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产业

搜索文档
平安好医生涨幅扩大至13.1%,港股医药ETF (159718.SZ)强势上涨1.3%
新浪财经· 2025-08-21 06:21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 - 8月21日午盘港股医药多只个股绩后大涨,平安好医生涨幅扩大至15 06%,恒瑞医药涨超1%,港股医药ETF(159718 SZ)现涨1 32% [1] - 权重股平安好医生(01833)上涨13 15%,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上涨5 72%,晶泰控股(02228)上涨5 54%,丽珠医药(01513)和信达生物(01801)等个股跟涨 [1] 公司业绩表现 - 平安好医生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5 0亿元,同比增长19 5%,高于市场预期 [1] - 恒瑞医药25H1营业收入157 61亿元,同比增长15 88%,归母净利润44 5亿元,同比增长29 67% [1] - 恒瑞医药第二季度营业收入85 56亿元,同比增长12 53%,归母净利润25 76亿元,同比增长24 88% [1] 行业动态与信号 - 恒瑞拟以自有资金回购A股股份,拟使用资金总额不低于10亿元,不超过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90 85元/股 [2] - 中国生物制药副总裁谢总增持股份,创新药产业逻辑认同度提升,逻辑比较优势明显 [2] 港股医药ETF特点 - 港股医药ETF板块构成均衡,包含创新药、CXO、互联网医疗、创新器械等港股特色标的 [2] - 港股医药ETF(159718 SZ)及其联接基金(A类:019598,C类:019599)是配置港股医药板块的便捷标准化工具 [2]
创新药“纯度”100%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焕新
证券时报· 2025-08-13 17:41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调整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编制方案 明确剔除CXO公司 聚焦创新药核心公司 修订规则于8月11日生效 该指数将成为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 [1] - 被移出的5家CXO企业年内涨幅均落后于指数整体表现 合计权重高达20% [1] - 根据剔除CXO公司后的指数成份股进行回测 2023年指数发布日以来 修订后的指数年化收益率超47% 夏普比率显著提升 [1] CXO行业现状 - CXO公司核心定位是服务支持角色 主要为创新药企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研发、生产、商业化外包服务 不直接掌握创新药的核心知识产权 亦不承担新药研发失败风险 无法分享专利商业化成功后的授权收益 [2]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公募基金对CXO板块的配置比例已降至历史冰点 [1] - 主动权益类医药基金前10名的核心持仓中 CXO公司的持仓比例降至最低水平 [2] 创新药行业趋势 - 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创新药ETF年内收益已逼近翻倍 折射出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产业进入盈利兑现期的强烈预期 [1] - 随着市场对创新药主题基金、ETF的配置需求向精细化、个性化升级 叠加创新药行业盈利拐点临近 板块整体投资吸引力显著跃升 [2] - 剔除CXO公司后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份股全部为创新药企业 能够更精准地表征本轮创新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2]
都是创新药指数 A股和港股有何不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4:56
创新药指数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热度持续攀升,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等港股及A股市场的创新药相关指数纷纷走强 [1] 指数编制规则差异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聚焦A股创新药研发公司,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样本,不剔除医药外包公司(CXO) [2]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聚焦港股通创新药公司,明确剔除医药外包公司(CXO),按照上市公司与创新药业务的相关性分数进行选样,成份股数量为40只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选样方法为选取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最高的50只证券,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则根据相关性分数最高的40只证券选为成份股 [4] 医药外包公司定义 - 医药外包公司主要提供药物发现、商业化生产等外包服务,核心价值在于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提升、规模效应导致的成本降低以及经验积累形成的质量保障 [3] 行业分布差异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前三大权重行业分别为化学制剂(46.6%)、医疗研发外包(21.3%)和其他生物制品(15.2%) [5]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前两大权重行业为化学制剂(48.9%)和其他生物制品(41.1%),明确剔除了医疗研发外包行业 [5] - 化学制剂属于化学药,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其他生物制品属于生物药,研发周期更久、技术壁垒更高 [5] 成份股差异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集中度更高,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约为75%,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合计占比不到50% [9]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中,药明康德(权重13.09%)和恒瑞医药(权重10.19%)为前两大成份股,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石药集团(权重10.75%)和中国生物制药(权重10.31%)为前两大成份股 [1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汇聚更多生物科技公司,如康方生物(权重10.24%)、信达生物(权重9.45%)等 [11] 指数产品跟踪 - 市场上有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等产品分别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 [12]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上涨4.03%
金融界· 2025-08-13 12:40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单日上涨4.03%至2393.56点 成交额达544.35亿元 [1] - 近一个月指数上涨11.98% 近三个月累计上涨35.45% 年初至今涨幅达47.88% [1] - 指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设置为1000点 [1] 指数编制规则 - 选取沪港深三地市场创新药研发生产上市公司 按市值排名选取不超过50只代表性证券 [1] - 样本调整频率为每半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1] - 设置特殊情形临时调整机制 对退市及不符合港股通资格的样本及时剔除 [1] 跟踪产品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涵盖国泰、西藏东财、富国及华泰柏瑞等多家机构产品 [2] - 产品类型包括ETF及联接基金 覆盖A类/C类不同份额结构 [2]
逆势进场!资金涌入创新药板块
上海证券报· 2025-08-12 23:05
资金流向 - 自7月30日创新药板块调整以来 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达100.09亿元 较7月1日至29日的9.09亿元大幅增长 [2]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净申购28.94亿元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24.78亿元 多只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超6亿元 [2]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达72.47亿份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达11.83亿份 均创历史新高 [2] 机构持仓动态 - 巴克莱银行持有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元 位列第一大持有人 [4] - 3月多只企业年金集中买入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4]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基金年内收益率超130% 目前已暂停申购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实施10万元限购 [4]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新药产业处于爆发增长态势 行业迎来基本面拐点 正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 [7] -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优化提升创新药准入效率和商业回报预期 商业健康险创新药目录制定打开市场空间天花板 [7] - 创新药企业全球化进程加速 通过BD带来可观收入增厚 国内政策红利释放与全球化突破构成核心驱动逻辑 [7] 估值与投资逻辑 - 创新药板块估值采用"远期产品销售峰值+现金流贴现"模型 当前估值反映首付款溢价 随全球研发推进和商业化落地仍有提升空间 [8] - 中国创新药企业每亿元研发投入产出效率远超国际同行 成为全球产业链重要补充 [8] - 板块存在技术性调整压力 需警惕估值泡沫化风险 重点挖掘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 [7] 产品动态 - 交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基金、嘉实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金等多只创新药主题基金正在发行 [6] - 长城港股医疗保健精选混合基金、建信医疗创新股票基金等主动管理型医药基金同步推出 [6]
创新药“纯度”100%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标的指数全新升级
金融界· 2025-08-11 02:10
近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宣布修订编制方案,并于8月11日正式生效。此次修订明确剔除医药 外包企业(CXO,全称为医药合同外包服务组织),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将纯粹聚焦创新药核心公 司,是目前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 根据新的编制方案,指数剔除了5家CXO公司,这5家公司原先在指数中的权重合计约为20%,且年 内涨幅均不及指数整体表现。根据剔除CXO后的指数成份股进行回测,2023年指数发布日以来、2024 年、2025年初至今,指数业绩表现均更好,且自2023年指数发布日至今,修订后的指数年化收益率超 47%,夏普比率也更高。 (责任编辑:康博)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创新成本不断降低、研发效率不断提高,管线储备 已跃居全球第二,吸引跨国药企大幅增加我国创新药专利的采购,今年1-5月采购金额已接近2024年全 年水平。从中长期来看,大型跨国药企加快从我国采购创新药专利的趋势仍有望持续。 我国创新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加强,这也成为股票市场重新定价我国创新药资产价值的重 要依据。今年以来,港股医药板块表现亮眼,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截至8月5日,恒生港股通创 ...
华富基金廖庆阳:拥抱创新药浪潮 差异化挖掘黑马股机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0:06
回顾这一轮创新药板块的行情,廖庆阳将今年2月至5月划分为第一波主升浪,5月以来划分为第二波主 升浪。在他看来,当前第二波主升浪行情仍在持续。 "第一波行情主要源于医保政策的推动,创新药不仅可以由医保支付,商业保险也逐步覆盖。在此过程 中,一些医药企业逐步有大额的BD项目出现,创新药在AI及机器人之后承接了市场的热点切换。而支 撑起第二轮行情的因素,一是在以ASCO年会为代表的全球创新药学术会议上,中国大量优秀的创新药 产品凭借出色的临床验证成果,获得了全球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二是全球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对国内创新 药产品进行'扫货式'抢购,大型BD交易浮出水面,正式开启了这一轮国内创新药资产的价值重估。"廖 庆阳总结道。 在廖庆阳看来,BD交易爆发的原因,一方面是全球大型跨国制药公司专利药进入了快速迭代的"悬崖 期",另一方面是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方式正经历重大变革。在这样的迭代周期中,跨国公司发现, 中国的创新药企业经过多年蛰伏,已经能生产出疗效显著的创新药产品,并且成本要远低于欧美的大型 生物技术公司,工程师红利的释放使得中国创新药管线迅速扩围。因此,中国创新药企业开始在资本市 场上得到广泛认可。 差异化挖掘黑 ...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上涨4.05%
金融界· 2025-07-29 12:58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上涨4.05%至2435.18点 成交额达689.19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21.77% 近三个月上涨33.51%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50.42% [1] 指数编制规则 - 选取沪港深市场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生产的上市公司证券 按市值排名选取不超过50只代表性样本 [1] - 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点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1] 跟踪产品 - 跟踪基金包括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联接A/C、西藏东财中证沪港深创新药A/C、富国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联接A/C等10只公募产品 [2]
东吴医疗服务股票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809.49万元 净值增长率18.12%
搜狐财经· 2025-07-21 04:47
基金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基金利润809.49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06元 [2] - 第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18.12%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47.93%,同类排名5/54 [3]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69.65%,同类排名8/54 [3]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75.56%,同类排名8/53 [3]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5.41%,同类排名21/46 [3] - 近三年夏普比率-0.0279,同类排名21/46 [8] - 近三年最大回撤51.61%,同类排名3/46,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2年三季度为24.3% [10] 基金规模与持仓 - 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5252.2万元 [2][15]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85.43%,同类平均88.19%,最高仓位91.31%(2022年三季度末),最低仓位78.09%(2023年一季度末) [13] - 持股集中度较高,前十大重仓股为信达生物、康方生物、三生制药、泽璟制药、益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迈威生物、康弘药业、石药集团、百利天恒 [17] 行业趋势与投资策略 - 创新药引领医药行业表现,国内药企与海外MNC大额BD交易事件频发反映中国创新药产业竞争力提升 [2] - 中国创新药开始参与欧美医药市场商业价值分配,产业逻辑与业绩兑现具备充足空间 [3] - 基金以产业趋势和公司竞争力为基础构建创新药为主的组合配置,中长期看好创新药为代表的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3]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毛可君管理2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东吴医疗服务股票A近一年收益率75.56%,东吴智慧医疗量化混合A收益率46.48% [2]
创新药ETF沪港深: 西藏东财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09:17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创新药ETF沪港深,场内简称创新药ETF沪港深,基金主代码159622 [2] - 基金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3年04月21日 [2]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236,603,238.00份 [2] - 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2] - 投资策略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 [2] - 在正常市场情况下,力争将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控制在0.35%以内,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 [2] 业绩表现 - 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8.6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7.86% [7] - 过去六个月净值增长率25.9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24.84% [7] - 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48.8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46.79% [7]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净值增长率-3.3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0.91% [7]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基金份额净值为0.9664元 [10] 投资组合 - 股票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97.67%,金额226,405,894.32元 [11] - 制造业投资占比41.88%,金额95,762,449.64元 [12]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占比13.08%,金额29,917,724.50元 [12] - 医疗保健行业投资占比41.91%,金额95,828,070.79元 [13] 基金管理 - 基金经理吴逸,从业15年,曾任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产品创新及量化投资部总监助理 [7][8] - 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9] - 基金管理人严格执行公平交易制度,未发现存在违反公平交易管理要求的行为 [9] 基金份额变动 -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232,603,238.00份 [13] -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80,000,000.00份,总赎回份额76,000,000.00份 [13]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236,603,238.00份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