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口流动
icon
搜索文档
燕郊的人多了
投资界· 2025-04-17 16:07
人口流动与燕郊发展 - 燕郊目前人口达110万,比2023年增加近20万,其中常住人口增加24万 [5][16] - 燕郊人口变迁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2016年巅峰时期人口达120万,2019年降至90万,2021年接近87万,2023年回升至91万 [16] - 新迁入人口中老年人和年轻人为主流,老年人多为北京退休人员,年轻人多为跨城通勤族 [16] 退休人员选择燕郊 - 耿阿姨将北京房子出租,每月收六七千元租金,在燕郊租房仅需1700元,利用租金差价改善生活 [8] - 燕郊部分医院可使用北京医保,生活成本低,小区内有较多从北京搬来的老人,适合养老 [8] - 从北京搬到燕郊的老人多数原居住条件一般,在燕郊居住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8] 中年人迁居燕郊 - 李东因失业卖掉北京房子,搬到燕郊生活,摆脱高额房贷压力 [10][11] - 燕郊生活成本低,李东计划利用中央美院分校区资源开办美术培训班 [11] - 像李东一样的中年人因负担不起北京房贷,选择在燕郊购置便宜住房 [17] 年轻人跨城通勤 - 小艾因北京房租高选择燕郊,用北京次卧租金的一半租到两居室,月租1500元 [13][14] - 燕郊到北京通勤时间约1.5小时,生活成本低,适合收入有限的年轻人 [13] - 2024年大量像小艾这样的北京上班族因寻求更低生活成本搬到燕郊 [14] 燕郊房地产市场 - 2008年燕郊房价仅3000元/平方米左右,吸引大量北京工作但买不起房的年轻人 [16] - 2015年下半年燕郊楼市爆发,常住人口增至75万,2016年达120万 [16] - 2017年限购政策实施后楼市冷却,大量房地产从业人员撤离 [16]
过去一年仅有7个省份实现了人口正增长
吴晓波频道· 2025-03-30 17:34
人口流动趋势 - 2024年末全国人口减少139万人 连续第三年负增长 仅有7个省份实现人口正增长 包括广东 浙江 新疆 福建 海南 安徽和陕西 [1] - 深圳 合肥 长沙 南昌 杭州人口增量超过10万+ 分别增加19.94万 14.9万 10.4万 10.22万和10.2万人 [3][4][5] - 山河四省(河南 山东 河北 山西)2023年常住人口合计减少139.18万人 东北三省中吉林2024年人口减少22.1万人 [6][7] 城市定位与产业布局 - 人口流入城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多被定位为"制造业基地" 深圳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杭州为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兼先进制造业基地 [5] - 合肥 长沙定位为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 南昌为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 均具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属性 [5] - 人口流出地区转向功能性定位 黑龙江 内蒙古分别定位为国家粮仓和战略资源库 河南强化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8][9] 生育率与人口结构 - 广东2024年出生人口113.3万 连续5年超百万 西藏出生率13.72‰居首 贵州 宁夏等地出生率超10‰ [11][14] - 山东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4.63% 江苏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 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39.1% [19][21] - 生育补贴政策呈现"转移生育"趋势 三四线城市政策效果可能优于一线城市 [15][16] 城市人口格局变化 - 北京 上海2024年常住人口分别减少2.6万和7.2万 成都增至2147.4万 与北京差距缩小至35.8万 [21][22][23] - 成都人口占四川省比例从2010年18.8%提升至2024年25.67% 每4个四川人有1个在成都 [24] - 四川被定位为"战略腹地" 将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 [25]
经济第二大省,这次有点慢了
虎嗅APP· 2025-03-23 10:11
文章核心观点 全国13省份公布2024年人口数据,江苏常住人口零增长引发关注,人口流动受经济产业等因素影响,各省份人口变化情况不同,江苏等省份需积极应对人口形势变化 [1][2][3] 分组1:江苏为何零增长 - 2024年江苏常住人口8526万人与2023年末持平,零增长原因是自然人口下降明显和机械人口增幅有限 [4] - 2024年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 -2.5‰低于全国的 -0.99‰,净流入人口21.3万人,与自然人口作用后常住人口零增长 [4][5] - 2024年浙江、福建常住人口分别增量43万、10万,广东预计常住人口规模扩大,江苏人口增长速度相对慢,2014 - 2023年累计增长率仅7.39% [6][7] 分组2:经济结构影响 - 经济产业发展影响人口流向,民营经济强的浙江和广东吸引人口能力更强,江苏传统制造业就业带动有限且面临转型压力,服务业发展稍慢 [9][10] - 江苏自然人口减量较大,原因包括较早执行计划生育、城镇化高成本抑制生育意愿、老龄化程度高和婚育年龄群体占比少 [11][12] - 江苏人口走势影响区域经济,应加强监测预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环境,当地已推行生育和人才政策应对人口形势 [12][13] 分组3:山东常住人口减少超40万 - 13个公布数据省份中,浙江、福建、海南、安徽和陕西常住人口正增长,经济产业是影响人口迁徙首要因素 [15] - 山东常住人口减量居前,原因是老龄化致自然人口负增长16.8万人,传统重工业占比偏重、人口体量大使流出数量明显 [16] - 陕西因省会西安吸引力实现常住人口增长1万人,安徽因合肥产业发展吸引人口流入实现增量2万人,海南常住人口增长5万人得益于自然增长和自贸港政策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