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城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市松江区 全力推进“四区”建设,澎湃发展新动能
人民日报· 2025-09-16 21:54
工业发展 - 工业产值曾占上海市七分之一 涵盖31个工业大类中的41个 [1]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18家 连续3年居上海市首位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均列全市第二 [1] - 构建"2+4"现代产业体系: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包括智能终端 智算服务 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设施 仪器仪表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 四大百亿级特色产业包括先进材料 生命健康 时尚消费品 文旅影视产业 [2] 产业生态与要素保障 - 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实施"拿地即开工"和"一日办结"机制提升企业落地效率 [2] - 通过项目流转与财力共享机制优化产业资源配置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2] - 通过"降本增效·益企同行"政策优化能源 金融 物流要素保障 设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加速产业资本对接 [2] 科技创新与人才建设 - 松江大学城集聚8所高校和12万余名师生 加快建设"松江大学城科创源"推动产学研协同 [3]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成果拍卖会累计成交额突破300亿元 通过赛事 孵化器 加速器等机制放大创新效应 [3] - 建有百余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完善三级人才服务网络和动态"人才地图"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重点投向硬科技 新能源 新材料产业 [4] 企业创新与产业培育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上海市第四 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均列全市第三 [4] - 2024年科技服务业增幅23.8%居全市第二 聚焦6G产业培育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 [4] -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培育创新产品并推动高端创新药械产品研发产出及国际化 [5] 产城融合与城市建设 - "十四五"期间推动广富林 仓城 府城历史文化风貌区 中山生态商务区 松江枢纽及华阳湖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 [6] - 2024年导入市级重大功能项目4项 推动区区结对项目3项 协调推进82个新城项目落地 [6] - 构建国家高铁网 轨道交通网 中运量公交网和地面公交网"四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 依托松江枢纽打造一站式服务功能 [6] 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 - 地产农产品品牌发展指数连续3年居上海市第一 "松江大米"成为上海首个稻米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8] - 水稻亩产量连续6年居全市第一 创新组建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全产业链体系 [8] - 千兆光纤与东方有线覆盖7镇84村 打造300余个养老睦邻点和25所养老机构形成特色互助养老模式 [9] - 近5年创建1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2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创建比例均居全市第二 [9] 农村改革与集体经济 - 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 搭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平台 [9] - 通过"集体经济+国企"合资建设产业园区 成立区级平台公司赋能集体经济转型 [9] - 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 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 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10]
北京顺义将打造高品质国际新城样板
北京商报· 2025-09-16 16:39
北京市每生产3辆汽车,就有1辆来自顺义。"十四五"以来,顺义区紧跟全市高精尖产业发展布局,聚 焦"5+4"主导产业体系,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不断夯实首都产业发 展大区的基础,提升发展成色。9月15日,在"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顺义区委 副书记、区长崔小浩展示了顺义区"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长与投资建设的亮眼成绩。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 据崔小浩介绍,"十四五"以来,顺义区GDP年均增长5.8%,去年总量达23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 长6.5%,三年跨越两个百亿元台阶、去年总量突破600亿元;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去年总量近2000 亿元,稳居全市前三。 在高端制造业领域,顺义区重点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体、智能装备、医药健 康"五大产业发力。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布局不断深化,集聚了理想汽车、北京现代等四大整车企业, 以及七大研发中心和150余家上下游企业。"十四五"以来,累计生产整车165万辆,产值3360亿元、年均 增长13%。当前,占地2500亩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北京园区)正在建设中,将构 建新能源汽车零部 ...
供销大集:公司商业运营构建“商超百货+资产租赁+管理输出”三位一体发展引擎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1:42
核心业务战略 - 商业运营以实体门店为核心 构建商超百货+资产租赁+管理输出三位一体发展引擎 覆盖海南 广东 陕西 湖南 江苏 吉林等区域[1] - 商超连锁板块以顺客隆为核心载体 借势粤港澳大湾区政策 构建生鲜直采+即时零售+社区服务生态圈[1] - 通过区域深耕+场景创新构建全渠道网络 运用数字化与AI技术优化线上下单+社区自提模式[1] 业务发展举措 - 深化与美团 京东到家的即时零售合作 提升短途配送时效[1] - 长春项目打造以娱乐业态为主导 电商集聚和特色餐饮为辅的夜经济综合体 带动项目收入增加[1] - 专注于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物业运营 聚焦商贸运营+产城融合[1] 品牌与资产运营 - 星悦茂平急两用地下人防商业空间集购物休闲与国防应急功能于一体 深度参与城市安全体系建设[1] - 报告期内星悦茂运营街区总客流同比增长11% 遵义 贵阳 攀枝花 伊宁网点主力店顺利落位[1] - 通过TOD+平急两用标准化模型签约轻资产项目输出星悦茂品牌 实现商业运营业务创收[1] - 民生百货骡马市店率先完成星悦MALL品牌升级[1]
北京顺义:“十四五”以来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
北京商报· 2025-09-15 12:49
经济增长与投资建设 - GDP年均增长5.8% 去年总量达2388亿元 [3] -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 去年总量突破600亿元 [3] -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 去年总量近2000亿元 [3] 高端制造业发展 - 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累计生产整车165万辆 产值3360亿元 年均增长13% [3] - 航空航天产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 飞机维修领域年产值达140亿元 [4] - 医药健康产业贸易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元 医药制造领域集聚40余家重点企业 [4] 现代服务业布局 - 航空服务业拥有220余家企业 去年营收近2000亿元 [4] - 商务会展业拥有两大场馆总面积超80万平方米 承接全球百大商展品牌 [4] - 临空经济区去年企业营收超3500亿元 发展指数居全国首位 [5] 产业集聚与平台建设 - 新能源智能汽车集聚四大整车企业及150余家上下游企业 [3] - 航空航天产业依托中航/航天产业园集聚20余家重点企业 [4] - 中德产业园集聚德资企业120余家 天竺综保区全国空港型保税区排名第一 [5] 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 - 全区公路总里程近3000公里 推进京密高速等重大项目 [7] - 首都国际机场通达全球57国225个航点 洲际航点数量全国首位 [5] - 连续六年举办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 今年参赛项目与人数双破万 [6] 产业创新与生态构建 - 建设2500亩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3]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投产 填补高推力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空白 [4] - 建成全国唯一罕见病用药保障试点先行区 [4]
广州南沙站预计2028年2月底竣工 1小时通达大湾区多个城市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07:44
据悉,南沙站站房采用"高架候车(深江铁路)+线下候车(南沙港铁路)"形式。深江铁路采用东西两 侧腰部进站模式,旅客流线为"上进下出";南沙港铁路则采用线下进站模式,旅客流线为"下进下出", 此举能够提升站内空间的利用效率和旅客出行体验。 根据规划,南沙站将引入南沙港铁路、深茂铁路、广中珠澳高铁、肇顺南、中南虎城际,贯穿地铁18号 线、15号线和4号线复线,将进一步织密大湾区"高铁—城际—地铁"多层次交通网络,让南沙站成为大 湾区交通枢纽关键节点。 近日,"广交易"数字交易平台发布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广州南沙站等工程中标公示。公示显示,广州南 沙站项目计划于2028年2月29日竣工。 南沙站位于南沙区珠江街道,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广州市客运枢纽"五主四辅"重要辅助站,站场远 期规划14台29线,规模将超过广州白云站(11台24线)。南沙站紧邻南沙枢纽区块,将打造站城一体、 产城融合的未来城市示范区。 值得一提的是,南沙站的建成将极大缩短大湾区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实现1小时有效通达深圳、珠海、 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大湾区主要城市,助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
2025年服贸会经开区文旅服务专题展带您解锁文旅新体验
新京报· 2025-09-12 11:03
在凉水河畔与机器人来一场足球较量,移步换景眼前泡桐繁花似锦,在悠悠鹿鸣中传来赛车的引擎轰鸣……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今年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经开区文旅服务专题展上。9月10日至14日,2025年服贸会在首钢园区举办,位于9号馆的经开区文旅服务专题展以"来亦庄 见未来"为主题,通过"求索"、"闻鹿"和"观澜"三个篇章,让参观者沉浸式解锁"来亦庄必须做的三件事"。 叩响"求索"之门 探寻工业科技旅游魅力 刚步入展区,视线便被活泼可爱的机器狗牢牢吸引,它如同热情的向导,一会蹦跳,一会作揖,欢迎着每一位游客的到来。机器狗脚下,一条弯弯流淌的"凉水河"串联起北京亦庄,光影交错间似有粼粼波光;大屏幕滚动播放着经开区的宣传片,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之城"瞬间铺展在眼前。 转向左手边的"求索"区域,一段段精彩短片带领观众走进经开区工业科技旅游八条主题线路,解锁充满惊喜与收获的新奇旅程。伸手触碰电子地图,智造高地之旅、寻梦航天太空之旅、智享无人驾驶之旅等多条工业旅游线路及游览点位一目了然。一旁的展柜更是亮点纷呈,来自小米汽车的科技模型、可口可乐的创意周边、星河动力的航天元素纪念品、麋鹿苑的生态主题文创以及德国花草茶博物馆的特色茶饮等,均源自区内知名企业与工业科技旅游示范点,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独特的产业故事与文化内涵。从视觉震撼到互动体验,再到触手可及的产业印记,经开区工业科技旅游所带来的"未来已来"的真切震撼直抵人心。 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多年来北京经开区始终坚持产业立区与文化兴城同频共振,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双向赋能,致力于打造"首都创新文化引领区",积极推动科技、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努力建设工业科技旅游示范区。此次展出的这一方小小天地,便浓缩了经开区工业科技旅游的精华,让"科技改变生产、点亮生活"变得可触可感,成为窥见经开区"科技+文旅"融合新生态的生动窗口。 近观"闻鹿"之门 聆听生态欢歌 穿过"求索"之门,景致瞬间切换。"闻鹿"区域以清新蓝绿为主色调,打造了微型生态景观。郁郁葱葱的绿植间,形态逼真的麋鹿一家三口模型静静伫立,似在向参观者娓娓道来麋鹿的故事。它们身后,南海子公园的高清画面徐徐展开:碧波荡漾的湖面之上,水鸟成群掠过,与远处的小桥相映成趣,尽显自然灵韵。 回溯历史,1985年8月24日首批20只麋鹿从英国回归中国,落户位于亦庄新城的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这片土地意义非凡,既是麋鹿物种的科学发现地、野外灭绝地,更是其重归故土后的保护地。时值麋鹿回归40年,在此成立的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借此契机打造麋鹿系列IP,通过文创产品、研学课程、亲子项目等多元形式,打造文商旅融合消费新地标。 生态之美不止于此。每年4月,经开区的泡桐花大道静待游客而来。今年4月在经开区举办的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当马拉松选手与人形机器人共同从泡桐花下跑过,成了很多人心中难忘的风景。而在2025年服贸会期间,身披"泡桐花"限定外观的自动驾驶小巴驶入展区,窗沿上整齐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经开区文创产品,引得众多游客驻足挑选,让生态元素与城市文化碰撞出别样火花。 "北京经开区不仅有硬核科技,还有诗意自然。"据展区工作人员介绍,经开区始终坚持产业与生态共生,加速推进"花园城市"建设,打造更多生态与城市交融的典范场景,让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城市发展持久的生命力。不少参观者在此驻足拍照,将这份"展会里的生态之美"定格成珍贵记忆。 打卡"观澜"之门 擘画未来画卷 想提前解锁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的速度与激情?经开区文旅服务专题展便是绝佳选择。这场备受瞩目的赛事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经开区通明湖环线区域热血开赛。为让观众提前沉浸式感受赛车手巅峰对决的魅力,展区特别设置了赛车模拟体验设备。体验者坐进仿真赛车座椅,双手紧握带有力反馈的方向盘,眼前三块高清显示屏实时切换赛道全景、座舱视角与侧方视角,飞驰的光影搭配动感酷炫的音效,每一次换挡、过弯都极具真实感,不少体验者结束后仍直呼"过瘾,仿佛真的驰骋在赛道上"。 在"观澜"区域,集中展示了近年来经开区举办的大型文商旅体活动。从充满科技感的"机器人马拉松""世界机器人足球联赛""世界机器人大会",到即将开赛的"2025 GT世界挑战赛",再到兼具艺术气息与区域文化的"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这些活动将产城融合的动能化作城市跳动的脉搏,把硬核科技成果转化为"可看、可玩、可学、可感"的文旅新体验。 "好球,瞄得真准!"现场的小小绿茵场上,机器人运动员在众人注视下抬脚射门,精彩瞬间引得参观者阵阵欢呼。"我一直关注机器人赛事,没想到北京亦庄还要办这么专业的赛车挑战赛,到时候一定要带着朋友去现场看!"参观者王先生说。 来亦庄,见未来。2025服贸会经开区文旅服务专题展,通过"来亦庄必须做的三件事",将经开区的产业优势、文旅魅力与自然禀赋全面展现。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窗口,北京经开区大力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活力,依托区内优势产业赋能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将亦庄新城建设成一座产城融合、人才汇聚、功能完备、活力迸发的未来之城,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这里触摸发展脉搏、感受未来魅力。 编辑:张紫怡 文旅服务专题展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经开区文旅服务专题展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区9号馆举办 主题为"来亦庄 见未来" [1] - 展览通过"求索"、"闻鹿"和"观澜"三个篇章 让参观者沉浸式解锁"来亦庄必须做的三件事" [1] 工业科技旅游展示 - "求索"区域展示经开区工业科技旅游八条主题线路 包括智造高地之旅、寻梦航天太空之旅、智享无人驾驶之旅等 [4] - 展柜陈列区内知名企业产品 包括小米汽车科技模型、可口可乐创意周边、星河动力航天元素纪念品等 [4] - 北京经开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 坚持产业立区与文化兴城同频共振 推动科技、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4] 生态旅游建设 - "闻鹿"区域打造微型生态景观 展示南海子公园生态画面及麋鹿模型 [5][6] - 1985年8月24日首批20只麋鹿从英国回归中国 落户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时值麋鹿回归40年 [6] -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打造麋鹿系列IP 通过文创产品、研学课程、亲子项目等形式打造文商旅融合消费新地标 [6] - 每年4月泡桐花大道吸引游客 2025年举办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6] - 经开区坚持产业与生态共生 推进"花园城市"建设 打造生态与城市交融的典范场景 [7] 文体赛事活动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通明湖环线区域举办 [8] - 展区设置赛车模拟体验设备 配备仿真赛车座椅和三块高清显示屏 提供沉浸式体验 [8] - 集中展示大型文商旅体活动 包括机器人马拉松、世界机器人足球联赛、世界机器人大会、"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等 [8] - 现场设置机器人足球表演 吸引参观者互动体验 [9] 区域发展战略 - 北京经开区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 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活力 [11] - 依托区内优势产业赋能服务供给 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 [11] - 建设产城融合、人才汇聚、功能完备、活力迸发的未来之城 [11]
以深度融合发展为引擎 驱动体育消费升级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12 04:52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以融合为关键路径推动体育产业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 实现协同赋能和共同发展 通过业态融合 数实融合 产城融合三大路径突破体育消费增长边界 激发产业新动能 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基础[1] 业态融合 - 构建"体育+文商旅展"深度融合生态体系 打造"赛事观赏+旅游观光+文化体验+购物消费"复合消费场景 实现"一次抵达 多元满足"和"一次赛事 全域消费"乘数效应[3] - 推动"体育+科技"催生智能装备 虚拟体育 智慧场馆新业态 "体育+养老"搭建适老体育活动平台 "体育+农林"发展乡村户外运动与生态体育旅游 延伸产业链条[3] - 明确发挥进博会 服贸会 体博会等平台作用 促进"赛 展 节 游"一体谋划 为体育企业拓展内销渠道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3] 数实融合 - 首次提出推进"数据要素X体育"行动 破解数据"供不出 流不动 用不好"痛点 推动运动表现 赛事运营 媒体传播等海量数据深度嵌入全产业链[6] - 支持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领域深度应用 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催生数字体育新业态与发展新动能[6] - 完善体育数据产权归属认定 市场交易 权益分配等规则 破解数据权属模糊 流通壁垒和价值兑现难等堵点[6] 产城融合 - 打造体育产业集聚区作为空间载体 具备产业孵化 研发创新 赛事举办等复合功能 形成"以产促城 以城兴产"良性循环[9] - 支持盘活工业厂房 商业用房等存量空间打造体育运动空间 高效利用闲置资产赋予老旧城区运动休闲新功能[9] - 升级体育场馆 体育公园等沉浸式消费场景 推动功能由单一赛事型向"赛事演艺+商业休闲+健康服务+社群活动"综合体转型[9] - 持续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 促进体育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深度融合 让全民健身触手可及[9]
华润置地中标走马塘水岸公园项目,筑北上海生态城市样本
新浪财经· 2025-09-11 03:19
项目中标与区域发展 - 华润置地中标走马塘水岸公园一期及32-01、36-02地块绿地景观项目 推动南大智慧城进入更稳健发展阶段 [1] - 项目以约10万平方米滨水公园为核心 联动中環置地中心形成区域协同效应 [3] 生态运营战略与实践 - 公司坚持生态修复基底、运营思维导向和内容赋能核心 实现生态、生活与城市价值统一 [4] - 三亚海棠河公园项目通过土壤治理与大地景观塑造 将生态劣势转化为公共生态空间 [5] - 深圳大沙河生态长廊项目规划13.7公里岸线 划分为三大功能段落并嵌入文化空间 成为特大型城市生态转型标杆 [5] - 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通过"一场三馆"实现赛后转型 融合演艺、马拉松等多元素内容 提供可持续运营方案 [5] - 深圳人才公园引入LV展览、公共艺术装置及无人机送餐等高质量活动 持续激活公共空间活力 [5] 南大智慧城配套建设进展 - 区域从2009年纳入上海市环保计划 发展为北上海"南北转型"核心阵地 兼具科创策源地与高能级配套未来之城属性 [6] - 产业端:数智中心与数智绿洲一期已交付 合成生物产业园、细胞国家中心落地 吸引中车资产等企业入驻 [7] - 配套端:国际人才社区、科创之门地标及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二期建成投用 [7] - 交通端:S5沪嘉高速抬升获批 进一步打通片区出行网络 [7] - 城市界面端:走马塘水岸公园丰富生态界面 250米天际线启动 南大中央公园将于今秋开园 [7] TOD综合开发模式 - 中環置地中心作为片区战略首发项目 邀请国际团队设计并融入TOD肌理 打造"站城人一体"复合生活场 [9] - 公司开发总建筑面积从约90万平方米扩容至约100万平方米 实现从单项目开发到片区统筹升级 [11] - 项目组合形成"PARK×TOD"黄金模式:中環置地中心依托15号线地铁实现30分钟直达核心商圈 步行可享约16万平方米万象汇商业 [11] - 望雲TOD作为纯粹TOD组团 实现地铁入户与连廊遮雨 推出建面约108-165㎡改善户型并紧邻走马塘水岸公园 [15] - 建面约165㎡户型采用四开间朝南设计 最大化引入自然光与景观视野 打造巨幕式家庭公区 [17] 区域价值提升 - 百万方大城填补北上海区域空白 以中环区位、全能配套和生态底色成为改善客群优选 [14] - 中環置地中心与望雲TOD持续释放价值 拉升北上海理想生活标准 [17]
投资100亿元!白云国际医养城项目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9-11 00:50
9月9日,白云区政府与新加坡鹏瑞利集团正式签署《白云区政府与鹏瑞利集团有限公司深化合作协议》,宣布合作开发投资100亿元的白云国际医养城项 目。双方将在首期白云鹏瑞利国际医院已落地基础上,进一步规模化、生态化、高附加值化地打造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和价值创造中心。 分四期打造世界级医疗城 首期将于2026年底投入运营 推动医疗服务、消费水平"双升级" 依托亚洲最大的TOD综合交通枢纽——广州白云站,项目坐拥"高铁+地铁+城际"立体交通网络,可实现一小时畅达大湾区、3小时辐射东南亚。这一战略区 位优势,将高效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先进技术、资本与客户资源,为园区持续注入国际动力与发展活力。 "广州白云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顶尖的医疗资源,并积极招商引资,解决了我们投资商的问题,使得项目得以顺利、快速实施。我也对项目的开发建设充 满信心。"鹏瑞利集团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锡源表示,广州所在的大湾区,有近一个亿的人口,有很好的消费能力。项目落地在广州白云站,这里又 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综合枢纽之一,白云区还有世界级的空港枢纽,也能吸引更多大湾区乃至全球各地的人流过来进行治疗和旅游消费。此外,广州也拥有 丰富的顶尖的医疗资 ...
沈阳向东再造一个“芯”,望花板块的风口含金量有多大?
搜狐财经· 2025-09-10 14:40
2025年的大东望花板块,颇有点势不可挡的冲劲儿。"井喷"、"风口"、"崛起"等等,几乎成了望花板块避不开的关键词。 不仅配套利好建设加速,该板块的第四代居住理念产品也给足了惊喜。不过,作为大东重点打造的新中心,城市东部发展的新引擎,望花板块这波儿发展 很不寻常。 后发赶超,望花冲击沈阳全能板块 自2016年旭辉进入望花以来,该板块已吸引了保利发展、大悦城控股、龙湖、新希望、华润置地、招商、金地等一众品牌房企落地,汇聚了大量人气,形 成了浓厚的生活氛围。 但过去近十年中,望花板块也是质疑不断,核心就在于基础配套的建设节奏相对较慢。直到2023年,随着地铁4号线的开通,望花板块的发展开始悄然提 速。 地铁4号线望花站实景图 尤其今年,大东区一举砸下超百亿资金,落地了132个重点项目。其中有新质产业生态园、先进制造园、华晨宝马大东生产基地升级等产业项目;在商业 上有临近4号线望花站的双子塔商业综合体,预计包含甲级写字楼、企业总部大厦、星级酒店及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 此外,沈阳国际智慧健康城、东湖公园等项目也加速推进。比较特别的是,望花板块也引入了虎啸街文商旅综合体、喜园最美民宿等文旅项目。 东湖公园项目奠基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