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斧巡航导弹
icon
搜索文档
乌克兰,遭大规模空袭!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00:25
【导读】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了超过12小时的大规模空袭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综合报道 一起来看下俄乌局势的最新情况。 泽连斯基:乌多地遭大规模空袭 已致4死80余伤 当地时间9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晚间视频讲话时表示,俄方此次袭击已造成包括 一名儿童在内4人死亡,另有80余人受伤;大部分受损建筑为普通民宅和民用设施。 俄罗斯国防部9月28日称击落多架乌克兰无人机,乌克兰空军称击落以及拦截了大量俄军空中 目标。 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国防部称,当地时间28日凌晨,俄防空系统在多地共击毁41架乌克 兰无人机,此外俄军使用远程空基和海基精确武器以及攻击型无人机,对乌克兰军工复合体 设施以及军用机场设施发动大规模打击,命中所有预设目标。 乌克兰空军通报称,当地时间9月27日20时30分至28日凌晨,俄军向乌克兰发射了590多架 无人机和超过40枚各型导弹,包括2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主要的袭击目标是乌克兰首都基 辅。截至28日上午10时30分,乌军击落以及拦截了共611个空中目标。 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当地时间9月28日表示,乌军当天对该 州基础设施发动了袭击,目前电力供应出现相 ...
射程超过2000公里,可能导致局势升级,美媒:美或向乌克兰提供“战斧”
环球时报· 2025-09-27 22:32
美国对乌克兰军事援助政策动向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闭门会晤时提出希望美国提供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及批准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特朗普表示不反对但未当场承诺[1] - 泽连斯基表示如果乌克兰军队掌握此类远程打击武器俄罗斯将在谈判中面临更大压力 并称拥有该武器将迫使俄方重新计算风险[1] - 乌官员计划下周赴华盛顿与美国国防部长及副防长会谈 重点讨论远程武器问题[1] 美国政策历史立场及潜在风险 - 拜登政府时期美方因战斧导弹射程可深度覆盖俄罗斯内陆可能带来极大风险而明确拒绝乌方相关请求[2] - 美国防部自今年春末以来阻止乌方使用ATACMS打击俄境内目标[2] - 分析人士警告若美国批准乌克兰使用战斧导弹将使俄乌冲突进一步升级[2] 特朗普政府对俄乌冲突立场变化 - 特朗普25日与土耳其总统会晤时称俄罗斯耗费数以亿计美元却几乎没有从乌克兰手中夺到土地 认为现在到了停止冲突的时候[2] - 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发文称俄罗斯原本可能一周内击败乌克兰 但现实证明俄罗斯看上去更像一只纸老虎[2] - 克里姆林宫回应称俄罗斯不是老虎而更像一头熊 并强调俄罗斯是真正的熊[2] 国际社会对冲突的应对措施 - 欧盟26日召开视频会议 9个国家同意建立无人机墙以更好地探测追踪和拦截侵犯欧洲领空的无人机[3] - 欧盟计划利用在欧洲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为乌克兰提供高达1400亿欧元的无息贷款以支持基辅的财政和战时支出[3] - 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北约和欧盟利用乌克兰向俄罗斯发动了真正的战争并已直接参与其中[3]
又变了?特朗普称对乌用美制远程武器袭俄持开放态度
新华社· 2025-09-27 06:55
《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和欧洲高级官员的话报道,乌克兰官员将于下周前往华盛顿,同美国防部长赫 格塞思举行会谈。赫格塞思和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防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负责审批乌方提出的使用美 制武器打击俄罗斯领土的请求。 自今年春末以来,美国防部一项高层审批程序阻止了乌方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打击 俄境内目标。其间,乌方至少有一次试图使用ATACMS打击俄境内目标,但遭美方拒绝。 白宫和五角大楼尚未就《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作出回应。 美国《华尔街日报》26日报道说,据美国和乌克兰匿名官员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诉乌克兰总统泽连 斯基,他对解除美国限制乌克兰使用美制远程打击武器袭击俄罗斯持开放态度,但并未对此作出承诺。 不反对、不承诺 特朗普23日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与泽连斯基举行会晤。美乌匿名官员透露,泽连斯基在会晤时向特朗 普请求获得更多远程导弹,并批准使用这类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特朗普回应称"他不反对这一想 法",但并未承诺取消美国对此类攻击的禁令。 泽连斯基26日在接受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采访时透露,他在与特朗普会晤时请求获得"战斧"巡航导 弹,其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 特朗普23日在他 ...
特朗普正考虑对乌提供远程武器
财联社· 2025-09-27 03:14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26日获悉,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时表示,愿意考虑向乌克兰提供美制远程 武器并解除对其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限制,但美方尚未作出明确承诺。 在随后的会晤中,据知情官员透露,泽连斯基请求特朗普允许他使用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自今年春 天以来,特朗普政府一直阻止乌克兰发射ATACMS。 知情官员还透露,泽连斯基在会谈中还请求特朗普提供"战斧"巡航导弹,这种导弹的射程约为900至1500英里。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批准 这一请求,并提供其他远程武器。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这类武器的要求得到批准,将支持人们的猜测,即总统对乌克兰参与战争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此前,在今年2月与泽 连斯基的会面中,他还当着许多媒体面指责指责泽连斯基,并告诉他"你是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战赌博"。 此前,特朗普本周二在纽约向世界各国领导人发表长篇演讲,指责俄罗斯领导人普京"领导不力",并似乎改变了他在俄乌冲突方面的立场。 下载财联社APP获取更多资讯 准确 快速 权威 专业 7x24h电报 头条新闻 VIP资讯 实时盯盘 "它向你展示了什么是领导力,糟糕的领导力会 ...
知情官员称特朗普考虑对乌提供远程武器 但未承诺解禁
央视新闻· 2025-09-26 19:58
当地时间9月26日获悉,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时表示,愿意考 虑向乌克兰提供美制远程武器并解除对其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限制,但尚未作出明确承诺。 报道称,此举显示特朗普在援乌政策上态度有所松动,但未来是否放宽限制仍存重大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知情的美方与乌方官员透露,泽连斯基在会谈中请求获得更多远程导弹(包 括"战斧"巡航导弹)并允许用于打击俄境内目标。特朗普回应称"不反对这一想法",但没有确认会改变 现行禁令。 ...
警惕!美军在日本首次公开展示“堤丰”系统
第一财经· 2025-09-15 11:26
微信编辑:夏木 当地时间9月15日,美国军方在日本岩国海军陆战队航空站首次公开展示"堤丰"陆基中导系统。图源:英媒 据环球网援引外媒报道,美国军方15日在日本岩国海军陆战队航空站首次公开展示"堤丰"陆基中导 系统,该导弹系统还将在美日联合军事演习中亮相。对于美日最新的动作,中方已多次就相关问题表 明严重关切。此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也表示 , 美国首次将"堤丰"中导系统部署 到日本值得警惕。 外媒称,"堤丰"陆基中导系统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其射程可从日本覆盖中国东部沿海及俄罗斯 部分地区。报道称,这是继2024年4月该系统部署菲律宾后首次出现在日本西部,对于此前相关部 署,中俄已经表示强烈抗议,谴责美国加剧军备竞赛。 ...
警惕!美军在日本首次公开展示“堤丰”中导系统,宣称“演习结束就撤”
环球网· 2025-09-15 10:39
路透社称,有军事分析人士明确表示,相较于美军今年在澳大利亚的实弹演习,"堤丰"系统现身离中国不远的日本, 可能引发更强烈反应。 报道称,"堤丰"系统指挥官韦德·格尔曼宣称:"使用多种系统和不同弹药能为敌方制造困境,该系统的部署速度使我们 能根据需要迅速前移。"格尔曼确认联合演习结束后"堤丰"将撤离日本,但未具体说明去向或是否会重返日本。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8月29日表示,中方已多次就相关问题表明严重关切。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国在亚洲国家部 署"堤丰"中导系统。在日部署中导系统将进一步损害其他国家正当安全利益,对地区战略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美 方、日方应切实尊重他国安全关切,不得引入"堤丰"中导系统,以实际行动为地区和平稳定发挥正面作用。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军方15日在日本岩国海军陆战队航空站首次公开展示"堤丰"陆基中导 系统,该导弹系统还将在美日联合军事演习中亮相。对于美日最新的动作,中方已多次就相关问题表明严重关切。此 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也表示,美国首次将"堤丰"中导系统部署到日本值得警惕。 根据路透社此前报道,2024年4月美菲"盾牌"联合军事演习期间,美国 ...
假想击沉53艘中国军舰,美军官靠爽文为核潜艇重建优势
虎嗅· 2025-08-26 04:48
美国海军核潜艇战略与能力 - 美国海军将下一代核潜艇SSN(X)建造计划从2035年推迟至2040年[1] - 美国海军现役核潜艇总数48艘 太平洋舰队与大西洋舰队分配比例约60:40 太平洋舰队部署28艘核潜艇[16] - 核潜艇实际可用率仅约40% 维修或待修状态导致仅29艘可投入作战 其中太平洋舰队19艘 大西洋舰队10艘[16] 核潜艇作战部署与战术 - 预设台海冲突中核潜艇隐蔽前出作战海域 主要使用鱼雷攻击而非反舰导弹 避免暴露位置[14][15][19] - 开战初期战区部署4艘核潜艇 两周内击沉53艘中国战舰假想战果 包括2艘航母和2艘两栖攻击舰[31] - 核潜艇弹药消耗速率高 交战两周内需撤离补给 再装填周期需6天航渡加1天装填时间[31] 美国海军造船与维护能力 - 核潜艇建造能力严重下滑 冷战时期拥有140多艘核潜艇 现仅48艘[46] - 船厂产能不足导致海军婉拒国会加造核潜艇要求 供应链问题与熟练技工流失制约产能[46][48] - "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2021年撞山事故后 计划2026年修复重返现役[47] 中美军事技术对比 - 中国已建立海底水声探测网络 配合主动拖曳声呐与无人潜航器 形成广域反潜体系[39][40] - 中国反潜手段结合空投声呐浮标与导弹搭载反潜鱼雷 极大扩展反潜打击范围[40] - 中国六代机已进入试飞阶段 美国六代机NGAD项目仍处于概念模糊阶段[8] 台海冲突战略局限性 - 核潜艇仅能实现海上拒止而非控制 无法解决陆地战争结局问题[45] - 解放军台海战术多样化 "打封登"选项降低大规模两栖登陆依赖性 削弱核潜艇反制效果[43] - 台湾海峡水文环境复杂 核潜艇潜望镜深度活动易被探测 战果假设被指过于乐观[37][38]
中国最大的威胁,从来不是美国,阴魂不散的日本,早晚会卷土重来
搜狐财经· 2025-08-23 23:06
日本经济结构性变革 - 日本经济正经历深刻结构性变革 走出通缩并出现良性工资-价格螺旋 [6] - 企业盈利和资本支出持续增长 预计2025年实际GDP增速达1.2% [6] - 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收益率高达18% 远超其在欧美和东盟的投资回报 [6] 日本产业技术优势 - 日本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举足轻重 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领域 [6] - 通过深度经济捆绑掌握主动权 对产业链构成潜在制约能力 [6] 日本军事能力扩张 - 防卫预算连年创新高 2025财年达8.7万亿日元 [8] - 计划2027财年将防卫开支提升至GDP的2% 打破专守防卫红线 [8] - 采购数百枚战斧巡航导弹 研发部署射程超1000公里国产导弹 [8] - 2025年3月底前成立统合作战司令部 实现陆海空自卫队统一指挥 [8] - 强化太空 网络和电磁等新兴领域军事能力 构建跨域作战优势 [8] 美日同盟关系演变 - 美日同盟从美主日从演变为更具对等协同意味的战略平台 [10] - 日本通过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深化军事一体化 换取军事松绑通行证 [10] - 积极拉拢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 通过军事援助和装备出口扩展军事触角 [10] 日本国内政治生态 - 政坛右翼和民粹主义势力抬头 极右翼政党在2025年参议院选举中强势崛起 [12] - 修改和平宪法实现国家正常化呼声高涨 政策呈现缓和与遏制并存的投机心态 [12] - 首相石破茂内阁支持率持续低迷 2025年8月民调显示已跌至15.7% [12] 日本战略定位转变 - 日本正从被动接受美国保护的战败国转变为利用大国博弈间隙谋求战略利益的精明玩家 [14] - 采取经济上依赖政治上对立的策略 维持对华经贸往来同时在地缘政治上步步为营 [14] - 最终目标是彻底摆脱战后秩序束缚 重新成为主导地区乃至世界事务的强权 [4]
国际观察丨日本投降80年,警惕右翼淡化侵略史
新华社· 2025-08-16 23:11
新华社东京8月16日电(记者陈泽安 汪楠 胡晓格)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的日子。侵略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令 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邻国饱受摧残与苦难,日本理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然而,日本右翼势力却运用种种手段,不断淡化侵略历史、美化战争罪行、扮演"受害者",还在扩军备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日本有识之士指 出,日方应正视并深刻反省侵略历史,铭记战争教训,避免重走老路。 8月早些时候,日本广岛和长崎先后举行一年一度的遭原子弹轰炸纪念仪式。仪式上,从石破茂到两市市长和民众代表,发言中都是诉说日本遭 受原子弹轰炸的惨状和控诉核武器的不人道。记者在长崎采访时发现,受访民众基本都在强调核爆造成的伤害,却鲜少有人提及日本对其他国家 的持续加害。 8月9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长崎举行的遭原子弹轰炸纪念仪式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长期以来,日本不断在国内外强化所谓"战争受害者"叙事,塑造"和平国家"形象,极力淡化本国侵略历史和种种暴行。这种片面的"受害者史 观"成为日本社会主流。 政界右倾加剧 199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50周年之际,时任首相村山富市以内阁决议形式发表"村山谈话",明确指出日本的"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