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战略

搜索文档
印度的一张王牌
虎嗅· 2025-09-12 07:07
地缘战略部署 - 印度在2020年7月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部署10架携带反舰导弹的"美洲虎"攻击机[1] - 2020年11月试射射程450公里的陆基"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3] - 莫迪政府2015年宣布投入1000亿卢比(约19亿美元)升级岛内基础设施[27] 战略价值分析 - 群岛控制西太平洋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必经航道[7] - 可监控中国五条印度洋通道中的四条(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克拉地峡/中缅经济走廊)[4][38] - 距离缅甸本土仅300公里,距中国缅甸皎漂港约700公里[45] 历史背景与开发进程 - 群岛1947年由英国移交印度管辖[19] - 1962年中印战争后开始建设海空设施[23] - 2018年建成可维护8000吨舰船的浮动式干船坞[28] - 2020年通过海底光纤电缆连接印度金奈与布莱尔港[29] 国际合作与区域影响 - 印度联合美日澳在安达曼群岛频繁军演[30] - 美国智库建议关注缅甸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战略合作价值[36] - 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对印度军事扩建保持警惕[52] 反制策略考量 - 巽他海峡航线可避开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影响范围[54] - 中国在缅甸科科群岛的设施建设传闻(遭中缅双方否认)[46][47] - 布莱尔港距中国云南空军基地约1800公里,新一代战机航程可覆盖[58]
欧盟,请放下你的矛盾与纠结
中国证券报· 2025-09-10 23:10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 - 华盛顿正施压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征收最高100%的关税 理由为两国购买俄罗斯石油 [1] - 欧盟内部对美方提议感到紧张 因需平衡与中印的贸易关系 [1] - 欧盟在对华关系上存在矛盾心态 既视为合作伙伴又当竞争对手 同时推进"去风险"策略 [1] 欧盟对华战略定位 - 欧盟将对华定位生硬拼凑为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三重角色 反映零和博弈思维 [2] - 欧盟在经贸层面单方面对华施压 保护主义渐成趋势 未积极回应中方合作倡议 [2] - 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持续加码制裁俄罗斯 并将责任诿过于中国 [2] 跨大西洋关系影响 - 欧盟外交政策以美国利益优先 破坏自身独立性和可信度 [3] - 美国在乌克兰问题后于经贸领域对欧盟施加压力 欧盟部分决策层转而向中国转移矛盾 [3] - 欧盟机构决策层非民选产生 内部派系与利益分化导致对华政策缺乏统一代表性 [3] 中欧合作前景 - 中国被视为欧洲实现安全与提升竞争力的伙伴 双方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领域具巨大合作潜力 [4] - 需通过双向开放和对话协商处理贸易摩擦 推动中欧经贸平衡发展 [4] - 中欧需加强团结协调 成为动荡世界中的稳定性力量 [4]
暗指中国?日防相访韩与多方互动,专家:加剧亚太军事化风险
环球时报· 2025-09-10 22:45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 张婉诗】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于8日至10日访问韩国,这是日本防相10年 以来首次访韩,引发外界对地区安全格局的关注。综合日媒报道,中谷元访韩期间展开密集的军事外交 活动,不仅与韩美军方高层会谈,还与到访的菲律宾防长举行会谈,多方互动直指中国。10日,相关学 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将地区安全议题意识形态化的操作,本质是借"规则"之名 行排他之实,不仅加剧亚太军事化风险,更破坏了基于共识的区域合作基础。 9月11日,日菲《互惠准入协定》将正式生效。该协定旨在简化日本自卫队与菲律宾军队为联合训练等 目的相互派遣部队的程序。中谷元9日还在首尔与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举行会谈。《日本经济新闻》10 日称,日菲双方围绕中国在海洋领域的活动,确认将推进防卫装备与技术合作,日本海上自卫队二手护 卫舰对菲出口也成为讨论话题。中谷元在会谈后表示,"日菲在防卫领域的关系正作为战略伙伴取得显 著发展。" 日本《朝日新闻》认为,日本一直将中国"纳入考量",不断深化与亚太地区"志同道合国家"的合作,因 此高度重视与菲律宾的关系并不断加大支援力度,日菲《互惠准入协定》正体现了这一趋势。但对日本 而 ...
莫迪刚回国就收到坏消息,特朗普不给印度认错机会,沙利文劝也白劝
搜狐财经· 2025-09-07 07:39
美印关税争端与战略分歧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两次25%关税 叠加后达50% 8月7日生效[1] - 加税理由为印度直接或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1] - 印度出口企业受重大打击 因市场不够多元化且缺乏韧性[1] 印度应对措施与政策导向 - 向受影响出口商提供补贴并开拓拉美和中东市场[3][8] - 国内强调"自力更生"政策 保护农民和小企业利益[3][11] - 推进本币结算试点以减少对美元依赖[8][11] - 加强产业链短板补足和基础设施技术升级[11] 美印战略立场分歧 - 美国要求印度在印太战略上选边站队并开放市场[3][11] - 印度坚持战略自主 拒绝被任何一方绑死[1][11] - 能源和军贸是印度底线 继续从俄罗斯采购[4][7] - 印度通过上合组织与中俄互动分散风险[7] 贸易谈判进展与双边关系 - 双方已进行五轮贸易谈判未果 第六轮推迟[8] - 美印关系整体降温 合作转向项目制推进[9] - 四方安全对话象征意义受挫 特朗普可能缺席印度活动[7] - 印度外长指责美国关税政策不公平且具双重标准[4] 地缘政治与敏感问题 - 特朗普提及印巴冲突及"印度飞机被击落"引发舆论反弹[5] - 印度多次拒绝特朗普与莫迪通话请求[5] - 前美安全顾问警告关税政策将推动印度靠向中国[4] 行业影响与市场调整 - 印度外贸订单不稳定且现金流面临压力[1] - 农产品制造业能源等领域成为谈判僵持焦点[8] - 印度通过多边平台寻求替代市场与合作机会[7][8] - 短期侧重就业稳定与社会预期管理而非经济数据[8]
警惕!高调互动造势,日防相陪同澳防长考察日本“最上”级护卫舰
环球网· 2025-09-06 09:41
日澳防务合作进展 - 日本防卫大臣陪同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考察海上自卫队横须贺基地的"最上"级护卫舰 [1] - 双方在舰上举行联合记者会 澳方对护卫舰隐身性能及雷达声呐配置表示认可 [3] -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称日方舰艇价格合适并希望尽快入列 日本防卫大臣希望借此强化合作 [3] 澳大利亚护卫舰采购计划 - 澳大利亚海军2024年2月宣布计划采购11艘新型护卫舰替换老旧舰艇 预计投入111亿澳元(约70亿美元) [3] - 要求采用合作开发方式 在合作方现有主力护卫舰基础上联合研发 [3] - 前3艘在合作方国内船厂建造 其余8艘转至西澳大利亚州亨德森造船厂制造 [3] 日本首次出口护卫舰 - 日本政府将首次对外出口护卫舰 购买方为澳大利亚 [3] - 澳大利亚政府已告知日本政府 "最上"级护卫舰在竞标中胜出 [3] 日澳战略合作升级 - 两国政府在东京举行外长防长"2+2"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 [4] - 日本防卫大臣称护卫舰引进标志两国防卫合作提升至新高度 [4] -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称此举能够推动两国防卫产业合作 [4] 地区战略影响 - 两国通过深化安全合作配合美国"印太战略" [4] - 日本推进高超声速导弹与航母改造等军事化动作 [4] - 澳大利亚借助"奥库斯"发展核潜艇并与日本开展装备合作 [4]
印度被激怒了,多国直呼美国是“马桶”!沙利文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之前4年都白干了
搜狐财经· 2025-09-06 06:49
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商品加征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 直接影响印度55%以上对美出口商品[1][3] - 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包括纺织、宝石和珠宝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电子和制药行业暂未受直接影响[3][4] - 印度政府采取反制措施 对数百种消费品大幅减税 包括牙膏、小汽车等日用品和大件商品 部分商品消费税降至5% 保险产品完全免税[4]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 印度总理莫迪拒绝接听特朗普电话并访问中国和日本 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 该峰会规模达2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1][6][8] - 美国四年间构建的"反中联盟"和"印太战略"受到严重破坏 印度转向加强与中俄的联系[3][6][8] - 欧洲盟友重新评估与美国关系 全球民意调查显示多国对中国好感度超过美国[6] 经济与市场反应 - 美国是印度最大出口市场 关税政策导致印度国内舆论从"美印蜜月"转向"美印冷战"[3][4] - 印度通过减税政策刺激国内消费 同时作为对美贸易战的精准反击[4] - 全球供应链出现不确定性 各国企业重新评估"去中国风险"战略 认为美国成为最大不确定因素[6]
日澳“2+2”会谈盯着中国讨论防务合作,专家: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环球时报· 2025-09-05 22:49
此前,澳大利亚宣布引进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锐的最上级护卫舰。共同社5日称,中谷元表示此举"标志 着(两国)防卫合作提升至新高度",马尔斯则称"能够推动两国的防卫产业合作"。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日本与澳大利亚两国政府5日在东京举行外长防长"2+2"会谈并发表联合 声明。日本广播协会(NHK)5日报道称,针对中国的军事活动,日澳扬言反对在东海、南海"以武力 或胁迫单方面改变现状",并宣称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对地区及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接受 《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日澳借口"中国威胁"发展进攻性力量,加剧地区紧张局势,暴露甘当美 国"打手"的意图。 日本《产经新闻》称,日本外相岩屋毅、防卫相中谷元与澳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马尔斯、外长黄英贤出席 了会谈。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表示,两国具备在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意愿与能 力。报道称,针对所谓"中国强化海洋活动的动向",两国反对"通过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 据《产经新闻》报道,双方还就强化日美澳三国协作,推进与印度、菲律宾、韩国及太平洋岛国等国合 作的必要性达成共识。此外,两国就第三国发生纷争等情况时协助撤离本国公民事宜达成一致。 军事专 ...
越南位置成王牌,中国能源安全多层保障,美国布局恐落空
搜狐财经· 2025-09-03 09:03
战略资源与地缘政治重要性 - 稀土资源在现代工业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尤其在芯片制造 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发挥关键作用[1] - 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保障比单一资源更具战略价值 地缘政治视角下越南对华政策转变为中国提供战略优势[1] 中国能源安全与马六甲困境 - 中国对石油和天然气进口依赖度持续攀升 目前中东和非洲能源资源需经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 该海峡最窄处仅2.8公里 极易受外部控制或干扰[3] - 美国及其盟友可通过控制马六甲海峡威胁中国能源供应安全 形成"马六甲困境" 这是中国能源安全领域最突出的软肋[3] 越南的地缘战略价值 - 越南地理位置处于连接南海与印度洋的关键节点 可作为中国能源安全的天然屏障[3] - 越南海防港和岘港等战略港口扩建工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为中国能源运输提供重要备用通道[3] - 越南的地缘优势超越稀土资源重要性 能源运输通道的地理优势具有绝对唯一性 掌控关键航道就能在地区安全格局中占据主动[4] 中越合作与战略影响 - 越南制造业严重依赖中国工业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 中国需要确保南海航道畅通 双方形成互利共赢关系[3] - 越南深化与华合作包括港口建设与航道安全等领域 这种合作模式一旦固化将使美国对华遏制战略失去关键支点[4][8] - 通过越南深水港进行能源转运或经由中南半岛陆路管道可构建多元化能源运输网络 彻底改变中国能源供应被动局面[7] 美国战略担忧与全球影响 - 美国希望通过"印太战略"拉拢越南构建对华包围圈 但越南不完全倒向美国导致美国战略布局面临严重挫折[4] - 美国全球领导地位依赖于对关键海上通道的控制权 特别是马六甲海峡和南海水域[5] - 越南与中国合作维护南海航道安全将降低美国海军在该地区的存在感 动摇美国全球霸权根基[5][8] 区域格局变化与长期趋势 - 越南选择深化与中国港口和航道合作既能获得经济收益又能增强自身安全 标志着南海战略格局的重要转变[7] -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南半岛推进 铁路网 公路系统和能源管道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越南的战略价值将持续提升[8] - 地区国家在切身利益面前做出务实选择 只要中国能提供持续经济红利 越南等国家就不会完全倒向美国[7]
特朗普现在火气很大,对莫迪撂下一句狠话,关键时刻,印度承诺对美零关税,为时已晚!
搜狐财经· 2025-09-03 03:40
美印贸易摩擦 - 特朗普宣布对印度部分出口商品加征50%关税 重点针对纺织和珠宝等劳动密集型行业[1] - 电子和制药行业暂未受关税影响 苹果在印度的工厂投资也未受影响[1] - 印度提出对美零关税提议但被特朗普拒绝 称"为时已晚"[1][3] 印度应对策略 - 印度工商部长表示将开拓新市场 不会屈服于美国压力[5] - 印度采取"边吵边谈"策略 一方面与中俄深化合作 另一方面与美国继续贸易谈判[5] - 印度凭借其市场规模和地缘位置优势 在全球大国博弈中保持自主外交[5] 行业影响 - 纺织和珠宝行业受关税冲击最严重 美国是印度最大出口市场[1] - 印度被指责将俄罗斯石油转售欧洲 被白宫贸易顾问称为"克里姆林宫的洗衣店"[6] - 美印贸易摩擦可能促使印度加速市场多元化 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5] 地缘政治背景 - 印度在上合峰会签署"天津宣言" 与中俄关系走近引发美国不满[3] - 美国试图通过"印太战略"拉拢印度遏制中国 但印度坚持两边下注策略[3][5] - 美印关系进入对抗与妥协交替的新阶段 双方既不想彻底决裂也不愿让步[5]
美国不甩印度,加征50%关税,莫迪访问日本,强调全世界期待印度
搜狐财经· 2025-09-01 10:28
美印关系转变 - 美国对印度立场出现明显转向 从四方对话机制中退出迹象 高层会谈出席程度下降[1] - 美国对印度征收高达50%关税 贸易态度变得强硬[1] - 美国公开指责印度利用俄乌冲突牟利 通过进口俄罗斯石油和转口贸易实现利润[1] 美印军事合作历史 - 美国曾向印度出口重要武器装备 包括C-17A军用运输机 P-8A海上反潜巡逻机 航空母舰电磁弹射系统[3] - 美国通过军事装备出口推动印度在印太战略中配合[3] - 四方对话机制成员包括美国 印度 日本 澳大利亚 定期开展马拉巴尔联合军演[3] 印度外交策略调整 - 印度外长苏杰生对中国进行访问 莫迪总理抵达中国出席上合组织峰会[5] - 莫迪访问日本 与首相石破茂举行双边会谈 乘坐日本新干线列车[5] - 印度推动与日本在高铁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5] 日印经济合作 - 印度期望通过强化日印双边关系实现完美伙伴定位[7] - 印度希望从日本引进大量先进技术 提升产业链水平[7] - 印度寻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改善制造业核心能力和全球竞争力[7] 印度经济现状 - 印度跃居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经济扩张节奏显著加快[9] - 印度长期存在对外贸易逆差问题 困扰经济可持续增长[9] - 印度通过外交策略调整 加强与日本关系形成对美国制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