰度3)[27] - 偏度计算:$$Skewness = \frac{E[(X - μ)^3]}{(E[(X - μ)^2])^{3/2}}$$[27] 4. 因子名称:PE-TTM估值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滚动市盈率作为估值参考,衡量各指数在当前时点的投资价值[41][4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PE-TTM = 总市值 / 最近12个月净利润[45][46] 5. 因子名称:股息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现金分红回报率,红利投资是一种投资风格[5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股息率 = 年度现金分红 / 当前股价[55][5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风险溢价模型 - 近1年分位值:上证50(38.89%)、沪深300(49.60%)、中证500(28.57%)、中证1000(26.59%)、中证2000(23.41%)、中证全指(28.17%)、创业板指(43.25%)[32] - 近5年分位值:上证50(45.87%)、沪深300(54.52%)、中证500(31.75%)、中证1000(31.11%)、中证2000(24.21%)、中证全指(35.95%)、创业板指(47.62%)[32] 2. 股债性价比模型 - 当前状态:没有指数高于其80%分位,中证500低于其20%分位[48] 3. 破净率分析模型 - 当前破净率:上证50(26.0%)、沪深300(17.0%)、中证500(11.6%)、中证1000(7.4%)、中证2000(3.35%)、创业板指(1.0%)、中证全指(6.17%)[57]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均线比较因子 - 当前vsMA5偏离:上证50(-0.9%)、沪深300(-0.4%)、中证500(-0.3%)、中证1000(-0.5%)、中证2000(-0.8%)、中证全指(-0.5%)、创业板指(-0.2%)[17] - 当前vsMA250偏离:上证50(8.2%)、沪深300(14.1%)、中证500(21.3%)、中证1000(19.4%)、中证2000(22.3%)、中证全指(17.6%)、创业板指(40.6%)[17] 2. 换手率因子 - 当前换手率:上证50(0.34)、沪深300(0.69)、中证500(2.4)、中证1000(3.06)、中证2000(4.56)、中证全指(2.09)、创业板指(3.28)[19] 3. 收益分布形态因子 - 当前峰度:上证50(2.82)、沪深300(3.58)、中证500(3.51)、中证1000(4.62)、中证2000(3.01)、中证全指(3.34)、创业板指(4.63)[27] - 当前偏度:上证50(2.11)、沪深300(2.28)、中证500(2.22)、中证1000(2.31)、中证2000(2.03)、中证全指(2.20)、创业板指(2.37)[27] 4. PE-TTM估值因子 - 当前值:上证50(11.57)、沪深300(13.97)、中证500(34.29)、中证1000(47.40)、中证2000(164.39)、中证全指(21.33)、创业板指(44.03)[46] - 近5年分位值:上证50(81.65%)、沪深300(81.57%)、中证500(99.75%)、中证1000(95.45%)、中证2000(86.45%)、中证全指(96.61%)、创业板指(59.50%)[45][46] 5. 股息率因子 - 当前值:上证50(3.37%)、沪深300(2.70%)、中证500(1.32%)、中证1000(1.11%)、中证2000(0.75%)、中证全指(1.99%)、创业板指(0.96%)[55] - 近5年分位值:上证50(38.26%)、沪深300(37.19%)、中证500(14.88%)、中证1000(44.46%)、中证2000(13.14%)、中证全指(34.96%)、创业板指(66.03%)[53][56]
中证A500ETF一周年:冷热不均渐显
北京商报· 2025-09-21 15:57
一年前的9月,中证A500ETF现象级"出圈",其名字几乎无处不在:机构忙着开展一场场路演,行业内 的交流话题总绕不开它,各大平台的营销宣传铺天盖地,就连穿梭在城市中的地铁广告里,都能看到它 的身影,可谓将ETF抢首发的大战盛况演绎到了极致。一年后,喧嚣逐渐沉淀,中证A500ETF分化格局 凸显,规模缩水情况也在发生。在业内人士看来,中证A500ETF未来仍需以时间换空间,长期看仍具备 巨大的规模增长潜力。 规模逼近1900亿元 "提起公司布局中证A500ETF那段日子,可谓是全力以赴,大家都忙着打磨产品、营销方案。"某大型公 募市场人士感叹。 2024年9月,中证A500指数正式面市,首批10只中证A500ETF获批并在同月火速成立,在单只20亿元规 模上限的背景下,彼时发行总规模逼近200亿元。同年11月,华夏、易方达、博时等12家公募旗下第二 批中证A500ETF接踵而至,再为A股市场吸引超240亿元的增量资金。此后,东财、浦银安盛等一批公 募也开始加入布局新指数的大军。 一年过去,中证A500ETF家族已然扩容,从最初的10只增长到43只(含增强型产品),Wind数据显 示,截至9月19日,中证A50 ...
中证A500ETF面市一周年:总规模近1900亿,冷热不均现象渐显
北京商报· 2025-09-21 14:32
中证A500ETF发展概况 - 中证A500ETF在一年前经历现象级营销热潮 一年后规模分化且部分缩水 但长期仍被看好具有规模增长潜力 [1] 规模与产品矩阵 - 中证A500ETF总规模达1899.26亿元 其中首批10只基金规模1111.41亿元 占比58.52% [3] - 产品数量从首批10只增至43只(含增强型) 华泰柏瑞基金和国泰基金旗下产品规模超200亿元 分别为223.51亿元和207.02亿元 [3][4] - 5家公募旗下产品规模超百亿元 包括南方(188.51亿元)、富国(119.11亿元)和嘉实(115.58亿元) [4] - 产品类型持续丰富 2025年5月以来8家公募推出指数增强产品 8月3只红利低波ETF面市 [4] 规模分化与缩水原因 - 首批产品中仅华泰柏瑞基金规模增长28.1% 其余9只均下滑 部分跌幅超50% 其份额增长11亿份而国泰产品缩水超百亿份 [6] - 2025年上半年末 13只可数据产品中10只规模环比下滑 主要因个人投资者赎回 尽管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上升 [7] - 规模分化明显 头部公司产品超百亿元而部分中小型公募产品仅超30亿元 [6] 运营成本与盈亏平衡 - 单只ETF年固定成本约200万元以上(系统成本90万元、人员成本90万元、运营及营销费用30万元) 需规模稳定在50亿元才能盈亏平衡 [8] - 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降至行业最低0.15%+0.05% 但成立超半年的29只产品中18只规模低于50亿元盈亏线 [8] 市场策略与投资者行为 - 营销策略从初期科普转向后市行情分析和交易策略引导(如网格、定投) 强调产品工具属性 [4] - 机构注重与私募、券商资管等专业投资者路演 同时拓展个人投资者 头部公司加大做市资源投入以提升流动性 [5] - 投资者需求从"博收益"转向"战略配置+补大盘/小盘空白" 更关注跟踪误差、费率、流动性等维度 [7] - 规模下滑部分因行情上涨后投资者落袋为安 以及行业主题ETF机会涌现导致投资方向切换 [8] 长期潜力与未来展望 - 中证A500ETF自2025年以来平均收益率达21.71% 市场上涨阶段华泰柏瑞产品净流入额99.46亿元跻身市场前三 [10] - 未来需以时间换空间 培育客户并找到适配客群 衍生品(如期指和期权)推出有望吸引保险资金、养老金等大规模流入 [11] - 长期规模增长潜力基于更广泛市场覆盖和行业代表性 有望成为资产配置重要工具 尽管短期可能波动且分化延续 [11]
一周市场数据复盘20250919
华西证券· 2025-09-20 07:26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行业拥挤度模型 - 模型名称:行业拥挤度模型[3][15]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衡量行业指数价格变动与成交金额变动之间的统计距离来识别短期市场拥挤状态[3][1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使用行业指数最近一周价格和成交金额变动的马氏距离来衡量拥挤度。具体步骤为:首先计算各行业指数最近一周的价格变动率和成交金额变动率,然后计算这两个变量的马氏距离,公式为: $$D_M(x) = \sqrt{(x - \mu)^T \Sigma^{-1} (x - \mu)}$$ 其中$x$表示行业的价格变动和成交金额变动组成的二维向量,$\mu$表示所有行业该二维向量的均值向量,$\Sigma$表示所有行业该二维向量的协方差矩阵。最后,通过置信椭圆来识别异常值,椭圆之外表示价格与成交金额偏离度置信水平超过99%的行业[15][1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行业PE估值因子 - 因子名称:行业PE估值因子[13][15]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行业市盈率(PE)来衡量行业估值水平[13][1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直接采用各行业指数的市盈率(PE)数据,计算各行业当前PE值及其历史分位数。PE分位数的计算以2019年作为统计起点,计算当前PE值在历史PE序列中的百分位位置[15][20] 2. 行业价格动量因子 - 因子名称:行业价格动量因子[11][12]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不同时间窗口的行业指数涨跌幅来衡量价格动量[11][1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各行业指数在不同时间窗口(近1周、近1月、近3月、近6月、近1年、今年以来)的涨跌幅,公式为: $$R_t = \frac{P_t - P_{t-n}}{P_{t-n}} \times 100\%$$ 其中$P_t$表示当前时点行业指数价格,$P_{t-n}$表示n期前的行业指数价格[12]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行业拥挤度模型 - 检测结果:上周汽车行业出现短期显著拥挤[16]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行业PE估值因子 - 当前PE最高行业:计算机(93.08倍)、国防军工(85.19倍)、电子(70.07倍)[13] - 当前PE最低行业:银行(6.20倍)、建筑装饰(12.04倍)、非银金融(14.48倍)[13] - PE分位数最高行业:煤炭(100%)[15] - PE分位数99%行业:房地产、电子、机械设备、商贸零售、计算机[15] - PE分位数最低行业:食品饮料(15%)、农林牧渔(19%)、非银金融(31%)[15] 2. 行业价格动量因子 - 近1周涨幅前三行业:煤炭(3.51%)、电力设备(3.07%)、电子(2.96%)[11] - 今年以来涨幅前三行业:通信(64.09%)、有色金属(51.05%)、电子(44.29%)[12] - 近1年涨幅前三行业:通信(126.03%)、电子(112.57%)、传媒(83.18%)[12]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0919
江海证券· 2025-09-19 09:23
根据您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均线偏离因子** [11][14][15]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指数收盘价与不同周期移动平均线(MA)的偏离程度,来衡量指数当前价格相对于其近期和历史平均成本的位置,从而判断其短期趋势和超买超卖状态[11][14][1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首先,计算指数的不同周期移动平均线,报告中涉及的周期包括5日(MA5)、10日(MA10)、20日(MA20)、60日(MA60)、120日(MA120)和250日(MA250)[15]。然后,计算收盘价与各均线的偏离幅度,公式为: $$偏离幅度 = \frac{收盘价 - 移动平均价}{移动平均价} \times 100\%$$ 例如,vsMA5 = (收盘价 - MA5) / MA5 * 100%[15]。 2. **因子名称:风险溢价因子** [27][28][29][31] * **因子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参考,计算各宽基指数收益率与其之差,得到风险溢价,用以衡量投资股票市场相对于无风险资产的超额回报和补偿[27][2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风险溢价 = 宽基指数收益率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29][31]。报告中展示了当前风险溢价及其在近1年和近5年历史数据中的分位值[29][31]。 3. **因子名称:估值因子(PE-TTM)** [39][41][43][44]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滚动市盈率(PE-TTM)作为估值指标,衡量指数当前价格与其最近十二个月每股收益的比率,从而评估指数的估值水平[39][4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PE-TTM = 总市值 / 最近12个月净利润总和[43][44]。报告中列出了各指数的当前PE-TTM值,并计算了其在近1年和近5年历史数据中的分位值[43][44]。 4. **因子名称:股债性价比因子** [46]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指数PE-TTM的倒数(即盈利收益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差值,来比较股票与债券的相对吸引力,辅助资产配置决策[4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股债性价比 = (1 / PE-TTM)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46]。 5. **因子名称:股息率因子** [48][52][53] * **因子构建思路**:股息率反映了公司现金分红相对于股价的回报率,是价值投资和红利策略中的重要指标,尤其在市场低迷期和高利率环境下受到关注[4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股息率 = 年度现金分红总额 / 总市值[52][53]。报告中列出了各指数的当前股息率及其历史分位值[52][53]。 6. **因子名称:破净率因子** [54] * **因子构建思路**:破净率是指数中市净率(PB)小于1的个股数量占指数总成分股数量的比例,反映了市场总体的低估程度和悲观情绪[5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破净率 = (市净率 < 1的个股数量) / 指数总成分股数量[54]。报告中列出了各宽基指数当前的破净率[54]。 7. **因子名称:收益分布形态因子(偏度与峰度)** [24][25]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分析指数日收益率的分布偏度和峰度,来描述收益分布的不对称性和尖峰肥尾特征,从而衡量收益的极端情况和分布形态变化[24][2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指数日收益率序列的偏度(Skewness)和峰度(Kurtosis)[25]。报告中对比了当前值与近5年历史值的差异[25]。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均线偏离因子** [15] * 上证50 vsMA5: -1.2%, vsMA10: -1.2%, vsMA20: -1.4%, vsMA60: 2.7%, vsMA120: 5.7%, vsMA250: 8.4% * 沪深300 vsMA5: -0.6%, vsMA10: 0.0%, vsMA20: 0.6%, vsMA60: 6.8%, vsMA120: 11.7%, vsMA250: 14.1% * 中证500 vsMA5: 0.2%, vsMA10: 1.7%, vsMA20: 2.8%, vsMA60: 11.1%, vsMA120: 18.3%, vsMA250: 22.0% * 中证1000 vsMA5: 0.1%, vsMA10: 1.4%, vsMA20: 1.5%, vsMA60: 8.1%, vsMA120: 15.4%, vsMA250: 20.3% * 中证2000 vsMA5: 0.0%, vsMA10: 1.1%, vsMA20: 1.3%, vsMA60: 7.0%, vsMA120: 15.4%, vsMA250: 23.6% * 中证全指 vsMA5: -0.3%, vsMA10: 0.7%, vsMA20: 1.2%, vsMA60: 7.7%, vsMA120: 14.1%, vsMA250: 18.1% * 创业板指 vsMA5: 0.4%, vsMA10: 2.7%, vsMA20: 6.3%, vsMA60: 23.0%, vsMA120: 36.9%, vsMA250: 41.2% 2. **风险溢价因子** [31] * 上证50 当前风险溢价: -1.36%, 近5年分位值: 7.86% * 沪深300 当前风险溢价: -1.17%, 近5年分位值: 10.56% * 中证500 当前风险溢价: -0.84%, 近5年分位值: 20.48% * 中证1000 当前风险溢价: -1.05%, 近5年分位值: 19.68% * 中证2000 当前风险溢价: -1.09%, 近5年分位值: 19.52% * 中证全指 当前风险溢价: -1.09%, 近5年分位值: 14.05% * 创业板指 当前风险溢价: -1.64%, 近5年分位值: 13.25% 3. **估值因子(PE-TTM)** [44] * 上证50 当前值: 11.61, 近5年分位值: 81.82% * 沪深300 当前值: 13.97, 近5年分位值: 81.57% * 中证500 当前值: 34.42, 近5年分位值: 99.92% * 中证1000 当前值: 47.61, 近5年分位值: 95.45% * 中证2000 当前值: 165.69, 近5年分位值: 86.78% * 中证全指 当前值: 21.38, 近5年分位值: 96.78% * 创业板指 当前值: 44.05, 近5年分位值: 59.50% 4. **股息率因子** [52][53] * 上证50 当前值: 3.36%, 近5年分位值: 38.18% * 沪深300 当前值: 2.70%, 近5年分位值: 37.19% * 中证500 当前值: 1.32%, 近5年分位值: 14.63% * 中证1000 当前值: 1.10%, 近5年分位值: 41.16% * 中证2000 当前值: 0.75%, 近5年分位值: 11.40% * 中证全指 当前值: 1.99%, 近5年分位值: 34.63% * 创业板指 当前值: 0.96%, 近5年分位值: 65.79% 5. **破净率因子** [54] * 上证50: 24.0% * 沪深300: 17.0% * 中证500: 11.6% * 中证1000: 7.5% * 中证2000: 3.25% * 创业板指: 1.0% * 中证全指: 6.11% 6. **收益分布形态因子(偏度与峰度)** [25] * 上证50 当前峰度: 2.87, 当前偏度: 2.12 * 沪深300 当前峰度: 3.54, 当前偏度: 2.27 * 中证500 当前峰度: 3.53, 当前偏度: 2.22 * 中证1000 当前峰度: 4.71, 当前偏度: 2.33 * 中证2000 当前峰度: 3.06, 当前偏度: 2.03 * 中证全指 当前峰度: 3.35, 当前偏度: 2.20 * 创业板指 当前峰度: 4.50, 当前偏度: 2.35
超150亿,猛加仓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04:41
市场整体表现 - 9月11日A股市场主流指数全线收涨 创业板指大涨5.15% [1] - 当日股票ETF整体净流入资金达156.11亿元 [1][2] 资金流入板块分布 - 港股市场ETF资金净流入73.59亿元居首 [2] - 宽基ETF净流入53.96亿元 [2] - 券商和电池ETF资金净流入居前 [1][3] 重点ETF产品表现 - 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单日净流入22.97亿元 规模239.34亿元 [2][4] -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流入10.51亿元 规模76.70亿元 [2][4] - 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净流入25.24亿元 [2] - 宽基A500ETF龙头单日净买入3.5亿元 规模超163亿元 [2] - 港股通非银ETF连续3日净买入超10亿元 规模215亿元 [3] - 广发电池ETF净流入5.07亿元 规模99.52亿元 [3][4] 头部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ETF单日规模增加225.2亿元 其中资金净流入20.4亿元 [4] - 易方达ETF年初以来规模增加1818.4亿元 净流入179.6亿元 [4] - 华夏上证50ETF净流入19.34亿元 规模1818.4亿元 [4][5] - 广发基金旗下ETF单日净买入额达37亿元 6只ETF净流入超1亿元 [5] 资金流出领域 - 科创50ETF净流出9.15亿元 [6] - 光伏ETF净流出5.41亿元 [6] - 半导体ETF净流出5.41亿元 [6] - 芯片ETF净流出4.47亿元 [6] 后市展望 - 流动性宽松为A股提供估值支撑 美联储有望重启降息 [7] - A股整体走势或延续上行格局 顺周期核心资产有望受益 [7] - 沪深300指数和中证A500指数等将受益于盈利回升 [7]
一文详解:凭什么中证A500是超级指数
雪球· 2025-09-10 08:08
以下文章来源于画不多说 ,作者懂私募的灵魂画手 画不多说 . 话不多说,画多说。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私募的故事。 我发现了大A的一个神奇现象:一般重磅指数发布没多久,牛市就来了。 比如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它们发布后,A股很快就开启了大牛行情。 去年9月,这个神奇的规律再次生效:某指数发布后的第二天,市场就迎来了 "闪电牛" 行情。 这个行情延续至今,大盘已从发布时的2700点涨至近3900点。 这个指数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再看看每只股票的市值咋样,太小的不要: 上面的走近科学部分博君一笑,但中证A500确实有很大的独特性:它是唯一一个囊括所有行业龙 头公司的指数。 「所有行业的龙头公司」 ,划重点。 大A有5000多只股票,A500有500只,咱明白这500只是怎么被一步步选拔出来的,就会明白它 的厉害之处了。 Round1: 海选 先看看每只股票的交易活跃度怎么样,太不活跃的不要: 对应具体指标,就是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额排名倒数10%的股票,直接干掉。 将剩下的所有股票市值排序,市值排在后70%的,直接干掉。 接着看看支不支持沪股通或深股通交易,不支持的不要: 这点的好处在于港资、外资可买,跨境资 ...
宽基表现不凡,指增基金成超额收益利器
私募排排网· 2025-09-06 03:05
市场环境与宽基指数表现 - A股市场震荡但宽基指数表现良好 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成交活跃度保持高位 上证指数连续19个交易日站稳10日线 场外资金积极流入[5] - 日均成交额较前周小幅回落但仍维持高位 北向资金净流出 两融余额波动 市场在政策预期和资金推动下延续上涨态势但板块分化明显[5] - 短期市场回调属于快速上涨后获利了结和恐高释放 长期向好逻辑未变 市场回调或是加仓良机[5] 宽基指数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9月3日 A股主要宽基指数估值水平不便宜 沪深300、中证100和上证50均处于近10年较高位置[5] - 上证50市盈率11.8倍处于近10年90.98%分位数 市净率1.3倍处于74.86%分位数[6] - 沪深300市盈率13.28倍处于79.87%分位数 市净率1.47倍处于52.06%分位数[6] - 中证100市盈率15.29倍处于99.67%分位数 市净率1.74倍处于94.52%分位数[6] - 中证500市盈率25倍处于71.26%分位数 市净率2.21倍处于71.29%分位数[6] - 中证1000市盈率30.61倍处于70.65%分位数 市净率2.46倍处于49.71%分位数[6] 行业轮动特征 - 行业轮动速度指标显示近三年A股行业切换速率明显加快 2023年底达到高点 2024年略有回落但仍处于历史均值之上[8] - 当前行业轮动速度指标为40.96 近十年历史均值为37.67 行业板块切换过快导致赚钱效应大打折扣[8] - 大小盘轮动速度指标上升时大盘风格占优 下降时小盘股表现更佳 目前指标位于均值上方说明市场风格不稳定[9] 指数增强基金价值 - 指增基金以宽基指数为跟踪标的 保证分散性和市场β敞口 通过量化选股、因子模型和择时交易等手段获取超额收益[12] - 优质指增基金长期超越基准指数与ETF 保留宽基稳定性同时具备增长弹性 在行业轮动过快市况下提供不频繁择时却能持续争取超额的思路[12] - 使用超额夏普指标衡量基金持续获取超额收益能力 对跟踪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指增基金进行筛选[12] 具体基金产品分析 - 安信量化精选沪深300指数增强A(003957)规模12.05亿元 近一年超额夏普比率1.13 采用大数据+AI算法量化方法 投资风格为大盘平衡 年化波动率小于同类平均[13] - 中欧中证500指数增强A(015453)规模4.02亿元 近一年超额夏普比率2.03 保持中盘平衡风格 动态调整组合风险因子暴露[13] - 国泰君安中证1000指数增强A(015867)规模14.24亿元 近一年超额夏普值2.66 中证1000指数更具进攻性但波动更高 通过挖掘Alpha因子和机器学习筛选因子追求超额收益[14] 投资策略建议 - 宽基指数作为投资底仓选择 指增基金通过量化选股、因子模型和风险控制手段叠加额外收益[3][15] - 指增产品共同特征是在控制跟踪误差同时力争增厚超额收益 涵盖偏均衡的沪深300、中盘平衡的中证500和更具进攻性的中证1000[15] - 不必追逐快速切换的热点板块 在宽基行情中享受更好投资体验 指增基金成为兼顾长期配置与超额收益的工具[15] - 截至9月3日收盘上证指数距离高点1.8% 中证1000下跌5.19% 为踏空资金提供更好布局时机[15]
中证A500ETF(159338)跌近2%,资金逢低买入,盘中净申购超3亿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2:19
市场表现 - A股大盘大幅下挫 中证A500ETF(159338)跌近2% 成交额超20亿元[1] - 资金逢低布局 今日盘中净申购超3亿份[1] 产品特征 - 中证A500作为新一代大盘宽基指数代表 包含约50%传统价值型行业和约50%新兴成长型行业[1] - 价值与成长均衡 是投资者布局A股市场优质工具[1] - 市场波动放大环境下 宽基ETF更均衡 有助于分散配置[1] 产品费率 - 中证A500ETF(159338)管理费为0.15% 托管费为0.05%[1] - 作为工具产品 费率足够优惠[1] 产品信息 - 场外联接基金可关注联接A:022448 联接C:0224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