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安全

搜索文档
“失控”的充电宝
经济观察报· 2025-06-27 10:30
充电宝行业危机核心观点 - 充电宝行业爆发大规模安全危机,涉及罗马仕、绿联、倍思、小米等多个头部品牌,产品3C认证被大面积暂停[1][2] - 危机根源在于行业价格战导致供应链妥协,使用低质量电芯和原材料[5][6][7] - 不合格率从2020年19.8%攀升至2023年44.4%,安全性能恶化明显[14][15][16] - 危机已从行业问题升级为公共安全问题,影响航空运输等多个领域[2][20][21] 危机深层原因 价格战与成本压力 - 罗马仕20000mAh充电宝价格从2021年129-149元降至2024年69元,逼近50-60元物料成本线[5] - 供过于求导致厂商持续压价电芯采购,电芯厂为维持订单在用工用料上节约成本[5] - 行业普遍使用B品电芯(有轻微瑕疵的次级品),性能、可靠性和循环寿命不及A品[6] 原材料问题 - 罗马仕承认召回因"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安克创新指出供应商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8][9] - 劣质隔膜材料易导致锂电池内部短路,引发热失控和燃烧风险[9] - 碳酸锂价格高位期可能促使厂商使用低成本工业级碳酸锂替代高纯度电池级材料[12] 供应链管理缺陷 - 安克创新2024年9月已发现产品存在燃烧风险但未彻底解决,显示质量管理漏洞[13] - 主要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被曝质量问题,投资额达2亿美元却出现原材料违规变更[9][11] - 行业普遍缺乏逆向回收体系,召回产品处理困难[20] 危机影响与应对 市场影响 - 罗马仕等品牌产品在淘宝、京东等下架,销售渠道受阻[18] - 快递公司暂停揽收召回充电宝,召回流程陷入停滞[19] - 美国市场已报告19起火灾爆炸事件,造成6.07万美元财产损失[21] 监管反应 - 民航局禁止无3C标识或被召回充电宝登机,多地机场执行"禁携令"[2][21] - 3C认证规则调整:从"企业送样"改为"生产现场抽样",提高检测真实性[22][23] - 认证暂停最长3个月,逾期未整改将撤销证书,影响企业持续经营[22] 行业反思 - 过度价格战和内卷最终反噬行业,损害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信任[24] - 供应商选择逻辑需改变,不能仅追求低价和认证通过[24] - 头部企业面临生死危机,为全行业敲响警钟[24] - 旧有生存法则已失效,行业需重建健康发展模式[25]
超200万个充电宝被召回,全是外包工厂的“锅”?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26 10:30
行业危机与召回事件 - 6月以来充电宝行业因电芯供应商问题引发大规模召回,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头部品牌共召回超200万件产品[6] - 召回事件矛头直指核心供应商安普瑞斯,其70余张3C认证及ISO三体系认证被全面暂停[2][7] - 安克创新需在中国召回71万余件,在美国召回近116万件,合计186万件,按均价100元估算直接损失达1.86亿元[6][29] 供应商安普瑞斯背景 - 安普瑞斯由崔屹2008年在美国创立,2014年与无锡产业集团合资成立中国公司,总投资2亿美元[8][11] - 采用硅纳米线负极技术使电芯体积比传统产品减小近1/3,同时保持高倍率充电能力[12][13][14] - 巅峰时期市占率达70%,客户包括罗马仕、安克、小米等头部品牌[11] 质量问题根源 - 问题集中在软包电芯,因外包工厂违规替换电池隔膜原材料导致绝缘失效风险[15][16] - 行业长期追求快充效率与超薄体积,忽视安全底线,形成系统性风险[4][30] - 召回公告显示供应商未经批准变更原材料是直接原因[16][18] 品牌影响与损失 - 罗马仕49万件召回导致线上线下全渠道下架,品牌形象从"实惠可靠"转为"危险不可靠"[22][23][26] - 安克创新充电储能产品占营收超50%,召回将严重拖累业绩并可能造成季度亏损[29] - 行业信任危机导致消费者购买时普遍产生安全疑虑[31][35]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小米因供应链分散(力神60%、ATL15%、LG10%)受波及较小[32] - 618期间小米旗下酷态科充电宝成交额第一,33W充电宝为最受欢迎单品[33] - 竞品召回形成的市场真空可能使小米受益[34] 行业技术特性 - 行业长期内卷快充效率与体积,高能量密度与散热矛盾被忽视[12][30] - 安普瑞斯技术优势(硅纳米线负极)成为双刃剑,既带来竞争力也埋下隐患[13][15] - 10000mAh 20W方案中电芯高度比传统产品减少近1/3[14]
宜家紧急召回问题产品:全额退款,立即停止使用
新华网财经· 2025-06-25 14:24
产品召回事件 - 宜家紧急召回IKEA 365+ VÄRDEFULL瓦福压蒜器(黑色)共计2452件,因存在金属碎屑脱落风险[1][11] - 召回涉及货号201.521.58、305.781.89和601.636.02,生产日期为2024年第11周至2025年第22周[11] - 公司敦促顾客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商家获取全额退款,无需提供购买凭证[1][10][13] 产品质量问题 - 压蒜器在使用时可能出现小片金属碎屑脱落,可能随食物被误吞[3] - 多位消费者反映使用过程中发现"银色碎屑",质疑产品质量[6] - 有消费者投诉客服起初未重视问题,直到召回公告发布才意识到严重性[9] 消费者反馈 - 网友表示"刚买后不久用了两次就发现压蒜时掉银色碎屑"[6] - 消费者担心金属碎屑可能划伤消化道,造成健康隐患[6] - 消费者认为公司应加强质量把控并及时警示公众[9] 召回措施 - 顾客可将产品退回到任何宜家商场获取全额退款[13] - 公司呼吁消费者将召回信息传达给通过转赠、借用或转卖获得产品的人[13] - 深圳消委会提醒市民发现类似问题可拨打12315维权[15]
罗马仕展开大规模召回,撕开移动电源行业危机一角
36氪· 2025-06-25 10:51
充电宝行业安全事件 - 北京多所高校建议师生停止使用罗马仕品牌20000毫安时移动电源,因该型号更易发生自燃或爆炸[1] - 罗马仕多款移动电源的3C认证被暂停,京东和淘宝旗舰店已下架相关产品[1] - 罗马仕发布召回计划,涉及2023年6月5日至2024年7月31日制造的部分产品,共491745台[2] - 罗马仕充电宝今年已多次出现安全问题,包括航班起火和旅游期间爆炸事件[3] 行业召回情况 - 安克创新主动召回712964件基础款移动电源产品,因供应商电芯存在原材料变更风险[4] - 安克创新已下架所有官方电商平台相关产品,并终止与涉事供应商合作[5] - 多家充电宝品牌和电芯供应商正进行自查并配合整改与召回工作[5] 供应链问题分析 - 多起爆炸事件可能关联某锂电池供应商的质量隐患,涉及外包工厂违规替换隔膜原材料[6] - 隔膜是电池安全核心组件,超过三分之一的电池安全事故直接源于隔膜问题[6] - 提升隔膜抗穿刺强度、耐高温性及智能响应能力是解决锂电池易燃问题的核心路径[7] 行业影响 - 从个别品牌问题演变为整个充电宝行业的自省与变革[1][7] - 相关机构持续对移动电源行业进行安全合规检查[5]
湾区消费报告丨深圳多家充电宝企业深陷质量危机
人民网· 2025-06-25 05:50
召回事件概况 - 罗马仕宣布召回超49万台充电宝 此前北京多所高校禁用该品牌 称充电时更容易发生爆炸 [1] - 召回公告次日舆论声量达监测周期峰值 随后日本充电爆炸、快递公司拒收等增量信息引发新一轮负面声浪 [1] - 今年以来罗马仕网络讨论中负面敏感信息占比高达91.25% 主要集中于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平台 [1] 行业连锁反应 - 安克创新宣布召回存在自燃风险的充电宝71万件 深圳倍思、绿联等企业部分移动电源3C认证证书被暂停 [1]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罗马仕、安克创新、倍思、绿联、品胜等品牌充电宝存在鼓包、爆炸等大量投诉 [2] - 安普瑞斯为多家企业提供电芯 该公司所有电池/电芯3C证书均被暂停或撤销 [2] 安全事故案例 - 今年3月罗马仕充电宝起火导致杭州飞香港航班紧急迫降福州机场 [2] - 去年6月倍思充电宝在美国因膨胀、起火和烧伤事故被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实施召回 [2] 行业问题根源 - 事件反映充电宝行业长期积弊 伴随智能手机普及销量攀升但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1] - 企业普遍在产品研发、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管控存在问题 [2] - 罗马仕和安克创新召回公告均提及上游电芯材料问题 [2] 监管与改进方向 - 需政府部门全链条监管 严格规范生产标准 强化产品检测认证 [3] - 应加大市场整治力度 打击"三无"及劣质产品 加强消费者安全教育 [3]
多个知名充电宝被召回,3C认证大面积暂停,你还敢用吗?
猿大侠· 2025-06-25 03:33
行业事件概述 - 罗马仕和安克两大充电宝品牌因电芯原材料缺陷大规模召回产品,涉及型号分别为3款和7款,罗马仕召回数量达49.1745万台[4][7][11] - 召回原因为电芯隔膜绝缘失效可能导致过热或燃烧,涉及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6][9][13] - 罗马仕抖音旗舰店充电宝已下架,京东淘宝仍有销售[2][3] 供应链问题 - 安普瑞斯作为核心电芯供应商,其3C认证和ISO三体系认证均被暂停,影响下游多个品牌[19][20][26] - 安普瑞斯投资总额2亿美元,为罗马仕、安克、绿联、倍思等头部品牌提供电芯[18] - 认证暂停因工厂监督检查未通过,存在产品一致性问题,整改截止日为9月13日[19][25] 监管与认证动态 - 2024年8月1日起未获CCC认证的移动电源禁止销售,新规于2023年3月发布[21][22] - 市场监管总局抽检显示充电宝不合格率从2020年19.8%升至2023年44.4%,2024年有所下降[32][34] - ISO三体系认证暂停反映企业管理体系存在系统性缺陷[24] 市场影响 - 高校和机场对涉事品牌充电宝实施禁入,快递拒收召回产品[36][35] - 消费者选购重心从容量转向安全性,"会不会炸"成首要考量[38] - 行业或面临洗牌,安克已建立全链路电芯监测体系推动供应链改革[38] 技术标准建议 - 专家呼吁提高极端温度等复杂场景下的测试要求,强化市场准入机制[38] - 企业需建立电芯全链路追溯系统,严控供应商准入标准[38]
充电宝上热搜,罗马仕可能要凉了?
36氪· 2025-06-23 01:26
罗马仕充电宝安全事件 - 公司20000毫安充电宝因售价低于90元(竞品价格一两百元)占据价格优势,但近期被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全面下架 [1] - 北京多所高校发布通知指出该品牌充电宝存在自燃爆炸风险,建议师生停用,事件直接冲上热搜 [2][5] - 网友曝光多起安全事故案例:3月香港航空航班行李架充电宝起火致飞机迫降,同期浙江用户充电宝在日本民宿爆燃造成8000元损失 [7][8] 公司应对措施及影响 - 6月14日发布道歉声明,6月18日启动召回计划涉及3个型号共49万台产品 [10][14] - 召回执行存在重大缺陷:要求用户自行寄回,但多数快递公司因安全风险拒收 [20] - 3C认证被全面吊销(涉及8张证书),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3C证书同步暂停 [21][22] 行业连锁反应 - 事件暴露充电宝行业低价竞争隐患,低价产品可能通过降低电芯/电路保护等关键部件质量实现成本压缩 [23][27] - 波及多家品牌:Anker主动召回部分产品,绿联、倍思等使用安普瑞斯电芯的品牌面临潜在风险 [25][26] - 行业监管趋严,2022年新国标执行前的产品合规性存疑,可能引发更广泛审查 [25] 历史对照与行业启示 - 事件与三星Note7电池自燃事件高度相似,后者导致三星中国市占率长期低迷,预示罗马仕品牌或面临不可逆损伤 [19][20] - 充电宝技术门槛低但安全敏感,厂商需平衡成本与质量,消费者应避免过度追求低价 [23][27] - 新能源普及背景下,电池安全问题关注度提升,行业需警惕内卷引发的底线失守 [27]
新华财经早报:6月20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9 23:50
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 - 三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强调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 要求企业扛起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 不搞"内卷式"竞争 [2] - 会议要求车辆和动力电池企业做好设计验证、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风险防范 不得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 [2] 宇树科技融资 -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交割 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阿里等共同领投 投前估值超100亿元 [2][3] 光伏行业动态 - 光伏行业协会会议聚焦"限产保价" 预计三季度开工比例环比降低10%-15% 严控低价销售行为 [2] - 第三方审计组将全面审计低价销售证据 整顿以次充好行为 [2] 贵州茅台分红 - 贵州茅台实施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7.673元 合计派发346.71亿元 [2] 三花智控H股发行 - 三花智控H股发行最终价格定为每股22.53港元 预计6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 [3] 游戏电竞行业政策 - 北京市印发支持办法促进游戏电竞行业高质量发展 从审核效率、版权服务、精品创作等多方面部署 [2] 稀土出口管制 - 商务部表示已加快稀土出口许可审查 依法批准合规申请 愿加强与相关国家出口管制对话 [2] 跨国公司投资 -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指出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 是跨国公司理想投资目的地 [2] 原油市场 - 特朗普推迟对伊朗打击决定 缓解市场担忧 WTI原油维持在74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接近79美元/桶 [5] 英国央行利率 - 英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4.25%不变 符合预期 预计9月CPI可能升至3.7% [5] 土耳其央行利率 - 土耳其央行维持基准回购利率46.00%不变 [5] 公司公告 - 宁德时代拟使用不超过4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7] - 恒润股份拟投资12亿元建设风电齿轮箱零部件项目 [7] - 山金国际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 [7] - 康达新材拟收购中科华微不低于51%股权 [7]
极端场景下有燃烧风险!罗马仕紧急召回49万台充电宝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11:13
召回事件概述 -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6月5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制造的三款移动电源,涉及数量约49.17万台 [1] - 召回型号包括PAC20-272(331578台)、PAC20-392(113253台)和PLT20A-152(46914台) [3] - 召回原因为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问题,可能导致产品过热甚至燃烧 [3] 召回产品详情 - PAC20-272涉及生产批次C14-P6/P7等,制造日期为2023年6月5日至2023年7月28日及2024年1月5日至2024年2月8日 [3] - PAC20-392涉及生产批次M14-Q6/Q7等,制造日期为2024年6月23日至2024年7月31日 [3] - PLT20A-152涉及生产批次M20-P8/Q1,制造日期为2023年8月至2024年1月 [3] 召回处理措施 - 公司将为消费者免费更换全新移动电源或提供退货退款服务 [4] - 消费者可通过公司官网或客服热线400-651-7000查询召回详情 [4]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提供召回信息查询和问题反馈渠道 [4] 高校禁用事件 - 北京部分高校通知禁用罗马仕20000毫安充电宝,称其更容易发生爆炸 [5][6] - 公司回应称所有充电宝产品均通过3C认证,符合国家标准GB 31241-2022和GB 4943.1-2022 [7] - 公司对高校事件致歉并承诺对存在缺陷产品承担全部责任 [6] 行业相关召回案例 - 美的集团召回约170万台美国市场窗式空调设备,因积水可能导致霉菌滋生 [8] - 元鼎智能旗下Aiper Seagull Pro无线泳池清洁机器人因适配器过热风险被美加强制召回,涉及超3.5万台 [8] - 美的表示召回为预防性措施,产品已通过北美CSA安全认证 [8]
【社论】罗马仕召回事件的警示
新浪财经· 2025-06-17 09:33
但是,也有专家指出,现行的国家3C认证、相关测试标准等多停留在日常场景,对于充电宝在极端温 度、长时间过度充电等复杂情况下的测试要求考虑不足,有必要酌情提高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倒逼企业 向上兼容,而不是将"符合标准"作为自我免责的话术。 另一方面,对于多次抽检不合格、重复召回的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有必要形成更有效的约束机 制,提升其市场准入门槛。对于无资质或沉迷"价格战"的上下游企业,也应当强化监管,净化行业竞争 环境。 充电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刚需,出门在外,不管是自备一个还是租赁共享充电宝,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场景。因此,很多人疑惑,充电宝都出现这么多年了,相关技术应当相当成熟,为何还会出现过热、燃 烧甚至爆炸等问题,以致要大动干戈予以召回? 实际上,近年来充电宝召回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不乏罗马仕这样的头部企业。近日知名品牌安克创新宣 布在美国召回某型号充电宝115万台,原因也是锂离子电池可能存在过热、起火风险。 接连的召回事件,如浮现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则是充电宝长期以来的高不合格率问 题。2020年到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对网售充电宝的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率分别为19.8%、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