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华设集团: 华设集团2024年度股东大会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0:27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4.28亿元,同比下降17.28%[1][24] - 净利润3.92亿元,同比下降45.05%[1][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7亿元,同比下降38.60%[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亿元,同比下降45.17%[2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5.23亿元,同比下降9.63%[1][24] 预算执行 - 2024年营业收入预算51.45亿元,实际完成率低于预算13.93个百分点[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算不低于6.6亿元,实际完成率低于预算42.03个百分点[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预算4亿元,实际完成率低于预算23.34个百分点[2] 董事会工作 - 2024年召开董事会会议18次,审议通过多项重要议案[3][4] - 审议通过股份回购、员工持股计划、限制性股票激励等议案[3][4] - 各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10次,推进重点工作[6] - 独立董事召开专门会议3次,发表独立意见[6] 战略发展 - 提出"高质牵引、合规经营、国际拓展"战略导向[9] - 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2024-2026年)》和《集团产业化发展规划》[10] - 推进数字化建设,建立业务数字化协调管理机制[10] - 布局低空经济、环保EPC、智慧检测等新兴产业[10][11] - 国际化战略取得进展,新签国际合同1.8亿元[12] 2025年目标 - 计划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46.8亿元[26] - 目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不低于4亿元[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目标不低于2.4亿元[26] - 推动从工程设计公司向全链条技术集成商转型[12] 关联交易 - 2024年实际发生关联交易金额1.61亿元[29] - 主要关联方包括江苏华通、安徽现代、中设航空等16家企业[29] - 交易定价遵循市场公允原则[47] - 关联交易未对公司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47]
赵心童夺冠,东莞小镇能否再度“挥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15:21
中国斯诺克发展历程 - 中国选手赵心童成为史上首位来自中国的斯诺克世锦赛冠军,标志着中国斯诺克运动的新高峰 [1] - 20年前丁俊晖在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夺冠带动全国斯诺克风潮,东莞常平镇成为斯诺克发展的重要地区 [2] - 东莞常平镇凭借交通区位优势从制造业强镇转型为"斯诺克强镇",推动斯诺克大众化和产业化 [2][4] 东莞常平镇的斯诺克产业优势 - 常平地处东莞东部中心,毗邻广州、深圳、香港(车程约1小时),便于国际赛事组织和资源导入 [4] - 东英桌球俱乐部是东莞斯诺克起步的关键,培养出丁俊晖、梁文博等一批知名球手 [5] - 常平已累计培养职业球员2人,本土裁判员超150人,教练员200人次,形成"培训+制造+赛事"产业链 [11] 常平斯诺克产业的升级与拓展 - 常平承办2024—2026年女子斯诺克世锦赛,是国内首个乡镇体育馆举办的国际A类赛事 [10] - 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广东分院落户常平,推动当地从草根赛事承办地向国际资源枢纽跃迁 [11] - 常平吸引12家台球器材企业入驻,研发符合WPBSA认证的赛事级球桌,抢占高端市场 [12][14] 斯诺克产业的文旅与经济潜力 - 常平推出"台球+民宿"、"台球+啤酒节"等文旅项目,提升全民参与度 [10] - 斯诺克主题酒店、产业孵化中心等场景破解"赛事结束即客流流失"困境 [14] - 国内台球相关企业达16.1万家,近十年注册量年均增长超30%,常平瞄准"全球斯诺克产业枢纽"目标 [16] 斯诺克运动的社会影响力 - 丁俊晖2006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决赛吸引1.1亿电视观众,创全球赛事转播纪录 [16] - 赵心童夺冠引发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超10亿,推动斯诺克大众化 [16] - "中国台球87一代"(丁俊晖、梁文博等)推动斯诺克在国内的普及与发展 [5]
劳动者之歌丨德国设备“水土不服”?海归硕士变“鸡司令”开发智慧养鸡生产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1 06:49
公司发展历程 - 龚光辉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回国 发现父亲养鸡事业因技术落后和管理粗放陷入低谷 [3] - 放弃国企高薪职位 回乡尝试科技养鸡 通过国内外书籍学习先进养殖经验和模式 [3] - 引进德国全自动化种鸡本交笼养生产线 但设备出现"水土不服"问题 母鸡过肥且公鸡死亡率较高 [7] - 自主改造生产线 解决公鸡母鸡分饲问题 更换400多个模具样式设计高位公鸡料盘 [9] - 花费6年时间成功开发智慧数字种鸡繁育生产线 [11] 行业技术突破 - 采用公鸡母鸡混合笼养模式以降低养殖成本 [5] - 创新设计链式喂料系统 均匀提供母鸡饲料并阻止公鸡采食 [9] - 引入智慧化巡检和监测系统 计划打造"智慧无人工厂" [15] 经营规模与模式 - 养鸡基地规模达近百万羽鸡 [11] - 年产值已过亿元 [15] - 通过"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与53个村、9400多名群众合作 [11] - 带动18个村集体年收入增至平均14万元左右 [11] 行业影响 - 被乡亲们称为"鸡司令" 提供技术指导支持养殖户 [13] - 目标推动农业智慧化、数字化、产业化发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