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债收益率曲线
icon
搜索文档
国债期货:联合声明发布关税扰动消除,市场情绪回暖收益率回升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13 0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5月12日债市整体走弱,国债期货大幅收跌,权益市场高开高走,资金市场利率有涨有跌,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曲线上行,信用债收益率曲线涨跌不一,部分机构净多头持仓减少,国债期货趋势强度为中性 [2][5][7][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 5月12日债市走弱,30年期主力合约跌1.31%报118.74,10年期主力合约跌0.46%,5年期主力合约跌0.2%,国债期货指数为0.35,量价和基本面因子看多,无杠杆下策略近20日累加收益为0.03%,近60日累加收益为 - 0.88%,近120日累加收益为0.21%,近240日累加收益为1.13% [2] - 权益市场全天高开高走,创业板指领涨,沪指涨0.82%,深成指涨1.72%,创业板指涨2.63%,市场热点集中在军工、机器人等方向,超4100只个股上涨 [2] - 资金方面,隔夜shibor报1.4220%,较前一交易日下跌7.5bp,7天shibor报1.4960%,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3bp,14天shibor报1.5630%,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9bp,1个月shibor报1.6610%,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3bp [3] - 各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有不同程度下跌,2年期活跃CTD券IRR为1.63%,5年期为2.44%,10年期为1.34%,30年期为1.93%,目前R007约1.5805% [4] - 5月12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成交20亿元,增加3.79%,隔夜、7天、14天、1个月利率有不同变化 [5] - 国债收益率曲线上行0.79 - 6.50BP,信用债收益率曲线涨跌不一 [5][6] - 分机构类型净多头持仓日度变化:私募减少5.18%,外资减少3.18%,理财子减少3.32% [7] 宏观及行业新闻 - 5月12日央行开展43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 [9]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分别取消91%的加征关税;商务部严打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9] 趋势强度 国债期货趋势强度为0,处于中性状态 [10]
德意志银行策略师Steven Zeng表示:似乎所有国债收益率曲线都在下跌,很难说是受债务上限还是上个周末关税消息的推动。总的来说,我确实认为三个月期国债的价格比周边债券更便宜——考虑到财政部更新了8月份到期日的指导方针,将债务上限纳入定价是合理的。
快讯· 2025-05-12 14:15
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动分析 - 所有国债收益率曲线均呈现下跌趋势 但具体驱动因素尚不明确 可能受债务上限或关税消息影响 [1] - 三个月期国债价格相对周边债券更具吸引力 因财政部更新8月份到期日指导方针并将债务上限纳入定价考量 [1]
弘则固收叶青:降息后的曲线结构
快讯· 2025-05-07 23:30
曲线结构分析 - 降息后长端国债收益率上行源于曲线结构扭曲,市场预期一致导致曲线极度压缩 [1] - 国债收益率自去年12月起低于资金价格,倒挂程度从春节前30BP降至当前10BP内 [1] - 国债曲线受制于银行负债成本下方,缺乏资本利得机会难以突破 [1] 凸性与策略选择 - 当前国债曲线仅15-20年有较强凸性,中间部分存单、2-5年信用债和金融二永债因位置适中成为凸性来源 [1] - 信用债拉久期收益有限风险加大(3年AA与7年AAA-收益接近),下沉票息提升仅10BP但风险加剧 [1] - 二永债久期从3年拉至5年收益仅增5-10BP,7-10年增20-30BP但下沉性价比更低 [1][4] 市场短期展望 - 节后宽松交易中1-5年非利率品种表现最佳,但清明后市场过度拥挤导致10年国债两天内从1.8%降至1.6% [2][4] - 历史规律显示债基年化近10%的高位表现需约1个月回落至5月中旬 [2][4] - 10年国债10日均值±2倍标准差策略显示1.7%-1.8%为下一做多位置,时间窗口在5月中旬 [2][4] 数据表现 - 存单、产业债、城投债、二永债等品种在不同期限的收益率数据详见表格 [6][8] - 国开债、地方债、国债的收益率分布显示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24.2BP [8]
中采PMI|制造业景气保持较好状态(2025年2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2 11:02
制造业PMI表现 - 2025年2月制造业PMI为50 2%,较上月提高1 1个百分点,回到荣枯线上方 [2][3] - 1-2月制造业PMI均值为49 65%,高于2024年同期的49 15%,反映制造业景气保持较好状态 [3] - 生产指数为52 5%,较上月回升2 7个百分点,较过去5年均值高0 8个百分点 [4] - 新订单指数为51 1%,较上月回升1 9个百分点,显示需求端短期表现较好 [4] 行业结构分化 - 15个主要制造业行业中有7个PMI在荣枯线以上,装备制造业表现突出,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7 1%)、专用设备制造业(54 5%)、汽车制造业(53 1%) [5] - 部分中低附加值产业表现较弱,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3 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42 6%) [5] - 大型企业PMI为52 5%,较上月提高2 6个百分点,而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 2%和46 3%,呈现分化态势 [5] 非制造业PMI变化 - 2月非制造业PMI为50 4%,较上月提高0 2个百分点,主要受建筑业季节性回升带动(建筑业PMI为52 7%,较上月提高3 4个百分点) [6] - 服务业PMI为50 0%,较上月下降0 3个百分点,航空运输、邮政、金融等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55 0%),而零售、餐饮等行业回落明显 [6] 经济驱动因素 - 近期经济表现受益于"以旧换新"促消费、关税预期"抢出口"、四季度专项债集中发行使用三条线索 [7] - 基建实物工作量与历史同期差距减小,项目复工节奏有望边际加快 [6] 价格与出口指标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 8%,出厂价格指数为48 5%,分别较上月回升1 3和1 1个百分点,预示PPI短期可能回升 [4]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 6%,较上月回升2 2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和国际货运航班数仍高于2024年同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