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治疗

搜索文档
7万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待救治:规范激素治疗可延命超10年,首款新药拟入医保谈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11:47
疾病流行病学与治疗现状 - 中国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约7万人 全球患者约25万人 中国是全球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1][2] - 中国DMD患者死亡中位年龄约为18.57岁 标准治疗下中位生存期达28.7岁 较未治疗延长超过10年[4] - 中国新生男婴DMD患病率为1/5000 约30%为基因突变 70%患儿母亲是携带者[1][2] 传统激素治疗现状 - 皮质类固醇为DMD标准治疗方案 国内激素治疗规范率仅23%[1][6] - 中国DMD患者激素治疗率从2015年26.3%提升至2020年54% 近半数患者从未用药[6] - 传统激素长期使用会导致生长发育落后 骨质疏松 肥胖等多系统副作用[6] 创新药物进展 - 伐莫洛龙(Vamorolone)于2023年12月获中国批准 成为国内首款DMD创新激素药物[1][7] - 该药物原研厂商为瑞士Santhera制药公司 曙方医药于2022年1月引进中国[7] - 伐莫洛龙口服混悬液(商品名:安迦利)已通过医保目录形式审查 将参与2024年国家医保谈判[1][7] 基因治疗领域动态 - 全球仅一款DMD基因治疗药物Elevidys获批 由Sarepta和罗氏共同开发 2023年6月获FDA批准[8][9] - Elevidys定价320万美元/针(约2300万元人民币) 为史上第二贵基因治疗产品[9] - 信念医药BBM-D101注射液于2024年4月获中国临床试验批准 为首款国产同类基因治疗药物[9] 治疗方案比较 - 伐莫洛龙具有糖皮质激素活性及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双重作用机制[7] - 基因治疗与外显子跳跃药物侧重于基因缺陷修正 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9] - 地夫可特(Deflazacort)通过临时进口途径供应 仅在北京协和医院等定点机构使用[6]
传奇科学家乔治·丘奇的抗衰老论文被撤稿!论文作者曾亲自“当小白鼠”,宣称年轻20岁
生物世界· 2025-09-07 04:03
基因治疗研究 - 使用巨细胞病毒(CMV)作为基因递送载体 通过鼻内吸入或注射方式对小鼠进行TERT或FST基因治疗 显著改善健康衰老相关生物标志物并将小鼠寿命延长约40%[5] - TERT基因治疗组和FST基因治疗组小鼠中位寿命分别达到37.5个月和35.1个月 较空白对照组26.7个月分别延长41.4%和32.5%[12][13] - 除寿命延长外 两种基因疗法还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 身体机能 并防止体重减轻和脱发 同时抑制线粒体结构损伤且未发现致癌性副作用[13] 技术机制 - 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能够激活端粒酶延长端粒 在延长健康寿命和逆转衰老方面具有潜力[10] - 卵泡抑素(FST)基因编码分泌蛋白 作为肌生成抑制素的负调节剂 能显著增加肌肉质量并改善老年小鼠肌肉功能[10] - 巨细胞病毒具有较大基因组和整合多个基因的独特能力 且不会将其DNA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 降低插入诱变风险[11] 研究争议 - 论文因图1存在印迹条带过饱和且黑色值不同 图3存在图像重复问题而被撤稿[15] - 罗格斯大学研究监管事务办公室要求撤稿 乔治·丘奇同意撤稿但认为证据薄弱 Elizabeth Parrish和朱桦不同意撤稿[8][20] - 乔治·丘奇表示原始数据集备份不充分可能是粗心大意 试验数据问题微不足道且不影响结论[20] 商业应用 - 研究使用的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高度相似 包括病毒发病机制和蛋白功能等方面[11] - 90%人类已感染或携带巨细胞病毒 在健康成年人中通常无症状 临床试验证实其作为基因治疗递送载体的安全性[11] - 探索同时递送多个基因的大容量基因治疗载体具有重要前景 巨细胞病毒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1]
A股上涨 科技主线活跃 有色金属板块大涨
中证网· 2025-09-01 08:23
科技股表现 - 光模块板块中腾景科技和中际旭创等个股大涨 [2] - 半导体产业链上涨且存储芯片领涨 华虹公司和兆易创新等龙头股大涨 [2] - 广发证券认为当前估值分化程度不高 持有相关个股的投资者参与高低切换必要性不强 [2]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 - 贵金属板块领涨 湖南黄金和西部黄金等多股涨停 [2] - 工业金属和小金属等板块上涨 紫金矿业和洛阳钼业等龙头股上涨 [2] - 现货黄金延续涨势并创阶段新高 受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美联储独立性存疑及全球央行购金潮三因素催化 [2] 医药股表现 - CRO、创新药和医疗服务等板块涨幅明显 百利天恒、百济神州和药明康德等龙头股上涨 [2] - 华福证券建议关注有收入商业化能力且管线丰富的BioPharma和Pharma公司 [3] - 建议布局有潜在大商业拓展的一揽子标的 并挖掘仿转创或基因治疗/小核酸等前沿技术弹性主题 [3]
【私募调研记录】复胜资产调研立讯精密、迈瑞医疗等4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9-01 00:08
复胜资产调研公司业务亮点 - 立讯精密智能眼镜类产品是消费电子业务重要产品线 公司系统集成类产品包括AI眼镜、AR/VR/XR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 江苏立讯机器人有限公司是公司控股子公司 [1] 迈瑞医疗创新医疗技术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临床落地的重症医疗大模型启元重症大模型 专门成立动物医疗子公司 在医学影像领域与DeepSeek合作发布"瑞影·AI+"解决方案 [2] 三花智控财务表现与业务进展 - 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2.63亿元 同比上升18.91% 净利润21.10亿元 同比上升39.31% [3]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收入103.89亿元 同比增长25.49% 受益于全球温控需求上升及热泵技术拓展至数据中心、储能等领域 [3] -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58.74亿元 同比增长8.83% 客户覆盖奔驰、比亚迪、特斯拉、丰田等主流车企及电装、法雷奥等集成商 [3] - 公司推进数据中心液冷业务 依托原有热管理技术实现零部件复用 机器人事业部已成立 聚焦机电执行器并推进量产 [3] - 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精兵强将"行动提升经营质量 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应对关税政策 已与客户达成成本分摊协议保障供应链稳定 [3] 康弘药业研发进展与财务预期 - 康柏西普已稳居中国眼科抗VEGF市场领导地位 预计2028年高浓度产品上市 2030年基因治疗产品获批 [4] - KH631 I期安全性良好 预计2026年上半年获1年安全性数据 中美无明显人种差异 [4] - 公司拥有高转导效率AAV载体 新产品预计未来一两年进入临床 AAV产品可实现"一次给药,终身起效" 补针周期以年为单位 [4] - KH815安全性良好 ADC项目开发双载荷平台 KH110处于III期临床 上市时间不确定 KH607显示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 [4] - 公司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布局合成生物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6.45% 占营收9.26% 预计全年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长5%-15% [4] A50ETF市场表现 - 产品代码159601 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 近五日涨跌5.24% [7] - 最新份额为30.7亿份 减少156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537.0万元 [7]
康弘药业(002773) - 002773康弘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9
2025-08-29 10:08
产品管线与临床进展 -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稳居中国眼科抗VEGF市场领导地位,高浓度康柏西普预计2028年上市,基因治疗产品预计2030年左右获批 [2] - KH631 I期临床安全性数据优秀,采用视网膜下注射方式减少非靶组织暴露,预计2026年上半年获得I期所有受试者1年安全性数据 [3] - KH631和KH658在I期临床中未显示明显人种差异,RP2D不因人种不同而改变 [3] - 基因治疗平台已研发多种组织特异性和高转导效率的AAV载体衣壳,新产品预计未来一两年内进入临床阶段 [4][5] - AAV基因治疗产品单次给药可持续表达抗VEGF蛋白数年甚至终身,实现"一次给药,终身起效" [5] - KH815项目安全性良好,有效性等待影像评估 [6] - ADC早研项目开发双抗原双抗和双/多表位抗体双载荷偶联药物,并开发新毒素组合平台 [6][7] - KH110(五加益智颗粒)处于临床III期阶段,上市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7] - KH607项目正在推进II期临床试验,I期和IIa期显示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 [7] 财务与运营指标 - 2025年1月至6月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85%,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41%,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6.45% [7] - 2025年1月至6月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9.26%(去年同期8.51%,同比增加0.76个百分点) [7]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5%,净利润同比增长5%-15% [8] 研发战略与布局 - 合成生物学布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持续在眼科、精神/神经、肿瘤领域投入创新 [7] - 多个品种进入临床Ⅲ期阶段,将进行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 [8]
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始瞄准抗衰老与肥胖|HealthcareView
红杉汇· 2025-08-29 00:07
人工智能与医疗融合创新 -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与神州医疗联合研发"唐胖智健"AI肥胖大模型 通过医研融合和数字驱动构建肥胖防控三级预防网络 实现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2][3][5][6] - 英矽智能利用AI方法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与衰老的生物学机制 计划通过患者队列验证模型并扩展至纤维化及衰老相关疾病领域[7][8] - 数坤科技提出"AI原生数智医院"概念 以多模态大模型为核心实现患者服务、诊疗服务、科室管理和医院运营四大智慧化[9][10] 医疗器械技术突破 - 艾柯医疗grism®远端闭合颅内取栓支架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采用全球创新的捕获爪设计和闭合式无头端设计 具有血栓嵌合性能佳和捕栓能力强等优势[12][13][15] - 金仕生物预装干瓣Prostyle A®完成全国首批植入 作为全球首款预装干瓣显著提升瓣膜耐久性[23][24][26] 细胞与基因治疗进展 - 血霁生物"巨核细胞注射液"获FDA批准临床试验 为全球首个无基因编辑的巨核细胞产品 针对肿瘤治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16][17] - 启函生物通用型双靶点CAR-T产品QT-019B获FDA批准开展rSLE临床试验 为首个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获FDA批准的自身免疫疾病CAR-T产品[18] - 优替济生自体MSLN CAR-T疗法UCLM805获FDA批准用于治疗MSLN阳性晚期实体瘤 采用LACO-Stim®共刺激分子技术攻克实体瘤难题[19][20][22] - 凌意生物LY-M003注射液完成全球首例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患者基因治疗 患者治疗后状态良好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7][28][30] - 正序生物碱基编辑药物CS-101注射液成功治愈中国首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患者 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稳定且患者回归正常生活[31] 医疗健康投资布局 - 红杉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超过200家企业 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 其中超过45家已完成IPO[33]
康弘药业20250828
2025-08-28 15:15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康弘药业 专注于眼科、肿瘤和精神神经领域 是一家研发驱动型企业[3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95% 净利润同比增长5.15%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1%[3] * 全年收入和利润增速预期维持在5%至15%的区间内[22] 研发投入与策略 * 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6.45% 费用化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1.27% 资本化研发支出同比增长440%[3] * 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8.5%提高到9%左右[20] * 研发费用显著增加 环比增速接近28%[20] * 研发投入增长主要因阿兹海默症治疗产品KH110进入临床三期 按会计政策进行资本化处理[2][3] * 公司拥有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和抗体偶联三个新技术平台 均已进入临床阶段[21] 各业务板块表现与展望 **生物药板块** * 生物药板块同比增速达到14.66%[3] * 核心产品康柏西普2025年上半年增长近15%[2] * 康柏西普市占率达52%[9] **中成药板块** * 中成药板块实现了6.3%的增速[3] **化学药板块** * 化学药板块受集采影响 收入端出现近15%的降幅[3] * 氟西汀等产品被纳入第十批集采 终端价格从每片30多元降至0.7元[6] * 公司预计消除集采影响需要两年时间[6] * 下半年将推出用于干眼症的利培斯特和玻璃酸钠(海露)等新产品 以改善业绩[2][6] 重点产品研发进展 **眼科基因治疗产品** * 产品631(包裹康柏西普目的基因)在中国大陆进入临床二期 658(改构后体积缩小)正在启动[10] * 中美一期临床试验显示所有受试者对631和658耐受良好 未触发DRT[10] * 631的一期试验中 中国五个剂量组共30名受试者 二期18名受试者 美国一期20名受试者[10] * 631安全性优于艾伯维314 且有效性及给药频次优于第一代雷珠单抗[10][11] * 预计2026年上半年获得一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数据[10] * 658衣壳经过优化 表达效率高且免疫原性低[16] **抗体偶联平台(ADC)** * 产品815(靶点Top2)已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启动一期临床 未触发DRT[4][14] * 一期方案包括一个低定组和四个剂量组 每个剂量组三名受试者 共计13名受试者[14] * 预计年底完成一期注射 明年上半年获得初步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4][15] * 已观察到初步疗效[17] * 第二个品种922(靶点Her3)预计明年上半年获得中澳临床许可[17] **阿尔茨海默症产品** * KH120(原5加益智颗粒)处于中国临床三期 仅一个剂量组 与多奈哌齐头对头比较[26] * 临床三期需要接近600个受试者 目前已入组约200名[26] * 预计上市时点可能在2026年[26] **小分子创新药** * 产品607是口服化学片剂 对标CG公司的217[23] * 在中国大陆地区重度抑郁症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产后抑郁获一期批件[23] * 相较于CG公司的217可能起效更快且停药后的效果更优[23] **合成生物学产品** * KH 617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如脑胶质瘤) 在中国大陆进行一期临床试验 并已开始二期受试者招募[29] 市场竞争格局与行业动态 **眼底病市场** *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由康柏西普、阿柏西普和雷珠单抗主导 过渡到包括高浓度产品和法瑞西单抗的三足鼎立局面[2][8] * 医保覆盖下的中国眼底病市场包括四个原研药物和两个类似物[8] * 原研药物单价:康柏西普3,450元、法瑞西单抗3,608元、雷珠单抗3,860元、阿柏西普4,150元[8] * 类似物单价:雷珠单抗类似物2,470元、阿柏西普类似物2,970元[9] * 今年将进行医保谈判 将影响未来一到两年的市场情况[9] * 预计到2028年 高浓度康柏西普可能会获批上市 到2030或2031年 基因治疗产品也有望获批[9] **基因治疗领域** * 基因疗法优势在于将生产工厂搬到患者眼底细胞 实现一次给药数年甚至终身有效 提高患者依从性[27] * 全球尚无基因治疗品种获批用于慢性病[16] * 全球首个用于慢病临床试验进展最快的是艾伯维RDX314 其进展将对行业产生参照意义[18] 商务发展(BD)与合作 * 基因治疗产品631和658已与超过20家潜在交易方沟通[18] * BD进展取决于中国二期及美国一期的数据 以及艾伯维314的进展[18] * 小分子创新药607已与超过12家潜在合作方进行沟通[23] 费用与成本管理 * 2025年1到6月份 销售费用实现个位数增长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仅为一个多点[20] * 未来两到三年的管理费用可能会受到股权激励计划影响[21] * 公司希望收入快速增长 同时成本逐步下降[19]
创新药价值持续释放 康弘药业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中证网· 2025-08-28 14:0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54亿元 同比增长6.9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0亿元 同比增长5.41% [1] 业务板块表现 - 生物药板块营收13.45亿元 同比增长14.66% 占总营收比重54.83% [2] - 中成药板块营收7.97亿元 同比增长6.30% [3] - 核心产品康柏西普持续成长 市场份额稳固 [2] - 舒肝解郁胶囊为独家品种 2022年获中药二级保护品种资格 [3] 研发进展 - 高浓度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开展Ⅱ期临床试验 [2] - 基因治疗药物KH631进入临床Ⅱ期 中美试验同步推进 [2] - KH658眼用注射液获中美临床试验批准 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2] - 合成生物学产品KH617处于临床II期 研究成果亮相AACR年会并发表于《CANCER RESEARCH》 [3] - 中成药管线KH110和KH109处于临床Ⅲ期 KH108获临床批件 [3] 产能建设 - 基因药物生产基地完成主体封顶 预计2026年1月投产 [4] - 济生堂醇提智能化生产车间进入试运行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5] - 新车间节能效果显著 比传统单效模式节能89% 比纯电蒸发器节能62% [5][6] - 采用气相液相相通设计 每批次生产节约四分之三以上氮气 [6] 战略布局 - 聚焦眼科 精神神经 肿瘤三大优势治疗领域 [1] - 加码基因治疗和合成生物学前沿领域 [2] - 通过产能建设强化供应链安全与商业化能力 [4]
和元生物股价跌至7.98元 医疗服务板块表现受关注
金融界· 2025-08-27 17:47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7.9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43% [1] - 当日成交量225457手 成交金额1.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出2124.37万元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3601.42万元 [1] 公司业务 - 公司属于医疗服务板块 专注于基因治疗领域 [1] - 主营业务包括基因治疗载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在CAR-T细胞疗法和CRO领域具有业务布局 [1]
昨日“吸金”超2300万元, 生物医药ETF(159859)实时成交额居同标的之首,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溢价交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2:44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生物医药ETF(159859)盘中涨0.23% 换手率1.53% 成交额超4800万元居同标的首位 昨日获资金净流入超2300万元[1]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跌0.24% 溢折率0.47% 现溢价交易 近5个交易日有4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2256万元[1] - 生物医药ETF为同标的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产品 覆盖创新药/CXO/疫苗/血制品多领域 创新药ETF为全市场规模最大横跨沪深港三地的产品[1] 政策与产业动态 - 国务院原则同意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地和创新发展高地[2] -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后续有望出台相关细则政策[3] 头部药企业绩表现 - 恒瑞医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 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2] - 翰森制药上半年营业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 溢利31.35亿元同比增长15.0%[2] - 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营业收入175.7亿元同比增长10.7% 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140.2%[2] - 百济神州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0% 归母净利润4.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首次实现全面盈利[2] 行业投资逻辑 - 医药生物行业近期表现强劲 中期重点关注创新药(商业化能力强的BioPharma/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和政策拐点医疗器械[3] - 创新+复苏+政策构成中长期三大主线 板块估值仍处历史较低水平 配置价值凸显[3] - 国内创新药产业步入创新成果业绩兑现的产业拐点阶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