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下滑

搜索文档
怡俊集团控股发盈警 预期年度综合亏损及全面收益总额约50万-5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7 10:57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财年将录得综合亏损及全面收益总额50万至500万港元 而2024年同期为综合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3580万港元[1] 业绩变动原因 - 分包商费用增加约3340万港元 主要因部分客户要求加快项目工程进度[1] - 新投标项目利润率较往年有所减少[1] - 已撇销贸易应收款项约200万港元 涉及2025年3月被高等法院下令清盘的客户[1] 财务影响 - 综合业绩由盈转亏 同比下滑幅度超过100%[1] - 三项主要因素合计影响金额超过3540万港元[1]
奋达科技扣非降95%研发费率9% 肖奋低价过户2481万股偿还质押款
长江商报· 2025-09-16 23:15
股权质押与转让 - 控股股东肖奋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转让2481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至深圳担保 转让价格4.84元/股 总价1.2亿元 该价格仅为公告日收盘价7.69元/股的63% [1][2] - 本次转让后肖奋累计质押股份降至1.66亿股 占其持股比例76.56% 肖奋及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2.4亿股 占持股比例74.03% [3] - 2025年6月肖奋曾向高新投转让3937.68万股 价格5.84元/股 总价2.3亿元 两个半月内累计过户6418.68万股 套现3.5亿元用于偿还质押融资本金 [4][5][6] 历史股权变动 - 2021年6月以4.24元/股向信庭至善协议转让1.58亿股 总价6.7亿元 [6] - 2023年3月以4.38元/股向格力金投协议转让9123.34万股 总价4亿元 [6] - 2024年2月肖奋及一致行动人以4.15元/股向杨明焕协议转让1.05亿股 总价4.36亿元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0亿元 同比下降10.68% 净利润1708.75万元 同比下降80.16% 扣非净利润324.24万元 同比下降95.03% [1][7] - 欧洲地区营收降幅达60.34% 降至1.98亿元 健康电器板块收入3.98亿元 同比增长3.22% 为唯一增长业务板块 [8] - 客户要求分担贸易政策变化成本导致产品降价 越南新生产基地未投产影响订单交付 电声产品/健康电器/智能穿戴收入同比下降 [7] 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 - 上半年研发费用1.15亿元 同比增长35.92% 占营业收入比例9.09% [1][9] - 累计拥有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285项 含发明专利88项/实用新型611项/外观设计302项/软件著作权284项 形成技术壁垒 [9] 公司治理事项 - 2023年11月至2025年3月期间控股股东肖奋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955.98万元 已于2025年3月归还全部本金及利息 [8] - 公司存在回购股份费用财务核算不规范问题 导致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 [8]
业绩连降背景下 福蓉科技高管1年内连发三份减持计划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9:48
高管减持情况 - 公司4名董事及高管拟减持不超过140.28万股 以当前股价估算减持金额超1300万元[1] - 本次拟减持人员包括董事兼总经理胡俊强、常务副总经理何毅、副总经理彭昌华及董秘黄卫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1] - 此为去年10月以来第三次高管减持计划 前两次分别涉及6人减持252.17万股和3人减持97.42万股[1][2] 历史减持执行 - 今年1月首轮减持完成 4人实际减持172.38万股 合计金额约2570.12万元 其中张景忠减持59.03万股 彭昌华减持39.34万股 肖学东减持25.57万股 黄卫减持48.44万股[2] - 5月第二轮减持中胡俊强、何毅、肖学东三人合计减持71.9万股 减持金额700.53万元[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自去年10月以来呈横盘震荡走势 区间累计下跌约4.75%[3] 业绩表现 - 公司净利润连续下滑 2023年盈利2.78亿元同比下降28.83% 2024年盈利1.6亿元同比下降42.65%[4]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0.30% 新能源业务处于爬坡阶段未达产满产 上半年亏损加大[4] - 消费电子业务因终端需求不旺、出口退税政策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减少[4]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产品铝制结构件材料及新能源汽车铝型材精深加工业务[4] - 消费电子产品应用于三星、谷歌、小米、苹果等品牌 新能源产品主要用于动力电池箱体和储能电池箱体[4] 股东减持 - 福建省国企改革重组投资基金拟减持不超过997.49万股(集中竞价)及1994.98万股(大宗交易) 减持原因为基金存续期即将到期[5] - 该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为福建省国改投资基金 控股股东为福建省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5]
泸州老窖(000568):主业营收减少,并伴随结构下沉
中原证券· 2025-09-16 09:30
投资评级 - 谨慎增持(维持) [1][8]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营收同比减少且结构下沉 2025年上半年酒类营收16397亿元同比减少262% 其中中高档酒营收15048亿元同比减少109% 但销量增长1333% 显示产品结构下沉 [8] - 二季度营收增长恶化 2025Q1营收同比增长178% 2025Q2营收同比减少797% [8] - 主业成本大幅升高 酒类原料成本同比增长1007% 工人工资增长1453% 制造成本增长732% 中高档酒成本同比增长1465% [8] - 毛利率下滑 酒类毛利率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至8718% 中高档酒毛利率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至9103% 其他酒毛利率同比下降1055个百分点至4433% [8] - 费用结构调整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686% 销售费率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至923% 其中广告宣传费用减少2031% 促销费用增加112% [8] - 净利率下滑 尽管控费严格 但因毛利率下滑较多 净利率下滑09个百分点至467% [8] - 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873元 913元 971元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457倍 1393倍 131倍 [8][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454亿元同比减少267% 归母扣非净利润765亿元同比减少43% [5] - 2025年预测营收30416亿元同比减少250% 净利润12851亿元同比减少461% [10] - 2026-2027年预测营收增长280%-410% 净利润增长461%-628% [10] - 毛利率从2023年8830%降至2025年8640% 净利率从4381%降至4225% [11]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3200%降至2025年2477% [11]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3438%降至2025年2744% [1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3910元(2025-09-15) 市净率440倍 流通市值204361亿元 [1] - 每股净资产3162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412元 净资产收益率1646% [1]
太突然!全球减肥药巨头刚刚宣布:裁员9000人
证券时报· 2025-09-10 13:47
公司裁员计划 - 全球裁员9000人 占员工总数11% 其中丹麦本土裁员5000人 [1][2][3] - 裁员主要涉及职能部门和总部岗位 旨在简化组织结构并提高决策速度 [2][3] - 预计到2026年底节省成本80亿丹麦克朗(约93亿元人民币) [1][3] 业绩指引调整 - 第三次下调全年营业利润增长预期 从10%-16%降至4%-10%(按固定汇率计算) [1][5] - 2025年营业利润增长将受重组成本负面影响约6个百分点 [5] - 转型计划产生一次性重组成本80亿丹麦克朗 其中90亿在2025年第三季度产生 第四季度抵消10亿 [5] 市场竞争态势 - GLP-1类药物司美格鲁肽在美国市场增速放缓 受复方仿制药冲击 [6][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8%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9% 均不及业内预期 [6]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0% [6] - 失去美国市场领先地位 被竞争对手礼来公司超越 [7] 战略转型方向 - 重新配置资源到糖尿病和肥胖症领域的增长机遇 [2][3] - 加强绩效导向文化 优先投资能产生最大影响的治疗领域 [3][7] - 通过组织简化解决快速扩张带来的复杂性 [3] 管理层变动 - 杜麦克(Mike Doustdar)于8月7日接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7] - 前任CEO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意外卸任 其在公司任职超过30年 [7] - 新管理层已采取冻结招聘、撤回录用通知等初步成本控制措施 [7]
诚达药业原始股东或套现6.34亿离场 净利降49%股价较发行价跌超60%
长江商报· 2025-09-07 23:17
股东减持 - 股东前海晟泰计划减持1100.69万股,占公司剔除回购专户股份数后总股本比例7.27%,按当前股价28.74元/股计算可套现3.16亿元,若顶格减持将清仓所持股份 [1][2][3] - 近两年半前海晟泰减持公司股份可套现金额合计达6.34亿元,包括2023年减持463.01万股套现1.85亿元、2024年11月套现0.29亿元、2025年5月套现1.04亿元以及最新减持计划 [1][7][8][9] - 前海晟泰减持原因为其自身经营需要,公司回应称严格遵照信息披露规则履行公告义务 [3][10]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上市后一度涨至116.63元/股,但自2022年4月起处于破发状态,当前股价28.74元/股较发行价72.69元/股跌去超过60% [1][9][10] - 投资者关注股东减持是否与业绩相关,公司未进一步解读减持原因 [1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1.24%,净利润1282.44万元,同比下降49.06% [1][1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下降19.59%,净利润亏损2810.37万元,同比下降130.89%,为自2010年有统计数据以来首次亏损 [12]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16亿元、4.11亿元和4.1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1.06亿元和9098.03万元,同比波动较大 [12] 业务表现 - 原料药系列销售额2024年同比下降33.22%,主要因客户左卡尼汀制剂进入国家集采后2023年超量备货导致销量回落,但公司认为左卡尼汀长期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依然稳固 [12] - CDMO医药中间体系列销售额受国内外竞争对手快速扩张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2024年同比下降37.65%,公司正优化产品结构和供应链管理以应对市场变化 [12][13] - 公司2025年将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争取进入更多客户供应链,扩大高端客户群体,并通过行业活动加强品牌宣传与推广 [13]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营业务涵盖关键医药中间体、原料药CDMO研发生产服务,左旋肉碱系列产品、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干细胞药物的研发 [2] - 公司于2022年1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格为72.69元/股,首日开盘价为77.77元/股 [9]
“文案翻车是领导全责!”桃李面包道歉:挨打立正,后续宣发由年轻人接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1:36
广告争议事件 - 桃李面包一则宣传"桃李蛋月烧"月饼的电梯广告引发争议 广告语被批评为"爹味营销"和"PUA"式宣传[3] - 公司于9月4日下架涉事广告画面 并对广告引发争议一事表示歉意[3][5] - 广告为公司首次尝试开放式内部共创机制 邀请不同年龄层同事创作了20组版本 但其中一个版本引发争议[5] 食品安全问题 - 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 公司委托生产的醇熟切片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5] - 公司于7月26日发布致歉信 表示已采取召回赔偿、加强配送管控、增加第三方送检频次等整改措施[6]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6.11亿元 同比下滑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下滑29.7%[10] - 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新建项目投产后折旧费用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以及广告宣传费用增加[10] - 2025年上半年广告及宣传费用达4296万元 较2024年同期的3060万元增长超40%[10] 业务构成 - 月饼业务2024年营收1.26亿元 占公司总营收约2.07% 生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均呈两位数下滑[10] - 公司为烘焙食品综合性企业 拥有35家子孙公司 在全国建立超31万个零售终端[8]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从2020年高点27.31元跌至当前5.68元 跌幅超过79% 总市值从440亿元跌至90.86亿元[11] - 2021年股价跌超33% 2022年跌超23% 2023年跌超40% 2024年跌超10% 2025年至今跌超12%[11]
桃李面包为争议广告道歉,上半年净利降近三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8:50
广告营销事件 - 公司因"桃李蛋月烧"月饼电梯广告文案引发争议 广告语称"五仁不好吃是因为年轻未饱尝生活毒打"并提及"等有故事的人下单" [1] - 公司官方账号发布道歉声明 承认"领导拍板"决策失误 并宣布后续宣发工作由年轻团队接管 [1][3] - 道歉声明中仍强调产品口味 称"五仁蛋月烧真的挺好吃的" [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11亿元 同比减少13.5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减少29.70%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94亿元 同比减少30.03% [1] 业绩下滑原因 - 部分新建项目投产后折旧费用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2] - 广告及宣传费用大幅增加 上半年支出4296万元 较2024年同期3060万元增长40.39% 增加超千万元 [2] 公司背景 - 公司为A股"面包第一股" 于2015年上市 [1]
桃李面包为月饼广告致歉:已下架!公司上半年净利大降三成
财经网· 2025-09-05 04:54
广告营销事件 - 桃李面包蛋月烧产品广告语引发争议 广告语内容为"有人说五仁不好吃 我们认为 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 [1] - 网友批评广告"用别人的痛苦做营销"并质疑"买月饼为什么要遭受生活的毒打" 公司删除社交平台争议帖子及消费者评论 [3] - 公司于9月4日下架争议广告 电商平台五仁口味产品显示缺货 淘宝页面未见争议广告语且产品原售价35.9元(优惠后规格80g×8袋) 页面显示销量"1000+" [3] 公司应对措施 - 桃李面包负责人表示涉事广告上线一天后下架 称本次投放为首次尝试内部共创机制 共产出20组版本投放 本意为通过多样化表达连接不同受众 [4] - 公司就广告争议致歉 承诺完善审核机制 加强创意与审慎把关的平衡 [4] - 此前7月因醇熟切片面包菌落总数不合格 公司发布致歉信并采取整改措施 包括配合检查 召回赔偿 加强物流管控及增加第三方送检频次 [4] 财务表现 - 2024年月饼业务营收1.26亿元 占总营收约2.07% 生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呈两位数下滑 幅度大于面包主业 [5]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6.11亿元同比下滑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滑29.7% [5] - 净利润下滑主因新建项目投产导致折旧费用增加及广告宣传费用增加 [5] 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广告及宣传费用4296万元 较2024年同期3060万元增长超千万元 增幅超40% [6] - 公司拥有35家子孙公司及超31万个零售终端 产品线涵盖面包 糕点及季节性产品 [5] - 当前股价5.68元上涨2.16% 市值90亿元 [7]
“五仁不好吃是你还年轻,没饱尝生活的毒打”,桃李面包为月饼广告致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2:30
广告营销事件 - 桃李面包蛋月烧月饼广告文案因"有人说五仁不好吃 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 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引发争议 被指用痛苦做营销和教育消费者 [1][3] - 公司删除社交平台争议帖子及消费者评论 淘宝旗舰店宣传页面未见该广告语 五仁口味产品显示缺货 [3][6] - 官方回应称广告已下架 本次投放为内部共创机制产出20组版本 本意是多样化表达连接受众 对引发争议表示歉意并将完善审核机制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月饼业务营收1.26亿元 占总营收约2.07% 生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均呈两位数下滑 幅度大于面包主业 [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6.11亿元 同比下滑13.55% 归母净利润2.04亿元 同比下滑29.7% [8] - 净利润大幅下滑主因新建项目投产后折旧费用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以及广告及宣传费用增加 [8] 运营与监管事项 - 2024年7月醇熟切片面包菌落总数抽检不合格 公司立即配合检查排查 履行召回赔偿程序 加强配送管控并增加第三方送检频次 [6][7] - 公司拥有35家子孙公司 在全国建立超31万个零售终端 为A股"面包第一股" [7] - 2025年上半年广告及宣传费用4296万元 较2024年同期3060万元增长超千万元 增幅超40% [9] 市场表现 - 最新股价5.68元 上涨2.16% 市值90亿元 当日成交量30.70万手 成交额1.73亿元 [9][10]