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9:57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15日15:00-16: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4] - 投资者可在2025年9月30日至10月14日16:00前通过官网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hjhszqb@hjhsgy.com提交问题 [2][6] - 参会高管包括董事长田玉波、董事会秘书孙雪、财务总监张海峰及独立董事马元驹 [4] 财务信息披露问题 - 广西某项目收入确认不符合条件导致报表科目核算不准确 [7] - 部分应收账款核销及账龄核算错误造成坏账准备计提不准确 [7] - 工程施工类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计提存在误差 [7] - 商誉减值测试未说明资产组范围变更原因 [7] 重大诉讼披露违规 - 2022年10月26日起连续12个月累计涉诉金额达1.22亿元 [7] - 未及时披露临时报告且未在2023年半年报中披露重大诉讼 [7] 关联交易披露问题 - 2024年1月20日起连续12个月与同一关联方交易金额达6,563万元 [7] - 未履行审议程序及临时信息披露义务 [7] 监管措施及整改 - 北京证监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8] - 涉及人员包括董事长田玉波、董事会秘书孙雪、前后任财务总监魏良彬与张海峰 [7][8] - 公司需在15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8]
摊牌了!监管一次性点名五家公司,资本市场再响警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2:25
监管处罚概况 - 五家公司因信披违规面临监管处罚和投资者维权 包括科净源 ST思科瑞 ST复华 ST创意和ST绝味 [1] 具体违规行为分析 - ST创意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分别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和12,470.34万元 因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 [3] - ST绝味2017-2021年少计营业收入 占各年度披露营收比例分别为5.48% 3.79% 2.20% 2.39%和1.64% [3] - 科净源全资子公司违规提供担保累计1.5亿元 未履行审议程序 [3] - ST复华2019年 2020年及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4] - ST思科瑞2022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 [5] ST处理措施 - ST思科瑞 ST复华 ST创意和ST绝味自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7] - ST创意作为创业板股票仍保持20%涨跌幅限制 其余三家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7] - 科净源未触及ST标准 因违规不涉及财务数据造假 [7] - 被ST公司需在证监会正式处罚决定后满12个月方可申请撤销ST [7] 投资者索赔条件 - 科净源适格投资者需在2023年10月26日至2024年4月29日期间买入且2024年4月30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8] - ST思科瑞索赔区间为2023年4月10日至2025年1月17日买入且2025年1月18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8] - ST复华涉及两个索赔区间:2014年4月19日至2024年3月20日买入且2024年3月21日后亏损 或2024年4月30日至2024年8月5日买入且2024年8月6日后亏损 [8] - ST创意索赔区间为2023年4月25日至2025年3月28日买入且2025年3月29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8] - ST绝味索赔区间为2018年4月16日至2024年8月15日买入且2024年8月16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9]
上交所对韩建河山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0:09
公司违规与纪律处分 - 上交所对韩建河山及相关责任人(时任董事长兼总裁田玉波、时任财务总监张海峰、魏良彬、时任董事会秘书孙雪)予以通报批评 [1] - 公司多期定期报告中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 违反《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及多项《股票上市规则》条款(包括2023年8月、2024年4月及2025年4月修订版本) [1] - 公司未规范披露重大诉讼及关联交易 直接影响投资者知情权 [1] 资本市场动态 - A股总市值突破116万亿元 反映市场整体规模扩张 [2] - "9·24"事件一周年之际 中国资本市场经历四大结构性变革 重塑行业生态 [2]
通达股份融资净买入143.42万元,此前信披存问题或还面临受损股民维权
搜狐财经· 2025-09-25 09:53
融资交易情况 - 9月24日融资买入814.32万元 融资偿还670.9万元 融资净买入143.42万元 [2] 监管违规事项 - 河南证监局发现公司存在募集资金置换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问题 [2] - 会计政策变更未经董事会审议且未及时披露 [2] - 会计核算不准确导致虚增2024年利润总额 [2] -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召开程序不规范 三会运作存在缺陷 [2] -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 [2] - 董事长马红菊 总经理曲洪普 财务总监闫文鸽 董事会秘书刘志坚被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 [3] - 违规行为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3] 投资者索赔事宜 - 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导致投资者损失可依法索赔 [3] - 索赔区间为2025年4月24日至2025年9月5日期间买入且当日收盘持有股票的投资者 [3] 子公司担保情况 - 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7.3亿元担保额度 包括通达新材料 通达久通 中盛贸易 通达宏基四家企业 [4] - 与兴业银行洛阳分行签署最高额保证合同 为通达久通提供1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 [4] - 担保事项在审批额度范围内 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 [5] - 截至2025年5月27日对子公司担保余额3.37亿元 占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13.3% [5] - 剩余可担保额度3.93亿元 [5] - 不存在逾期担保 诉讼担保或担保败诉应承担损失的情况 [6] 公司经营信息 - 参与招投标项目3250次 [7] - 拥有商标信息23条 [7]
江顺科技上市5个月收监管函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06:32
监管函内容 - 深交所对江顺科技发出监管函 因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关联资金往来表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和遗漏问题[1] - 具体问题包括关联租赁情况 关联应付项目列示不准确以及遗漏部分关联方经营性往来情况[1] - 公司违反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第1.4条和第2.1.1条第一款规定[1]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1500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25% 发行价格37.36元/股[2] - 募集资金总额5.604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4.905亿元 较原计划少7001.59万元[2] - 募资原计划用于铝型材精密工模具扩产建设 铝挤压成套设备生产线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4亿元 同比下降14.11%[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55.51万元 同比下降40.73%[3][4] - 扣非净利润4912.96万元 同比下降35.06%[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07.63万元 较上年同期1043.91万元下降177.37%[3][4] 发行费用构成 - 总发行费用6993.03万元 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4571.12万元[3]
国晟科技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多名高管被监管警示
犀牛财经· 2025-09-24 05:28
监管处罚 - 公司及多名责任人被北京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2] - 上交所对公司及相关负责人予以监管警示 [5] 财务违规 - 园林业务收入成本确认不准确导致2022年年报和2023年半年报、年报信息披露不准确 [4] - 子公司将8750万元对外借款视为工程预付款未向管理层报告 [4] 内部控制缺陷 - 对外借款未履行审议程序并及时披露 [4] - 新增光伏业务板块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涉及多个管理环节存在缺陷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7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9634万元 [5] 责任认定 - 回全福作为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对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5] - 吴君作为时任董事长对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5] - 高飞作为时任总经理对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5] - 张永胜作为时任财务总监对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5] - 姚麒作为时任财务总监对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5] 整改要求 - 被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对违规事项进行整改 [5] - 需就信息披露及规范运作中的合规隐患进行深入排查并制定防范措施 [5]
*ST万方立案调查风波未平,退市风险高悬
新浪财经· 2025-09-23 09:15
信披违规事件 - 公司于7月25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涉及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1] - 这是公司2024年4月收到吉林证监局警示函后第二次触及信息披露监管红线[1] - 律师事务所已启动投资者索赔登记 索赔区间包括2025年7月25日前买入且之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以及2025年1月25日至4月18日期间买入且之后卖出或持有亏损[1] 财务表现与退市风险 -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亏损450万元至650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500万元至700万元[2] - 股票交易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若2025年度财务数据继续触及相关规定可能被终止上市[2] - 超过3万名股东面临资产保全压力 需密切关注财务数据变化和立案调查进展[3][4] 经营前景 - 公司需要在2025年剩余时间内扭转亏损趋势以避免退市[3] - 任何负面消息公布都可能对股票价格产生重大影响[3]
绝味食品营收5年少计7.24亿被ST 公司及戴文军等合计被罚850万
长江商报· 2025-09-23 06:06
信息披露违规事件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合计7.24亿元[1][4][6] - 监管部门对公司及董事长戴文军等三人合计罚款850万元其中公司罚款400万元戴文军罚款200万元[1][8][9] - 公司股票自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绝味日涨跌幅限制缩至5%[1][10][11] 财务数据影响 - 2017年至2021年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4] - 各年少计营业收入具体为2017年2.11亿元、2018年1.66亿元、2019年1.14亿元、2020年1.26亿元、2021年1.07亿元[6] - 公司2017年至2021年实际营业收入分别为38.50亿元、43.68亿元、51.72亿元、52.76亿元和65.49亿元[5] 近期经营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0亿元同比下降15.57%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17]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34.04%[16] - 2023年营业收入72.61亿元同比增长9.64%但未达到当年77.93亿元的考核目标[13][15] 门店运营情况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底门店数量14969家较2023年底净减少近1000家[1][24] - 2024年年报和2025年半年报未披露门店具体数量及增减情况[1][25] - 历史门店数量增长显著从2019年底10954家增至2023年底15950家[21][23] 管理层责任与整改 - 董事长戴文军被认定为主要责任人员因知悉加盟门店装修业务但未纳入规范管理[8] - 财务总监彭才刚安排员工出借个人银行账户未规范业务核算被罚150万元[8] - 董事会秘书彭刚毅未规范信息披露被罚100万元公司承诺追溯调整财务报表并加强内控[8][12]
绝味食品营收5年少计7.24亿被ST 公司及戴文军等三人合计被罚850万
长江商报· 2025-09-22 23:08
信息披露违规及处罚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5年合计少计营业收入7.24亿元[2][3][5] - 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3] - 监管部门对公司及董事长戴文军等三人合计罚款850万元 其中公司被罚400万元 戴文军被罚200万元[2][6] 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股票自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绝味"[2][7] - 日涨跌幅限制由10%缩至5%[2][7] - 需待证监会正式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且完成财务重述后方可申请撤销ST[7] 财务表现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62.57亿元 同比下降13.84% 净利润2.27亿元 同比下降34.04%[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0亿元 同比下降15.57% 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10]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11.51%至1.43亿元 显示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可能性大[11] 门店数量变动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底门店数量达14969家 较2023年底净减少近千家[13] - 2024年年报和2025年半年报未披露门店具体数量及增减情况[14] - 历史门店数量从2019年底10954家增长至2023年底15950家 三年净增37.63%[12] 业绩目标达成情况 - 2023年营业收入72.61亿元 同比增长9.64% 但未达到77.93亿元年度目标[9] - 2025年下半年需实现81.17亿元营业收入才能达成109.37亿元年度考核目标 难度较大[11]
监管亮剑!三家A股公司停牌后“带帽” 另有多只股票或涉违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1:48
证监会处罚决定 - 思科瑞因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处以200万元罚款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于22日停牌一天 23日后简称变更为ST思科瑞 [1][3] - 创意信息因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处以400万元罚款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于22日停牌一天 23日后简称变更为ST创意 [1][3] - 复旦复华因2019年 2020年和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处以400万元罚款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于22日停牌一天 23日后简称变更为ST复华 [1][4] - 科净源因未及时披露子公司提供1.5亿元担保的重大事件被调查 案涉担保已于2024年3月31日前全部解除 [1][5] 监管政策动向 - 证监会2024年坚持强本强基和严监严管 聚焦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这一核心 对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等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 [1][6] - 监管机构通过抓重点办大案树导向的方式 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并购重组和退市等重点领域加大执法力度 集中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和操纵市场等行为 [6][7] 投资者索赔机制 - 因上市公司信披违规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通过索赔通服务号或投资诉讼圈公众号进行预先登记损失 [6][7] - 目前可进行股票索赔案涉及约136只股票 包括思美传媒安妮股份退市龙宇等已有胜诉判决或可能获赔的案例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